《封神》读后感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认真阅读才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写读后感最忌讳的就是流水账似的复述文章的内容,书籍是我们汲取知识的重要来源,看完书之后写读后感也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封神》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封神》读后感7篇

《封神》读后感篇1

?封神演义》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描写奇神鬼怪最多的一部作品,与其它鬼神之说相比,我认为封神之中的鬼神更具人性,而它们,都被卷进了一场大是大非的战争里。

是忠君?还是爱民?是在朝歌誓死守护醉生梦死荒淫无道的纣王?还是投奔西歧,讨伐摇摇欲坠的江山?是封神中的一大主题。纣王进香起歹意,竟对女娲顿生淫心,使得成汤这颗六百余年的大树,断送在一个妖狐的刀斧之上。比干、梅伯、商容等臣子因为一个“忠”字而遭妲己的陷害,太师更是因忠君而战死在异国他乡。为了一个将亡的政府,牺牲了太多的忠臣良将,叫人看着心酸。

忠谏在满眼美色的殷纣心中,根本无任何意义,于是有人冒死进谏,有人投奔明主。西伯侯、苏护王、黄飞虎、李靖接二连三反商伐纣,纣王手下勇士非死则投奔他国。如此的国家,如此的君主岂会不亡国?苛政败倒,明主救得百姓于水火,叫人看了安慰。

除了很模糊的是非之战,《封神》中另一大特点就是免除不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等级之分。即使在3000多年前,万物生灵就分了上级和下等,神、仙、人、精、妖、魔,像哪吒、李靖这等入“道人”门下的异人,无论有八条手臂还是三只眼睛,都是“天兵天将”;而火灵圣母、龟灵圣母这等精灵在邪教通天门下,即使得道,法力高强也不可免除被叫作“畜生”;通天是李耳的师弟,所以论字排辈,处处低师兄一等;申公豹是姜尚的师弟,虽神通广大,也还是低姜尚一等。可见道家、佛门,虽口口声声“众生平等”,但实际上,众生却从未平等过。所以,申公豹、通天徒,并非为助纣而助纣,而是因为要与元始天尊、李耳等一分地位之高下而借题发挥。这样看来,有错的本不是涂炭生灵的“魔教中人”而是将它们归类到魔里去的“君臣之礼”和“三纲五常”的等级之分。

虽然书中的故事“三分事实七分虚构”,但书中的人物命运却始终能扣人心弦,使读者不自觉地同他们一起经历喜悦与忧愁,惊险过后又发人深省。这便是《封神》的高明之处。

《封神》读后感篇2

起一本书,放下一本书,是在书海中穿梭,连绵不忘;放下一本书,拿起一本书,是在书海中遨游,忘记自我。

封神演义就是一本这样的书。

它的作者是明朝的许仲琳。

在封神演义中,讲述了商朝被周朝的故事,描写很生动,让人身临其近,流连忘返。

作者用自己天才头脑刻画出了一个个细腻的人物形象,如:姜子牙的机智,申公豹的狡猾,纣王的无道等等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文学中稀缺的部分。

再来谈谈我的见解,书的开头写道:纣王写了一首侮辱女娲娘娘的诗,女娲便“大怒、生气、怒不可揭”那我就很奇怪,女娲娘娘为神,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可以“怒不可揭”?这就连中国许多绅士都做得到,女娲娘娘怎么不行呢?

但是这本书在性格方面上的塑造是十分可观的,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

而书中的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五行遁术,三昧真火,而且被纣王挖去眼睛的杨任,被赤精子救了,从眼里长出了两只手,手里竟然有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可以上观天,下观地……看着看着,我就彻底被迷住了。

这篇神魔小说蕴含着中国人民对正义、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含着我们龙的传人丰厚的想象力!

《封神》读后感篇3

读了《封神演义》后,有些情节永远记忆,有些人物不能忘记:

我最厌恶的是纣王,虽然他能用手托住宫殿的大梁,可是他贪图玩乐,还残害生灵,浪费资源,把祖宗传下的 600 年基业给毁了。

我最喜欢的是哪吒,他在妈妈的肚子里竟呆了三年六个月,生下时是个红彤彤的肉球,一出来就戴着金镯子和红肚兜,真是个天才。他顽皮可爱,抽了龙太子的筯,剥了龙王的鳞,为了父母为了地方百姓,他剔骨还肉,死得壮烈! 师傅把他的灵魂往莲叶和藕上一推,就活了过来,成为一个永不衰老的英雄少年 !

我也喜欢姜子牙,他喜欢读书很有本领,可是当他在做宰相前总是不断地失败被人笑骂,甚至被老婆抛弃。这不是说明要做个有出息的人除了不断地学习外,还要饱受磨难。

我讨厌那千年的狐狸精、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她们变成了害人美女,就像现在的网络游戏、毒品、垃圾食物剥夺了多少人的性命、健康和金钱 !

封神演义中的战争武器也很现代:

雷震子长着一对翅膀,不像空中导弹和战机吗?土行孙的地行术,不是现代战争中的坑道和墜道吗?罗宣的千万只火鸦和火龙不是现代战争中的飞弹吗?郑伦和阿奇嘴里喷出的气体,不是现代战争的化学武器吗?高觉的千里眼和高明的顺风耳源于柳根,这不说明任何最先进的仪器,只要切断电源,就没用了吗?

爷爷早在一年级时就跟我说过《封神演义》中的故事,而且我们家里就有一本厚厚的《封神榜》,可我一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小字体就害怕,这次看的彩绘本,我化了半个小时就看完了。真是一本适合我们小学生读的小名著。

《封神》读后感篇4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读过许多文学名著,它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耀眼明珠。今天我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部《封神演义》带给我们的故事吧。

这部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是明朝的许仲琳。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历史与神怪相结合,把宗教知识和民间流传相结合,整理成一部伟大的神魔巨著。大家都知道应该都知道中国的十大名著吧,没错,《封神演义》也是其中的一部。这部书兼具了《西游记》的趣味性和想象力,《三国演义》的历史性和曲折情节,《红楼梦》的情感色彩和《水浒传》的英雄气概,的确是一部上乘佳作。

书中主要讲了商纣王听信妲己之言,昏庸无道,杀害了手下许多大臣,甚至杀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纣王无故杀死诸侯引起人们的反抗,百姓纷纷归顺西岐。姜子牙带兵攻打朝歌,朝歌多次败给了西岐,结果促使商朝灭亡。

书中有许多能文能武的人,而且还有许多厉害的法宝,下面 我就介绍几个给大家认识认识吧。哪吒﹕火尖枪、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金砖、九龙神火罩和阴阳剑。

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听我介绍了这么久,大家一定很想看看吧?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去把《封神演义》找来看一看吧,保证让你终生难忘!

《封神》读后感篇5

寒假里,我读了《封神演义》这本古典名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的神话故事。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有时令人痛恨,有时令人欣喜,有时令人提心吊胆,有时令人畅快淋漓……但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情感元素,才构成了这部充满着英雄气概、荡气回肠的《封神演义》。

这本书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深深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在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英雄气魄。我十分敬佩周文王、周武王、姜尚、黄飞虎等大英雄,因为没有他们,就不会推翻荒庸无道的纣王;我也十分厌恶纣王、妲己、费仲、尤浑等卑鄙小人,因为不是他们,就不会断送成汤六百年的江山!

这部小说描绘了许多人物,有机智可爱的小哪吒,有法力高强的杨戬,有貌丑心善的土行孙,还有冲动鲁莽的雷震子;有阴险奸诈的申公豹,有助纣为虐的闻仲,有心怀诡计的胡喜妹,还有卑鄙无耻的张奎。这些人物被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正是这些形象鲜明的人物,才上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大戏。

读了《封神演义》,使我又一次清楚地认识到了真、善、美与假、恶、丑,明白了邪恶永远都会被正义打败。虽然《封神演义》这部章回体小说是神话故事,但是这些英雄的大无畏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封神》读后感篇6

?封神演义》想必大家也曾听说过。书中的杨戬,哪咤通过《西游记》的宣传更是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虽了解这两位,但众多人对《封神演义》的了解却只有“姜太公钓鱼”,实在是太肤浅了。

其实,真正的《封神演义》并不只是封封神那么简单。主要剧情大概是这样的:纣王被狐妖妲己迷惑,终日饮酒作乐,不顾国家安危。姜子牙下山接榜,得罪纣王,被一次又一次围攻……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兵伐朝歌,除暴安良,终于大获全胜。而各路被杀害的魂灵也在封神日前“复生”成神……

这本《封神演义》是明朝许仲琳的杰作。别看我把内容概括得如此简单,其实这整本书充满了残酷和血腥。纣王被妖妃妲己迷惑,发明了烙炮、肉林等极其残忍的手段来判死刑,看得读者心惊肉跳。而且,就连他的国家也将也继承了这种风格。什么太阳神针啊,瘟黄大阵啊,都是用最血腥的办法让人当场毙命!而西岐居然要面对这样可怕的武器,真是太麻烦了。幸好有姜元帅和十二大弟子的鼎力相助,整个西岐才得以安宁。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朝歌城虽派出了各种厉害的武将,但各自也会有西岐的对手,且每次都是姜子牙获胜。虽然各路仙人本不该大开杀戒,见鬼杀鬼,见人杀人,但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对手都是封神榜上的名将。而没上封神榜的,也会自动归降。

我想,这本书中的一些事,肯定也包含了劳动人民自己的心愿。纣王是个暴君,几乎没人敢招惹他,而姜子牙却大胆地提出反抗。这代表:无论邪恶势力有多强大,都不会在世间永存,正义必定会愤然而起,不顾生死安危,勇敢地去打败邪恶,获取光明。纣王的军马强大,但必定也会失败;而光明虽弱小,却因顺从民心,会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有希望。在《封神演义》里,在剧情的不断发展中,我们无处都会感到劳动人民的这种“渴望光明,憎恨黑暗;相信正义,不畏邪恶”的心态。

《封神》读后感篇7

我读了产生在隆庆、万历年间的《封神演义》,这是一部长达百回的带有神话色彩的小说,三四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甚广书中的内容为“三分实事,七分虚构”;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使人们回味无穷。

整本书主要说了:纣王看见了女娲的美色,找了一个狐狸精做贵妃,还有两个奸臣伴在左右。于是纣王就残害百姓、杀害忠良。这时候,周武王和姜子牙带领众神仙和百姓开始起义。最后商朝灭亡了,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带领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书中还有我们熟悉的人物,例如杨戬、哪吒、土行孙。每一章故事中包含了出神入化的神奇想象;气势磅礴的人妖鬼神的阵容;十分奇异古怪、变化无穷的斗法场面……这些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令我眼前一亮,使我对这本书更感兴趣,便如饥似渴的读下去。

四十一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三十章:孔宣兵阻金鸡岭。孔宣是一只修炼千年的九色孔雀,他身后有黄、蓝、黑、红、白五种颜色的光柱,用手一抖,将领或兵器就会被收走,颇像《西游记》中兕怪的金刚琢,可以收走所有武器。最后,西方极乐世界的准提道士来助阵,破了孔宣的妖术。这一段的孔宣法力高强,众将敌不过,经过许多波折后,终于破了孔宣的妖术,历经“千险”后,有一种一波三折的感受。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小人的话听不得,否则会引来杀生之祸;要明白谁对谁错,不要为错的一方效力,还知道了不论多好的人,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磨炼出来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百姓顺和,国家延续,百姓不和,国破家亡。纵观历史,凡是顺民心、顺民意的朝政,都政通人和,经济发展,国家兴旺。读史,使人明鉴。水宜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这个寒假,我一口气读完了《封神演义》,这几天我又重读了几遍。这本书介绍了武王伐纣的艰辛过程,塑造了哪吒、姜子牙、雷震子等一系列的英雄好汉,透过他们我仿佛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画面,不由得令我沉醉于此,对这本书,我也爱不释手。

在整本书三十八回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回,“伯邑考朝歌丧生,雷震子潼关救父。”这回写的是姬昌被纣王囚禁,伯邑考救父心切,便只身前往,想救父,没想被妲己陷害,被千刀万剐后,想尽各种方法,通过纣王亲信被释放后,纣王又反悔了,命人紧急捉拿姬昌,这时,姬昌的第100个儿子雷震子前来保护姬昌,在儿子的掩护下,父亲姬昌返回故乡,伯邑考救父心切,有孝心,人人都夸。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只有善待老人,才是最大的孝顺。

“父母在,不远游”是中国的古老传统,父母健在,子女尽量不长期在外地,即使因为工作或不得已常年在外,也要首先安顿好父母,或者把父母请到工作的地方以尽孝道,早晚请安、问寒问暖,使年迈的双亲安度晚年。

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视野开阔了,离开家乡求学的、打拼事业的多了,离开父母的时间长了,在生活中,在广告里,在电视里经常听到《常回家看看》这道歌,既是父母的心声,也是对儿女的要求。

我不禁想到每次只有一有时间,爸爸妈妈就会带我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去看望他们,估计也就是这意思吧?

想想自己,平时爸爸妈妈对我无微不至,可是我有时却只顾着自己,有次爸爸累了让我削个苹果给他吃,可当时我喜欢的动画片正在精彩之处,很不情愿做这件事,在广告时间,我匆匆忙忙把苹果洗了一下,也没有削皮就随手给了爸爸,便迫不及待的溜到电视机前,现在想想真难为情,平时爸爸是对我多么好,辅导功课,渴了倒水,变着花样烧好吃的,连苹果都削好皮,切成小块方便我吃,而我只顾着看电视机,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对照伯邑,自己真的太渺了,他为了父亲能献出他自己的生命,而我为了父亲都舍不得抽点时间,真是要好好反省了。以后我要以伯邑为榜样,好好孝敬父母,我也希望普天之下所有子女都能孝顺父母。

《封神》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繁星?春水读后感7篇

小猎狗的读后感读后感优秀7篇

读后感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7篇

读后感三百字读后感7篇

赵云读后感7篇

《少年读后感7篇

红楼呢读后感7篇

观棋读后感作文7篇

主读后感优质7篇

茅庐的读后感7篇

《封神》读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