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观后感的时候不能只复述内容,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观后感是对电影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思考和探讨,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腊子口旅游观后感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腊子口旅游观后感篇1
4月13-16日公司奖励的韩国旅游。
北京机场乘机,大约2小时到达韩国仁川机场,我们的目的地是汉城(首尔),仁川机场距离汉城的华克山庄大约六七十分钟的路程。第一次来韩国,长长的汉江将汉城分为江南和江北。江北是老城区,江南是新城区(也是富人区),据说江南约一百平米的房子要人民币一千多万元一套,天啊,简直不敢相信!
华克山庄是在半山上建造的,环境不错,房间也很漂亮。华克山庄里有赌场,可惜我对这个不怎么感兴趣,有的同事赢几千块,也有的输上几千块,呵呵。。。倒是挺刺激!华克山庄有免税店,店里的东西感觉有些款式比较过时,不过,的确很便宜。像手表、眼镜、韩系化妆品、施华洛世奇的水晶、甚至国际一些大牌的化妆品都便宜的让我吃惊---比香港要便宜的。但是韩国的餐饮我有些忍受不了,蔬菜很少,住了3天就没吃过炒菜(也不清楚韩国人是不是根本就不吃用油炒的菜),每顿饭都是绿叶菜---生吃、水煮的肉,或者是烤肉。在韩国牛肉很贵,所以,在哪里根本就没吃上牛肉。水果也少得要命。
到达第一天晚上便跑到免税店狂买了一通韩系化妆品,像兰芝的面膜(大概国内专柜价的1/3)、粉底和粉饼(约是国内专柜价的1/2),在韩国兰芝是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用的',这个跟导游已经确认过了。the face shop和skin food价格差不多,水或乳液大约是人民币五十元左右/瓶。给自己买了婵真的产品,据说他家的银杏洗面奶和新调理露是不错的,所以买了一个,不过现在还没有用。值得称赞的是,韩国的粉的确很细,感觉非常适合中国人。听一位女导游说,韩国的女人出门前是必须要化妆的,不化妆就好比没洗脸一样,而且涂到脸上的东西能够达到10层!呵呵。。。真厉害!不过,不得不佩服她们的妆的确化得非常好!在韩国做护肤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们也很注重护肤保养的。
汉城非常干净,路上见不到什么土,也没有尘土飞扬,更不用说什么纸屑、塑料袋什么的了。路上跑的都是现代的车,几乎就没看到骑自行车的,据说车很便宜。日系的产品在这里不受欢迎,据说由于历史原因韩国人是不喜欢日本人的,更抗拒日本产品。甚至还倡导我们,要支持自己国家的国货,不要忘记中国的南京大屠杀!
韩国的男人们是大男子主义,女人们每天早晨要五点钟起床,起床后梳洗打扮化妆—给老公做饭—叫老公起床—伺候老公洗漱—伺候老公吃饭—送老公下楼,老公下班后还要下楼迎接。天啊!中国的女人怎么可能受得了!
再说说货币问题。在免税店里,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和银联卡,双币卡更是没有问题(在韩国使用master卡可以打折,visa不可以打折;所以,建议去韩国刷master卡。)。至于兑换货币,兑换点很多,到处都是,都是按照当日汇率来换的。我去韩国在国内没有换外币,直接使用的人民币、银联卡、双币卡。
总之,去韩国就要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风景也许很一般,但是他们的民族意识很强;男人们虽然大男子主义,但是很绅士。如果购物的话,服装太贵—不推荐;韩系化妆品、世界大品牌化妆品、手表、眼镜很合适,行李箱也可以考虑。
腊子口旅游观后感篇2
苏州园林大部分属于私家花园,占地面积都很小,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无穷的景深,让游人观赏到错落有序的景色,苏州园林在造园过程中,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它们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看上去就在园中的百寺塔其实却在离拙政园足有三里远的地方。从园子到塔之间的三里,被称为“空中视线走廊”,因此它绝对不能遮挡景色。绿化工人自发修剪树木自然使这条走廊更加悠远而清晰了。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它们曾影响了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了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建筑,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我们的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意味着我们要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按照我们《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要做好未来的工作,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的是要通过保护使得古典园林,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能够有续利用,能够传之于后世。使“苏州园林甲天下”,……能够使世遗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感到这是真正的到了中国,真正到了苏州。
腊子口旅游观后感篇3
乐山大佛,闻名遐迩,久闻其名,今天得以一见真身。佛身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佛像。耗时90余年,历经三代施工者努力,才建造而成。
为了能看到大佛的全景,我们选择乘船前往。
船缓缓开动了,我们来到了船顶。外面下着小雨,江水十分湍急,这一切都阻挡不了我们看大佛的兴趣。遥望对岸,石壁上长满了青苔。
船慢慢行驶至大佛前,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射着大佛,佛身自然披上金装。看着这一自然奇观,游客们纷纷寻找最佳位置围观、拍照。我们带着一种虔诚及崇拜的心情来瞻仰大佛。抬头望去,只见大佛通体黑色,是尊弥勒坐佛,也就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
他面容和善,看上去就超凡脱俗。发髻众多,双肩阔大,眉毛高而长,两个鼻孔圆直,双脚也自然下垂,很有气势。让人一见顿生豪气,更是给行船的人们带来了战胜三江之水的勇气与决心。古代的乐山三江处水势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海通禅师为减少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并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如果你再仔细观察大佛的身体与两边石壁,会发现上面有许多的圆孔。原来这是独特的设计:工匠们为了保护大佛不受雨水的风化,巧妙设计排水设施,隐而不现。在大佛的发髻与衣襟部分都修建了排水沟,千年来一直保持了他的原貌。这种设计,既保护了大佛不受风雨的侵蚀,又在外观上维持原状,真是建筑史上的一种创举。
乐山大佛,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工匠精湛技艺的精髓,自然与人工的完美体现。
腊子口旅游观后感篇4
俯瞰群峰的泰山,座落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北,是人们十分向往的一个游览胜地。今年暑假期间,我去了一趟山东,有幸在泰山顶上看到了日出。
8月7日凌晨二时半,我和妈妈从岱宗坊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我们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带来的松涛声以外,什么声音也没有。过了壶天阁以后山势愈来愈陡峭。这是抬头望去,夜色中,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四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们怕耽误看日出,仍继续往前走。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的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是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沸沸扬扬的云海。
对松亭往上的路,更加险峻了。我和妈妈手拉着手,互相帮助着,一步三喘的往上爬。透过云雾看去,我们已经到了升仙坊。这是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路面宽一丈,像一条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我们没有在南天门停留。七点二十分,我和妈妈登上了泰山最高处——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是那么柔和,有那么光洁。它不断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他的底层则微微泛出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绮丽的景色。一会儿,那淡红色更加深了,范围愈来愈大,把近邻的云也照得发亮。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正燃烧着大火,而且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个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的上升着,变成了一个半圆形,就像刚刚从铁炉里夹出来的烧的通红炽热的铁,而且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背着强烈的光刺着,微微感到痛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愈来愈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的拍手喊了起来。
这时,我眼前的群山完全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整个大地又重新获得生机,禾苗展绿臂,花儿张笑脸,小树也伸直了腰杆。
腊子口旅游观后感篇5
7月23日,我和妈妈来到了四川成都的另一个著名景点:乐山大佛。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进入景区大门,我们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看着路边石壁间已风化的石刻雕像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历史的沧桑。相传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他不辞辛苦化来巨款,整整花了10年时间,后来又为了保护巨款自毁双目才得以有了今天的乐山大佛。
我们沿着窄窄的陡峭的九曲栈道往下走,完整的大佛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大佛两手放在膝盖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注视着江水,守望着对岸的居民。乐山大佛真的好壮观啊!它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仅其一双脚背就可围坐数百人!当我和妈妈走到它脚边的时候,显得我们十分的渺小。大佛依山面水,气势磅礴。难怪乐山的人们都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导游还告诉我们说:“大佛的身体与两边石壁上面有许多的圆孔,这些独特的设计是工匠们为了保护大佛不受雨水的侵蚀而巧妙设计的排水设施,隐而不现。在大佛的发髻与衣襟部分都修建了排水沟,所以千年来一直保持了大佛的原貌。”真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点赞!
看完大佛再来到天下闻名的古寺——凌云寺。踏进大门就看到栩栩如生的木刻四大天王,他们两眼圆瞪,威武而庄严。走过四大天王,寺里人山人海,香火旺盛,我们也点蜡烧香,以表诚意。
坐在返回成都的大巴车上,我们仔细回味着乐山大佛,感叹着它的雄伟壮观!
腊子口旅游观后感篇6
星期五的教室里,我的位子上早已空荡荡的了,我的人飞到哪儿去啦?我已经展开双翅飞到南通啦!第二天早上四点钟,我和小叔一家就飞奔到了——上海。
“到了,到了!”小叔的一声尖叫,我就知道,我们的第一个站点——上海野生啦!
果然是名不虚传啊!这儿有凶猛的扬子鳄,有蚂蚁闻风丧胆的食蚁兽,有体重超载的亚洲象,有拳击王袋鼠,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那真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精彩还再继续!
我们坐上了喂食车,这可真是“人在笼中坐,动物自由行”,我们人类坐在鸟笼般的喂食车中,而动物门却自由啦,解放啦!嘿!这种旅行可真有意思,让我们能亲切地接近动物,更能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动物的“本性”。yech!这场刺激的旅行开始了。
我们先来到了亚洲食草区,这儿有进化的“羚羊”金毛羚牛,有可爱的羊驼,还有长着尖尖角鼻的犀牛,随后我们又来的了非洲食草区,这儿有是鸟但不会飞的鸵鸟,有身着斑马线的斑马,有霸王狮子……特别有意思的是小猎豹,他们紧跟在我们车后,瞪大眼睛看着我们,追着我们的车让我们喂食给它,我们慢下来,它就慢下来,我们加快速度,它也就飞跑起来,而且跑得还特别快,饲养员见状便给它几块肉,你还别说,这家伙特喜欢立马停下来品尝美食了。一只只小熊也是吃货,可贪吃啦,吃了一块又一块,好家伙,居然吃了整整十块肉。再看那我的最爱——东北虎,也在我们车前转来转去,显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挡住我们的去路,饲养员拿出几块肉做诱饵,正当饲养员想拿回肉时,那老虎一跳三尺高向饲养员扑来,弄得饲养员不得不再多给它二两肉。
虽然还有许多精彩的片段,但我们也不能再此多逗留。接下来,我们向第二个目标地出发,不说你也知道——东方明珠,远远地就看见东方明珠巍峨地矗立在那里,这天恰巧有雾,只见它的上方朦朦胧胧的,似隐似现,别有一番景象。远看如同一串从天而降的大雨珠,近看又犹如通往上帝心灵的圣光之道,怎么说呢,在我看来她就是我们中国高富帅的象征,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了。
来到市区,到处都是高楼耸立,尤其是金茂大厦——八十八层观光厅,那实在是太帅了!在那里老外成群,精英满座,小小的我连一根毫毛也算不上,偶赞叹不止!
一次短暂的上海之旅,终于满足了我长久的期待,i love you ——上海,我还会来看你的!
腊子口旅游观后感篇7
首先,作者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可见,叶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
作者先总体介绍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在联系到美术画的不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作者想要说的是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
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桥梁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在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
自始至终,作者都在紧紧扣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在介绍着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总之,在我看来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的标本,也是我国最美的园林。
腊子口旅游观后感篇8
三月的大连是风的世界,大家都知道大连很美,有江北的香港之称。可是大连在春天的时候风却大的要命,所以此时来旅游的人少之又少。可是没有关系,人少我一个人才玩的尽兴。大连人喜欢到海边的滨海路走走,在大连有一个有意思的风俗,也谈不上风俗,只是人的美好愿望的诠释吧,就是如果两相爱的人能够走完全长的滨海路,那么就可以相爱一生,永不分离。慢慢的这个诠释发展到了朋友,亲人之间的感情,只要走完滨海路就可以一生幸福,所以滨海路上总是人来人往,车来车去,尤其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
三月的北方还没有南方那样,春暖花开,到处还看不到一丝绿色。我记得去年在深圳的时候,三月的时候已经是春光明媚,大街小巷的人们早就把冬天的衣服脱掉,换上淡薄的春衣了,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个个是那么的美丽迷人,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总是那么的朝气蓬勃,春意盎然。但是,三月的大连,虽然天气已经比冬天的时候有所转暖,但是依然是春寒料峭,有时候依然还有零下的天气,所以,大家的衣服并没有比冬天的时候少多少。
三月的春风,有时也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不似冬天的风那样像小刀般的割着,三月的风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在你的脸上轻轻的哈气一样,让你不自觉地就意乱情迷,如果到山顶坐坐,让山风吹吹,真的得可以忘却很多的烦恼。我总是自己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山顶,向下望去,蓝蓝的大海一收眼底,真是会心旷神怡,海中不远处的七个小岛,就好像散落在海中的七粒翠绿的珍珠,它们有个美丽的女子“七仙女”,传说是七仙女下凡后幻化的。
三月的大连,最美的地方还是滨海路的风景。我独自一人漫步滨海路,觉得糟糕的心情突然就变的像明媚的阳光似的。路上到处都是步行的人,在大连这叫“徒步行”。我觉得如果想让自己完全的融入大自然中,那大连的滨海路就是在大连最好的地方了。滨海路顾名思义就是沿海边修建的公路,这条滨海路全长有三四十公里,如果要真的走完的话,起码要整整一天。不过我这两天一般就是走那么一小段,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不为了别的就为了在这里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风景和灵秀,疏散心中的郁闷。路的一边是大海,一边是延绵的山岭,虽然三月的大连,山上还没有一丝的绿意,但是依然可以享受海风的拂面。慢慢的倘佯在路上,看着大海的光阔,心情自然也就一下子放松不少。如果想去欣赏一下沿路的风景景点,那你可以去金沙滩、银沙滩、傅家庄、森林动物园,不过现在的季节还不时游玩这些景点的时候,等到五月份的时候就可以了,那时山上一片绿色,满目的春色,真可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而现在就好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过三月的大连还是很难看到花开得。
我之所以喜欢到滨海路游玩,也是因为喜欢风的感觉,让海风吹着真的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不必穿很多的衣服,也不必担心会被风给吹的着凉。放心好了,此时三月的风已经没有了冬天寒风的刺骨,因此大可不必担心。让风从衣服的每个空隙穿过,好像让风把自己完全的脱光一样,沐浴在阳光和春风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忘记一些烦恼和忧伤。
路上有不少的小草坪,如果走累了就可以席地而坐,小憩一下,喝喝水,或躺在草坪上仰看大连的蓝天。在北方的城市已经很少有大连这样的蓝天白云了,因为这里的环保很好,有污染的工厂几乎没有,但是美中不足就是虽然树木很多,但是却很少能听到鸟的鸣叫,正所谓缺憾也是一种美吧。
三月的大连很美!
腊子口旅游观后感通用8篇相关文章:
★ 旅游合同范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