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爷爷,观后感8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是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随着一场励志的影片结束,相信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那么是时候来写观后感了,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海蒂和爷爷,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8篇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篇1

?海蒂和爷爷》是太好看的一部电影,特别温情的片子,改编自儿童文学、经多次翻拍,或许只有好剧本才会被认可和吸引吧,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瑞士优美的风景、听到了舒缓又放松的配乐、更被故事情节打动的一塌糊涂,几度落泪。

电影《海蒂和爷爷》的主人翁海蒂是个孤儿,是一个被自己亲近的姨妈抛弃的女孩。海蒂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自暴自弃,相反的,海蒂是一个快乐、热情、善良的`孩子。

海蒂没有因为爷爷冷漠、倔强而苦恼,而是用自己那颗阳光般火热的心温暖着爷爷那颗孤独的心。他也遇到了一个叫皮特的小男孩,天天带她去放羊,让这个草地充满了欢笑。

可是可恶的海蒂的姨妈,把它卖到了一个叫克拉拉女孩儿到家里,这个女孩子站不起来,总是坐着轮椅,总是一个人玩,海蒂看见了,就主动走近克拉拉,最后在她的爱心帮助下,克拉拉鼓起了对生活的勇气,重新站了起来……、爱是那么的神奇,爱的力量是那么的大啊!海蒂也在克拉拉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家园,也在克拉拉奶奶,一位善良,并有智慧的老人的引领下,让他喜欢上学习,成为一个“想写故事”的人……

这部电影对我最大的感受,就在于无论身处何时、身在何地,都要坦然面对。拥有一个好的心境,才能获得自己内心对梦想最为真挚牢固的坚持之力,并最终取得成功。除此以外,每个人都有缺点,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忽略缺点,可能就会收获一辈子的朋友。

海蒂永远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所以她的生活很幸福。希望自己做一个像海蒂一样的人,热爱生活,以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篇2

看完了《海蒂和爷爷》,感想挺多!但是,这些感想都随着这部电影的放映而消失,只是在某个瞬间,灵感喷发,但又在下一秒,这些感想都不复存在!

但是最大的感想就是想起了和好友一起进去她爸爸的田地里的那个场面。于是我看到一半我就给好友推荐了这部电影。看完后,我告诉她:看这部电影,总是想起那次去你家然后你带我去田地的场面!

真心的!然后我就跟好友坦白说:好吧,其实那是我第一次进去田地里面,之前虽然也见过田地,但是没有进去过! 其实你不知道,那个时候看见好友那轻快的步伐,我才发现,我又矫情了!或许是因为没有去过,又或许是拘谨太久了,好友带着我踏进那个田里的时候,我是莫名紧张起来的,而且每个步伐都畏畏缩缩,害怕有蛇,害怕鞋子脏了,害怕水泥溅起来,害怕有小虫子。但是,看着好友轻快的步伐,就像这部电影里面的海蒂的山上那么奔跑的样子,于是也就莫名奔放起来了!后来,我自己迷路了,往别人家的菜地就踩上去!!!

真的挺好!我跟好友这么说!好友说,有很轻快吗?我说是的,因为当时刚好是夕阳西落,然后好友到田里甩开我,独自很轻快地踮起脚尖,轻快地跑,感觉,真的,好好!然后阳光映照在本来肤色就白的好友身上,她的背影,也带给人浪漫与阳光。就像这部电影里面的海蒂和克拉拉!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篇3

?海蒂和爷爷》我看了两遍,第一遍在姨母将海蒂带到德国的时候就快进的看了一遍。我是个经不起悬念的人,我就是想知道海蒂最终会是什么样的。还好她是个治愈系的电影。最终的结局就是简单美好。

然后我就仔仔细细不快进的又看了一遍。其实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就很疑惑这部片子究竟是想告诉我们什么。现在很多电影小说都很现实,把现实中的物质,冷漠表现的淋漓尽致。看海蒂的时候我也看到了这种冷漠。在姨母,爷爷都不想养她时的冷漠,在爷爷面对那些鄙夷的眼光和言语的时候,在牧羊人皮特偷吃小姑娘的午餐的时候,在皮特说读书对生活在阿尔卑斯山上的人并没有用的时候,在看到家庭教师的时候,在看到小女仆嘲笑海蒂的时候,在看到富人先生的时候,在看到克拉拉阻拦海蒂回家时。但是最终他们被海蒂改变了,被这个八岁的孩子改变了。我一直在想在现实中海蒂长大后会不会后悔,和阿尔卑斯山的生活不一样,城市的生活能给她很多,能给她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的。后来我想明白了,这是部电影不是现实,海蒂也不是我,不是我们。对于孩子来说自由永远是最重要的,长大的海蒂也许会后悔,也许不会后悔,但是那都不重要了,短短的八年她已经经历的够多了,父母早亡,被姨母卖,穷苦的,富裕的生活她都经历了。但是她还仍然保持了那颗真挚纯洁的心。这才是作者想表达的。

现在我看完一部喜欢的电影之后都回去找影评看,想看看其他人的理解,我很喜欢豆瓣上一个叫《最初的仙境》的影评,他说出了我没能想明白的,他说《海蒂和爷爷》只是一部单纯的治愈系电影,只是想唤醒人们最初的纯洁。也许是我被世俗沾染的太多才会一度想知道海蒂最后有没有失去纯洁的心

而且《海蒂和爷爷》不仅带给我简单纯洁的感动,更给我带来了对于阿尔卑斯山的向往,电影的每一帧都好像是最美的图画。如果有机会我也要去阿尔卑斯山感受哪个孕育出纯洁心灵的地方。

最后引用影评里的一句话“这是一部没有反派的电影,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如此。命运会在不知不觉间把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引向截然不同的地方,让她看到崭新的事物,得到崭新的感触。每一个细节都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海蒂从来没有到过德国,没有认识克劳拉,没有经历这一切,她是不会如此珍惜这里生活的的可贵的。真正令人向往的,不是始终如一的停留,而是历尽波折后再次回首的美好”————《回到最初的仙境》

胡兰成曾说:“因为直视,所以无隔”,这句话形容童心也同样适用。

海蒂是阿尔卑斯山里的孩子,眼睛里盛满了天空的透明澄澈,笑靥如花时总能灿烂起半边草原。她奔跑着的自由身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记录着大山孩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也承载了无数城里孩童对童年的渴望和向往。她之所以快乐是因为她直视着她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一切美好的东西她都触手可及。在得知peter奶奶不能吃硬面包时,她对爷爷说:“我们很幸运,是不是?”是啊,我们很幸运,却不太懂得且行且珍惜。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况且我们还年轻,多去发现和直视世界的美好才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电影的中心部分,是她住进klara家后发生的故事。海蒂很单纯,让人不忍伤害,却还是被姨妈当作利益的筹码来交换。在贵族家庭里类似于禁锢式的管教让海蒂无所适从,她更加的想念爷爷和伙伴peter,更加的想念可以“肆无忌惮”的童年。这时,她却无法在家乡与友谊之间做出权衡与选择。在海蒂心中,家乡和友谊都是多么的令她心动。当今时代奇缺这两种情感,所以海蒂是多么的幸福,她所拥有的远远要比金钱更有价值,这更令我们钦羡。在学习字母的过程中,她指出“它像一块面包!”很普通的一句话把我震惊的猝不及防。与贵族小姐对比,海蒂接触更多的是贴近生活美好,即使是新鲜的空气,美味的面包或是明亮的光线都会让她无比的满足。丰富的想象力让画面生动起来,因为直视了太多平凡中的美丽,所以她想象力的自然流露就让人觉得非常亲切。电影并没有告诉我们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但当你看完整部影片时,你会发现你一直乐在其中,不知不觉地与海蒂一起融入了童年快乐,一起去享受阿尔卑斯山给的恩赐。

影片的最后赋予了童真罗曼蒂克的色彩,蝴蝶轻巧地停留在klara的脚上,亲吻一下后klara竟然可以站起来了。这个画面有力渲染了童真的无邪和宝贵,因为与自然亲密无间,所以懂得怎么去拥抱美丽。我们呢?过分追求物质,看了几本书就以为思想崇高的不得了,实际却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心底明明很羡慕海蒂的生活,却不肯承认自己的生活就像是黑白电影,枯燥乏味。

因为不直视,所以感觉电影有年代感,跟自己之间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因为不直视,所以学会并选择了逃避;因为不直视,所以让自己背负的越来越厚重。我有幸认识一个女孩儿,她会在下雪的时候舔雪花,在黄昏的时候看落日,在有风的时候忘我奔跑,你可能觉得她是作的,但我从不觉得她在演。我看到的是她对生活的热爱,永远追求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她笑起来眼睛就是一条弯弯缝,整张脸都是满满地纯真和满足。

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的道理,恐怕我们还得细细斟酌斟酌罢。

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在影片里拍的特别好看,春夏秋冬的景色皆令人心旷神怡。

除了景色好看,电影里的人也是极好看的。

可能这就是仙女

神仙颜值

眼睛里的善良要溢出来了

“一起”和“共度”是不是在语法上重复累赘?

可爱

电影景致极好,人与景相得益彰,电影讲的故事质朴可爱,故事里讲的道理浅显易懂,安排得当。

其中放羊的少年皮特厌恶学习,对海蒂说:

“牧羊人不需要识字。”

海蒂深信不疑,到法兰克福给克劳拉当玩伴时,连认字母也不愿意,不论老师还是女仆长都认为海蒂是山里粗俗、蠢笨、不可教化的孩子,克劳拉的奶奶并不这么认为。

晚上她睡在海蒂身边,给她讲睡前故事,海蒂听的兴致盎然,兴趣高涨,就在这时,奶奶停下故事,说该睡觉了。

海蒂愕然:“那只丢了的小羊呢?”

奶奶:“你可以自己看啊。”

海蒂理所应当道:“可我不识字。”

奶奶:“你可以自己学啊~”

海蒂说了不识字的原因,这个高门大户的老太太没有鄙视、嘲笑,反而谆谆善诱:

“但是人也不一定非得相信别人的话~”

海蒂待在繁华的法兰克福,克劳拉家里家财万贯,高宇广厦,仆人成群,她却极度思念阿尔卑斯山、爷爷,甚至得了梦游症,克劳拉的爸爸无奈将海蒂送回了爷爷处,在乡村里上学时,老师问孩子们的梦想,山里的孩子都想子承父业,继续待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海蒂也不想离开,但是,她想写故事。同学们纷纷嘲笑她。

海蒂对此十分苦恼,克劳拉的奶奶来看她时,她问出自己的疑惑,奶奶对她说:

“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你看这部电影,连讲道理讲的这么清新、可爱、睿智、得当,令人心悦诚服。

当然这部电影的好看,远不止我上面讲的这些,比如爷爷、克劳拉的爸爸、女仆长、牧羊少年皮特等,这些角色都饱满立体,十分可爱。整部电影将风景、故事、道理融为一体,互相成就,十分值得一看。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大家赶快去看电影吧。

有孩子的,别忘了带着孩子。

最后,讲一点电影外的事。

这是一部2d电影,影厅非常小,一共六排,我坐第五排,正后方坐着一对母女,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电影未开始,还在播广告的时间,小孩子乐乐呵呵的,一直把小手手举高高,看着荧幕上手手的影子,咯咯直笑,电影开始后,小女孩特别安静,只偶尔随着情节笑出来,或者轻轻啜泣几声,认认真真看电影,一点也没有同龄孩子的咋呼样子。

反而我与我先生,在看电影时交换了几句这部电影大概是什么时代,十分汗颜;

这个小女孩一定是与海蒂、克劳拉一般的天使了。

愿大人们,在公众场合都能做孩子的好榜样。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篇4

前不久,看了《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小海蒂自幼父母双亡后,被姨妈丢给阿尔卑斯山上居住的古板爷爷,在她刚与爷爷建立起亲情时,又被自私的姨妈卖到了贵族残疾女孩克拉拉家生活的故事。

小海蒂善良纯真的气质虽不讨苛刻的女管家喜欢,却似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能够让佣人们就算违反规定,也要同她说上几句话。她的行为举止一度被女管家认为粗野,但她活泼的天性却让她为众人所喜爱。尽管海蒂很想回家,但为了好朋友克拉拉的快乐,她还是选择留在那个抑制天性的贵族家庭。她被人们所喜欢的不是优异的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

如果说健全的人格决定一个人的广度,那么我想说,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他的高度。

有人说,海蒂到贵族家庭的那段痛苦时光中,除了与克拉拉纯真的友情外,带给她的更多是黑暗和压抑。而我却认为,恰恰是那段经历,无形中为海蒂的`眼界开了一扇广阔的大门。

影片的结尾,小海蒂终于回到了爷爷身边,还可以在村里的学校上学。一节课上,海蒂在说出自己想写故事的理想时,受到了同班同学的嘲笑,就连那个手执教棍的老师,也用一种匪夷所思的目光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孩。那群红着脸蛋、流着清鼻涕的孩子们,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是铁匠、农民、牧羊人……他们一辈子的眼界,只有那永远出不去的阿尔卑斯山。剩下的,就是自己眼前的一点私利,说三道四,议论是非。

正是这次不寻常的“旅行”,让海蒂从克拉拉的奶奶那儿体会到了故事的奇妙,真正将眼界冲出田野,放向更广阔的大千世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写故事——这个与小村庄格格不入的梦想,也正是海蒂不同于那群孩子的高度所在,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海蒂特殊的人生阅历与眼界。

看着小海蒂,忽然隐隐约约地寻见了自己的影子。

二年级的暑假,我和父母去了北京大学参观。在校的哥哥姐姐们总是安静地走在校园中,他们的手中总是拿着几本书,选定一个亭子坐下,翻开书本静静阅读,任风怎么拂乱他们的头发也不为所动。即使交谈,也只是耳语一般的音量,似燕的呢喃,令人心安,舒适。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自己的足音破坏了这份宁静。从他们唇边飘出的一句句高深的探讨中,在他们轻柔的脚步声中,孕育了我心中那颗名为梦想的种子。

在未名湖畔,一位北大的姐姐看我如此痴迷于湖边的丛丛荷花,微笑着问:“等你长大后就来北京大学上学好吗?”记忆中,那一瞬,我拼命地点着头。

开学后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问大家未来想去哪所大学求学,小毛头们纷纷炸开了锅,却一直没有人说出自己想到哪所大学读书。奈何,我早就坐不住了,还没等老师点名,我就“噔”地站起来:“我长大后一定要到北京大学读书!”

当我正准备得意洋洋地坐下时,一声霹雳赶走了我的艳阳高照,那是一个号称“万事通”的男孩儿:“我妈妈说,咱们在这小县城里长大,我们能去太原上个大学就是万幸了,上北京大学是绝对不可能的。”其他的小毛头们先是一愣,继而都冲着我哈哈大笑。我知道,那笑绝不是善意的。

那天我哭了,怀疑自己永远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去未名湖畔看荷花盛开、凋零。从那天起,我再不敢提起那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了,怕被嘲笑、被讥讽。从此,我走上了一条安逸舒适的平庸之路,北京大学与我成了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

直至今日,只恨才明白。每个人的眼界不同,价值观就有所不同,对于未来的取向也就不同,你的成功取决于你执着地保持自己的高度。

猛兽向来都是要登上森林中最高的悬崖上看世界的,而那成群的羊,站在远离悬崖的低处,仰头嘲笑一番猛兽的幼稚,低头还不忘争抢那口即将被同伴吃进嘴中的草。

眼界决定高度,而保持高度的持久性,在于你自始至终地不惧嘲笑。无知的嘲笑者眼界是脚下,高度是深渊。你的眼界是世界,高度是塔尖。不与牛羊争辩,请做自己的王者。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篇5

近几天我看了一部电影,令我记忆犹新,十分感动。他的名字叫——《海蒂和爷爷》。

海蒂被自己的姨妈抛弃到了爷爷这里,爷爷当时很反感,但剧中小海蒂那种坚强、执着的反抗精神,让我感触很深,爷爷赶她走,她会用自己的乐观、善良渐渐的让爷爷接受并喜欢上她。

天黑了,大风更加猛烈,乱得整个小屋颤抖起来,每一根屋梁都嘎吱嘎吱直作响。烟囱里发出的声音像是谁在呻吟和喘气。

一大早,小海蒂就被响亮的哨声叫醒了。她睁开眼睛,看见金色的阳光照在床铺和旁边的干草上,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金灿灿的。

这是个安详而古老的小镇,叫作玛伊思菲尔特。从小镇伸出一条细细的小路,穿过长着一片片树丛的绿色大平原,一直蜿蜒到山脚下。远处的群山,威风凛凛地睢着这一片山谷。

小路一爬上山坡,长着矮小野花和各种茂密杂草的野地上,空气里飘起花儿的芳香。登上这条陡峭的小路,一直走到最顶头,就会看见阿尔卑斯牧场。可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

姨妈把她送到克拉拉的家里,但小海蒂不会因为外物多么美好而忘记故土,她始终热爱着那片土地,她的小阁楼,她的爷爷,那山那水那森林那阳光那花海那绿地那星空,她时时刻刻都爱着她们。

我其实也愿做海蒂这么一个朴实无华的孩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保持乐观,在自己所喜欢的人面前自由,体贴她人,顾及她人感受,融化那一层冰,化作春日暖阳,夏日凉风,秋日硕果,冬日羽衣,海蒂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海纳百川,蒂属一方。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篇6

今天,我和妈妈跟着玉林晚报小记者团来到神舟数码影院,观看《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

电影里讲的是一位从小失去父母的小女孩海蒂,跟着姨妈生活,后来,因为姨妈要到外地工作,所以把海蒂带到住在阿尔卑斯山上的爷爷照顾。爷爷是一个性格古怪的人,说什么也不愿意收留海蒂。海蒂的姨妈没办法,扔下海蒂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刚开始爷爷很不喜欢海蒂,后来,海蒂用她的纯真、善良、诚实感化了爷爷。当她和爷爷正过上快快乐乐的生活时,又被狠心的姨妈卖到一位大富豪家,当一位不能走路的富家小姐克拉拉的玩伴。在这个家里海蒂受到了大富豪家人的冷眼、鄙视,但她并没有埋怨别人,也同样是用她的纯真、善良感化了富豪家人。最后,又如愿以偿地回到了爷爷身边。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深地被海蒂的纯真、善良感动了。特别是当我看到海蒂发现皮特扬起鞭子要打羊时,海蒂不忍心让皮特打伤羊,为了能让他不打羊,海蒂竟然愿意把爷爷给她的一丁点零食分给皮特作为交换条件。还有当海蒂来到了大富豪家吃饭时,发现大富豪家饭桌上摆有很多又香又软的面包,这个时候,她又想起了山上那个没有牙齿吃不动硬东西的老奶奶,就每一次都把自己的面包留一个给奶奶吃。

看到这,我眼睛湿润了。海蒂才8岁,我跟海蒂一样大,可是,我却没有海蒂那么懂事。记得有一次爸爸买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回来,我觉得很好吃,不知不觉就把爷爷、奶奶那份也吃了。我跟海蒂相比真是差太远了!我应该好好地向海蒂学习。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懂得了,善良、纯真,能让自己更容易与人接触、与人交往。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善良、纯真,那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篇7

傍晚时分约了好友一起看电影。

场中几次落泪。

为幼年痛失父母的海蒂。

也为幼年失母的小少女克拉拉。

还为那位独居山林里的爷爷;

同时也为海蒂的姨母的无情。

常年居住在山林里的海蒂的爷爷,不愿意和村民们打交道,村民们也觉得他是一个可怕的孤僻老人,传说他还杀过人。

海蒂的姨母在海蒂父母双亡后养育了她五年,迫于生活压力,将海蒂带到乡下,并扔给了她爷爷抚养,爷爷开始不肯接受,到后来相处过程中,爷孙感情链接紧密起来,正当快乐的生活开始不久,海蒂姨母来到乡下偷偷将海蒂带到很远的城市里,卖给了一户贵族的家庭里。

在这里,对这个姨母的行为的感悟分享:

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得考虑一下他人的感受,而不是只顾自己个人的想法和观点,有时候就算你觉得是最正确的选择!

电影里,这个姨母觉得海蒂跟着爷爷,在贫瘠的山林里生活,又不能上学,是非常不幸的事情,所以她找到了一户贵族人家。

可以陪同这家的小姐一起受教育,吃好穿好,而且她还可以拿到一笔酬金,在她的心里觉得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但她忘了考虑到,自己离开后,这爷孙俩之间的感情已经非常深厚了,而且小孩的想法和感觉是与成年人不同的!她没有尊重孩子的感觉!

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没有成年人的复杂。

海蒂的到来给克拉拉小姐的生活带来了生命力,带来了快乐!因为母亲的早逝,父亲常年在外忙碌生意应酬,很少回家,克拉拉的脚不能走路,只能靠轮椅活动。

管家及全家上下仆人都呵护着她,生怕有所闪失,不敢给她出门,连窗户都关得很严实,小女孩已经患上了轻微的自闭症。

海蒂的到来给克拉拉带来生机,然而海蒂对爷爷的思念,对大山里的种种想念,却让海蒂不快乐!

海蒂患上了思乡症,每晚睡着后梦游走出大门。因此闹鬼的事件传出,这家老爷想要解开宅子闹鬼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是海蒂梦游,小家伙有了心病。

海蒂终于离开了富豪家,回到了大山里,很快恢复了活力,她不用穿那么漂亮的衣服,守那么些清规戒律,自由自在的生活着,睡在爷爷的小阁楼里的干草上,灰尘飞起,但小海蒂很快心快乐!

海蒂邀请克拉拉来到了大山里,克拉拉对这一切充满了新奇……几个小伙伴,加上一群山羊,大自然,野花,新鲜的羊奶……克拉拉在这里生活了些天,最后竟然重新会走路了。

大自然的清新活力与友谊帮助克拉拉打开了封闭的心灵,也因此恢复了活力!

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几乎完全远离了大自然,生活在城市中。

充满了喧嚣和无名的压力,各种攀比,人们以生活在豪宅,开名车,吃一些充斥着各种调味品的所谓美味的食物为乐……

各种疾病出现,特别是近年来抑郁症的高发。

人们觉得自己生活得不快乐,刚开始还知道自己为啥不快乐,到最后忘了原因,只是觉得抑郁,去医院看病,开各种各样的药物,却无法根治此病,直到陷入深深的抑郁中,无力自拔,最后走上自杀的道路。

多年前,我曾经亲眼见过两个女孩子的自杀身亡……当时我也处在抑郁的边缘。

我是幸运的,有一个好父亲,他一直指引带领我穿过抑郁的暗道,最终能走到光明之地。

但很多人却是不够幸运。

这部电影让我发出内心里的强烈呼吁,就是:

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忙碌的工作,一定要记得时常给自己放一个假,回归大自然,与草地,与野花,与树木,与小动物们做链接!

记得观照自己,观照自己的身体,观照自己的感受。

如果已经觉得不快乐了,而且时常不开心的话,请记得给自己放个假,去到乡下山林里呆些日子,光着脚接触大地,吸收大地之母的滋养!吸收它的能量,接受大地母亲帮助我们疗愈,将我们的双脚踏踏实实踩在土地上。

快乐和幸福与我们拥有多少物质财富关系不大,能吃饱穿暖就拥有了快乐的条件了!

当身体害病的时候,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问题出现时,正是需要好好反思自己生活方式的时候!

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快乐更重要的!

时常跟从内心快乐的事物走,自然不会迷失方向。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篇8

在今天,我观看了一部意义深刻的一部电影——《海蒂与爷爷》。

?海蒂与爷爷》这一部影片之中主要讲述了一名善解人意,聪明可爱的小女孩海蒂在年幼时失去了双亲,被自己的姨妈收养了三年后,被送到了自己的爷爷那里,在海蒂去爷爷所居住的第一天,爷爷不收留海蒂,海蒂在爷爷的房子前面等了一会儿后便去了羊圈那里睡了,这一切都被爷爷看到了,第二天,爷爷去了羊圈,不小心将海蒂弄醒了,爷爷没有说什么,只是挤了一些羊奶,让海蒂喝了,并让海蒂去跟皮特一起去阿尔卑斯山上放羊,不一会儿,皮特与海蒂便成为了好朋友,第二天,爷爷因为不想让海蒂在羊圈之中睡觉,于是让海蒂想在哪里睡就在哪里睡,于是海蒂就在二楼上面睡觉了,爷爷与海底的关系也在一天一天的变好,海蒂也认识了皮特那已经失明了的奶奶与好心的妈妈,但是在不久后,海蒂的姨妈说要带海蒂走,去法兰克福的一户贵族人家,到了那里后不久,海蒂便变得十分伤心,在这里,只能看到外面日复一日的车水马龙的马路,每天还要受着规矩的折磨,不过,在这户人家之中,海蒂也认识了许多人:克拉拉,克拉拉的父亲与克拉拉的奶奶,克拉拉的奶奶教会了海蒂识字与阅读,但是,海蒂却生病了,原来健康的身体日渐消瘦,克拉拉的父亲十分着急,找来了医生,医生说海蒂有“思乡症”只有让海蒂回到阿尔卑斯山才可以康复,于是克拉拉的父亲便让海蒂回到了阿尔卑斯山。在海蒂回到了阿尔卑斯山后没多久,克拉拉便来到了阿尔卑斯山,与海蒂一起生活了几个月,经过了海蒂与克拉拉不断地努力,克拉拉原本瘫痪的下肢能动了,并且克拉拉还可以走路与跑步,这一切都要感谢海蒂。

看完了《海蒂与爷爷》之后,我不得不佩服海蒂的善良与友情的力量,正是因为友情,使克拉拉站了起来,正是因为友情,使皮特学会了认字,正是因为友情,使海蒂回到了阿尔卑斯山,正是因为友情,使世界有了许多的奇迹。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世界的诗和读后感8篇

写爷爷对我爱的作文5篇

爷爷的家作文5篇

读后感的日记和作文8篇

教育的智慧和真情读后感8篇

狐狸和豹的读后感8篇

爷爷的家作文优质5篇

孙子满月爷爷讲话稿6篇

爷爷的茶作文精选7篇

爷爷的茶作文通用7篇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