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影片中的重要信息,写观后感时,我们需要注意结构和逻辑的清晰,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电影八佰的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1
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库内有一个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营)。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2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2020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3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看八佰这部电影,这个影片选材于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佰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
这部电影最令我震撼的地方是几位战士身系炸药包,舍生忘死的从几层楼上跳下去并念着自己的籍贯和姓名的时候,说明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怀着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对父母、亲人的思念,肩负着身为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义无反顾的往下跳时,忘记了死亡的恐惧,舍生取义。
回想整部电影,还有很多让我热泪盈眶的场景。这些平凡的人,这些普通人,这些平时根本不起眼的人,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选择了宁死不屈,用宝贵的生命守护着祖国的荣誉。
看完《八佰》这部影片,使我对这些用生命守护着国土的军人,宁死也不让国旗倒下英雄气概无比的崇敬!我们一定要延续英雄们的光荣,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使祖国更强大,成为世界之巅。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4
夜深了人静了,指尖在手机滑到一篇报道时突然停下,大致内容是:电影《八佰》或许就是想通过回顾那段悲惨的记忆,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主旨,历史无法改变,但可以铭记,过往无法改变,但可以创造新的未来。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在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为增强气势对外称有800人,坚守闸北四行仓库
一座桥,两个世界,天堂和地狱。天堂是法租界,而地狱就是四行仓库。
在战斗中有勇敢的军人,也有懦弱的逃兵。
懦弱的逃兵其实并不懦弱,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有自己想念的家人,有自己心疼的孩子,有心仪的爱人,也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在同伴受伤时即使面临着将死的险境,也会把同伴救出来,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蜕变。他们从一开始时战斗只想躲起来,一心只想逃跑的心到为了消灭敌机而牺牲,为同伴的撤退争取时间,这都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觉醒。
勇敢的战士是人们所欢呼的,那为了抵挡敌人攻击而在自己身上绑炸弹的军人,为了营救战友而受伤牺牲的军人,是你们的精神使得在法租界的人们得到了觉悟,使他们有了战死也要连接电话线、也要送国旗的决心,战士们也没有辜负他们的牺牲,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支起了那一次又一次倒下的国旗,击退了一次又一次的敌人。
在接到撤退的命令时,即使不情愿,也抱着只要有一个人活下去荣誉就还在的决心,这不是认输,相反,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胜利,他们向法租界的人们传递了为国家牺牲的精神,在战士们倒下的时候,无数人们伸出了自己的手,那是一堵手墙,是扶起中国的手墙。
孤军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的悲痛,但也正是这群孤军激起了法租界中国人的斗志。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5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应该最适用于人们读小说时对角色的理解。当一些看过的小说被搬到荧屏的时候,觉得这个角色、这个画面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会有一丝丝的失望。当我的小伙伴们还沉浸在玛丽苏式的剧情中的时候,我犹爱战争题材的电影、小说、电视剧。
因为在苦难的战争中更能看出芸芸众生真正的共情和背信弃义,更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情怀。而电影《八佰》,全程imax技术拍摄,每一帧都是美学角度,无论是视觉效果、故事情节所传递的情感都超越了我对战争故事的想象。导演管虎似乎正在开辟新的国产战争片类型。
8月15日下午3点,濮阳圣雅恒丰超级巨幕影院,一场特别的《八佰》点映会正在举行。我并不知道故事梗概,刚看片头,感觉自己在“漫威”的画面中。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役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的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借,地狱天堂,形成强烈对比,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导演管虎独辟蹊径地将视角聚焦在战争中底层小人物身上。
他们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过着普通的生活。而恰恰是这样一群卑微到尘埃里的普通人,误打误撞的来到四行仓库,他们不完美,贪生、怕死、想逃走……但他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顽强的抗战,承担起重任,宁死也要护楼顶的国旗不倒。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在国家大义面前再卑微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这些英雄就像战争废墟上的星光,汇聚成永不落幕的英雄传说。
还有更多的感动,来自民族苦难的共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舍生取义。不让四行仓库变成400人的坟墓,只要有一个人在,就一定坚守阵地和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他们大多数没有名字,但他们真实地活过。想到这里会觉得我们今天的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这种感动化为一种力量,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身边的幸福,努力奋发向上。
四行仓库像是一个中国抗战的缩影,四行仓库中国军人的精神也是抗日战争中所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唤醒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蒙昧初醒的国人。租界里的各国观察员们,以为这是一场没有什么悬念的战役,唯一的关注点好像是预测多少小时结束战斗。然而,“八佰”和”楼顶不倒的旗帜“终让他们肃然起敬,并作出合乎人道的反应。
?八佰》这部电影或许是近几年我看到的最精彩的战争片,不光有宏大的场面和激烈震撼的枪炮声,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电影背后每一个普通的中华儿女在国家岌岌可危时展现出来的人性光辉。而电影里不倒的旗帜和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白马,就像穿越时空的灯塔、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432291八佰观后感8百字3
8月22日老师组织我们班的部分同学在德百的影院一起观看《八佰》这部新上映的抗战电影,时长大约156分钟。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一九三七年的凇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天4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开始一群人去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保卫上海,租界那里有很多德国人,他们租了中国的国土。那些人去往上海,快要到达时,这群人遇上日本鬼子,他们逃的逃,躲的躲,还是没有逃过敌人的屠杀。他们到达四行仓库,被安排完毕后,有一群平民来到这里。他们被送往租借这个安全的地方。他们和敌人战斗了4天4夜。
中间有个片段让我难以忘怀,郑凯演的陈树生要绑着手榴弹跳下去,在历史上陈树生是一位抗日英雄陈树生当时在四行仓库也有这样对抗敌人,只有用种量砸进盾牌的隙缝,才能真正的摧毁敌人。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长达14年的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辱的伟大篇章。十四年的抗战中中华民族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
?八佰》这部电影让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和感动,兴奋与悲壮。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全程精神紧绷,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苏州和隔开的或许是两个世界,但中国人的心不会被分割,会更加团结,这震撼人心的战斗必将唤醒更多的中国人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432290八佰观后感8百字4
没有天生无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题记
告别半年的“冰封”状态,电影院复工已有一个多月了,近期《八佰》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疫情虽然让人惧怕,但观众对这部《八佰》电影却充满了期待!上周我和同学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讲述了日军攻打上海时,“八佰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用智慧、勇气和鲜血,迎面阻击敌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八佰》选择自下而上的底层视角,以一群临时并入阻击部队的非正规军为主视点,讲述了一群英勇无畏的热血儿郎们也会眷家恋母,但为国捐躯但死而无憾,怕死畏战的散兵游勇在迷茫怯懦中找回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的故事。
跳
“快,快给我砸!手不要停!找准点,给我砸!”这是四行仓库里谢晋元发出的指令,日军就在楼底下,只有砸开了这面墙,才能与日军进行搏斗,那墙是用砖头一砖一瓦砌成的,非常的坚固,想要用锤头砸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面对日军的进攻,就必须要把它砸开!说干就干,陈树生和老算盘一起用锤头砸墙,你一锤我一锤,终于把墙砸出了一个洞来。以陈树生为代表,一群战士们义无反顾的将炸药绑在自己身上,异口同声的喊着:“绑紧点”!他们将炸药牢牢的拴在自己身上,然后整齐的排成一字形,跳下楼去,与敌人同归于尽。这种无畏生死、义无反顾的精神使我感动至极,泪珠在眼眶里不由得的打转……
护
谢晋元在征求过大家的同意后,决定在天台上升起旗帜。而这面旗帜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热血希望,更是在向敌人们挑衅!果然旗帜还未到达顶端,日军的飞机便飞来了,谢长官的第一个命令就是保护旗帜!战士们纷纷跑上前去,不顾危险,死死地抱住旗杆。即使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外面,敌人的炮弹随时会击中自己,但他们的手,以及他们的保护旗帜的决心,并未因此而放开……
?
四行仓库和安全区只有一座桥的距离,谢团长在收到指令后,决定当晚全员撤退。虽然桥并不长,但是这也相当于完全暴露了自己,果不其然,谢团长冲锋在前,带着几个人先行上桥,被日军击中了。但他们并没有倒下,而是用尽自己最后的力气,为队友打掩护。最后,他向后面的队友们喊了一声:“快过桥,活着就是胜利!”最终大家还是成功过桥了……
八佰壮士最后的坚守,极大地激发了河对岸所有百姓强烈的抗日情怀,犹如星星之火一般,却可以燎原!
片中有多个触人心弦的时刻,其中最让我戳泪戳心的一幕,源于一个看似平常的对话场景:跟随方记者进到四行仓库的外籍女老师询问战士们,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还这么拼命抗争,有什么意义?
一位战士回答:“意义?这里是我们的家!”
?八佰》它不是一部简单呈现历史真实事件的战争电影,而是一部带给我们许多“意义”理解的作品: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家国”的意义、“壮士”的意义、“军民顽强抗争”的意义以及“舍生取义”的意义。
此刻,我想起片头打在银幕上的那句话:“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向所有为保家卫国贡献过力量甚至生命的烈士们致敬!
#432289八佰观后感8百字5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敢尺寸与人,”曾经的抗日战争为我们烙印下了落后就挨打的道理,《八佰》这个电影也重现了当时抗日的情景。
?八佰》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1937年东北沦陷之后,日军进一步侵略上海发生的事。日军轰炸上海,除对面的租界外整个上海几乎都是废墟,四行仓库中有八十八军团,但人数只有四百多人,租界是一片繁华。晚上,大楼上围满了金色彩灯,穿着华丽的服装,该玩儿玩儿,该吃吃。而四行仓库却是破烂不堪,简直走灰头土脸,用恰当的词就是对面为“天堂”,四行仓库却是“地狱”。后来,为了鼓舞对面的同胞共同加入战斗,不怕艰辛过桥,却一直受者日军阻挠。
有一个画面,就是在人当做炸弹炸敌人时,日军背着一个钢板,拿手榴弹和枪都无法打死他们,有勇者,在身上绑炸药,用自己的性命而换取日军的死亡,他们的威武在所有人睹目下证实。所有人都是有血有肉有家人的,只为中华人民的胜利不顾一切冲上去,从而在炸弹的爆炸中死去。他们跳下去的那一瞬间是多么的英勇而悲壮!
在日军开飞机的机枪扫荡下,为了证实我们中华民族还在,不顾身上的伤口甚至用满是血的身躯,牢牢的支住_国旗,不让国旗倒下,对面的租界向我们敬礼、呐喊,我看见他们正咬牙坚持支撑国旗,仿佛那旗杆和旗帜有千斤重,在敌人的暴击下国旗慢慢倒下。
为了获取租界四百万人的支援,四行仓库的所有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向桥的前方冲去,身体中弹了,就是爬也要爬出去,满身是血的士兵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耐力,只为冲出去!
?八佰》这部电影让我们懂得了只有不怕牺牲,团结一心才可攻无不克!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