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读后感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书籍中的内容,完成一篇读后感帮助加深你们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从红岩读后感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从红岩读后感篇1
寒假的时候,我读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红岩》。当我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心想:这本书的名字为什么叫《红岩》呢?这本书讲的又是什么故事呢?
通过简介,我知道了这本书是作者历时十年之久完成的气势恢宏的作品,是一本值得我们阅读和怀念的好书,是一部以共产党人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壮烈斗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读过这本书后,我明显的感觉到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句成功的描写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英雄形象,告诉了人们共产党人是永不言败、宁死不屈的。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地下党与反动派人物做斗争却被捕入狱,最终获救的故事。《红岩》这本书写的十分精彩,让我留连忘返。
当时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可是我们,却衣食无忧,整天依赖他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们要应该学会、懂得自己照顾自己,要知道,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红岩》这本书非常好,内容丰富,十分适合我们阅读,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买来【或借来】看一下,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红岩》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红岩》这篇文章,读过之后,我很感动。《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白公馆奋勇突围,迎来黎明……
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我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的那段描写,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
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然而共产党员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抗战到底!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语文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没有对学习完全充满热情的我很容易就被摧垮。
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从红岩读后感篇2
读完《红岩》这本书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现在幸福安逸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融进了多少革命先烈的热血。
?红岩》的两大重要人物是刘思扬,还有江雪琴同志,他们临危不惧,稳重镇定,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也丝毫没有要屈服的意思,他们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江雪琴同志曾被敌人扎穿过手指,灌过辣椒水,她受尽了各种各样的酷刑,面对死亡,她毫不畏惧,一生到死都在与敌人作斗争,她说:死亡对于共产党来说是太小的考验。她知道自己已经看不到解放时欢呼的场面,但依然不放弃斗争。
刘思扬同志也同江雪琴一样,有着坚贞不屈的意志。虽然他没有受很多毒刑,但他非常关心狱友的情况。在渣滓洞的这段时间,他和狱友们一起商量越狱计划,帮助战友们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后,他为了保全狱友的安全,牺牲了自己,为党立下了大功。
当然,这本小说中不只有刘思扬和江雪琴同志为党为革命献身,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同志,也在为解放而斗争,为人民而献身。时间能带走这些烈士,但是带不走他们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他们顽强抗争的精神永远永远的留在了世人心中。
朋友啊,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所以,请你们不要让他们白白牺牲,珍惜现在。
从红岩读后感篇3
什么是信念的力量?它是有声音的吗?还是有着固定的轮廓?不,都不是,它是根植在人们心中的,坚强而茁壮,伟大、无形的力量。信念,也许是你一夜又一夜的等待,它漫长,它遥远;它也许是你的梦,它真实,它短暂;也许是……
有一篇文章曾提到:只要心中有信念,那么胜利就在眼前!《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件事。主要讲的是老炊事班长为照顾作者和两个小同志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最后,那三位战士在老炊事班长的精神鼓励下,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用坚强的毅力和铁打一般的双脚走出草地。
是什么使他们战胜了重重困难,抵达胜利的彼岸?毋容置疑,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而在小说《红岩》中,以小萝卜头、江姐、成岗、刘思扬等革命烈士为代表,为我们塑造了威武不屈、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人英雄形象。他们都对热爱的祖国怀有坚定的信念---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这信念给了他们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就算把牢底坐穿也要迎来光明的决心。在狱中,敌人对这些不屈的革命者使出了浑身解数,酷刑蹂躏,百般折磨,却丝毫也动摇不了革命者的顽强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江姐是怎样忍夫为党的?当她在路上见到丈夫的人头悬挂在城门上,并没有被这沉重的打击所打倒,而以极为坚强的意志忍着心中的悲愤,继续坚持着去完成党交给她的工作和任务。成岗被捕期间,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依然坚守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创作出版《挺进报》。而小萝卜头宋振中遇害时年仅9岁,他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特别痛恨国民党反动派的专政与暴行,他利用自己孩童的身份,在监狱里帮助地下党做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当革命胜利即将到来的那一刻,刘思扬迎着敌人的机枪,毅然挺立,说什么也不愿在悔过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怀揣着伟大的革命信念,为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为了祖国的明天,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感谢《红岩》,让我真正的理解了信念的力量是什么?是榜样的光辉,是人生的价值,是坚定的信仰,是光明的源泉,是未来的希望。
从红岩读后感篇4
在假期的时候我读了《董存瑞》、《邱少云》和《红岩》三本书,他们的英勇事迹令我非常感动。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红岩》中的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萝卜头原名叫宋振中,他出生才八个月,就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监狱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住的是一年到头不见阳光既阴暗又潮湿的牢房,这样时间一长,他被折磨的面黄肌瘦,长得脑袋大身子小,监狱里的叔叔、伯伯们心疼极了,都亲切地喊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想让他出去上学,可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但是小萝卜头非常想学习,渴望读书。经过小萝卜头的父母和狱友们的多次斗争,特务们才同意由监狱里的黄显声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学习非常刻苦,不管牢房里冬天多么寒冷,夏天多么严热,他总是趴在地上写呀、算呀,不知疲卷。因为小萝卜的行动比较自由,所以常常为狱中的叔叔阿姨们传递消息。可惜的是,在1949年9月6日,他和父母同时被害,年仅9岁。
看了小萝卜头的故事,我真的很感动。记得在我4、5岁的时候,妈妈陪我去学围棋和电子琴,上小学后,上学放学有父母接送,在学校有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回到家又有妈妈帮我辅导作业。周末,父母还带我出去玩,劳累之后,外婆早已做好了可口美味的饭菜在等着我你看有这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我们能不好好学习吗?
一个身处监狱,才几岁的孩子就懂得要刻苦学习,多么的不容易啊!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条件比小萝卜头好得多,就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努力读书来回报他们当时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美好生活的英雄壮举。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小萝卜头的故事已深深地埋藏在我心底,他时时刻刻对我敲响警钟,我们只有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发奋学习,天天向上。
从红岩读后感篇5
共产党是人民的信仰,是人民的财富,是人民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从生下来第一天开始就一直沐浴在党的阳光的照耀下,即使有一天我们不能不远赴他乡,也永远不会忘记党对我们的恩情,我们必须要把党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来对待,这几天,我有幸读了一本红色书籍。
是一本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威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宰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面前。我深深的的愧疚,想起了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的时间却只得到低分,便泄气了;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容易摧垮,便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的路上,就越是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去克服。“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只是解放战争的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让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他为我树立了榜样,他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他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的人。
回眸历史,我们走过了千山万水,放眼未来,我们还要迎战暴风骤雨。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西方敌对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亡我之心不死,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会改变。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使长期复杂的,有时甚至使十分尖锐的。我们不幻想“紫气东来”,我们更不祈求别人的施舍与和恩典,我们要坚定的走自己的路。尽管形式的发展常常使变化莫测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突发时间还会随时向我们袭来。但我们坚信以胡锦涛同志为心的党中央一定能带领我们闯激流,绕险滩,把握中国革命航船的大方向,力挽狂澜,化险为夷,驶向社会主义现代的彼岸。
从红岩读后感篇6
你们看过小说《红岩》这部书吗?看完这部书,书里最使我感动的人就是小萝卜头了。它是我国最小的战士,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革命烈士。他(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九)是中国*人宋绮云、徐林侠夫妇的幼子,原名叫宋振中。他出生不满一岁时和妈妈一起被被民党反动派关进重庆的白宫监狱,在那里他没有一点自由,每天不能出去,四五岁时还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一直跟着母亲在女牢中长大,并且吃的还是一些连狗都不吃的残渣剩饭,妈妈为了让他吃得好一点,常常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给他换一些黄豆吃,。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缺乏营养还是造成了发育不良,造成了头大身小,难友们都称之为“小萝卜头”。因年龄小,行动相对自由,成为狱中为难友们传递消息的“小交通”。
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希望得到自由,可是一直到被敌人杀害,也没过过一天自由生活。多么渴望上学,但是他是“政治犯”不能读书,经过地下党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黄显声将军做他的老师,小萝卜头懂得尊敬老师,也刻苦学习,经常与老师用俄语对话,小萝卜头稍微大一点,就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特别痛恨国民党反动派,在敌人的监狱里帮助地下党做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为*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小萝卜头从小就非常懂事,每次开饭时总是让妈妈先吃,自己再吃,太还经常搜集一些破布条,破袜子留给妈妈做鞋用。小萝卜头的生活于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差距呀!想一想我们,吃的是排骨,鸡子,有吃过棒棒糖,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甚至连做饭不好吃而哭闹,我们像小鸟似的自由地在蓝天下飞翔,我们生活真比蜜糖还甜!而小萝卜头呢?却是连糖都没有吃过的可怜孩子,连黄豆都不舍得吃。
小萝卜头的童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他的书是他爸爸用手写的;本子是妈妈用敌人发给她的草纸订成的。没有笔,就用石头在地上练字。他的一支珍贵的铅笔头,还是他过生日的时候,黄先生送给他的。他平时舍不得用,只是在上课时才用。可他在这样的环境中照样学习。王伯伯教的数学、语文和俄语,他都学会了。可我呢?我不是在监狱里学习的,而是在教室里。有专门教我们的老师和配套的书本,可还是学习不认真,上课有时还要开小差,与同学讲话,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积极动脑。我们两个人真是有天地之别啊!我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自己不能很好地去珍惜它。我很惭愧,羞得无地自容。
小萝卜头处处想着别人。他看到有两个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关进监狱的小女孩,对这里的生活不习惯,整天哭,小萝卜头就把自己仅有的玩具——一副牌、一个铁钉,送给她们玩。一九四九年九月六日敌人杀害他(年仅八岁)和杨虎城将军的女儿的时候,他还用身子保护小女孩,他这种品质多么高尚啊!
看完了这部书小萝卜头的形象深深印在我的心中,仇恨的泪珠夺眶而出。我默默地凝视着红领巾,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红领巾,在这上面也有小萝卜头的鲜血啊!为了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我要像小萝卜头那样,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在四化建设中锻炼成长,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红旗,在我们手中高高举起,永不褪色。。我要向小萝卜头学习,学习他好学上进的精神。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都牺牲了,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千万不要辜负大人们的重望,也不要辜负老师对我们的辛勤培育,以及国家对我们付出的代价,同时也不要忘记小萝卜头的悲惨生活。
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进步吧!我们要做起旗舰长风破浪,有火箭去推动飞船,要用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进步吧!
★ 《红岩》读后感
★ 《红岩》读后感作文
★ 初中生《红岩》读后感
★ 红岩读后感800字以上
★ 红岩读后感600字合集
★ 红岩五年级读后感500字
★ 红岩读后感500字高中
★ 小学作文《红岩》读后感
★ 红岩读后感500字优??
★ 《红岩》读后感五年级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
从红岩读后感篇7
假期中,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革命者们的形象,他们在书中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这里面有生死别离,有壮志悲情,也有如水温情……他们表现出的“生能舍己”的牺牲精神和对革命胜利坚定不移的信念,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不愧是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与卓越领导才能的革命者,他能够从细微的变化中察觉出局势的改变。在得知甫志高叛变之时迅速做出决策,为了掩护市委书记李敬原安全脱走,自己暴露身份被特务头子徐鹏飞带走。他果断勇敢,机智聪明,绝不向任何恶势力低头。在渣滓洞里,他忍受了徐鹏飞的精神攻击和肉体侵犯,忍受了四十八套美国刑罚,仍要自己站起来走向监狱。敌人奈何不了他,先后将他关进地窖里。但他并没有失去共产党员应有的气魄,他组织了绝食斗争和龙光华烈士的追悼会。即使在黑暗的地窖里他仍然用双手挖开通向自由的光明之路。“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家”。读到此处,我仿佛看到了地窖里的,他虽然面容枯槁,形体消瘦,但那双不屈的眼睛却散发着令人震撼的光。
这种“生能舍己”的精神是何等的高贵!
江姐或许是这个舞台上的女主角。她似钢,有着坚强的意志,她不惧敌人的严刑逼供,坚决不屈服于敌人。我更要极力赞美她的坚强,赞美她的勇敢,然而她毕竟不是铜身铁臂,她只是一个肉体凡胎,只是一个普通的女性啊!当她看到自己的战友兼丈夫彭松涛被割掉的头颅挂在城墙上的时候,她怎能不放声大哭。但是面对敌人的封锁她没有,在国家和个人面前她放弃了个人,任泪水灌入心房。被拘捕的她忍受着敌人的酷刑,竹签子钉入手指,血水飞溅。她怎能不知那是十指连心的痛,怎能不知那血肉模糊的手指里留下的条条竹丝。但她仍从容的说:“在接受考验的时刻,人的生命要来保持党的纯洁!”她甘愿“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脸不变,色心不跳。”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生能舍己”啊!
齐晓轩屹立在岩石上,为了掩护战友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岩石。
生能舍己!
先烈的英雄事迹令我深受感动,我也一直不断思考着,他们这样无怨无悔地忘我牺牲究竟是为什么呢?目光再次定格《红岩》,我想到了烈士们的那些气壮山河的诗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意把这牢底坐穿”、“战士的坟墓比奴隶的天堂更明亮……”。啊!我终于想明白了!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自己心中最崇高的信仰,是为了新中国,也是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先烈们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今天的使命又是什么呢?我再次陷入沉思,慢慢合上作业本,看到封皮上一行赫然醒目的字:“努力学习,回报祖国”!我豁然开朗,对,这就是我们青年学生的光荣使命啊!我们要继承先辈的遗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文明、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从红岩读后感推荐7篇相关文章:
★ 红岩.读后感5篇
★ 红岩记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