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都是在认真读一本书后得到感受而记录的,写读后感的时候,需要选择自己最深感受的内容表述出来,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灯的读后感800字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灯的读后感800字篇1
爸爸妈妈都非常喜欢看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捧起这砖头似的大书,谁知刚刚捧起,就不舍得放下了。
书中讲述了大副唐泰斯受船长委托,给拿破仑党送了一封信,却遭小人陷害,被打入黑牢(死牢)。唐泰斯几度想自杀,但却仍抱着生的希望,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挖了一条隧道,遇见了27号的狱友神甫。神甫传授他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将宝藏的秘密告诉他。唐泰斯越狱后找到宝藏,买了爵位,报答恩人,惩罚仇人。
19岁的唐泰斯在与未婚妻的结婚典礼上被陷害是拿破仑党人,冤枉入狱十几年。在这十九年间,他忍受这监狱的不见天日,令人作呕的饭食,没有放弃,没有绝望,还学习了很多知识,真让人难以想象。在这十九年间,他一直在磨一把“剑”使他能在越狱后,像一只破蛹而出的蝶。正像伯爵所说:“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直至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所有智慧都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有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穷孩子,他21岁时做生意惨遭失败;22岁时与群雄角逐州议员,不幸落选;24岁时再做生意,再次失败;26岁时挚爱的妻子去世;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想到自杀;34、36、45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都失败了……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终于,在他52岁时,成功当选了美国总统。他就是林肯,一个鞋匠的儿子。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林肯虽出身卑微,不如其他议员,但他却没有向失败低头,没有泄气退缩。等待和希望帮助他,使他越战越勇;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追求,使他不再害怕外界对他的冷嘲热讽,成为万众瞩目的美国总统。
林肯与伯爵,有两个共同点:他们愿意等待,都拥有希望。可这些却在我身上看不见一点。面对挫折,我是不是应该坦然面对,而不是轻易放弃?有时,我考试成绩会很不理想,我沮丧,我埋怨,而没有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了这样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使事放弃,实在不值得。
只有相信暴风雨的后面会有美丽的彩虹,才能够品尝到胜利的果实!
灯的读后感800字篇2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 这本书就是著名的纯美文学家曹文轩的又一力作,《青铜葵花》。她,一个天真单纯而又乖巧懂事的女孩———葵花。他,一个虽不会说话但勤劳善良的男孩———青铜。他们俩都有着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却看不见另一只鸟的孤独。
一种特殊的机缘让他们成了朋友,成了兄妹,而他们之间那没有血缘又胜过血缘的浓浓亲情经常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葵花三岁丧母,七岁是的一场意外又让她失去了相依为命的父亲,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葵花的命运真是坎坷痛苦啊!
青铜五岁时在一场高烧之后失去了语言交流能力,成了一个哑巴,唯一与他朝夕相伴的只有一头牛。由于家境贫寒,青铜不仅要辛勤劳动,还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歧视。青铜的生活是寂寞痛苦的。痛苦的葵花,寂寞的青铜,在贫穷的家庭里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和家人齐心协力,艰难、困苦而又温馨快乐地生活着。
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费尽了心思,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也买了;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时不去别人家“借灯光”,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心灵手巧的青铜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为了让葵花看马戏是有个好位置,青铜一声不响地顶着葵花站了一个晚上……
不仅是青铜,葵花也为这个家、为青铜付出了许多许多:学校组织的拍照活动她没参加,为了给自己贫困的家庭省钱;每天放学和哥哥一起去采芦苇,为了能多编些芦花鞋去卖;自己一个人偷偷的跑到江南捡银杏、考试故意考差,为了赚钱、省钱给奶奶看病;用各种办法教她的哑巴哥哥写字,为了让哥哥在别人面前自信起来、抬起头来……
贫困的生活给青铜葵花一家带来了许多的苦难,让他们历经艰辛痛苦,但他们一家人乐观的面对种种困难,相互关心、相互扶持、相互体贴,用爱创造了一份人间的美丽!这份痛苦的美丽湿润了我的眼睛,震撼了我的心灵。爱是美丽的,爱是幸福的!
灯的读后感800字篇3
说到中国著名文学,每个人都肯定会说是中国四大名著,分别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而这四本名著每一本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表现方法,每个名著作者都十分会使用语言,浓缩了其他书容纳不了的知识文学语言,让世界都纷纷称赞,而这四大名著中有一本乃是中国文学之最,想必大家都已经想到了,没错就是《红楼梦》,作为一个中国人《红楼梦》这本书可是耳融目染,闻名千里了。
在世界上创建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一个大组织,在《红楼梦》中,他虽然没有《水浒传》《三国演义》那些紧张刺激的场面,也没有《西游记》那么有想象力,情节波荡起伏,但是《红楼梦》却一直在文学之巅。或许很多人都不解,虽然我也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一定有他的原因,但是我们不得否认在《红楼梦》中的语言是我们现代人无法形容,媲美的,十几年来,还是没有什么文学巨作比得上这本《红楼梦》现在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没有看过《红楼梦》,也不能说没看过,应该说是绝大部分只看了一点,所以现在在我们生活中渐渐地,全是科技,没有曾经的书香,没有曾经的礼仪,礼仪之邦的名字也渐渐淡忘。
在整部《红楼梦》中,全程都是以荣府与宁府中的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人的爱恨情仇(额,这词用的不一定好)为一条线索,来宣扬我们的中国文化,在这本书中浓缩了我们中国的美食文化,文学文化,服装文化……等各种中国特色文化,在其中包含了最少186中中华美食的介绍,等丰富的服装文化,在书中许多人,作者都十分细致的描写了穿着长相,从侧面推广了我们的中国古装,而在这本书中,包含了许多深意,要让人们慢慢摸索,读这本书不能像读其他书那样读一遍就说自己读完了,在这本《红楼梦》中,读第一遍,懵懵懂懂记得些情节,读第二遍,熟悉了全文思路,读第三遍,还有点意思,读第四遍,就可以感觉出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好书,或许有时候你觉得《红楼梦》如天书一般无聊无趣,情节平平淡淡,但是这本书只能用一句话形容“表面风平浪静,内地波涛汹涌。”
或许在这么多书中唯一看不懂的就是《红楼梦》,但是如果你仔细摸索,你或许会发现其中奥秘。
灯的读后感800字篇4
窗外细雨如丝般飘洒着,在幽静的夜空下,传来了一曲悠扬,清丽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那柔美的旋律,独特的高音足以让我陶醉其中,然而这一切怎又比得上我手中的《简爱》的魅力!
抚摸着它大海般深蓝的画面,早已感受到深邃的浪漫气息。翻开,每一页微微带着香味的书页,都在见证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当然更吸引人的还是它的内容。它一反传统小说,一温柔美丽的女子做主角一浪漫动人的爱情传奇为故事的旧格式。而是写出了一个出身卑微,相貌平平的女子与不平凡的命运抗争的事情。
尤其是简爱,我认为她是这部书的灵魂人物,他又丧失父母的悲凉,有寄人篱下的凄苦。为了逃避严酷的现实,她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书与大自然上。书丰富了她的感情世界,陶冶了他的情操。苦难又磨练了她的意志,使是她养成了坚毅倔强,外柔内刚的性格。
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简爱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她发现自己已爱上罗切斯特时,她也意识到自己与罗切斯特的身份鸿沟。她,出身卑微只是一个地位与用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他,出身于名望贵族,在上流社会也有显赫的地位。但她对爱情十分执着,坚信爱并崇尚爱,于是她大胆的接受了罗切斯特的爱。就在她举行的婚礼上,经人揭发,知道他已有家世,为了维护爱情的纯洁和法律的公正。简爱不顾罗切斯特的再三恳求,忍痛离开了庄园,又开始了流浪生活……
在金钱面前,简爱也有她独特的见解。在获得远方叔叔的大把遗产后,一下子由贫穷变富有时,她认为亲情比金钱更重要,就将遗产的大部分转赠给表姐,表妹。最后,当罗切斯特的疯妻子一把火烧了庄园,而罗切斯特为了救那疯子变得双目失明。他变得一无所有,但简爱得知消息时,毅然回到他的'身边,照顾他,他们终成眷属!
?简爱》为千千万万受欺凌的下层姐妹们喊出了心声。它已成为我心中最美的东西。它的魅力,无法阻挡;它的魅力,余味悠长。它是天上最美的星星,世上最美的眼睛。它带着我的期盼我的梦陪我走完我的一生。
灯的读后感800字篇5
从小,我们就听过许多有关读书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等。书籍对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更是与书相伴,携手共进。
小时候,妈妈曾给我买过一本插图版《红楼梦》。记得那本书的封面是大红色,“红楼梦”三个字也写得极其可爱。那本书并不厚,大概只把原著中几个特别有趣、精彩之处详写了,其它部分,能省则省吧。小孩子也并不能领会其中的意味儿,只把它当作故事来看,我也不例外。当我的枕边书从《睡前小故事》换成《红楼梦》时,心中是有些失落的,因为当时我并不能看懂,只能记住其中主要人物和情节吧。
到了初中,再次拥有一本《红楼梦》这本可比小时候的厚实多了。从目录我就能体会到这本小说的内容之丰富。讲述了贾府由兴致衰的全过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这本书中有许多文言文的句子,当时对我来说还有些困难,但精彩的情节总吸引着我,也能看懂些事情的前因后果来。对贾宝玉和林黛玉悲惨的爱情故事感到伤感。那时每晚睡觉前,总会看上那么几章,被其中曲折的情节所折服。
再后来,高中了。《红楼梦》也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再次捧起这本书,又是另一种感觉。突然发觉对其中人物的看法也有所改变。更加喜欢落落大方的薛宝钗了。这次,我不再只看到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的凄凉,看到了更多的层面的东西,同时也能发现其中还包含古诗词、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曹雪芹花了毕生的心血在这部小说上,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
一曲红楼蕴含了人间悲欢情愁,使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小时候,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让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此刻重读红楼梦,我明白自己错了,那华丽的外表下,隐藏了肮脏的一面。林黛玉和薛宝钗都只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而已。作者挟击当时封建礼教的罪恶,并非单单描述剧中人物最终的悲剧,则是反应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黑暗。
这样一本著作,成为我从小到大的枕边书,相伴我一起成长。我相信以后再次重温时,定有另一番体会。
灯的读后感800字篇6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低吟着的这悲凉诗句一向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诵至今。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惨结局,以及其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与无奈。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为清代的曹雪芹所著,又名《石头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族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堕落。作者曹雪芹以他清新自然的笔触,将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把事件描绘的淋漓尽致;对情节把握的炉火纯青,令我钦佩不已。
记得初读《红楼梦》时,我是怀着一种压抑的情绪,对它的兴趣也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王熙风的心狠手辣都使我厌烦,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可通过最近的细细阅读,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有了更深远的寓意,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这本书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有豁达大度、雄心勃勃的薛宝钗;有尖酸刻薄、心狠手辣的王熙凤;也有心直口快、开朗豪放的史湘云,其中我最敬佩的便是贾宝玉。他善良正直,拥有一颗主仆平等之心;他平易近人,对待别人友好和善;他自由不羁,敢于挑战封建社会的制度。
这本书的故事件件耐人寻味。从《宝玉摔玉》中,表现出他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以及对黛玉的痴情。从《黛玉葬花》中,揭示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如履薄冰的生活;以及像落花般漂泊无依的命运。从《宝钗扑蝶》中,说明了她栽赃嫁祸的恶毒;追求爱情的勇气;遇事不乱的冷静。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传承着深刻的思想,透散着醉人的感伤。不禁让我想起冰心的那句名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好的书籍值得我们去阅读、去欣赏、去细细品味……
灯的读后感800字篇7
?老人与海》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作者海明威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但在84天后任然一无所获,直到第85天他才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一条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鱼。它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的连番攻击,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然而依旧未能保住大鱼,最后,老人带回家的只是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这本书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但就是通过这朴实平凡的语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的生命可以结束,但是人的意志、精神不可以结束。老人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在现实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却是胜利者,他那顽强搏击的精神,展示了人的高贵和尊严。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呢?哪怕再成功的人。失败的原因可以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失败总是一个让你难以承受的打击。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你就会有胜利的希望。我想,这种险恶的人生环境和这种坚韧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部作品越来越吸引人的原因。
在人的一生中随时随地都存在这股破坏力量,人生是不停地循环着的,喜剧的落幕,不就是悲剧的上演;悲剧的落幕,也就意味着喜剧的再度登场。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不正道出了本文的主题吗?
一个人应该怎样面对困难重重的生活?一个人的经历应该如何评价?这样问题不光出现在小说中,也同样出现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受海明威,去感受《老人与海》。海明威曾经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在我看来这种八分之一的比喻不光是属于文学的,也不光是属于作者的,它同样是写给读者的,同样是描绘生活的,因为唯有我们源自生活经历的感受才是真实与无比丰富的。我们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当一个强者。
灯的读后感800字篇8
奶奶家的小保姆有个在老家上小学的儿子,特别喜欢文学。我们时不时地想起来,就给他寄去几本书。那天,我无意间从妈妈给他买的一沓书里看到一本曹文轩的小说,《根鸟》,是我从没有读过的。章目名称就很有意思,都是地名:
菊坡、青塔、鬼谷、米溪、莺店。
于是我就要来翻了一翻。没想到,就是这无意之间的一翻,我发现了《根鸟》—这本可能会影响我一辈子的书。读完以后我就觉得这本书不是适合小学生的书,它是给将要成年的孩子的书。它告诉我两个道理:一是,没有梦的人永远不会远行。这个道理,我很久以前就懂。而另一个道理,如果没有别人告诉我,我恐怕只能等到许多许多年以后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独自9叹。那就是:有梦的人更容易受伤,因为,梦会骗人。
这本小说,写的是一个叫根鸟的男孩子,在十四岁的时候有了一个梦: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开满百合的大峡谷,一个叫紫烟的女孩儿困在其中,放出白鹰求救。正等着根鸟去找她。从此,他离开家乡,走上了一个人的游侠一般的孤独的路。
?根鸟》里面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到了我的心坎儿上。我越读越觉得我就是根鸟,根鸟的故事就仿佛是一个关于我的未来的确凿的预言。其实。不论是生活的时代和地域的明显区别,还是所在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巨大差异,都已经把我和这本书的主人公“根鸟”划分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里了。根鸟出生在山野间的菊坡,从小跟爸爸长大,清贫而单纯。他的14岁的生活就在于玩耍、跟爸爸学打猎、看戏唱戏、按时长大。而我的十四岁呢,琳琅满目的世界、繁重的学业、幸福的家庭、巨大的升学压力、华丽但远离自然的城市,包围着我,拥抱着我。我在繁华里,偶尔会惊慌地发现内心里涌出的孤独,而这种孤独,与根鸟孑然一身日复一日无目的地走在大草原上的孤独,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那就是:有梦、寻找梦、追逐梦,但始终不知道所追逐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就在那里。这种不确定,让人对明天感到无助和不知所措,对过去的努力感到委屈甚至无聊。有梦,但它只是梦,不是真实的拥有。它随时可能满不在乎地嘻笑地躲开你,蒙你一道,或者随时消失,甚至是随时宣布它只是你的臆想,根本没有存在过。
灯的读后感800字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