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观后感6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很多人在看过作品后,都会使用观后感来记录内心所想,简单来说,观后感就是观赏作品过后的感触,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绝杀慕尼黑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6篇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篇1

这种体育竞技题材其实和歌舞片一样,都非常适合在影院观看。将配乐音效对于气氛的烘托最大化,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观看了这部影片。电影改编自争议很大的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恰处于冷战时期,前苏联vs保持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在体育之上,自然还有更深层次的角力,对于前苏联教练和普通的球员来讲,压力更是如此。教练需要筹钱给孩子出国治病、而球员大多也有各自的问题,有身患心脏绝症的、有背负叛徒罪名的、有深度近视看不清队友的,除此之外,国家荣誉之战,来自苏联官员的压力和监视,亦烘托了紧张的氛围。 本身便极具看点的真实素材,再加上极具曲折性的比赛结果,故事在剧情上并不平淡,而俄罗斯电影人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他们对于这次事件的艺术加工和处理极具火候。黑色幽默和紧张氛围之间的调度平衡、对前苏联官员的自黑也颇有力度,最为厉害的还是节奏的把控。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这场“鹰熊之战”,作为备受争议的一场篮球战役,很多人在观影之前,已经知晓了最终的比赛结果,也就是说电影最大的悬念其实已经被“剧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真实还原当时赛场的紧张氛围,如何能够凸显出最后三秒钟的惊天逆袭,是非常困难的,而事实证明,俄罗斯电影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最后再说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吧:在电影一开场有一个细节,前苏联老教练因为带着球队输了一场比赛而被迫离开球队,在和球员告别的时候,篮协的官员站在了篮球场的边线内,作为新教练的加兰任拉住了篮协的官员,把他拉到了自己的身边,站在了边线外面。 这个细节表现得太好了,对于一手带起前苏联国家队的老教练,加兰任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你在和你的队员告别,篮球场的每一寸都属于你,我只在篮球场外等候。这很绅士,这也很酷。因为热爱,所以尊重。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篇2

?绝杀慕尼黑》也是俄罗斯本土公认的近年来的现象级话题电影之一,上映之后该片展现了极强的票房号召力,以30亿卢布创下俄罗斯影史本土电影票房奇迹,并将纪录保持至今,甚至连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公开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绝杀慕尼黑》讲的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绝杀,苏联51:50击败在奥运会上从来没有败过的美国队,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绝杀慕尼黑》高度还原了那场热血沸腾的比赛,电影节奏也十分紧凑,同时也反应了“不抛弃、不放弃、拼到最后三秒钟”的顽强精神。

在电影《绝杀慕尼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苏联队员,在教练带领下,从毫无章法到不断学习、借鉴、训练,同时演练战术的过程。而最后的奥运会决赛,这部电影更是几乎还原现场的进程,重现了比赛现场。而在镜头上,电影巧妙的运用了激烈和快速运动中的定格和慢镜,在关键时刻带来时间停止般的紧张感,带动观众屏住呼吸的等待,然后突然一个节奏还原,给观众带来极具视觉和情绪冲击力的精彩时刻。

?绝杀慕尼黑》电影的整体视觉效果出色,很有“战斗民族”的风范,同时显得含情脉脉,这让这部电影有了更丰富的元素。片中有纠结的家庭与工作的矛盾,有那个时代的羞羞答答的爱情,苏联队员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更是充满了特别的趣味。

看这部电影就要去体会其中苏联队员与外部世界交互的幽默时刻,去感受其中亲情爱情的温情表现,而影片最后40分钟的“高保真”时刻,更是会带给我们体育电影的燃情冲击,一起去体会那体育史上最具戏剧性的绝杀时刻,去感受这部俄罗斯影史本土票房冠军的魅力!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篇3

电影的片名是《绝杀慕尼黑》,有人叫做《决战慕尼黑》,系俄罗斯电影,片子励志的非常不错,非常令人感动,很值得一看。难怪得分很高。被大众评为优质黑马飞溢美之词,感觉丝毫不过。值得推荐。当然票价值得商榷。近些年的电影票一般都是老妻或女儿在网上帮买,我嫌贵。

想象中国现今影视界那帮油嘴滑舌的小鲜肉们,拍拍调情或勾引女人的、装傻充楞抹黑中国人的戏份还成,这样强悍意志的电影怕100年也拍不出。

影片把我们拉回到1972年慕尼黑的奥运大赛,前苏联国家篮球队以1分之差险胜连胜36年的美国男篮,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和坚强意志,通过种.种磨难得来的。前苏联队尽管穷的很,没啥钱,出国被海关刁难,也就为私卖几个鱼子酱罐头而已。但就算到了最后1秒也绝不服输!以至于令美国男篮遭遇滑铁卢。而当年那块迄今为止无人认领的银牌,也是一种永不服输的美国佬男篮精神。

我首次接触的前苏联电影很久了。第一次看的是黑白电影《普通一兵》,1964年。描述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用身体堵枪眼之事。60年代反复看、看的最多的是《列宁在10月》、《列宁在1918》。在那个封闭的年头,我们在打麦场上看电影,银幕上出现瓦西里与妻子接吻的镜头,则被村妇破口大骂:死皮不要脸,流氓货!若看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上女兵们集体裸嗮日光浴时,女兵们在瀑布下裸浴时不被气疯才怪。那是当年。如今的乡村比城市还开放,情人随处可钻青纱帐。很多外国影片进口后都被剪了。除非电影厂里试映。

近些年上映的俄罗斯电影都不错。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危楼愚夫》、《冰雪女王》、《斯大林格勒》等等,都适合我等老年人观看。我等老年人少年时代大都学过俄语,有执迷的苏联情结。

百度得知:目前该片在猫眼的排名为9.6分,仅次于印度神片《摔跤吧!爸爸》的成绩跃居历史第二高分,成为了2019年度第一口碑佳片。随着口碑的快速飙升,豆瓣评分飚至8.3分,淘票票9.2分。该片根据世界体育史上极具争议的一场比赛改编,讲述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传奇故事。而缔造这段传奇的幕后功臣,就是苏联当时的教练加兰任。在“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下,这场比赛的输赢甚至关乎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面对整整统治了篮球界36年且在奥运会中没有品尝过一次败绩的美国队时,加兰任率领队团结一致逆转了整个国际篮球历史。

苏联队大获全胜自然拿走了金牌,美国队获得银牌,然而美国队不仅拒绝了这枚银牌,并且还立下遗嘱给自己的后人,永远也不能接受它。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枚银牌仍被保管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无人认领。

另:影院对门有食街,其二楼有个叫做头牌的淮扬菜餐厅。环境不错,菜品还成,价格稍贵。我吃过红烧猪大肠、大蒜鳝段、笋烤肉、农家小炒和红烧杂鱼等等。其装修有品位,只是里面有巨大书法,写的差强人意。挂出来容易被人藐视。头牌这个店名,容易令人想到民国时期的怡红院之类男人们猴急了冶游的欢场。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篇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妈妈说这是一部值得在电影院观看的篮球赛,这到底会是一场什么样的电影呢?怀着好奇的心,终于等到了电影开始。

原来这是根据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的电影,主要是演苏联篮球队怎么样战胜的美国队,当时美国队已经连续多年拿得奥运会冠军。

电影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地方。苏联队教练的儿子生病需要做手术,但是费用很高,还需要去国外进行手术。于是他攒了很久很久的钱,可是在他知道队员有急需用钱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把给儿子做手术攒下的钱拿给他的队员用了。最后,苏联队战胜美国队,拿到了奥运会冠军,每个队员都领到了高额的奖金,可大家对视一眼,就心知肚明地约定一起把钱交给教练,好让教练的儿子去做手术。这真是一场感人的电影,大家都为了对方付出。

还有一个场景是在比赛最后的时刻,苏联队输给美国队一分,但最后三秒的计时器坏了,导致时间显示错误。这个时候美国队都开始庆祝胜利了,苏联队每位队员都已经认为自己输掉了比赛,可是苏联队的领队因为被自己的教练和队员永不放弃的精神感染了,他找到技术台,经过一番坚持不懈地讨论争取,裁判们最终决定重新进行最后三秒的比赛,但就在这三秒的时间里,结局发生了反转,苏联队利用最后三秒钟投进了一个决杀球,比分反超了美国队。

这个故事告诉我,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只要没有到最后一刻,就要永不放弃,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篇5

电影《绝杀慕尼黑》是一部俄罗斯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20xx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虽然口碑非常好,猫眼分,豆瓣分,其他平台分数也非常高,但是排片率比较低,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观众的热情。

?绝杀慕尼黑》里,战斗民族俄罗斯带观众重温了了47年前苏联的荣耀。最后三秒钟,绝杀反击。故事讲述的是,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那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锦标赛决赛,在比赛结束的前三秒,美国队仍然以一分的优势领先,而他们也早就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结果已成定局。

然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候,一位苏联的篮球教练率领苏联国家队令比赛结果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这也让整个篮球史发生了改变。从未在篮球比赛中输给任何一个国家的美国,却在这场比赛中吃了败仗。正因为场上苏联队员和教练拥有同样的信念,他们才能坚持到最后一刻;正因为他们懂得团队协作,才能在最后一刻漂亮的绝地反击

俄罗斯影片在体育类型上的强势发力,并非昙花一现。此前的《花滑女王》《战火中的芭蕾》《最后一球》,都为俄罗斯在体育电影这一小众类型上的延续,做着持续不断的努力。

旧苏联时代的历史荣光已在褪色,但体育运动所代表的的拼搏力量,仍然让人热血沸腾。《绝杀慕尼黑》带观众回溯1972年的奥运会,苏联篮球队直面36年连续不败的美国队,并在最后时刻完成绝杀。

这一设计符合体育电影的剧本创作规律:以影片主角获得事业成功为叙事方式。体育本身拥有“更快更高更强”与“挑战自我”的精神,而反衬到荧幕上,就是反败为胜的竞技场景和逆境生存的生活境遇。这使得体育电影与现实生活中的运动员一样,都天生具有励志和传奇的品牌效应。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篇6

之前我觉得观看nba球赛的拥趸激动万分、大呼小叫,有点夸张,但看了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之后,终于明白粉丝狂热的感受了。是的,笔者要说的是,如果你渴望看到篮球场上球员们挥洒汗水的模样,如果你渴望看到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进球,那么这部影片,你绝对不能错过。

?绝杀慕尼黑》是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执导,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约翰·沙维奇、马拉特·巴沙罗夫、谢尔盖·加尔迈什、伊万·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传记类剧情电影。于20xx年12月28日在俄罗斯上映,于20xx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电影讲述了发生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故事。

?绝杀慕尼黑》,根据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真实事件改编,再现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传奇,片中的原苏联队教练加兰任相信“没有永远屹立不倒的王者”,带领队员们经过艰苦训练,打败当时从未有败绩的美国队,震惊世界。在决赛结束前三秒钟,惊心动魄。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出奇制胜,最终比赛结果却发生逆转,整个篮球历史也发生了改变。

其实,该电影告诉我们:需要顽强拼搏的,不仅是赛场上,人生亦如此。即便到了最后一秒,也绝对不要放弃。

生命是脆弱的。加兰任作为影片的灵魂人物,他对国家有大爱,对球队很呵护,对家庭很有责任感,但他内心也很压抑,儿子不能站立,需要一大笔费用出国做手术,他为此临危受命,当上了篮球队的主教练;国家对体育投入的捉襟见肘以及体育训练观念的落后,他带领着艰难、困苦、贫穷中的苏联国家队,压力山大;球队成员对他的抵触和不理解,队员患危重病、伤病和竞技缺陷等等致命点,无一不在揪着他的心。

尽管顶着多重压力,加兰任内心纠结,他有很多无可奈何和“不得不”,但他对祖国的爱对篮球事业的爱一直驱使着他不放弃,顽强刚毅地排解困难,睿智冷静地、从战术提高从心理素质对队员进行科学训练,直到最后在慕尼黑奥运会上“绝杀”美国篮球队,夺得冠军。让儿子好好活下去的信念支撑着他,敢于挑战常胜将军美国队,他的好父亲形象直击人心,他是强者,但又不是万能的强者,他的人格魅力正来源于此,有血有肉,戳中人心,感人至深。

生命很脆弱。中锋队员萨沙违反队规偷偷谈恋爱,但爱情的甜蜜却让他分外煎熬。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他心态崩溃。医生一句“也就活一年”的结论,直接将萨沙未来的无限憧憬变成泡沫。住院、分手、吃药、训练,仿佛噩梦一样主宰着萨沙的生命,驱之不散。但,为什么他还咬牙训练,坚持上赛场?

当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战胜美国队是“天方夜谭”的情况下,当生命已经经不起浪费、再无可失,萨沙的坚持当然是因为他意识到人生面临无可妥协。在余生不长的日子里,不想自己留下遗憾,这除了热爱篮球和教练的信任,恐怕再没有别的原因了。一句“教练我想打篮球”,就意味着一切都有转机。他在坚持什么?活着就有希望,他要为教练而战,为自己而战,为热爱的篮球而战。

在最艰难的抉择时刻,队员们终于知道,萨沙的心脏病、保罗斯卡斯的叛逃政治问题、伊万的高度近视和偷偷塞给他的违禁品隐形眼镜,都让主教练加兰任独自扛了下来,教练甚至为了抢救命悬一线的萨沙的性命,还把为自己瘫痪儿子做手术的手术费拿了出来给萨沙治病,同时将此事保密起来。所以最后这场球赛,承载了太多东西,情义无价,触动内心,正如队员们不断重复的那句话:我们一直是兄弟,只不过我现在才意识到!

激情燃点希望,在恐怖袭击弥漫的异国他乡,彼时的苏联国家队,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没有击退他们,全武行的美国队队员没有打垮他们。“继续比赛,无论如何也要继续。运动比任何类型的战争都更加纯洁和美丽。”彼时一刻,体育精神,就是“绝杀慕尼黑”的精神原动力,队员们在经历重重困难之后,接受变故、误会消除、友情生成、团结一致,集体凝聚力牢不可破,再加上教练的正确有效的指导,队员的刻苦训练,终于换来了胜利的逆袭。

现场看电影的时候,确是十分震撼人心。励志、热血、温情、催泪,这不仅仅是一场篮球赛的再现,更是传奇中引起了观众们的民族自豪感的强烈共鸣,当影片最后,最后三秒逆风反杀进了惊人一球的,就是那命途坎坷的萨沙,那一刻萨沙目空一物,感觉时间静止,只有信念支撑着他,他虚晃一枪假装跳跃避开守护的对方球员,一拨篮球,闪现了绝杀慕尼黑之举……球进的那一刻,影片中影片外,所有人都为之疯狂呐喊。

该电影的历史背景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正处于明争暗斗的冷战时期,影片将这场极具争议的比赛搬上大银幕,重现了一段燃情热血、关乎个人信仰与国家荣耀的历史性时刻。据说,这场比赛是意义非凡的,美国人视为耻辱,一直不肯拿那块银牌。据说,这是连俄罗斯总统普京都亲口承认偷偷看过的佳作。还有,当中还包括着令人感同身受的友情、爱情、亲情,以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人生苦难。

对待人生道路上的艰阻,我们该怎样做?我们能够学习和继承的是体育精神,怀揣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大义,不畏坎坷,为梦拼搏,永不言败,永不言弃!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还没观影的篮球粉丝们,你们还等什么,快进影院一睹为快吧。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蛇与鞭观后感精选6篇

观后感200字作文6篇

马云2023年演讲观后感6篇

棒!少年观后感600字参考6篇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6篇

天堂的孩子的观后感6篇

姜子牙观后感心得体会模板6篇

电影建国大业的观后感6篇

蛇的观后感200字6篇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6篇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