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读后感时要想立意深刻,首先就要将原文读懂读透才行,撰写一篇读后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书上理论的认识,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国演义的阅读后感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国演义的阅读后感篇1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一部小说,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有许多的英雄人物和历史故事,非常精彩。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绘图版的故事有的还看了好几遍。晚安心语
这本书讲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争夺天下的故事。魏国最强大,一心想吞并蜀国和吴国,统一中原,所以经常出兵攻打他们。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蜀国和吴国联合起来对抗魏国。但是,因为蜀国、吴国之间不团结,魏国先灭了蜀国,晋国取代魏国之后,又灭掉了吴国,统一了天下。
这本书里讲了很多英雄人物,除了桃园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有一代奸雄曹操、少年英雄孙权,还有谋略过人的诸葛亮,也有气量狭小的周瑜……我最喜欢的是蜀国大将赵云,因为他有勇有谋,战功卓著,而且一心忠于刘备。长板坡一战,他和张飞一起杀退了上万的曹军,保护刘备退到江陵。后来,在南征北战时,赵云立下了许多战功。可这位猛将却在229年去世,成为蜀国的重大损失。
读了《三国演义》,我觉得,团结最重要,如果蜀国和吴国一直联合抗曹,也许中国的历史又不一样了。我还知道了,打仗能不能赢,不在兵将多少,关键在于使用谋略,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时,我也能感受到战乱时老百姓最苦,经常为了躲避战火而逃离家乡,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平。
三国演义的阅读后感篇2
读罢《三国演义》,我很是为曹操抱不平。他本来就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采出众的诗人。可是,读完《三国演义》后,曹操给人留下的还是他的“奸诈”。许绍曾评价他,说曹操是“治事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年他的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休教天下人负我。”就让陈宫弃他而去。但我觉的,这话虽然说的不厚道,但是,曹操还真有类似的做法,如“梦中杀人”、“屈杀华佗”等。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在哪个乱世,武功不高不低的曹操用此种“多疑”来防身,也可以说是不得以而为之。君不见“关羽张飞之死吗?”更何况,《三国演义》本身也有他重情谊的一面。当年关羽迫不得已居于他下,曹操对关羽非常照顾,并“以义相待”当关羽听闻兄长还话活着的时候,关羽要走,曹操见挽留不下,还了他许多盘缠,让其投奔刘备。这也算是仁至义尽吧!
曹操最终能成为一方霸主,与他的广纳贤才、善听劝谏、体恤将士等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这让我明白了;做大事,有时徒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要有智慧,还要有和拟志同道和的伙伴,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渺小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已是故事,人物都离我们远去,但三国的故事会流传下去,人物的精神依旧永存于我们心中,他会一直为我们提供经验,启迪我们的智慧。
三国演义的阅读后感篇3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我感觉在不同的时期读它,会有不同的感受。
现在,读少年版的《三国演义》,我对里面的人物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我最崇拜的偶像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都显现参观出他的才华横溢、雄才大略······
读一年级时,它在我的心中是一个个传奇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含义······
在三年级时,我看《三国演义》,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住了那一个个好汉,一个个英雄。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英勇、善战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阴险的曹操······
它里面有许多让我敬佩的人物。关羽单刀赴会、水淹七军、乱骨疗毒······关羽的忠义之举。其实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哪国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了今日,他们都已经暗淡无光了。一巨待二主可以长安无乐的,但关羽宁死不降说:“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
有一集叫白马坡,关羽降曹操,曹操对武艺高强、非常守信誉的关羽十分敬佩。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还选了十个美女和许多礼物给关羽。
关羽把美女、礼物全送给了他嫂嫂,曹操十分感动,就认为关羽是个义士。曹操送给了关羽一件新战袍,关羽把新的穿在里面,把旧的穿在外面。曹操又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关羽,关羽十分感谢。
曹操说:“我以前送你美女都不说谢谢,这次却十分感谢,为什么呢?”关羽说:“马一天可以走一千里,我要是知道了哥哥的下落一天就可以赶到那!”
?三国演义》是本好书,我建议大家看一看。
三国演义的阅读后感篇4
我爱看中国四大名作,其中又最爱看《三国演义》,这几天来,我把“三国演义”连环画册六十册,每册仔仔细细看完了,真是深深有感。
“三国演义”,叙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吴、蜀、魏三国鼎立期间的一个个精彩故事。其中,我最喜欢 “赵子龙单骑救主和赵云截江救阿斗的两个故事,我认为这两个故事写得最为精彩。都真诚详细描写出部下对主公的忠心耿耿。如赵云冒死在百万曹军中救出小主公,冲出重围,将他交给刘备;赵云截江救阿斗写出了赵云有胆有识,从东吴船上救下阿斗。从中告诫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对国家对人民要忠心。”三国演义“中的其它故事,如”赤壁大战“、”铁笼山姜维困司马“,写出其中有些人的智慧过人、有勇有谋、智勇双全、能打善战等的故事情节。
在吴、蜀、魏,三个国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国家就是蜀国,虽然蜀国的物力、财力都比不上魏国和吴国,但蜀国人才很多,像智慧过人的卧龙先生(诸葛亮),有勇有谋的常山赵子龙,智勇双全的关羽,能打善战的张飞,无人能敌的马超。……,而且我现在又生长、生活在当时的蜀国的土地上。
但我讨厌战争,讨厌你打我杀,讨厌对立,还好,现在我们国家生活在和平时代,没有战争,没有罪恶的子弹,没有战争的硝烟,我爱我的国家。
我要学习”三国演义“中那些智慧过人、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对国家忠心耿耿精神!
三国演义的阅读后感篇5
?三国演义》实可谓中华文化之瑰宝,它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明代毛宗岗曾这样评价它:“古事所传,天然有此等波澜,天然有此等层折,以成绝世妙文,然则读《三国》一书,诚胜读稗官万万耳。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第一。”从小,姥爷就时常给我讲其中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我总是瞪大了充满好奇与敬佩的眼睛,饶有兴致地听着。这个寒冬,我捧起书本,细细品读那字里行间透出的豪情壮志,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拍手称赞,时而静静沉思,时而扼腕叹息……
?三国演义》最擅长描写战争,把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读着读着,我的心绪被拉回了东汉末年,我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跟随将士们奋勇杀敌,与英雄好汉们开怀畅饮……
正所谓“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好汉可是不计其数:性格复杂的奸雄曹操;仁义的能礼贤下士的刘备;英武果断的孙权;有勇有谋的赵云;阴险多诈的曹丕;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英勇的张飞和关羽……
下面就来说说书中使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关羽。第一话中,他的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入眼的关羽自是一副威武忠诚之面目,先教人好感滋生三分。桃园三结义中,云长与玄德、翼德三人结为金兰,那一番誓言更是让人钦佩,“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那坚定而忠诚的喊声回荡在桃园,我不禁握紧了拳头,为三人之情谊叫好。再随后初出江湖,“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更是为世人称赞其真威实勇,让人敬佩不已……这样,一个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关羽形象便跃然纸上。
其后他“温酒斩华雄”,在众诸侯连连失败后,只见他一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便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好一个武艺高强的关羽!
当他与玄德分散,被迫置身于曹操营下时,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名利所诱惑,时刻想着寻找主公;他光明磊落,来去明白,获得赤兔马后答应为曹操立功后,找到刘备就离开。途中,他“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更是为世人所熟知,好一个忠心耿耿、勇往直前的关羽!
自此,每当那个长髯红面、战无不胜的大将骑着战马驰骋在战场时,各路诸侯无不闻风丧胆、仓皇而逃。真可谓万人之敌、忠义双全啊。
但是,这样的英雄好汉也有他可悲的一面。陈寿《三国志》对关羽有一个相当精辟的评价:“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他本领高强,自有他骄傲的资本。但当诸葛亮夸他“髯之绝伦逸群”时,他竟然大悦,甚至“以示宾客”,惟恐旁人不知。更有甚者,当诸葛谨对他说明联姻的意思时,关羽竟勃然大怒,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耶!吾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堂堂蜀国大将,安能说出如此伤人的话?更让人费解的是东吴陆逊的一封卑辞赞美的信,竟骄其心,使之仰面大笑,撤去把守荆州的后防重兵。大意失荆州后,他无计可施,只能从麦城突围,王甫谏道:“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也。”但他却昂然地说:“虽有埋伏,吾何惧哉!”都到了这种时候,关羽的傲气仍然一点不减。最后,他悲壮地兵败身亡,败走麦城。我不禁为这个忠贞不二但高傲自负的大将哀悼,他这种狂妄自大的性格,是他悲剧的根源啊。
合上书本,我陷入了沉思。读史使人明智,东汉末年那烽火连天的战场在我眼前浮现……
三国演义的阅读后感篇6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经过清代人毛宗岗加工润色后更名为《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共一百二十回,70余万字,整个故事在东汉末年拉开帷幕,至西晋初结束。
东汉末年,爆发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众多英雄竟相涌现。描写了在爆发黄巾起义到晋武帝太康元年灭吴统一全国这一时期的故事,通过桃园三结义,体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的义气。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每个人物,比如说刘备这个人物: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开头也引用了诗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此书非常吸引我,因为它不但形象地描绘了每一个人物,就连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表情都描写得很细腻,最重要的是,很多人物用词都准确,体现了优秀的中华礼仪文化。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体现了人民拥护明君、向往和平美好、反对动乱的愿望。作品显示出曹操的凶残、毒辣和狡诈的人物个性,与之相反,刘备爱民如子,以礼待人,受子民爱待。
读了《三国演义》,我收获很多:做人做事要像诸葛亮那样机智,像刘备一样以礼待人,像孙权一样事先有计划,不能像曹操那样狡猾,毒辣。
三国演义的阅读后感参考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