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真对待每次写教案的机会,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认真书写教案,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讲解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关于电的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关于电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跟老师一起听音乐打节奏,并感受活动的快乐。
2、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杯子、筷子、咚咚锵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1、看一看:出示杯子,今天唐老师请你们认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呀?
2、说一说:说说它叫什么名字?平时我们用杯子做什么?
3、杯子说他是会唱歌的杯子,你相信吗?
师:小朋友,你们听杯子唱歌啦!
4、教师用筷子有节奏地敲打杯子(音乐咚咚锵里的 节奏),引起幼儿兴趣。
5、好不好听?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意图:出示杯子引起幼儿的兴趣。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为下面幼儿为音乐伴奏做铺垫。)
二、敲一敲
1、发餐具,请幼儿自由敲打。
2、好玩吗?你们想敲出更好听的声音吗?
3、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打。
师:真能干,你们敲的真好听,太棒了。现在请你们保管好手中的杯子和筷子,跟老师一起来听一首音乐《咚咚锵》
三、试一试
1、听音乐
师:这首音乐真好听,刚才我们是拍手,现在要是我们用手中的杯子和筷子给它来点伴奏让它更好听。
2、试一试: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敲节奏。
3、提要求:前奏的时候我们点头,听好音乐跟着音乐节拍敲。
4、请幼儿听音乐敲节奏。
(意图:幼儿喜欢敲敲打打,让幼儿自己敲打,感受活动的快乐,并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尝试着跟着音乐敲打,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和节拍感。)
四、演一演活动结束
1、唱歌伴奏。
师:这首歌啊是我们最喜欢唱的了,而且唱的可好听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那我们就表演给他们看一下吧,唱的时候要怎么样?(要用会唱歌的杯子伴奏。)
2、太棒了,表演得真好,表扬一下自己吧。(大家一起很开心的敲餐具)。
(意图:以表扬的方式,增强幼儿下次学习音乐的兴趣。)
幼儿关于电的教案篇2
一、设计思路
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选材的意图。
在设计活动时,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首先,根据我园“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特色课程的要求,我着重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创造。如:对各种形状不同的瓶子的联想,对装饰材料的组合运用,这些都隐含着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 其次,我也注重我园的基础课程。在技能的传授上老师也开拓思路,把孩子们原有的一些平面装饰技能重新组合运用到立体装饰上。对孩子来说,在技能上也是一次飞跃。
三、重点难点
利用瓶子的各种形状来设计成装饰物。
四、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3.欣赏作品。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引导构思、联想组合—自主选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活动。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幼儿关于电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各种不同的纸搓成条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相框)
2、贴有“照片”的白纸每人一份;皱纹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漂亮的照片,
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照片,好不好啊?
2、幼儿介绍照片,教师适时引导
二、展开
1、做相框
(1)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教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张漂亮的照片,然后老师又给照片做了一个漂亮的相框,
你们看相框漂亮嘛?他是什么样子的啊?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相框啊?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教师重点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双手用力前后的搓,将纸搓成长条状,搓至4-5条。
然后将纸上的双面胶撕开,把纸条粘上。
也可以将各种形状的小纸片粘在四周。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帮助幼儿撕去双面胶。
三、结束
1、教师帮幼儿把作品贴在作品栏里。
2、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关于电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直线快跑的潜力。
2.能独立想出持物跑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潜力。
3.透过游戏明白要养成热爱劳动、做事情认真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积木、可乐罐若干。
2.幼儿在活动前合作搭建过房子。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1.组织幼儿将积木摆在场地四周。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绕障碍走、跑、跳的练习。
(二)游戏“造房子”。
1.幼儿5到8人一组组成建筑队,为自己的建筑队起名字。
2.各队排头站在起跑线上,每人拿一块积木,听到信号,每队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指定的地点,按照要求建构房子,然后跑回本队拍第二人的手……直至排尾。、
3.请幼儿示范携带积木跑步的方法,并引导幼儿讨论、
4.幼儿分散自由练习持物快跑。
5.再次进行比赛。增加比赛的难度,如在路上放置一些障碍物,要求幼儿必须要绕过障碍。
(三)放松游戏“打气”。
教师模仿打气动作,幼儿模仿冲气的动作,练习呼吸。幼儿拿积木离开活动场地。
活动延伸:课后能够让小朋友进行造房子比赛。
幼儿关于电的教案篇5
活动内容:
珍爱生命、文明出行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幼儿养成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儿童自行车两辆,小汽车(扭扭车)两辆,红绿信号灯标志,汽车方向盘4个,一顶警帽,交通安全图片。
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导入:孩子们,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交通安全呢?看看图上的人做得对吗?幼儿观看图片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教师提问:刚才的图片告诉我们上学路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哪些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正确的应该怎么做?对回答问题的朋友"小朋友进行鼓励,把交通安全小卫士的贴片贴在小朋友的胸前。
2.幼儿观看图片2,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标志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禁止非机动车行驶,行人走道,禁止行人通过,减速慢行、注意行人)
3.幼儿游戏,模拟看信号灯过马路:两个小朋友开扭扭车当司机,两个小朋友骑单车以及四个行人模拟过十字路口。幼儿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过十字路口,车辆和行人任意穿行。
4.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做得对吗?他们应该怎么做?教师小结幼儿讲述,出示红绿信号灯,请出一位幼儿来当指挥,幼儿再次有序地过马路。
5.幼儿模拟看现场指挥过十字路口:刚才我们认识的红绿灯和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每个路口都有红绿灯,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由谁来指挥交通呢?(交通警察)交通警察怎么指挥交通呢?你们想学交通指挥手势吗?幼儿学习几种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请一名幼儿戴上警帽当交警,幼儿模拟看现场指挥过十字路口。
6.创设游戏情境:现在,我们开车去郊游吧!请一名幼儿戴上警帽当交警,其他幼儿分为四组,前面的小朋友当司机(每人一个方向盘),后面的小朋友依次抱着前一位小朋友的腰,做成开公共汽车的样子。教师提示:在没有任何交通标志的马路上,大家应该靠右边行走,过马路时,应看看两边没有车辆时再过马路。希望小朋友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并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及身边所有的人,自觉维护交通安全,让更多的孩子安安全全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幼儿关于电的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