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三角形盒教案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一个合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蒙氏三角形盒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蒙氏三角形盒教案6篇

蒙氏三角形盒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根据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生猜想动手实验,互相交流,师生合作等活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比过去撕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逐渐由实验过渡到论证。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初步体会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验,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一.自主预习

二.回顾课本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样知道的?

2、那么如何证明此命题是真命题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吗?你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一证明过程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3、回忆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

①画图

②分析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

③分析、探究证明方法。

4、要证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观察图形,三个角间没什么关系,能不能象前面那样,把这三个角拼在一起呢?拼成什么样的角呢?

①平角,②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

5、要把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为上述两种角,就要在原图形上添加一些线,这些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常画成虚线,添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如何把三个角转化为平角或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呢?

① 如图1,延长bc得到一平角bcd,然后以ca为一边,在△abc的外部画a。

② 如图1,延长bc,过c作ce∥ab

③ 如图2,过a作de∥ab

④ 如图3,在bc边上任取一点p,作pr∥ab,pq∥ac。

三、巩固练习

四、学习小结:

(回顾一下这一节所学的,看看你学会了吗?)

五、达标检测:

六、布置作业

蒙氏三角形盒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测量、撕拼的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合理猜想和验证三角形内角度数和等于180°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及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教学难点:

在猜想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理解内角、内角和概念

1、谜语引入: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猜一猜是什么?

q:结合谜面的信息来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2、介绍内角:这三个角都在三角形的里面,又叫内角。

q: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3、介绍内角和:把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求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

活动2【活动】观察图形

1、观察图形的变与不变

ppt依次出示

q:这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是它的内角和?

出示直角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指?

出示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指?

质疑: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大?

预设1:钝角三角形内角和大。(说想法)

预设2:一样大。(说想法)

预设3:180度。

小结:三个三角形的样子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三个内角也不一样,但内角和是一样的。

(二)活动二:猜想内角和不变的度数

q:这个一样的度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1:听说过,学过。

预设2:直角三角尺上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度。

预设3:等边三角形。

这两个都是我们知道度数的特殊的三角形,请你根据这个特殊的三角形来大胆的猜猜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那任意的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是不是180°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活动3【活动】测量验证

(一)思考量的方法和原因

过渡:你想怎么研究?(用量角器去量)

q:谁来介绍介绍量的方法?

预设:要想研究内角和,只要把三个内角度数量出来再加起来看看是不是180度就可以了。

(二)动手测量

ppt:操作建议:

1、请你找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用彩笔标序号1、2、3。

2、用量角器仔细测量后,记录角的度数。

3、列式计算出三角形内角和度数。

动手测量

(三)汇报交流:

学生1展示测量的过程。

q:还有谁测量的这个锐角三角形,说一说?

追问:为什么同一个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却不一样?

q:你在测量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q:观察这些数据,虽然都不太一样,但是都很接近?

小结:测量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就可以求出内角和,但是测量有误差。

活动4【活动】拼角验证

(一)思考其它验证方法

q: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预设1:学生没有反应。

师引导:说到180度,你想到什么角?(平角)

预设2:撕拼法

q:怎么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

(生不撕,教师帮助突破,撕下三个内角。)

q:你能在投影上拼一拼吗?

预设3:折叠法

你的方法也很好,你们听懂了吗?一会儿可以试试。

预设4:描画法

q:怎么描?你能演示一下吗?

其他同学观察他在做什么?

引语:刚才说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

(二)动手拼一拼

操作要求:

1、请你用彩笔在纸上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并剪下来。

2、用彩笔标出三个内角。

3、尝试操作。

动手操作

(三)汇报交流

q:你是怎么研究的?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刚才每人的三角形是自己任意画出的,形状、大小都不一样。无论是撕拼、折叠、还是描画的方法,都是在把这三个内角拼在了一起,转化成一个平角,我们发现他们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活动5【活动】几何画板验证

引:但我们时间有限,研究的三角形个数有限,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我们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来看一看。

师:介绍:计算机能够帮助我们比较精确地测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并计算它们的和。

观察:老师拉动一个顶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结:也就是,无论我们怎么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虽然它的内角在变化,但三个内角和的却是不变的,都是180度。

活动6【练习】基础练习

1、三角形中∠1=55°,∠2=45°,∠3=?

2、直角三角形:我有一个锐角是40°,求另一个角?

3、说一说:在一个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能有两个钝角吗?为什么?

4、拼三角形

师:两个180°不是360°吗?

小结:看来,组合以后的图形还要分清楚哪些是内角。

活动7【练习】拓展练习

(一)拓展练习

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那四边形有没有内角和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课件演示。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蒙氏三角形盒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

(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

a钟表店

b食品店

c帽子店

(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复习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蒙氏三角形盒教案篇4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用途吗?

(答: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3.创设情境

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答案如图)

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二、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98例4)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bc.

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

方法1:如图(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由△ade≌△cfe,可得ad∥fc,且ad=fc,因此有bd∥fc,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df=bc,因为de=df,所以de∥bc且de=bc.

(也可以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

方法2:如图(2),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cd和af,又ae=e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fc,且ad=fc.因为ad=bd,所以bd∥fc,且bd=f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且df=bc,因为de=df,所以de∥bc且de=bc.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

(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答:(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蒙氏三角形盒教案篇5

活动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教具实物(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小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三角形》含ppt课件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它们都是三角形吗?

教师ppt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出示ppt)

6、幼儿操作。

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发给幼儿,让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蒙氏三角形盒教案篇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69页至7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3.通过交流,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和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特色: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课前设计目的性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前置性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课堂上,运用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小组交流后再进行全班的汇报,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师有目的地板书,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总结:把没学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2、今天,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板书课题。

二、讨论

小组交流课前小研究。

三、推导

1、汇报课前研究的方法,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有目的地板书。

2、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四、应用

1、教学例1

2、强调格式

五、练习

1、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斜线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口答,并说出理由)

2、判断: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三角形的高是2分米,底是5分米,面积是10分米。()

3、说出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板书设计:

课前小研究

研究者:班级:

前言:我们已经学过用转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请你想一想:能否也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可以在学具盒或在附图中选材料)

1、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画图表示):

我的结论:

2、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画图表示):

我的结论:

3、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画图表示):

我的结论:

4、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画图表示):

我的结论:

附图2

材料??

材料二

蒙氏三角形盒教案6篇相关文章:

蒙氏数学工作计划最新6篇

蒙氏中班班级工作计划6篇

蒙氏培训老师的心得体会6篇

2023教研蒙氏工作计划6篇

蒙氏幼儿期末总结6篇

蒙氏教研活动方案最新6篇

蒙氏观摩课活动方案6篇

蒙氏的工作计划优秀6篇

蒙氏数学工作计划推荐6篇

蒙氏教育小班工作计划优秀6篇

蒙氏三角形盒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