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萝卜活动教案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创造出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制定多样化的教案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学习方式的需求,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种萝卜活动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种萝卜活动教案7篇

种萝卜活动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每次讲故事时,幼儿的眼神仿佛闪亮的灯光,投射在老师身上,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想象的翅膀带着幼儿在故事的国度里飞翔。幼儿的心所透视到的奥秘,往往是成人无法理解的,而故事中的“非真实世界”带给幼儿的真实力量也是成人无法揣度的。故事似乎永远是幼儿最喜欢听、百听不厌的,其作品中的情节性、人、事、物的关系、时空的转换、场景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动态感、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角色扮演,让幼儿进入亦真亦幻的虚拟世界,体现了幼儿的游戏精神。

首先,为了探究游戏与领域、主题、区域活动的整合,体现教育的整合观,依据《新纲要》精神,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其次,通过游戏情节的展开,有机地整合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将情感、责任感教育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等渗透在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之中。基于这些思考,我以整合活动《拔萝卜》为主线,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理解、熟悉故事的内容和乐曲的旋律。(知识目标)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能力目标)

3、学习在游戏中关心同伴,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情感目标)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难点:创编角色动作,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四、活动准备:

1、情境表演《拔萝卜》,各种表演用的道具。

2、故事录音《拔萝卜》。

五、活动过程:

1、欣赏情境表演《拔萝卜》,理解故事情境。

(1)欣赏大班幼儿师生表演:老公公种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准备去拔萝卜……

理解故事:

“老公公拔不动大萝卜,找谁帮忙?”

“老公公、老婆婆还是拔不动大萝卜,找谁帮忙啊?”

以下角色按以上方法类推。

“最后是谁把萝卜拔起来的呢?”(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来的,人多力量大)。

分析:新《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4点)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环节,通过观看大班幼儿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接触文学作品《拔萝卜》,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从中掌握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落实了活动目标1的任务,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2、熟悉角色并创编动作。

(1)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幼儿创编的几种不同动作,集体练习。

(2)创编老婆婆跑来和老公公一起拔萝卜的动作,选择幼儿创编的几种不同动作,集体练习。

以下角色依次创编不同的动作。

分析:新《纲要》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3点)指出: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本环节,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给予集体练习的机会,以此来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激励幼儿创编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落实了目标2的任务,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3、表演游戏《拔萝卜》。

(1)完整欣赏音乐《拔萝卜》,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2)尝试表演歌曲,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再次欣赏歌曲《拔萝卜》。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请一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分析:新《纲要》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4点)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本环节,教师让幼儿在完整欣赏音乐并熟悉乐曲旋律后,尝试让幼儿自主表演歌曲,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而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再请一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这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同时建立了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落实了目标3的任务。再次解决了本次活动重点。

4、迁移活动: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同伴,共同体验在游戏中合作的快乐。激发幼儿的情感、责任感和合作能力。

(2)请幼儿说说自己或同伴在游戏过程中哪些地方表现的比较好,哪些地方不够,下次如何改进。

分析:新《纲要》教育评价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小班幼儿合作意识比较欠缺,合作能力比较差,本环节,教师通过迁移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今后在生活中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同伴,共同体验在游戏中合作的快乐。并通过让幼儿自己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提出改进的方法。为下次活动作好铺垫。

六、活动延伸:

种萝卜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拉、帮忙、一起;词组:拔萝卜。

2、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初步进行故事表演。

3、能安静地倾听故事,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四幅;故事中各角色的头饰及大萝卜道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最喜欢的人的名字,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遇到困难时会找谁来帮忙?(引出主题)

二、观察与欣赏。

1、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图一:"图上有谁?老公公在干什么?他对着萝卜说什么呢?萝卜长大了吗?该怎么办呢?"图二(用白纸遮住图中的其他角色,边提问边将图中角色完全露出来):"老公公请谁来帮忙拔萝卜了?他们是怎么拔的?萝卜拔出来了吗?老婆婆请谁来帮忙拔萝卜了?他们是怎么拔的?萝卜拔出来了吗?"图三:"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又请谁来帮忙拔萝卜了?他们是怎么拔的?萝卜拔出来了吗?"图四:"大家一起是怎么拔萝卜的?最后萝卜拔出来了吗?大家高兴吗?"

2、教师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3、出示道具大萝卜,请部分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最后一段,大家一起拔出萝卜,高高兴兴地抬回家。(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三、讲评活动。

小结,讲评。一边听"拔萝卜"的歌谣,一边表演。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头饰、道具,供幼儿表演;语言区准备图片或桌面教具,供幼儿复述故事内容。

种萝卜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表演故事使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老爷爷、老婆婆、小孙女的服饰;大萝卜服饰;小狗、小猫、小耗子头饰;活动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 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故事。

2. 讨论:

⑴老公公一个人拔萝卜,为什么拔不出来?

⑵最后通过什么方法拔出了大萝卜?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 游戏:请幼儿分别穿上故事人物的服饰,戴上故事人物的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4. 提示: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小耗子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孙女,小孙女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嗨哟,嗨哟"拔呀拔,终于拔出了萝卜。

附故事:拔萝卜

老公公种了个萝卜,他对萝卜说:"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甜呐!长吧,长吧,萝卜啊!"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

老公公就去拔萝卜。他拉住萝卜的直子,"嗨哟,嗨哟"拔啊拔,拔不动。老公公喊:"老婆婆,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老婆婆喊:"小姑娘,小姑娘,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姑娘喊:"小狗儿,小狗儿,快来帮忙拔萝卜!""汪汪汪!来了,来了。"

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狗儿喊:"小花猫,小花猫,快来帮忙拔萝卜!""喵喵喵!来了,来了。"

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花猫喊:"小耗子,小耗子,快来帮忙拔萝卜!""吱吱吱!来了,来了。"

小耗子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大萝卜有点动了,再用力地拔呀拔,大萝卜拔出来啦!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大萝卜抬回家去了。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种萝卜活动教案篇4

游戏目标:

1、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2、加强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3、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4、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游戏准备:

幼儿围成一个圆圈。

游戏过程:

一、引发游戏兴趣。

教师:最近我们都在学拔萝卜,是不是啊?今天老师要跟你们玩一个跟萝卜有关的游戏。

现在我们先围成一个圆圈。

二、进行游戏,讲解规则。

教师:现在呢,小朋友们都是一个小萝卜。等会我们走起来后,小朋友们要时刻注意老师,当老师说到3个萝卜抱一抱的时候,这时我们的小朋友就要再找两个小朋友跟自己组成3个小萝卜,并且抱在一起。

三、听口令抱团。

教师:我们慢慢的走起来,走走走,走走走,3个萝卜抱一抱。没有抱在一起的小朋友就要学小兔子跳5下哦。

教师:在走的时候,老师报数字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注意哦,老师也会说2个或者4个,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加强注意力。

四、游戏结束

教师:今天,小朋友们都玩的开心吗?小朋友们都很棒,很快就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且抱在了一起。下次老师再带大家玩更好玩的游戏。

种萝卜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双脚同时向前跳的动作。

2、培养幼儿在活动中愉悦身心,并学会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兔子和胡萝卜头饰若干、篮子4个。

2、萝卜插在场地前20米的沙盘里。

活动过程:

1、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儿歌: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3、教师分戴头饰,向幼儿提出游戏规则。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兔妈妈要带着宝宝们到外面去拔萝卜,你们开心吗?不过我们兔宝宝拔萝卜可是有要求的,一定要双脚向前跳哦,兔宝宝,你们能行吗?

4、幼儿分两组开始游戏,拿到萝卜后分别放在篮子里。

5、幼儿休息,教师进行小结。

教师:刚才,兔宝宝拔了萝卜,在拔的时候妈妈发现有的兔宝宝力气非常大,有的兔宝宝也会帮助其它的兔宝宝,我们一起拍拍手表扬表扬他们吧。

6、幼儿再次进行游戏。

7、活动分享:吃萝卜

教师:今天我们兔宝宝拔了么多的萝卜,现在我们的肚子也有饿了,大家围在一起来吃萝卜吧,我们自己拔的萝卜吃起来会更香甜。(张渚幼儿园洪伟)

种萝卜活动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模仿各种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二、活动准备: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等手套娃娃若干;萝卜胸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出示萝卜头饰,引出故事主题。

教师:看,这是什么啊?(教师出示萝卜头饰)

教师:这个啊是昨天有一个老公公种的一个萝卜,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萝卜越长越大。后来啊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动,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呢?那好,现在啊,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就是有关这个萝卜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操作手套娃娃,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回答。

教师:老公公萝卜呀拔不动,我们看看,老公公会用什么办法拔萝卜呢?(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

教师:最后萝卜拔出来了没有啊?那是怎么样拔出来的呢?有谁一起拔的啊?

教师: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啊?

(2)再次讲故事,请个别小朋友用手套娃娃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那好,那我们现在也一起来拔拔这个萝卜好不好?我请一个小朋友来用手套娃娃表演。

(教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表演,请小朋友试着和老师一起讲,主要掌握“xx来拉,来拉” “‘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这两个句子)

教师小结: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啊?那小朋友想想再拔一次这个萝卜啊?那好,现在啊,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个萝卜拔出来!(教师引导全部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全部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教师:这么大的萝卜,小朋友们有没有拔出来啊?萝卜拔出来了小朋友们开心吗?

四、活动延伸: 将手套娃娃放进语言区,幼儿可以在那里继续边用 手套娃娃自己表演并讲述故事情节。

(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拔萝卜》是一个趣味性与表演性相结合故事,它是将人物和动物串连起来以此 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发现小班孩子最喜欢不仅能表演又很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所以我就设计了这节课。

课的一开始我便先出示一个教具大萝卜,它是用一块红色的扣地板做的,叶子是用绿色的及时帖做好的,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他们一看就说是个萝卜,我接着又问是这个萝卜是什么样的啊,小朋友便开始说,红红的、大大的……。接着我便带上老公公的头饰。装成老公公的样子,一边拔一边说:“这个萝卜这么大,怎么也拔不动?谁来帮帮我呀!”许多小朋友说:“我来帮助您吧!”我便开始引出故事的开头。我先出现大萝卜和老爷爷,接着便出现了老婆婆、小狗儿、小花猫、小耗子的形象。看完后,我便以问题的形式开始问幼儿,“故事中你看到了哪些人去帮老爷爷的啊?”幼儿能把大部分的人物给说出来,“那谁先去的呢?接着又去了谁?还有谁啊?”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幼儿的回忆,并再次完整的欣赏故事,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来听故事,以此来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在第二遍的倾听中,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基本能回答出来了,而且兴趣依然很高涨。

接下来,便请幼儿来表演了,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孩子们一听自己将要表演故事中的角色,高兴的不得了,都围上来要玩 。 幼儿们在表演环节使这节课达到一个高潮 ,而且通过自己玩“拔萝卜”游戏,使孩子们懂得有些事情光一个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配合,才能做成一个人不能做成的事情。

种萝卜活动教案篇7

设计思路

?拔萝卜》是一首节奏型儿歌,内容生动有趣,节奏简短欢快。在本次设计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思考的是如何能把律动及乐器伴奏和儿歌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律动的情境中愉快且富有挑战地进行儿歌的学习,在边玩边说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会儿歌。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理解儿歌内容,学会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并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儿歌。

2.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尝试用简单乐器为儿歌伴奏。

3.体验集体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儿歌图谱、乐器响板、小白兔毛绒玩具、图片5张(内容分别为儿歌中每一段的'动作)。

幼儿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使用响板的经验,对响板发出的声音有初步的认识。

环境准备:教师请幼儿围成半圆坐。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谈话兴趣,进入图片欣赏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来看看它是谁吧。(出示小白兔毛绒玩具)它给大家带来一些照片,你们想不想知道照片上的它都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引导幼儿依次讲述图片内容并用儿歌小结,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照片上的小白兔在干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教师:我们来学一学小白兔的动作吧。

引导幼儿边学动作边说对应的儿歌句子。

教师:照片欣赏完了,这5张照片联在一起,还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呢。儿歌的名字是《拔萝卜》。

三、引导幼儿多种形式诵读儿歌。

1.师幼结合自己创编的动作诵读儿歌。

教师:让我们边学小白兔的动作,边说一遍儿歌吧1

2.教师与幼儿讨论为儿歌配上好听的伴奏诵读儿歌。

①出示儿歌图谱引导幼儿观察,看图说儿歌。

教师:小白兔除了给我们带来照片外,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图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按照图谱上的顺序试着说一说儿歌!

②引导幼儿看图谱分别用两种节奏边念儿歌边用手拍节奏。

(××××/×××××)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着图谱,边拍手边读一遍儿歌吧。 (先用×××××节奏,再用××××节奏)

③幼儿手拿响板,尝试用以上学的两种节奏边念儿歌,边用手中的乐器伴奏。

教师:小朋友们,在椅子下面,小白兔还为大家准备了响板,现在让我们悄悄地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边打响板一边念儿歌。

④请幼儿找一种自己喜欢的节奏,完整说一遍儿歌。

活动结束

教师:小白兔把萝卜炒好了,让我们放下响板,去吃萝卜吧!

活动反思

首先,教师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毛绒玩具小白兔导入,吸引幼儿兴趣,创设了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集中起来,积极投入活动中。然后,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出示关于儿歌的5张大图片,使在孩子潜意识中,刚刚接触儿歌内容就有一定的顺序,方便于孩子有效记忆每句儿歌内容。在按顺序出示观察每张图

片内容后,教师引导幼儿学一学图片上小白兔的动作,通过模仿来进行儿歌的律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其次,在师幼共同模仿小白兔的动作中,教师有节奏地说儿歌内容,便于幼儿记忆儿歌内容及节奏。照片欣赏完了,按照图片顺序说儿歌。我用了从局部到整体的层层递进的一种教学方法。接下来,请幼儿结合自己的动作说儿歌,来把自己当作小白兔这一人物角色,孩子们会更开心地来“拔萝卜”,与此同时,检验了幼儿是否能够说出儿歇。再次,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拍两种节奏完整说儿歌,让幼儿先来熟悉感受节奏拍打的趣味。最后,请幼儿用响板依次使用两种节奏来表演儿歌,在有节奏地拍打乐器中说儿歌,充分感受到儿歌的韵律美。在拍打节奏说儿歌环节,幼儿看着《拔萝卜》小图组成的图谱,起到了提示幼儿儿歌歌词内容的作用。请幼儿有节奏地表演说儿歌,使幼儿充分感受到集体游戏带来的快乐。

种萝卜活动教案7篇相关文章:

萝卜的读后感7篇

种太阳花作文7篇

一种动物的作文400字7篇

种春风作文600字7篇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作文7篇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作文最新7篇

爱也是一种美丽作文7篇

萝卜灯的作文8篇

萝卜蹲教学反思5篇

萝卜灯作文600字6篇

种萝卜活动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