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实际案例的教案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精心编写教案可以确保教学进度的紧凑和顺利进行,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爱家人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家人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创意的布置家庭环境。
2、享受扮演爸爸妈妈的乐趣。
3、感受和想像音乐表现的家庭生活的情景。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歌曲《扮家家》的录音带,录音机。
2、家庭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聆听音乐,想像音乐表现的.家庭生活情景。
2、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游戏《扮家家》,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甜蜜。
3、与幼儿一同讨论:如果要将扮演区变成一个家,该有些什么东西。
4、与幼儿一起搜集材料,如布、纸箱、服装、餐具、家具等。
5、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将扮演区变成一个家。
6、老师制作头饰若干,鼓励幼儿到扮演区参与家庭扮演。
活动反思
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在活动准备、有效回应以及教师自身感染力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爱家人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长辈的工作、生活情况,知道孝敬老人的做法。
2.感受老人行动不便,懂得应尊重老人,关爱老人。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请家里的一位老人到园(最好是经常带孩子的老人),每人自带一条纱巾,小糕点、纸、笔等与幼儿人数相等,网上下载公益广告片《family》。
2.室内场地准备:老人在外围,幼儿在内,一对一前后坐。
室外场地准备:较宽的25米直跑道,根据幼儿园场地实际设计从外场地回班级的路线,最好有台阶、窄路、拐弯等路况。
3.事先与有才艺的老人联系,请他们准备广场舞、抖空竹、打太极拳等可现场表演的节目。
4.事先与老人沟通,孩子与自己分享食物时,不要拒绝或只做做样子。
5.学习资源③第14~15页。
活动过程
1.认识爷爷奶奶。
(1)幼儿与老人共同进入班级,老师为他们现场拍照。在幼儿与老人就座时将照片传人电脑。
(2)请幼儿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爷爷奶奶们的到来,教师播放部分合影照片,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家人,让大家说一说他们哪里长得比较像,为什么。
小结:因为有了爷爷奶奶才有了爸爸;因为有了姥姥姥爷才有了妈妈;因为有了爸爸妈妈,才会有了小朋友。所以,小朋友要感谢长辈。
2.采访爷爷奶奶,帮助幼儿较为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长辈。
(1)建议提问:谁知道爷爷奶奶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请幼儿说一说。
(2)请幼儿当小记者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如:年前时做什么工作、兴趣爱好,喜欢吃什么等,边采访边用符号、绘画等方式记录在画纸上。
(3)教师请2~3名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
3.美食家人共享。
4.相依相偎家人亲。
(1)请老人表演才艺,幼儿可在旁边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2)游戏:我扶老人过马路。
(3)观看公益广告《family》。
小结:每个人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照顾下长大的,但是长辈却会慢慢变老。
我们不要惹他们生气,要想办法实现他们的'愿意。
5.请爷爷奶奶说出愿望,让幼儿了解长辈的想法。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怎样帮助爷爷奶奶实现愿望。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家人要想办法让老人开心、高兴,因为这是老人的节日。
活动延伸:
1.老人离园后,教师与幼儿讨论,回家后如何给老人一个惊喜。
2.幼儿把送给老人的惊喜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将全班小朋友的画装订成册,投放到阅读区。
活动反思:
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在活动准备、有效回应以及教师自身感染力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爱家人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家里的成员,知道每个人的称呼。
2、乐意参加扮演活动,能大胆把自己装扮成家里的其他成员、
重难点:理解“亲亲热热”含义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准备各种扮演角色的道具,如:帽子、纱巾、发夹……等、
2、幼儿对一家人已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1、谈话:我的'家人。
(1)小朋友,你们家里都有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舅舅等)
(2)你最喜欢谁?他长什么样?
(3)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我是一家人,学说“亲亲热热一家人”。
2、角色扮演。
(1)提问:你想把自己打扮成哪一个家庭成员呢?
(2)老师帮助幼儿确定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并协助其装扮。
(3)请扮演好的幼儿站到前面让大家猜一猜他扮演的是谁?
3、游戏:搬家家
幼儿相互结伴组合“家庭”,自然过度到”扮家家“的游戏中,鼓励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爱家人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家人的爱》一课是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中的一个主题。按照教材的编排,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
主题一、家人的爱;
主题二、读懂爸爸妈的心;
主题三、来自社会的爱。
“家人的爱”是其中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有三个教学重点:
第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哺育;
第二是懂得正是由于有了家人的爱,才能使得自己健康成长;
第三是知道感激、回报家人的爱。《家人的爱》的编写,其时代感、生活性、针对性都很强,它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的家》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
[活动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2、了解家人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3、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活动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录像、感恩孝心卡等。
学生:调查表、照片、亲情故事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一小诗导入,揭示课题
师: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朗诵一个小朋友写给妈妈的诗,仔细听:一句轻轻的问候,一声暖暖的叮咛,一顿可口的饭菜,一件温暖的毛衣,一次严厉地批评,一个紧紧的拥抱,点点滴滴记心头。听出来了么?感受到什么?(伴着轻音乐)
生:是关心、是爱
师:是啊,心有灵犀一点通,你们都听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体会《家人的爱》。板书课题齐读。
谁来介绍介绍你都有哪些家人?
教师相机贴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彩色头像(贴图)
(设计意图:以一首小诗为切入点导入,利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本次的课题和主旨,让孩子细细品味这些日常所发生的简单的小事,先对家人的爱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爱家人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学会与成人走失后简单的自救办法。
2、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布置一个公园的场景,木偶。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去公园玩》。
2、提问:
(1)刚才谁去公园玩?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亮亮为什么找不到妈妈?
(2)引导幼儿回忆木偶表演里的情景大胆回答。
3、再次观看木偶表演,组织幼儿讨论:
(1)问:他应该怎么样做才不会和妈妈走散?亮亮找不到妈妈时应该怎么办?
(2)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帮助亮亮找到妈妈。
(3)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分析同伴提出的各种设想,看看哪种自救办法。
4、第三次观看木偶表演,将幼儿想出的好办法运用到木偶表演中,让亮亮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5、提问:
以后我们跟爸爸妈妈出去玩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让幼儿小议)
小结:教育幼儿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爱家人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 家人会演讲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