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体验式教案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吃饺子的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吃饺子的教案篇1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xxxx年12月22日,晚上7:00—9:00
地点:暂定食堂三楼南侧
二、活动目的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我国北方历来有包饺子的习俗,为了让大家能够真正过上冬至节,我们特别举行这次冬至聚会。
三、活动流程及任务分工
1、包饺子教学
大概时长:20分钟
鉴于有些同学不会包饺子,也为了能够让每位同学都能亲身动手参加这次活动,特设此活动。
现在需要资深“教师”三名,在活动当天为大家展示如何包饺子,想学的的可以自己动手,三位“教师”要手把手教,确保每个想学的.同学都能学会。
所以现在就需要各位“行家”踊跃报名!
2、包饺子比赛
大概时长:40分钟
简单规则:一男一女为一组,二人合作包饺子,组数不限。每组包20个饺子,由三位“美食评论家”进行打分,胜出的一组将有丰厚的奖励。
评分标准(仅供参考):速度快(40分),饺子美观(40分),两人配合默契、花样多(20分)
前期准备:需要统计大家谁会包饺子,并随即分组,还有三位“评委”也要经过选拔。
3、文艺表演
大概时长:40分钟
在饺子包完之后,中间有一段时间要等饺子煮熟,这段时间内进行文艺表演,比如相声、歌舞、舞蹈等,务必使现场气氛活跃起来。
前期准备:由文艺委员负责鼓励大家积极展示才能并做好统计,最后交给班长,以便安排时间。
4、活动物资准备
1、饺子馅、面,盘子等——乔明伟负责
2、“评委”、“参赛者”、“教师”人员报名及选择——刘瑞琪
3、现场照相、录像、录音,以及音乐的播放等(需电脑、照相机两部)——乔忠正、李璇
4、现场文艺表演者报名及统计——文艺委员们
5、活动期间饮料、零食以及娱乐工具等,外加比赛奖品——贾浩、张钊
四、活动预算
饺子馅等:50元
现场零食等:100元
煮饺子时的人工费等:50元
比赛奖品等:50元
合计:250元
吃饺子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关键词朗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母爱的深沉,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亲情。
4.学习作者用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具体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描写时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饺子的图片
师:饺子,在老师小的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而现在我们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同学们都吃过什么馅的饺子?(生答)
2.课件出示:带花边的饺子。(你发现了什么?)课文围绕花边饺子,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文中的儿化音,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交流:
(1)花边饺子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回答)
(2)我和妈妈之间围绕花边饺子发生了哪些事情?(引导学生根据小时候、长大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4.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5.指名汇报。
三、走进童年,感受母爱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在我小的时候,为什么对花边饺子这样印象深刻?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品读。
(随文理解:“花招”的本意和文中的意思)
3.感受母爱的用心良苦。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认真默读第3自然段,你觉得“我”家的生活条件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
(2)你从妈妈的“花招”里,感受到了什么?
(3)想象说话:如果是你那位妈妈,当时你在心里会想些什么?
4.自学后小组内交流,再指名汇报。
5.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6.教师深情引读课文:
7.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在这小小的花边饺子里面,包的不仅是鲜美的肉馅儿,还包着母亲对孩子的一份无私的爱。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这蕴藏在文字里的深沉的爱。
四、学生诗朗诵《母爱》
五、拓展升华,阅读推荐
吃饺子的教案篇3
教学意图:
饺子,原名“娇耳”,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在许多省市也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惯。孩子们熟悉并喜欢饺子那独特的味道,但是对其制作的过程是特别的陌生。本次教学是在孩子们已有的味觉的基础上,让幼儿随着音乐《喜洋洋》体验“包饺子”过程,学会包饺子这项生活技能,让孩子们在“学”的过程中,得到身心上的愉悦,感受音乐之美,舞蹈之乐。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包饺子的过程,热爱传统文化。
2、掌握韵律包饺子动作,在音乐中体验包饺子过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包饺子和舞蹈视频,图片、《喜洋洋》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白白胖胖像元宝、过年家家都要包、又有皮儿又有馅儿,味道鲜美香又香。这个谜语你猜出来了吗?
对了,就是饺子。饺子是中国传统面食,每年冬至,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因为饺子寓意着喜庆团圆,吉祥如意,那你知道饺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那让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吧!
二、观看视频、了解包饺子的过程
请幼儿根据分解图示说出并示范动作(揉、切、擀,包、捏,下、搅、尝)
教师小结:原来饺子的'制作需要这么多步骤,大面团,揉一揉,搓一搓,变长条、切一切,变短了、小面团,压一压、擀一擀,添点馅,包起来,捏一捏、包好饺子、下饺子、搅一搅、捞起来、尝一尝,真香呀!
其实,吃饺子的过程还可以编成律动呢,你看!
三、欣赏律动舞蹈《包饺子》
分步骤学习律动动作,解读每个舞蹈动作对应的包饺子动作
——视频中老师的舞蹈动作与包饺子真实过程一致吗?
——猜一猜,这个动作表示在干什么?
——切的动作老师切了几下?压的动作做了几次?
四、分组表演,在韵律活动中体验包饺子的乐趣
教学延伸:
1、在生活部室亲身体验包饺子过程,享受劳动的快乐。
2、在娃娃家提供橡皮泥等材料,让孩子体验包饺子过程。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包饺子中揉、切、擀,包、捏,下、搅、尝等关键动作。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是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再生的一节综合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让幼儿充分探索揉、切、擀,包、捏,下、搅、尝等关键动作,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过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体现了层层递进的原则、促进幼儿情感的升华。
吃饺子的教案篇4
设计背景
某天,我就本班近期有好些小朋友挑食的情况,和小朋友进行了一次谈话课:我喜欢吃的蔬菜。在谈话过程中,有个小朋友说他喜欢吃饺子里的蔬菜,喜欢看饺子在锅里翻滚着,并一边很形象的模仿着翻滚的动作。瞬间,我脑海里就出现了让小朋友学习“包饺子”的动作,于是,我就找了些相关的资料,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学习如何“包饺子”这一节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境中,能随音乐分段、有节奏地进行表演。
2、尝试将包饺子的经验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创编动作表演。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既开心又有序的游戏情绪。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将包饺子的经验运用到音乐活动中,能随音乐进行游戏。
难点: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能随音乐分段、有节奏地进行创编表演。
活动准备
1、音乐《包饺子》
2、录音机
3、饺子皮及做饺子的其他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饺子皮,引导幼儿回忆包饺子、吃饺子的生活经验,并学习做饺子皮的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饺子的做法
教师:“小朋友吃过饺子吗?喜欢吃吗?知道饺子皮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引导幼儿讨论饺子皮的做法,让幼儿回忆自己所见过包饺子的步骤及动作
2、教师小结做饺子皮的步骤和动作。
3、教师将做饺子皮的动作变成舞蹈动作:卷袖子、揉、压、搓
4、带领幼儿练习做饺子皮的动作。
二、出示萝卜和肉,引导幼儿回忆做饺子馅的方法。
1、出示胡萝卜,引导幼儿练习“切”的动作。
2、出示猪肉,引导幼儿练习“剁”的动作.
3、集体练习“切、剁”的动作。
三、练习“捏”的动作。
1、教师:“好了,我们把饺子皮和馅都做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包饺子了”。教师引导幼儿做“捏”的动作。
2、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捏”的动作。
四、教师引导幼儿将包饺子的动作步骤按顺序进行练习。
将包饺子的动作“卷袖子、揉、压、搓、切、剁、放馅、捏”等动作连起来加以练习。
五、播放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1、幼儿欣赏音乐,初步熟悉音乐旋律。
2、教师随音乐“包饺子”,让幼儿初步了解游戏的步骤。
3、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跟随教师进行“包饺子”。
六、让幼儿回想饺子在锅里煮的情形,并模仿创编动作
(1)教师:“饺子包好了,我们开始煮饺子了,饺子放在锅里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组织幼儿围个圆圈,在教师带领下,听音乐进行集体表演。
教师:“请小朋友围成两个大圆圈,和旁边的人保持距离,以免做动作时碰到别人,我们一起来表演饺子在锅里的情形,好吗?。”
(3)引导幼儿创编饺子在煮熟后的造型。
教师:“煮熟的饺子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是“饺子”,请你想象一个“饺子”煮熟的造型,比如:弯腰、侧身……,我来数数,数到3就要摆好造型给我们大家看看谁的饺子造型是最特别的,好不好?”
(4)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饺子的造型.并找出比较特别的造型大家看。
七、幼儿听音乐完整地做《包饺子》的音乐游戏。
八、小结,结束音乐活动。
教学反思
1、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找了些相关的资料,虽然是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作,但我还是在备课时细细的研究了下在课堂可能会出现的某些问题,如:在音乐分段和创编动作上等等……
2、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是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较自然。每个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厚,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讨论各个动作,而且由于练习的动作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作,因此,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各个动作要领,很多小朋友还都自编了些很特别的'动作,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轻松而兴趣地进行着,从而完成了本次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包饺子”的热情,每个小朋友都是在欢笑中度过的。
3、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活跃,自己的提问能较准确,并能关注差异及时用语言引导,让小朋友在音乐游戏中感知了音乐得变化,感受了劳动的美,并能表现劳动的美,真正在游戏中体验了快乐。在整个过程中基本上每个小朋友都能随音乐进行分段、有节奏地进行游戏,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我和小朋友互动得也比较好,只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和小朋友人数较多,有时我未能顾及到每个小朋友。在动作的编排上我还要应该多点引导小朋友自己来创编动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更好的形象动作表现出来。再一个就是在学习动作上时间过久了,导致后来进行完整的游戏次数少了点。
4、通过这节教学活动活动,自己提高了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开阔思路,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及时调整改进,在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在音乐教研中积累研究经验,提高专业水平!
吃饺子的教案篇5
活动内容:
幼儿才艺及家长才艺,亲子游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增强友谊。
3、让家长积极参加,为孩子做出榜样。
4、培养表演的兴趣。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参与人员:
小二班与大班,托班所有家长及小朋友
活动过程:
1.(开场词)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好!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来为我我们播撒新的希望、新的生活!马年再见!让我们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2.(开场曲)在新年好的歌声中,幼儿拍手进入教室。
3.(幼儿拜年词)看!大班的小朋友们来向我们拜年了。大家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笑口常开!掌声欢迎。祝姥姥姥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工作顺利、幸福美满。向大家拜年!
4.(老师祝词)孩子的天真话语感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他们的祝福是纯洁的!美好的!也一定会实现的!
节目单:
1、故事(表演者:小二班王湛博)2、歌曲《两只小小鸭》(表演者:小二班孟可欣,孟育菲等)
3、歌舞《小苹果》(表演者:大班李孟矫等)
4、下面请欣赏由家长带来的舞蹈5、手指游戏(表演者小二班娄新锐等)6、故事(表演者大班董子琪)7、教师舞蹈(表演者李潇等)8、歌曲(表演者孟伟婷等)9、古诗朗诵等(朗诵者:小二班李秋雨娄文慧等)10、舞蹈(表演者:大班全体幼儿)
11、下面请欣赏由家长朋友带来的'舞蹈12、舞蹈(表演者小二班全体小朋友)13、诗朗诵(朗诵者郑昊坤等)14、歌表演(表演者小二班全体幼儿)15、古诗朗诵16、下面由我们大班的娄育红老师为大家带来歌曲《小小新娘花》
(结束曲)小朋友,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吗?(喜欢)。好,现在,轻轻的走到爸爸妈妈身边,拉好爸爸妈妈的手,我们一起来做个《幸福拍手歌》的游戏,快乐音乐响起来,大家一起来吧!
(结束语)孩子们是聪慧活泼的,家长们也是热情洋溢的。家长朋友们,小朋友们,深深的祝福你们开心每一天,健康每一天,再一次祝大家:今天快乐,明天快乐,天天快乐。感谢大家的光临与参与,新年联谊会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玩得开开心心欢欢喜喜,尝到了游戏活动的乐趣,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了做中玩、玩中乐、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的目标。
吃饺子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包饺子的经验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在游戏的情景中能随音乐有节奏进行表演。
3、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并体验合作的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及难点:
因为这个班的孩子在合作方面能力比较弱,因此第三个目标是此次活动的难点也是重点。
活动准备:
1、在区角活动中开设生活区----包饺子。
2、磁带、饺子、漏勺。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今天何老师带来了一袋好吃的想和小朋友分享,你们愿意和我分享吗?(愿意)那我太高兴了,赶快把我的好吃的拿出来!你们认识吗?你们喜欢吃吗?一般我们家里什么时候吃饺子?(过年、来客人、冬至)
(二)、幼儿讨论擀饺子皮的动作
1、你们包过饺子吗?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包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请这位小朋友模仿擀饺子皮。
2、小朋友一起擀饺子皮(弹奏)
3、现在我们就把身体当面团,小手当擀面杖一起擀饺子皮,那我先问问小朋友你想在什么地方擀呢?(肚子、腿、脸等)好,我们一起听音乐擀饺子皮。(磁带)
4、叫两位小朋友示范自己的动作。
(三)幼儿讨论包饺子的'动作
1、饺子皮擀好了,接下来要干什么?(包饺子)谁来做一下?
2、小朋友一起模仿(弹奏)
3、现在我们一起来听着欢快的音乐包饺子(磁带)
(四)煮饺子的动作
1、饺子包好了,现在可以吃了吗?(不行)还要干什么?(煮)谁来说说是怎么煮饺子的?饺子在锅里是什么样的?
2、你们是我的小饺子,我现在要煮饺子了,(叫几个幼儿表演饺子在锅里跳舞的样子)(弹)
3、现在我要把饺子都下锅了,在我关火的时候每个饺子要想一个“饺子煮熟”后的造型做出来。(看看哪个小饺子动作酷老师就给他拍照)
现在我们就来听着快乐的音乐包饺子。(完整的一遍)
(五)幼儿合作
一个人包很慢,如果两个小朋友合作可能会更有趣,你们同意吗?(同意)那请小朋友找一位伙伴,找到后面对面站好,两人商量一个人做面团,一个人擀面皮
1、游戏开始,幼儿合作。
2叫两组到前面表演。
3、简单评价后再玩一次。
(六)乐器演奏
1、吃饺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了将你们快乐的心情传递给每一个人,乐器宝宝也想和你们合作,不过乐器宝宝喜欢和爱护它的小朋友做朋友,希望小朋友轻轻的拿轻轻的放。我先请女小朋友上来选,再请男小朋友来选。请拿同种乐器的小朋友坐在一起。
2、听音乐演奏。
(七)活动结束
今天开心吗?可到现在也没吃到饺子,你们想不想吃?那我们现在就去煮饺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孩子们很感兴趣,能够积极创编动作,在擀饺子皮、煮饺子的动作创编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表现的很开心、快乐。老师和孩子配合默契,很和谐。本次活动充分体现《纲要》中“孩子是活动的主体,老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精神。前两个目标完成的很好,第三个目标孩子们合作的不是很好,这与我们平时很少放手让孩子自由合作有关,以后需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吃饺子的教案篇7
活动来源:
饺子是我们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逢年过节或迎亲送友总是要包顿饺子吃。孩子们对饺子也是非常熟悉,对饺子的做法、种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次活动意在为幼儿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使幼儿更全面地了解饺子的有关知识和做法,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劳动的快乐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
活动目标:
l.认识、了解饺子的种类和制作过程。
2.在操作中会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实验并记录。
3.通过对饺子文化的了解,萌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弄好的馅、饺子皮儿;面板、筷子、抹子、勺子、叉子;饺子制作过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我来说你来猜,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依次说出饺子的几个特征,请幼儿根据教师的形容抢答出是什么东西。
师:它是一种食物;它的外面是一层薄薄的皮儿,里面有馅;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都吃它;它可以煮着吃,也可以蒸着、煎着吃….
二、了解饺子的民俗文化
l.提问:饺子是我们中国北方的特色食品,不仅人人爱吃,它还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请小朋友想想什么时候家家都吃饺子啊?
2.请幼儿讲述,老师小结。
大年三十晚上,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将饺子下人沸腾的锅内,不仅有家人团聚的意思,也有新旧交替的含义。
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在进伏的第一天大家都吃饺子,意思是平安过夏天,还有立秋的时候也吃饺子。
3.教师提问:除了节气外,还有什么时候吃饺子呢?
4.请幼儿回答,教师小结:结婚当天新娘带糖饺子、结婚当天晚上新郎新娘吃饺子,家人要出远门的时候也包饺子送行。
三、说说饺子的制作过程
1、提问:我们在座每个小朋友都吃过饺子,现在请你们回忆一下,饺子是怎样制作的?(请幼儿根据经验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饺子的制作过程:和面——剁馅——擀皮——包饺子。
为什么要先和面后剁馅儿呢?(面和好后,要有“醒面”的时间,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剁馅儿)请幼儿看包饺子的录像,进一步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
2.让幼儿谈谈自己吃过什么馅儿的饺子。
饺子馅有很多种,肉类有羊肉、猪肉、牛肉、驴肉,蔬菜类有韭菜、白菜、芹菜、茴香、茄子、豆角、黄瓜等等,还可以同时用肉和蔬菜或鸡蛋和蔬菜做馅,可见饺子的营养很丰富,花样繁多。
3.提问:你吃的饺子都是怎么做熟的呢?请幼儿说说饺子的做熟方法。
教师小结:饺子的做熟方法有煮、煎、蒸、炸。
四、一起包饺子
1.讨论用哪种工具包饺子最好,并记录。
2.请幼儿自由结组尝试包饺子,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包的饺子不露馅儿。在操作中教师提倡各组互相交流经验,相互学习。
活动延伸:
煮饺子、品尝饺子:
把幼儿包的饺子煮熟,大家一起品尝、分享,体验劳动的快乐;并讨论总结得知什么样的饺子煮不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来自幼儿的生活,孩子们的兴趣很高,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认真地思考,快乐地制作,在举起一个个饺子时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次活动对幼儿产生了比较长久的影响,在手工区,孩子们主动用橡皮泥创造出了葡萄馅、草莓馅、黑芝麻皮儿塔形饺子、陀螺形饺子等等,大家还经常谈论起这次活动。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现实生活,美味的饺子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活动共有四个环节:谜语导入、了解有关饺子的民俗文化、说说饺子的制作过程、一起包饺子。就整个设计而言,可以说这是一次比较常规的活动,而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包饺子,之后自己品尝。在此过程中,教师以支持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体验着劳动的快乐。当然,本活动也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让幼儿体验快乐的层面上,教师有关饺子的民俗文化的介绍,让孩子们对这一中国特色的食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使得教育目标有了更高追求。
吃饺子的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 画饺子的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