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样化的教案,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应用知识,教案的充分准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养动物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养动物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会听过门,能有节奏地演唱歌曲。
2、初步学唱歌曲,熟记歌词。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初步的音乐常规及用身势进行伴奏的基础。
2、物质材料:录音机、《小马》歌曲磁带、钢琴;小马玩偶一个,自制指环幼儿人手一个。
3、环境布置:布置与游戏活动相关的环境,即在活动室一端用拱形滑梯设置成“高山”,用平衡木设置成“小桥”。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随音乐节奏学小鸟飞入活动室。
二、练声游戏《我爱我的小动物》(c―f调):教师演唱动物名称后,幼儿模仿演唱动物叫声、姿态从躲藏处走出来。
三、新授歌曲《小马》
1、播放音乐,请幼儿说说这是哪种动物的叫声(马叫)。
2、教师扮演“马妈妈”,并请一名幼儿扮演“马爸爸”,其余幼儿扮演“小马”分两组随音乐跟“爸爸”、“妈妈”去游玩“爬高山、过小桥”。
3、请“小马们”讲述刚才游玩内容,“妈妈”出示与游玩相应内容的图片,大家观看整理,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4、幼儿边学习朗诵歌词,边用身势(拍手、拍腿)伴奏。
5、游戏:“马儿跑”
(1)教师与幼儿围圆形坐好,每人右手拇指戴一个指环,随钢琴伴奏边拍手、边右手边传玩偶小马,边朗诵歌词。
(2)幼儿跟随老师边传玩偶小马,边演唱歌曲2~3遍。
四、幼儿扮“小马”边唱歌边过“高山”、“小桥”。
活动延伸
在音乐活动区,鼓励幼儿随音乐自唱自跳。
附:歌词
小马
1=c
35 55 | 65 55 | 61 11 | 76 5 |
小马 跟着 爸爸 妈妈 高兴 高兴 去玩 耍,
11 65 | 66 53 | 533 533 | 22 1
爬过 高山, 走过 小桥, 波个里 波个里 向前 跑。
幼儿园养动物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小动物的尾巴,了解尾巴的用途。
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操作卡
2.各种动物图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实录:
(一)激趣导入(播放动物比尾巴的视频,轻松导入课堂)(5分钟)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大家喜欢)
2、播放动物比尾巴视频,让幼儿初步感知动物尾巴的形状。
3、刚刚小动物们在比什么?(比尾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尾巴(师板书课题:动物的尾巴)。
(二)展开学习动物尾巴的形状(10分钟)
认识松鼠的尾巴(课件出示松鼠的尾巴)
(1)这是什么?这是谁的尾巴?(松鼠的尾巴)
(2)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像一把伞
(3)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当降落冬天可以当被子)方法同上依次认识猴子、鸡、兔子、孔雀的尾巴。
(3)问答游戏巩固动物的尾巴样子师:谁的尾巴长?生:猴子谁的尾巴短?兔子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谁的尾巴弯?公鸡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
(4)小结: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的尾巴,他们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弯,各有各的用处。
(三)拓展延伸,认识更多的动物尾巴(5分钟)过渡语:小朋友还想知道更多的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样子吗?有什么作用吗?
课件依次出示燕子、鱼、牛、小壁虎、袋鼠的尾巴,引导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作用。
(四)操作巩固,连一连(8分钟)
1、教师出示课件,先示范
2、幼儿在卡纸上操作
(五)音乐声中结束课堂(2分钟)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选择的儿歌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一开课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园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让幼儿调动各个感官,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大胆地说。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
幼儿园养动物教案篇3
目标:
1、 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相关信息
2、 能按动物的特征或习性进行分类,尝试创编自己喜欢动物的谜语。
3、 萌发喜爱动物的情感准备:
动物图片 PPT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一物长来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打一动物)谜底 :袋鼠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 谜底: 大象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谜底 :螃蟹师:刚才我们猜出来的谜底它们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二、自由交流
1、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2、你知道关于它的有趣的事吗?(幼儿结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三、提升经验
1、教师展示动物图片ppt
2、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指导,提升谈话经验。
四、尝试分类
1、引导幼儿根据空中、陆地、水生分类,或根据家养和野生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从动物的食性(食肉、食草)、习性(温顺、凶猛)等方面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毛茸茸的动物、皱皱皮的动物来分五、互相交流,尝试给自己喜欢的动物编谜语。
幼儿园养动物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企鹅的身体结构特征和习性,培养对探索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动物本身兴趣。
2.知道企鹅在南极的特殊生活环境,学习词语:“冰天雪地”、“摇摇摆摆”等。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画一幅画)企鹅
2.ppt课件:不怕冷的企鹅
动画片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动画片《画一幅画》,让幼儿产生对企鹅的兴趣。
2.动画片里画的是谁?他们生活的什么地方?
二、展开
课件2
1.让幼儿观察企鹅的外形特征。
(1)企鹅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后互相说一说)
小结:企鹅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脚生于身体最下部,所以是直立姿势。趾间有蹼,前肢成鳍状,羽毛短,以减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间存留一层空气,用以绝热。
(2)企鹅走起路来是怎样的?(小朋友学一学)
学习词语:摇摇摆摆
2.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
(1)你知道企鹅喜欢吃什么?
(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讨论、讲述)
小结:主要是南极磷虾为食,有时也捕食一些端足类、乌贼和小鱼。
企鹅的胃口不错,每只企鹅每天平均能吃1斤多食物,主要是南极磷虾
(2)企鹅有哪些本领?
(幼儿发言)
小结:企鹅游泳的本领很高, 企鹅双眼由于有平坦的眼角膜,
所以可在水底及水面看东西。双眼可以把影像传至脑部作成望远集使之产生望远作用。
(3)企鹅生活在那里?(南极)那里的天气是这样的?
(4)企鹅怕冷吗?为什么?
小结:企鹅可以说是最不怕冷的鸟类。它全身羽毛密布,并且皮下脂肪厚达二至三公分,
它能在摄氏零下六十度的冰天雪地中,仍然能够自在生活。
学习词语:冰天雪地
3.初步了解企鹅宝宝的生长过程
课件3-4
(1)企鹅妈妈生下蛋之后,会去找吃的。
(2)企鹅爸爸来孵蛋,大概要二十多天后,企鹅宝宝才会出生,在这些天里,因为寒冷,企鹅爸爸不能让企鹅蛋挨着地,要用双脚小心地托着蛋,用温暖的大肚皮,紧紧地捂着蛋。这些企鹅爸爸不吃不喝,相互挤在一起,默默地忍受着极夜的寒冷和狂风,这样要坚持大约两个月,企鹅宝宝才出世。
(3)这时母企鹅从海上及时赶回来。公企鹅早饿坏了,它把宝宝交给母企鹅,就赶紧到海里找食去了。母企鹅把胃里的食物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宝宝吃.。
小结:企鹅爸爸妈妈很辛苦的把小企鹅抚养长大,它们十分愉快地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
三、结束
1.今天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小企鹅,现在,我们来画一画小企鹅好吗?
2.幼儿意愿绘画:企鹅
幼儿园养动物教案篇5
活动目标
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感受歌曲的乐趣。
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睡觉》。
能用固定的句式讲述歌词内容,并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动物睡觉的姿态。
活动准备
图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刚才我们读了《一本讲述睡觉》的书。故事里有谁?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动物图片。
用三个字,一句话的方式来说一说动物睡觉的状态。
1、引导幼儿讲述动物睡觉的方式。
教师:看!小动物们来了,他们在干什么?别吵,小动物睡觉啦!他们是怎么睡觉的?
2、引导幼儿用三字、一句话的方法来说一说小动物睡觉。
(1)大象睡觉呼呼呼,马儿睡觉站着睡,鲸儿睡觉游游游,树袋熊睡觉静悄悄(背宝宝)。
(2)猫头鹰睡觉在白天,小鱼儿睡觉眨眼睛,企鹅睡觉靠一起,长颈鹿睡觉静悄悄。
二、熟悉歌曲,学习感受。
1、完整讲述,记忆歌词。(标记记忆法)教师:我们一起来把他们睡觉的样子说一说。
2、教师范唱,感知歌曲。
教师:小动物睡觉的样子太可爱的,老师都忍不住想唱一唱呢。
3、幼儿学唱,感受歌曲。
教师:请大家轻轻的跟着老师来唱一唱。(藏图法唱2-3遍)
4、变换形式,巩固练习。
教师:我们来合作演唱,分成四组,每一组扮演一种小动物,用接唱的方式表演歌曲。轮到的站起来唱。
三、动作表现,体验乐趣。
1、启发引导,动作表现。
教师:这么有趣的歌曲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动物睡觉的样子呢?
2、动作表演,体验歌曲的乐趣。(集体,小组,个别)教师:谁愿意来给大家边唱边表演歌曲的?
3、给歌曲取名字。
教师:今天我们唱了一首关于小动物睡觉的歌曲,你们觉得可以给歌曲取个什么名字呢?
四、拓展经验,丰富歌词。
教师:还有许多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我们还没有说到呢,以后大家可以继续编一编,唱一唱。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继续了解其他动物的睡觉形式,并将其编入歌曲。
幼儿园养动物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爱吃的食物。
2、能够伴随有节奏的语言模仿小动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鸡、小鸭、小羊等小动物头饰及它们爱吃食物的图片。
2、《喂喂小动物》ppt。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邀请信。原来动物园里的饲养员阿姨要出去办事,没有人照顾小动物们。饲养员阿姨发来邀请信,邀请小朋友们帮助她,照顾小动物们,喂小动物吃饭。
(2)师:走我们去动物园。
(二)过程:
1、播放《喂喂小动物》ppt第一部分(逐图出示),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动作,知道小动物们爱吃的食物。
(1)师:动物园到了,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些小动物吧。
(2)师:有谁认识这只小动物呢?它是怎样叫、怎样走路的呢?谁来学一学?
(3)师:谁知道它最爱吃什么?
(4)小结:小花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小小鸭,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宝贝们,太棒了。我们知道了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我们一起去喂喂小动物吧。
2、游戏《喂喂小动物》,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有节奏的语言模仿小动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幼儿自选一个小动物头饰戴好坐到小椅子上。老师将各种食物图片摆在桌子上,一边敲小鼓,一边又节奏的说:“小花狗,汪汪汪,请问你想吃什么?”头戴小花狗头饰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学小狗走路,一边走一边说:“小花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然后从桌子上拿出骨头的图片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反复游戏多次,请幼儿分别模仿动物,找出小动物最爱的食物。
3、播放《喂喂小动物》ppt第二部分。
(1)师:饲养员阿姨,回来了,快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吧。
(2)师:太高兴了,饲养员阿姨很满意,我们照顾的小动物,她说我们都是合格的动物饲养员了,欢迎我们经常去动物园帮忙。
幼儿园养动物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