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教案,我们能够更生动地展示教学方法和技巧,很多时候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水果音乐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水果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知道水果、牛奶营养好,爱吃水果和牛奶。
2、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基本特征,体验与同伴分享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实物水果,每人一份表格和一张笑脸贴纸、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这是什么动物?对,这是只奶牛。它的肚子里都有什么?
小结:它的肚子里有苹果、西瓜、木瓜、香蕉…原来它是一只爱吃水果的牛。
二、通过实物投影仪,师幼共同阅读,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师:让我们一起看挂图《爱吃水果的牛》。
1)在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森林里。爱吃水果的牛就住在这里,它在哪里呢?(请幼儿上来手指)
2)主人喂了它好多好吃的,都有什么?
有(西瓜)。有今天陈老师把这个水果朋友请过来了,我们一起把它变出来。变变变…大家一起来闻闻,这个又香又有营养的水果朋友叫木瓜,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3)一天晚上,突然怎么样了?
4)主人被风吹了以后他怎么样了?你能看出来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邻居们也怎么样了?那么小牛看见主人和他的邻居们都生病了,心里会怎么想?(很难过,很着急……)
6)爱吃水果的牛有没有生病呢?(没有)对,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
7)主人生病了,爱吃水果的牛是怎么照顾主人的?小牛给主人喝什么?(真是只会关心人的小牛呀!)
8)除了红红的草莓牛奶,它还给主人喝什么牛奶?请学小牛说:请喝杯“草莓牛奶”吧!……
9)喝了水果牛奶,主人的病怎么样了?
10)生病的邻居们也学着吃水果了,大家都变的怎么样了?
三、师生阅读幼儿用书,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一页一页地翻。通过翻阅画面,再次感知故事的内容。
师:爱吃水果的牛为什么不会生病?让我们到图画书中来找答案吧!我们一起来边看边说吧!
师:故事讲完了,你们找到答案了吗?为什么爱吃水果的人不容易生病?使幼儿获知水果、牛奶是有营养的食品。(因为水果里面有很多的营养,维生素c能预防我们感冒)
师:你喜欢吃水果的牛吗?为什么?总结:这只奶牛不仅爱吃水果,也愿意去照顾它的主人。当它的主人需要它的时候,还挤水果牛奶给他喝。当我们家里人或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延伸活动: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表格,表格里呢有许多有营养的食品,请宝宝和爸爸妈妈在自己喜欢的食品上添上一个笑脸,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爱吃的东西最多,看看谁最不挑食。
附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在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森林里,住着一头爱吃水果的牛,主人每天喂它各种好吃的水果,有西瓜,有木瓜,还有像星星一样的杨桃。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冷风,主人着凉感冒了,所有的邻居也都感冒了,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爱吃水果的牛给主人端来了从自己的身体里挤出来的各种果汁牛奶,有草莓牛奶、香蕉牛奶、苹果牛奶,还有葡萄牛奶让主人喝。喝了果汁牛奶以后,主人的感冒渐渐好了。后来,邻居们吃了水果,也都不生病了。以后,大家都变成爱吃水果的人了。
水果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边唱边用动作表演。
2.在间奏处,创编不同的刷牙节奏和快乐的象声词。
3.体验牙齿健康和快乐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正确的刷牙习惯和保护牙齿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小朋友们,你们猜出这个谜语的答案了吗?
二、复习第一段歌曲。
1.教师播放录音,请小朋友小声的跟着音乐唱第一段歌曲,合着音乐拍手,掌握乐曲节奏。
2.教师弹琴,小朋友跟着钢琴演唱第一段歌曲。
三、学唱第二段歌曲。
1.教师演唱第二段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2.教师弹琴,幼儿和老师一起学唱歌曲1-2遍。听教师唱歌,在第一段歌曲的间奏处做刷牙的动作,在第二段歌曲的间奏处,发出表示漱口和哈哈大笑的'快乐象声词。如:咕噜咕噜噜,哈哈哈哈哈。
3.跟着音乐,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创编刷牙动作和象声词。
1.幼儿创编第一段刷牙时的动作,并把动作做出来,大家学一学。
2.创编漱口的声音,如"咕噜咕噜噜",创编表示快乐的象声词,如"啦啦啦啦啦,哈哈哈哈哈"等。
3.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表演,在第一段歌曲的间奏处做刷牙的动作,在第二段歌曲的间奏处,发出表示漱口和哈哈大笑的快乐象声词。如:咕噜咕噜噜,哈哈哈哈哈。
4.请表现好的孩子表演歌曲。
五、参加牙膏舞会。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的这首好听的歌的名字是什么?我们唱着歌曲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那品是你们刷牙的时候,还要用到谁呢?(牙膏),今天,班级里的小朋友们为我们准备了一场"牙膏舞会",你们想参加吗?让我们出发吧!
水果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水果歌》,练习唱准音乐旋律
2、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水果名称替换歌词
3、在歌唱过程中感受单个字重复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常见水果的图片,节奏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你看见过哪些水果?(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现相应的水果图片)
2、在这些水果中,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为什么?
二、感受新歌的旋律
1、今天,这么多的水果要来唱演唱会,请你听一听,老师唱了些什么?谁第一个出来唱歌?
①教师演唱第一个水果:我唱的.是谁?请小朋友把图片找出来。苹果的歌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它是怎样唱的?(幼儿与教师一起演唱单字重复的一句)
②教师演唱第二种水果:运用同样的方法引起幼儿学唱的兴趣
③第三种与第四种水果一起唱:
④教师小结:原来,水果中单个的字也可以用来唱歌,而且非常有趣。
三、学习新歌
1、教师轻轻地完整唱一遍
2、幼儿演唱
3、根据图谱的提示感知第一段、第三段与第二段、第四段结束时时值的不同,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正确的演唱。
4、演唱、分男女进行演唱
四、创编歌曲
1、你觉得还有哪些水果也会来唱歌?它会怎样唱?
2、根据幼儿的回答贴上相应的图片:后面单个字会唱什么?
3、完整演唱幼儿创编的歌曲。
水果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欢乐的心情。
2、幼儿初步感受叫卖歌曲的特点。
3、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
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水果磁带
活动重点:
幼儿能按顺序熟练说出水果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入场。
导入:情景创设超市,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出各种水果。请幼儿说出名字,并能够按顺序将水果的名称熟练说出来。
2、基本部分:
(1)练声:帮超市导购员一起卖水果。学导购员卖木瓜。木瓜木瓜味道真是好,又香又甜解渴又爽口。由叫卖过度到唱卖。一起练声。并能打出节奏。
快来吧快来吧快来吧快来吧,再不买就卖完了。
(跟老师一起打出节奏。)
(2)讲解歌词:利用情景将歌词教给孩子。这些水果都是成熟了以后,农民伯伯就把它们运到超市里来的,然后等着人们来选购了。除了木瓜还有很多更香更甜更好吃的水果呢。只要到超市里走一走,你就会发现了。
(3)你们真是一些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水果娃娃看了可高兴了,他们正在高兴的唱歌呢!请幼儿欣赏歌曲。
(4)你喜欢这首歌吗?想不想学?教授歌曲。
(5)孩子熟悉后加上衬词"恰恰恰"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6)给歌曲起名字。好听的歌曲要有一个好名字,让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结束部分:
听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水果?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水果唱到我们的歌曲里。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水果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常见水果的认知,学习歌曲《水果歌》。
2、认识打击乐:串铃,并鼓励幼儿尝试用串铃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1、室内创设水果超市情境。
2、音乐《秋天》,串铃数量为幼儿人数一半。
3、节奏卡:x xx|x x|。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秋天》,幼儿在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2、发声练习《秋天到》。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到了,有什么变化?
3、小朋友们参观“水果超市”后提问:小朋友,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丰收了,我们看看“水果超市”里面都有哪些水果?
4、学习歌曲。
⑴教师范唱歌曲《水果歌》。
⑵老师有节奏的教说歌词。
⑶幼儿跟唱,学习歌曲。
5、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串铃为歌曲伴奏。
⑴认识串铃。
⑵出示节奏卡,幼儿打节奏。
⑶一半幼儿唱歌,一半幼儿用串铃为歌曲伴奏。然后交换,进行表演。
6、活动结束。
水果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辨别多种果味的饮料。
2、体验自己动手调制饮料的乐趣。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把各种口味的果珍(橘子味、柠檬味、水蜜桃味、草莓味、苹果味等)装在透明容器中,勺子。
2、教师调制好各种口味的果珍饮料,分别用透明的杯子盛装。
3、每个幼儿一只透明的杯子和一把搅拌用的勺子。
活动过程:
一、寻找“隐身水果”。
1、今天有许多水果来和我们做“捉迷藏”的游戏,你们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2、鼓励幼儿在活动室四周寻找这些水果。
3、如果幼儿找不到,可进一步提醒幼儿:会不会藏到瓶子里了?会不会藏到杯子里了?
4、原来这些水果都藏到水中去了,但到底哪种水果藏在哪杯水里呢?请你们猜一猜,说说为什么。
5、、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找一找每种水果分别藏在哪杯水里。
二、调制饮料。
1、出示粉末状的果珍,请幼儿猜想它们分别是什么口味的。
2、请幼儿自己调制果汁并品尝,体验自制饮料的乐趣。
活动反思:
这个主题的内容中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完全空白没有经验,关于水果的经验在幼儿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就可以有心的点滴积累起来。因此,在这个主题过程中避免过分强调对水果特征上的认识学习,如何让孩子感知水果之间的差别,我们更多的利用一些隐性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标记的暗示和各种感官的利用等,调动幼儿自己积累和丰富经验的主动性,用这个主题开展的机会,使幼儿在自我学习的方式上有新的发现,让他们在生活常态中获得进步。
水果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歌曲的幽黙,风趣的特点,并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2、丰富词汇:颠倒。
3、学会演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谱,背景图一张,老鼠,狮子,大象,蚂蚁,小鱼,小鸟,公鸡,母鸡卡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律动做好
二、练声:《小动物怎样叫》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 幼儿带着问题欣赏歌曲。
今天动物园里来了很多小动物,小朋友认真听一听它们都是谁?
(2)教师出示挂图操作,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小朋友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教师讲故事内容,解释"颠倒"的意思。引出歌曲《颠倒歌》
2、幼儿看图谱跟教师诵读歌词。要求幼儿认真观察图谱的内容。
3、教师弹琴教幼儿唱3遍。要求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4、教师与幼儿看图谱完整唱一遍。
5、幼儿听录音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创编动作。
水果音乐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用绘画、剪、粘帖等技能制作不同形态的水果娃娃。
2、在做做玩玩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水果实物、彩笔、油画棒、彩纸、毛线、橡皮泥、剪刀、胶水、牙签等。
2、教师制作的水果娃娃范例。
3、课件《水果音乐会》、录音机、磁带、小舞台。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水果音乐会》
(1)师:我们来看看大图片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a:有苹果、桔子。
幼儿b:有香蕉,还有戴帽子的梨。
幼儿c:还有山楂,他们在开音乐会呢!
(2)出示教师制作的水果娃娃,拉开幕。
师:老师也制作了许多水果娃娃,你们看,这些水果娃娃都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观察,说出水果娃娃都有眼睛、鼻子、嘴、头发、有的戴眼镜、有的长胡子……)
2、演示与讨论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水果和制作水果娃娃的材料,我们回到小座位上一起来看一看。(幼儿回到座位)
师:你想做什么样的水果娃娃?
幼儿A:我想做个戴眼镜的苹果娃娃。
幼儿B:我想做一个桔子娃娃,还给她扎两个小辫。
师:用什么当水果娃娃的眼睛?用什么当水果娃娃的鼻子?用什么当水果娃娃的嘴?用什么当水果娃娃的头发?
幼儿A:可以用气眼当眼睛、图钉当嘴巴、用花生当鼻子、牙签做头发。
幼儿B:我想用火柴棍当眼睛,毛线做头发,用气眼当嘴,在戴上一副眼镜。
幼儿C:还可以用花生做眼睛,戴上眼镜,再用毛线做胡子,这就是一位老爷爷了。(幼儿自由讨论)
师:如果你不想用这些材料,可以自己用笔画,剪下来,再进行粘贴。
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水果来制作水果娃娃吧!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2)教师指导时,发现好的作品及时鼓励,对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适当指导。
4、作品欣赏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摆在展台上,合作拼成“水果音乐会”,请小朋友大胆讲述作品的制作过程,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议。
5、孩子们在音乐会的氛围中边跳舞边结束活动。
水果音乐教案8篇相关文章:
★ 水果英语教案7篇
★ 主题水果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