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在教案中融入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一份完整的教案应包括教学活动的安排、评估方式和反思总结,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课程的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课程的教案篇1
教学目的:
尝试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练习统筹完成事情的过程。
教学重点:
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教学难点:
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言与复习
复习:窗口的打开与关闭
利用画笔,我们既可以用来制作简单的图案、图形,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笔”。
2、打开一个文件。
3、修改图形。
(1)教师讲解。
使用“橡皮”的`操作步骤是:
用鼠标单击普通橡皮或者彩色橡皮选择“橡皮工具”。
用鼠标单击“线条尺寸框”上的合适线条,选择适合的线条宽度。当线条宽度越大,橡皮擦除面积会越大。
用鼠标左键在颜色盒中选择合适的颜色。
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要擦除的区域,这时鼠标指针变成了“”。拖动鼠标,鼠标移动什么位置,什么位置将被擦除干净。
(2)教师示范。
(3)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4、放大镜的使用。
我们用放大镜,可以把很小的、看不清的地方放大,然后再进行图形的修改。放大镜可以修改图形细微的地方。
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使用放大镜的效果。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课程的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2.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活动过程:
一、导言:同学们这节主题班会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讲故事
1.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
(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2.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四、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五、竞赛
整理书包比赛
六、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小学课程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掌握纸牌游戏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纸牌的规则。
教学难点:
掌握纸牌的规则。对策:加强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我们使用纸牌游戏对鼠标的操作进行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纸牌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是:
(1)先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双击“游戏”组图标,打开游戏组窗口。
(2)双击“纸牌”程序图标,此时就打开了纸牌游戏窗口。
2、纸牌游戏的规则
师(讲解):开始游戏时,在发牌区有一叠扣着的牌。暂存区摆着7叠牌,每叠上面有一张翻开的牌。在窗口目标区中有的四个目标空位。游戏就是要将所有的牌以花色为区别、从A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放到这四个目标空位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移动牌和翻开牌。
纸牌可以移动到暂存区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动到目标位上。移动到暂存区的牌叠上要求按照从大到小按照顺序、红黑相间的规则接在另一张的下面。只有以K开始的牌叠可以直接移动到暂存区中的空位上。
当所有翻开的牌无法移动时,可以在发牌区发牌,寻找可以移动的牌。新发出的牌也可以按规则移动到暂存区或者目标位上。当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区别、大小顺序移动到四个目标位上时,你就可以看到移纸牌成功的表演了。
3、用鼠标玩纸牌游戏的方法
移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
发牌:就能当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将纸牌快速移动到目标位上:用鼠标双击可以移动到目标位上的牌。例如:双击A,就可以使A快速移动到目标空位上。
4、重新开始
师(演示):将牌局重新开始的方法是:单击“游戏”窗口菜单条下的“游戏”一栏。再将鼠标移动,单击“发牌”选项。纸牌游戏重新开始。
5、退出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通常退出纸牌游戏,有两种方法。
可以用鼠标双击纸牌窗口的控制按钮,退出游戏。
也可以用鼠标单击纸牌窗口中菜单条的“游戏”栏,将命令选单打开,再选择“退出”命令。
练习:
使用“附件”中的“纸牌”游戏,进行活动。
小学课程的教案篇4
四、读懂课文内容
(一)提问:“群鸟”指的是哪些鸟?向谁学艺?学什么?
1.“群鸟”指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
2.群鸟向凤凰学艺。
3.群鸟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
(二)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许多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哪些鸟仍旧不会搭,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为什么?)
1.猫头鹰仍旧不会搭窝,没有窝住。因为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凤凰讲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读有关课文。)
2.老鹰、乌鸦、麻雀搭的窝很粗糙,因为他们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
老鹰听刚说要在树上搭窝,就想,原来就是找个树杈,就飞走了。所以老鹰的窝只是几根树枝搭成的。(读有关课文。)
乌鸦听说要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以为自己会搭窝了,就飞走了。所以乌鸦的窝是用许多树枝垒成的。
麻雀虽然把窝搭在房檐下,却不舒服,因麻雀只听凤凰说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样就飞走了。他并不知道应该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三)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窝为什么这么好?)
小燕子认真地听完凤凰讲怎样搭窝,学到了本领。
小燕子很虚心,从头至尾都认真听凤凰讲怎样搭窝,听完还向凤凰表示感谢,他真学会了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四)谁能给这些鸟的学习态度,按从差到好排排队,并说出排队的理由。
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了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他没学到本领,不会搭窝。
老鹰、乌鸦、麻雀都是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他们搭的窝都很粗糙。
小燕子学习态度认真,搭的窝最漂亮、结实又暖和。
五、按课文内容填表
六、教师先指导填一行,再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订正
七、小结·提问:这篇童话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童话讲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结果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唯独小燕子搭的最好。
八、作业: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同上表)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提问:小燕子学习用泥垒窝一共有几道工序,按顺序说说各是什么
先在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再回答问题,并用带点的词说话。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
1.叼、拌;2.垒;3.铺。
用“先……再……然后……”造句。
三、学习了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不虚心就学不到本领。
(二)不认真学习,就学不好本领。
(三)要耐心地学完,才能学到本领。
(四)只有虚心、认真、耐心地学习,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四、指导朗读
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出各种鸟的不同语气。
(一)凤凰:自始至终都在认真地教,它的话要读得亲切而耐心。
教师示范:“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学生每人自己练习,只读凤凰说的话,然后指名朗读。
(二)提问:读猫头鹰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猫头鹰不虚心,认为凤凰“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应读出骄傲的语气。(读猫头鹰的话。)
(三)提问:读老鹰、乌鸦、麻雀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1.老鹰、乌鸦、麻雀只听了一部分就以为学会了,也表现很不虚心,应读出洋洋得意的语气。
2.课文中三、四、五小段写凤凰的话时,为什么后面都用了省略号?
这里表示凤凰的话还未说完,这些鸟就不耐心地打断凤凰的话,朗读时这些鸟的话,要和凤凰的话紧紧接上。
练习这三段朗读时,只读对话,不必读提示语。对话的连接要紧凑。
3.分角色朗读练习。
(1)一人读凤凰的话,三个小组分别读一种鸟的话,注意语气和对话的衔接。
(2)指名4人练习朗读。
(四)学生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可排练成课本剧)。
板书设计
小学课程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会动的小动物。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会动的小动物。
制作准备:
泥,泥浆,弹簧等。
制作过程:
1、激趣导入
小动物当然会动,可是你见过用泥巴做的小动物也会动吗?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你知道了吗?
2、观察思考
你见过梅花鹿吗?说说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3、实践探索
试着做一只会动的梅花鹿。想一想,鹿腿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吗?
A、做鹿头
把一块泥巴搓成圆球状,捏出嘴巴,再粘上眼、耳、鼻。
B、做鹿身
用一块泥巴搓成一个椭圆形,再粘上一个小尾巴。
C、做鹿腿
组合粘接
1、先把鹿腿粘接在鹿身两侧,用手指轻压并抹平。
2、再用弹簧把头和身体连接起来。
注意:弹簧的两端是分别旋转插入的。
D、装饰成型
梅花鹿身上的花斑点可以用泥球装饰,也可以用硬的物品压印出花纹。
4、思考与实践:
你做的梅花鹿的头能摇动吗?想一想,除了梅花鹿,你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哪种小动物呢?除了头可以摇动,你还可以让其他部位动起来吗?我老狼的眼睛也会动哦!
小学课程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六一”快到了,老师给大家送来了礼物!(出示百宝箱)大家想要吗?可是这上面有锁,而且是一个密码锁,打不开,怎么办?
师:密码是一个三位数,它既是一个偶数,又是5的倍数;位上的数是9的因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开密码锁吗?
学生质疑:什么是质数。教师引入本节课内容,板书:质数和合数。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认识质数与合数。
师:找因数--找出1到20的各个数的因数,看一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找出之后进行分类。
生:老师,我发现这些数的因数有的只有1个,有的有2个,有的有3个,还有的有4个或更多。
师: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分类,大家把分类结果填在表中。
投影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找出1~20的因数后总结出特点,为下文概念的出示做准备,使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印象深刻】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15、49都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再举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的例子,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质数和合数都有无数个)
想一想:最小的质数(合数)是几?的呢?
师:所以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课件出示: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以及1,共三类。
2.制作质数表。
投影出示例1。
师: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呢?
生1:可以把每个数都验证一下,看哪些是质数。
生2:先把2的倍数划去,但2除外,划掉的这些数都不是质数。然后划掉3的倍数,但3不划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完成100以内的质数表,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时,我们要抓住质数与合数的本质特点,从因数的个数入手进行判断。在对整数进行分类时,要明确分类标准,不能把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混淆。
小学课程的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
★ 劳动课程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