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质的教案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教案的撰写能够反映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关于笑的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关于笑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知三种交通标志,初步了解马路上的基本交通安全知识。
2、教育幼儿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交通生活经验。
2、课件:《交通安全很重要》
3、实物:交通安全标志图片、玩具方向盘。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1.教师以带领幼儿外出旅行为话题,引入课件。
2.(播放课件)幼儿观察课件内容,初步了解过马路的时的危险状况。
3.通过课件,引出“熊猫博士”这一交通出行的'专家,带领幼儿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二)观察讨论。
1、(播放课件)幼儿观察、认识马路上的红绿灯、人行道。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怎样过去才安全?
2、认识常见的三种交通安全标志。
出示标志:禁止行人通行、人行横道、步行街三种人行交通标志,让幼儿学习认识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3、危险案例分析(出示课件)(1)组织幼儿观察翻越栏、路边玩耍、横穿马路等危险行为,引导幼儿讨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2)教师小结。
4.乘车安全要注意(1)幼儿自由讨论有关乘车的安全。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乘车时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播放课件:小朋友把头伸到窗户外看风景。
提问:这样乘车好不好?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播放课件:小朋友在出租车上随便开门。
提问: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3)小结:乘车时要坐在座位上,不能四处走动,并系好安全带,不能随手把垃圾从窗户扔到外面,不能把头、手伸出车外……(三)体验互动。
1、师:熊猫博士要考考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这些交通安全知识,如果合格了,就带你们去旅游,好吗?
2、(展示电脑小游戏“马路上的交通意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色出行的对比图片,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判断课件中角色出行的正确和错误,错在那里、怎么改正等。
(四)模拟游戏:《快乐的旅行家 》
1、教师:让我们背着行李,一起出发吧!
2、马路情景创设,结合已认识过的交通标志师生做出应有的反应。
五、活动延伸师:“马路上还有很多标志!我们再去找找吧!”
中班关于笑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画画长大的自己,能关注自己各部分的特征。
2、体会自己在长大,为自己的成长而高兴。
【活动重点】把自己画大。
【活动难点】添画各部分的特征。
【活动准备】三色卡纸人手一张、记号笔、范例。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
1、我们现在是小班朋友还是中班朋友呢?为什么会从小班升到中班?(体会我们在长大)
2、观察三张画面,比较大小进行排列。
(1)老师带来了三张画,排一排,我们是怎么长大的.?
(2)为什么这一张是“长大的我”?
2、讨论:怎样可以把自己画大呢?(顶天立地)
小结:“大大的我”有大大的头,大大的身体,粗粗的胳膊,粗粗的腿。要头顶着天,脚踩着地,这样才能把自己画大。
二、联想创作
1、在纸上画个“大大的我”。(师示范:从上到下进行绘画,在每个部分添画细节。)
2、检查一下,长大的我是否健康。(检查画面,是否有遗漏)
3、幼儿绘画“长大的我”,师巡回指导。
关注:
1、幼儿是否把自己画大。
2、幼儿是否遗漏细节
三、展现交流
出示孩子的作品,猜猜“他是谁?他长大了吗?”
中班关于笑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儿歌。
3、积极地与同伴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
图片一副
活动过程:
1、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你们看,谁来了?”
2、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儿歌。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老师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老师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3)完整的朗诵第一段儿歌。
3、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儿歌。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孔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幼儿创编第儿歌的兴趣。
老师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创编儿歌第二段。
(3)集体交流。
4、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儿歌。
感受问答式儿歌的特点(问、答)老师指导语:“这首儿歌还可以怎么来读?”(分组问、答等)
5、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
老师指导语:“出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
附儿歌:
尾巴歌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鸭子尾巴扁,公鸡尾巴弯,松鼠尾巴好像一把伞。
什么尾巴长?什么尾巴短?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孔雀尾巴好像一把扇。
中班关于笑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2.增进幼儿的实际演示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常见交通标志的图卡。
2.马路模型
活动过程:
1.展示事先准备的交通标志图卡,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交通标志的意义。
2.老师介绍常用交通标志的意义。
3.结合具体交通标志,利用马路模型进行汽车行驶演示活动。
4.延伸活动,可将标志图卡放入语言区,让有兴趣的幼儿句续探索。把马路模型放入益智区,提供模型汽车让幼儿开展演示活动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标志的意义。
活动反思:
通过谈一谈交通标志的含义及作用,让幼儿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孩子们自主地和其他的小朋友去交流,这样既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感受在一起玩的快乐。
中班关于笑的教案篇5
重点领域:科学、社会
活动方式:小组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泥土的净化及环保作用,培养保护、爱惜泥土资源的意识。
2、 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各种方法将泥土从水中分离出来。
3、 能积极参与,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重点:能主动探索,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把泥土从水中分离出来。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使用多层材料、多种方法把泥土从水中分离出来。
活动准备:
1、 两周前和孩子们一起到厨房、幼儿园里收集果皮、青菜、各种碎石块等废物埋在土里,并组织谈话:请孩子们预测这些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
2、 滤水材料:小毛巾、棉花、海绵、窗砂纸、过滤纸等。
3、 滤水用具:漏斗、透明塑料盒、小水杯(人手一份)
4、 清水若干盆(两到三个幼儿一盆)、玩沙的小铲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 组织幼儿到户外,并安定幼儿情绪。
师:我们和泥宝宝做朋友好长时间了,我们知道了泥宝宝的本领很大。今天老师又要带你们一起来和泥宝宝作游戏了。
二、 幼儿观察泥土中的填埋物的变化并进行讨论。
1、 师:上次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收集了幼儿园里的垃圾,把他埋在泥宝宝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东西都变怎样了?
提出要求:a、不要把泥土扬起。b、使用铲子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搓到别人。
(幼儿观察讨论,这些东西都哪去了?接触新词“腐烂”)
2、 师简单小结:是的泥宝宝有许多的本领,今天我们又知道了他的另一个本领——能净化环境,是环保的好帮手。把菜叶、苹果皮橘子皮等垃圾埋在土里经过一段时间会慢慢的腐烂,最后变成泥土的营养,可以使花和树长的更好。所以我们要珍惜和爱护这些泥宝宝。
三、 幼儿探索寻找泥宝宝的方法。
1、 师:——哎呀,看泥宝宝也有调皮的时候他把我们的小手和铲子都弄脏了,现在请谁来帮忙呢?(引导幼儿想到用水洗)
——看看水怎么了?调皮的泥宝宝把水弄脏了我们想想办法把泥宝宝从水里请回来吧?
2、 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泥土从水中变回来,师允许幼儿有不同的构想。
3、 幼儿探索尝试: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都可以试一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一起去试一试,你是用什么方法把泥宝宝找出来的,哪种方法最好。
——幼儿第一次尝试。
1) 提出操作要求:a 、爱惜水宝宝不要让它流走了。b、注意卫生,别把水洒在自己和别人的身上。
2) 师巡回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多与他人交流(如你看看xx小朋友的方法很有趣、为什么你找不到泥宝宝呢?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鼓励幼儿多尝试几种方法。
幼儿擦手后集中讨论:你使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肯定幼儿的成绩并指出幼儿中较有创意的做法,鼓励其他幼儿也进行尝试)
——幼儿第二次尝试:
1) 提出活动要求:a、同样要注意卫生。b、观察一下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 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使用多层过滤和不同材料过滤的方法进行活动,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不同的做法。(在活动中自由结束活动)
四、 延伸活动
师:猜猜看水里还有泥宝宝吗?我们一起把水装到大盒子里,带回班上,过几天再来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泥水投放在区角供幼儿观察,为下一个学习活动——沉淀埋下伏笔。)
活动研讨:
1. 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教改后,孩子的探索能力明显增强,我们发现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总是喜欢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十五”课题中,我园申报的是《以区域活动为平台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旨在有目的的投放材料,通过跟踪记录和幼儿活动反馈提炼科学活动内容,以区域活动——集中科学探索活动——区域活动——集中科学探索活动……的模式,逐步提高幼儿的探究水平。结合幼儿的实际并遵循教改的初衷我们设计了这次的科学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区域探索,幼儿对泥土的特性和作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2. 当幼儿自发想到把垃圾埋在泥土里时,我们考虑到泥土的净化作用对于孩子来说是较少接触的我们应该给孩子的心灵埋下环保的种子,但同时它对于孩子的探究水平和理解能力而言又较难理解,所以我们不打算和孩子深入探究,只让孩子感知现象同时当做是这节课的引子。
3. 在尝试使用各种方法将泥土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幼儿积极探索。
中班关于笑的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差,所以,安全问题是时时存在,危险处处可能发生,这足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教师的重视。在本学期我就设计了安全教育教学《不玩火》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掌握必要的、正确的自护常识,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让每个幼儿都能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不玩火。
2、知道几种自救的逃生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准备:
1、关于火灾的视频。
2、湿毛巾。
3、关于火的教具,消防报警声音乐。
教学重难点:
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知道几种自救的逃生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过程:
1、一名教师扮演火大王,引起幼儿参加教学的兴趣。
(1)火大王:我是火大王,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烧坏房屋、烧坏森林,我谁也不怕!哈哈哈!
(2)引导幼儿讨论火灾引起的危害及着火的原因。
原因:玩火柴、玩打火机、玩蜡烛、乱扔烟头,及燃放烟花爆竹等。
2、让幼儿讨论:出现了火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大胆说出多种灭火的方法。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相处的方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用湿毛巾扑灭火……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先拨打119报警电话。
3、播放火灾的课件,让幼儿欣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的一样不一样?
提问:他们想出了什么样的方法?哪些方法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开窗通风、捂着口鼻冲出火灾区)。
教师小结:火情小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开窗通风、用沙子、灭火器、湿毛巾、火很大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拨打119,消防员叔叔还没赶到,我们要用湿毛巾先捂住口鼻,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火灾区,学会保护自己。
4、怎样避免火灾?
小结:小火容易引起大火,所以我们不能玩火。
现场模拟练习,结束教学。
重点练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顺着老师的口令,从安全出口逃生,切记不能拥挤。
教学延伸:
请幼儿当安全小卫士,向其他人宣传自救灭火的方法。
中班关于笑的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