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玩具教案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互动游戏融入的教案,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与愉悦,为了确保教案的可操作性,建议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套玩具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套玩具教案7篇

套玩具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讨论中感受各国民间玩具的特色。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提高学生对外国民间观光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用废旧材料仿作或创作一个玩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欣赏中国的民间玩具。

例:布头娃娃。泥工摇头老爷爷,舞龙灯。

2、揭题

中国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乡土气息、外国的民间玩具,呈现出异国的情趣,别看小小的民间玩具,它也体现着各国的审美特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民间玩具。

三、新授

1、欣赏例图。

?活动鸟〉(木)美国华丽的色彩,优美的造型,活动的头部和翅膀,既可以玩,又可以做为装饰较为实用。

?木偶〉(布、陶、线)德国。整个造型可爱,逼真,用的材料无毒无味形象不拘束于洋娃娃,活泼,可爱的丑娃娃,同样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大将军〉(木)非洲尼日利亚,带有民族特点的古朴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帽子,让男小朋友很喜爱,帽子上数把宝剑既可做装饰,又能做帽饰,也许能

出来玩耍,设计的十分巧妙。

?活动鸡〉(木)(日本)抓住鸡本性好斗的特点,表现的鸡很逼真,鸡身上的装饰图案,能够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这一美丽的造型不仅可以欣赏还能活动,玩一玩,让人们坐在家中,随时随地都能欣赏到斗鸡的场面,用手操作,让哪只鸡赢都可以是不是你也想玩一下子。

?丰收神〉(木毛、棉)北美印第:设计的很有特点,对称的装饰,方形的`眼睛,都十分独到。

?织物玩具〉(绳、珠子)尼日利亚。平时我们只是跳绳,没想到用绳子也能塑造形象,从不同的发型,动作上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别具匠心的设计风格。

2、说一说外国民间玩具与中国民间玩具的异同。

同:都限有民族特色,都可玩,想像力都很丰富。

异:材料更为丰富,呈现出异同情趣。

3、能否用废旧材料做一民间玩具(讨论)

4、欣赏学生制作的玩具。

?猫头鹰〉报纸、线、硬纸板,突出了猫头鹰的大眼睛。〈动物玩具〉能拉,用易拉罐

废纸、纸盒制作很有趣。

5、老师范作

a想(特征、材料)

b做

g玩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废旧材仿做或创作一个玩具,没有材料的同学可用画笔画例图。

要求:

1、形象生动,可玩、可赏

2、大小适中,可同座位或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五、同学们练习,老师辅导

六、评价

1、欣赏同学们制作的玩具。

a请同学们自己上台介绍。

b请1-2位学生玩。

2、学生在生活中要多动脑筋,勇于创新,具有别致、新颖、有特色的玩具,才会使更多的人喜欢。

套玩具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我发现我班个别孩子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有的甚至独来独往,不允许别人碰一下自己的玩具,有的孩子甚至自己的玩具不愿意拿出来和大家的放在一起,宁愿把玩具放在自己的口袋中。拿着玩具到一边玩,就容易表现出了争抢的现象,我多次提醒,都没有达成目的,我想孩子的这一特点也许和家庭有关系,现在每家就一个孩子,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宠着、惯着、依着,要什么给什么,所以对孩子的就产生了很大的偏差,为此我设计了《玩具一起玩》这一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的良好习惯,希望对幼儿的能有所提高。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的习惯。

2、 提高幼儿的集体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验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2、 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能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带一件玩具。

2. 儿歌《找朋友》

3. 大皮球、木棒若干

4.幼儿日常游戏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 导入:律动《拍拍手》。

(1) 师出示幼儿游戏照片,(2) 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照片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

(3) 哪些小朋友表现得好?为什么?

基本部分:

2、 玩一玩:

(1) 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

(2)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玩具的特点和为什么喜欢玩具。

(3) 师组织幼儿小组活动,(4) 交换玩玩具,(5) 体验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6) 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7) 并给予指(8) 导。

(9) 提问:你喜欢自己玩还是喜欢和大家一起玩?为什么?对表现好的幼儿教师给予表扬。

结束部分:三、小结:

游戏:《赶小猪》

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集体的观念。

活动延伸:小朋友们,你们今天表现的真棒,能主动的和小朋友交换玩具,还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能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最后以儿歌《找朋友》结束。

套玩具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说话)

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

4.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

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2.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3.朗读感悟第1~7自然段。

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4.朗读感悟最后两段。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五、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六、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七.板书设计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套玩具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冰的特性,尝试用多种方法取出冰中的玩具。

2、幼儿乐意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设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个四周挖有小洞的大纸箱,将冻有幼儿玩具的大冰置于大纸箱里。

2、锤子、剪子、锯子、钳子、积木、塑料棒、热水、炉子、砂纸等各种工具材料。

3、幼儿每人一份记录板、笔及红星。

【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

1、幼儿将手伸进纸箱洞里触摸冰,感受冰的特性。

(1)用手捏一捏、压一压,知道冰是固体的,有一定的硬度。

(2)提醒幼儿一只手摸冰,另一只手摸沙纸,感受冰是光滑的。

(3)将摸冰的手拿出来与另一只手比比看,这只手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知道冰是可以融化的。

2、让幼儿自由感受、探索,说出自己发现的冰的特性:冰是光滑的、固体的、透明的`、冰凉的、会融化的……

二、提出问题

1、请幼儿观察冰中的玩具,并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取出自己心爱的玩具。

2、幼儿在实验记录板上画出自己的设想,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幼儿的想法。

3、幼儿交流各自的设计方案,并将设计方案贴在白板上。

三、实验论证

1、幼儿开始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法寻找材料和工具进行验证,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1)观察每个幼儿实验的情况,及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和引导。

(2)询问个别幼儿采用某种方法的理由。

(3)教师采用幼儿没有想到的方法,与幼儿共同实验。

2、当幼儿取出玩具后,请幼儿在成功的方法处贴上一颗红星。

四、交流讨论

1、根据冰的各种特性,引导幼儿共同讨论。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从冰中取出玩具的?为什么这种办法能取出玩具?

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在实验中采用过的方法。

2、教师小结:可用热水或太阳来晒,使冰的温度升高,冰就会融化成水,玩具就取出来了;当用硬的物体敲击冰时,物体比冰硬,冰就会碎,玩具也就可取出来……

【活动延伸】

如果冰里面还有一些没取出的玩具,可以让幼儿想一想:放在室外,它们会出来吗,为什么?哪种方法能更快地取出玩具?活动可根据情况进行延续。

【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接近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顺应了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所以孩子们乐于参与。活动材料的准备充分,符合目标的需要,特别是活动前,将孩子心爱的玩具冻于一大块冰中,增强了孩子主动探究的愿望和积极性。整个活动的指导,教师遵循了科学活动的新理念:幼儿是主角,他们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大胆的、主动的尝试与探究;教师则更多的是鼓励、关注、等待与支持。

套玩具教案篇5

一、教材简说

读罢本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总是浮现一个孩子的.身影:“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耳边总是回响着孩子那“言不由衷”的令人心灵震撼的话语:“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他知道,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还得给爸爸买药,他懂得心疼妈妈。也计,他幼小的心灵还没有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也许,他没有能力像前一课的儿子样为妈妈做一些尽孝道的事情,但是,能够理解妈妈,知道心疼妈妈,这就足够了,就足以让我们感慨万千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是难以想象,他小小年纪,该怎样忍受“强烈的渴望”和因心疼妈妈而“坚决不要”这种巨大心理反差带来的痛苦啊!

读完课文,您可能会良久地沉默,会深深地叹息,更会感到深深的慰藉:为那懂事的男孩,为那心地善良的售货员阿姨,为那多病的爸爸,也为那无奈却又倍感欣慰的妈妈。带着您的感受,与学生们一起交流,一起为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自豪吧。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自读自悟小兵的懂事、乖巧、疼爱父母的好品质。

难点: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生字:玩具柜

二、初读:正确、流利

1、自读、注意生字词

2、检查生字:卡片重点字词:找朋友富裕反义词贫穷

售(卖)货员芒:光芒四射

3、开火车分节读:你觉得玩具柜台前的男孩——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自读自悟

1、默读:

生汇报交流

2、你又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个懂事、喜欢小汽车的男孩,请小朋友们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

找到句子之后认真读读,这句中的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他的特点

四、研读课文,体会小兵的懂事、心疼妈妈

1、感悟男孩对汽车的喜爱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理解“只要……就……”、(速度快)“目不转睛”(动作演示)(看得入迷)、“闪着兴奋的光芒”(激动、渴望)

2、感悟懂事、心疼妈妈

——男孩的语??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

*为什么抢着说?妈妈非常的疼爱儿子心里也不忍心,小兵怕妈妈为难怕妈妈为这事而难过

他的这种心情以及这种语言都让我们体会到他的懂事,关爱妈妈等。

——妈妈的话

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

——阿姨的话

多懂事的孩子呀!

小结:小朋友们你瞧文章通过对小兵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刻画了他的这种懂事、心疼父母的特点,以后小朋友们写人物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四、角色朗读畅谈感受

角色朗读

——孩子们,我们也都是农村里的孩子家里并不富裕,可我们依然吃着那可口的零食,玩着刺激的赛车,那么在认识了小兵这个男孩之后,你现在在想些什么呢?请举手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我觉他很懂事,我要向他学习疼爱父母,多为父母着想不能太任性,还经常惹父母生气等;

我觉的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幸福,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样的美好时光!

六、课堂小结、作业

板书: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喜欢小汽车 懂事、心疼妈妈

动作:看到就跟 语言:男孩:“我只看看,不要……买”

目不转睛地盯 “不,谢谢,我不要。”

专心地看 妈妈:“心疼我,……不让买”

神态:闪着兴奋的光芒 阿姨:“多懂事的孩子呀!”

套玩具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玩具的外形不同,并能根据外形进行简单的分类。

2、能正确的分辩玩具的颜色,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小筐若干、小车子、彩带、布偶、小食品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形状和颜色

看,积木宝宝要和小动物玩游戏呢?可是积木宝宝走哪条路,才能最快找到小动物呢?

二、找找看,要走什么颜色的路能最快找到小动物

仔细看看,帮着找一找,并请孩子说说,为什么走这个颜色的路能最快找到小动物呢?

三、比一比,谁的积木堆得高,他用了什么颜色、形状的?

我们来玩游戏吧?看看谁的积木堆的高,都用了些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的呢?(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上来说说。)

四、要画画了,快收玩具吧!分类活动

1、快,要画画了可是桌子上这么多玩具都找不到自已的家了。小朋友说说,怎么办呢?”请幼儿(根据玩具形状、颜色)将玩具送到相应的篓筐中。

2、“玩具们都累了,请小朋友们送玩具回家休息。”幼儿自发收拾玩具,同类玩具放在一个筐内将筐送到玩具柜中相应标记处。

3、请小朋友们关心玩具们是否都回到了家。 “谢谢小朋友们,这么爱护我,关心我,明天我再出门和你们玩。”

套玩具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知道在玩完玩具后能将玩具分类放回到柜子里。

2.初步学习检查遗漏,养成做事缜密细致的好习惯。

3.养成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的自我保护意识。

4.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各类玩具。

2.幼儿用书。

3.课件。

教学过程

1、故事引题:

(1)教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不过大家听完故事后要告诉我故事里都有谁?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开始讲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教师讲完故事的上半段,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玩过的玩具要将其放回原处。

(1)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呢?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幼儿回答。

(3)教师:积木班长为什么不高兴了?为什么积木兄弟躺在地上哭?怎样才能帮助它们呢?

(4)幼儿思考,帮助故事中的角色想办法。教师小结:玩过的积木要把它们送回家,让它们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

3、教师继续讲故事的下半段,让幼儿感受股市的美好结局。

(1)教师:想知道积木兄弟后来到底回家了吗?请接着往下听。

(2)教师讲述故事。教师:积木兄弟回家了吗?小朋友们是怎样向值班老师保证的?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呢?

(3)幼儿回答。

4、联系将玩具送回自己的家,并学会将玩具归类。

(1)教师:你们看,我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玩具,谁来将它们送回家?

(2)幼儿分批将玩具送回原处,教师让幼儿检查是否将玩具都送回去了。

(3)请幼儿根据玩具的种类再送一次玩具,做到真正把玩具送回家。

5、让幼儿养成收拾玩具时检查的好习惯

(1)教师:现在我们都知道玩具的家在哪里了,那么我自己的家呢?

(2)幼儿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拿玩具的时候要记得玩具原先摆放的位置,在收拾玩具要检查桌面、地面上是否还遗留有玩具。

(3)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操作书上的'游戏。

(4)教师:在玩玩具时,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呢?

(5)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在玩玩具的时候,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不用玩敲击别人身体等。

【活动反思】

本人能以帮助小熊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活动中,能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场的菜时,能结合复习方位词与讲完整句。大部分幼儿能根据玩具的标记找到各自的家,但还有小部分幼儿放错家。本人没有及时检验幼儿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况,进一步让幼儿清楚玩具不能随意放置,应根据各自的标记进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时,本人有意让幼儿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单纯由老师讲,幼儿不能理解。如果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让幼儿亲自体验,这样幼儿才能清楚地了解不是人多就是好办事。

套玩具教案7篇相关文章:

玩具熊作文300字7篇

玩具熊作文600字7篇

买玩具的作文500字7篇

写玩具的小作文优秀7篇

我的心爱玩具作文7篇

卖玩具的作文500字作文7篇

我的心爱玩具作文优秀7篇

我最喜欢最喜欢的玩具作文精选7篇

我最喜欢的玩具的作文7篇

我的玩具枪作文500字7篇

套玩具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