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制定使得教师能够提前预见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准备,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实现更高效的知识传递,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养成教案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养成教案篇1
设计思路:
蔬菜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很多孩子更会头头是道地说:蔬菜很有营养的,多吃蔬菜身体好!而实际上我们却不难发现,孩子们无论是对蔬菜的认识程度还是对蔬菜的喜爱程度都是很不够的,很多孩子只能说出两三种最常见的蔬菜的名称,很多的孩子用餐时会悄悄地把蔬菜拨在一边……那么如何唤起幼儿对蔬菜宝宝的喜爱之情,使幼儿在宽松、自然、快乐的情境中了解蔬菜的主要外型特征和营养价值?于是"香香的蔬菜我最爱"这一便产生了。依据中班幼儿的认知风格和年龄特点,我们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幼儿的自主建构和真实体验。通过和爸爸妈妈上菜场、去食堂帮厨、学做小厨师、蔬菜造型、蔬菜拼盆、蔬菜品尝会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真实体验、自主学习、快乐分享的一个个活动中,充分感知了解蔬菜的不同种类、色彩、形态、口味等等。为了能使幼儿在自主、开放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他们表达与表现的心理需求。我设计了本次的综合活动"香香的蔬菜我最爱"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1、能较完整地说出自己所喜欢的蔬菜朋友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进一步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2、尝试选择不同的材料装扮自己,乐意表现和交流。
3、懂得多吃蔬菜营养好,样样蔬菜都要吃。
本次活动,我主要是在归纳提升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主的选择运用各类材料,通过找一找蔬菜朋友、装扮美丽的蔬菜宝宝、介绍交流、品尝共享等一个个活动环节,帮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大胆表现、自主交流、共享成功。
活动目标:
1、能较完整地说出自己所喜欢的蔬菜朋友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进一步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2、尝试选择不同的材料装扮自己,乐意表现和交流。
3、懂得多吃蔬菜营养好,样样蔬菜都爱吃。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装扮好的`各种蔬菜宝宝。
2、大屏幕、电脑、碟片。
3、蔬菜胸卡若干、各类披肩、纸盒、头饰、围巾等装扮用品若干。
4、盘子、烧好的蔬菜若干,纸巾等。
活动过程:
(一)找个蔬菜朋友:
1、师:哎呀!快来看,这里有好多好多的蔬菜宝宝,我们快来抱抱它们,和蔬菜宝宝说说话!
引导每个幼儿自己去找一个蔬菜宝宝做朋友,把它请回家。(幼儿自由选择已装扮好的蔬菜宝宝)2、鼓励幼儿同伴间互相交流:和好朋友说一说,我请到了xxx蔬菜宝宝。
3、提问:你请到的蔬菜宝宝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它?
(二)观看录像:
1、师:今天我还请来了蔬菜家族的新成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幼儿观看录像,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现代化的种植工艺,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引导幼儿讨论:这些蔬菜宝宝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小结:原来还有很多蔬菜宝宝是我们没有见过的,叔叔阿姨们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蔬菜宝宝可高兴了。
(三)装扮蔬菜宝宝:
1、大家这么喜欢蔬菜宝宝,今天我们也来把自己变成漂亮的蔬菜宝宝,好吗?
2、要求和建议:你要做什么蔬菜宝宝呢?先把它请出来,再想一想,这个蔬菜宝宝最爱穿什么样的衣服,怎样才能把自己变成人人都喜欢的蔬菜宝宝呢?
3、幼儿自由装扮自己,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互相帮助。
4、鼓励幼儿自由结伴相互介绍:我是xx宝宝,我长得怎么样……。
5、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
(四)游戏:配菜引导幼儿自由结伴,找其他的蔬菜朋友配对,把蔬菜炒得香香的。引导幼儿说出根据自己找的朋友说出菜名,如:炒炒炒,炒小菜,青菜炒蘑菇,味道好极了。
(五)快乐的分享活动:
小菜烧好喽!大家快来尝一尝!(幼儿品尝各类蔬菜)
小班养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独立自主、耐心专著、果决判断、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
2.培养幼儿的爆发力、弹跳力、柔韧性、体耐力、灵敏性、距离感、平衡感和协调性。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半数的篮球,u盘及其播放器、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部分:
(1)师生问好
(2)介绍篮球
(3)即兴带动
2、主体部分:
将幼儿分成两队,分组先让幼儿自己在原地进行跑接球练习,再让幼儿两人之间面对面(相距2—4米)进行相互传球练习。
注:对传给对方能接住的幼儿进行表扬,对没接住的幼儿进行鼓励。
队型同上,两人之间进行击地传球。
队型同上,两人间进行跑接球练习,跑到一定距离后就从旁边回到队伍后面排对《啦啦队音乐》科比运球:两人进行比赛,看谁先运球到一定距离(6—8米),并且球不会掉。
3、结束部分:
(1)找朋友互相放松。
(2)集体放松
(3)师生再见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独立自主、耐心专著、果决判断、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和培养幼儿的爆发力、弹跳力、柔韧性、体耐力、灵敏性、距离感、平衡感和协调性。在这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兴趣很高,充满积极性。活动引导部分进行热身练习,在这一环节中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孩子们都很爱球,平时在晨练时也经常会用到篮球,所以孩子们的篮球方面的技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整个活动能顺利又轻松的完成。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本次活动主要以技能训练为重,在游戏化方面体现的还不够,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多增加游戏的成分。
小班养成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的细节描写,品味爱的情感。
2、应该拥有一种博大的爱:关注那些苦难中的同类,关怀和同情弱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
2、理解“悲悯”情感和分析小说手法中节制的力量。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它博大无私,瀚如海洋;它绵长如线,细密如丝。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不知唱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与慈母的情怀。法国谚语说“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今天我们要学的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正如一部短小的黑白电影,在平静的、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展现了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二、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20世纪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是他父亲的非婚生子,从小在外祖父家生活,外祖母经常给他讲一些神话传说和鬼怪故事,这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共30万字,因为独特的艺术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他就成为拉美小说界的“掌门人”。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另一个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
2、有关该作品的评价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认为最好的小说。——马尔克斯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最喜欢的十篇小说之一。——中国“先锋小说”家余华
“为什么神父都会在这个女人面前不安?为什么枯萎的鲜花会令我们战栗?马尔克斯留下的疑问十分清晰,疑问后面的答案也是同样的清晰,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同时又觉得自己的感受还远远不够。”——中国“先锋小说”家余华
三、文本研习
1、情节疏理
八月的一个炎热的午睡时刻,一个母亲带着女儿到一个遥远的小镇祭拜因为撬门而被当作小偷枪杀的儿子。
讨论:是不是“小偷”?在母亲心中他是怎样一个人?
文本:回放一下43段枪杀的过程。53-56段母亲的评价的句子。
结论:一个被贫困(麻绳作腰带,光脚)、饥饿折磨得走投无路(低哑、极度疲惫、有气无力)的人,偷点食物——事实上的小偷。
从母亲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他一贯的表现——孝顺(听话)、吃苦(拳击养家糊口没办法把牙全部拔掉),“非常好的人”
2、初步感知:
假如你是这位母亲,你得知这个事实之后会是一种什么心境?
——设身处地的想想母亲的心境:接受事实,悲痛,哀叹生活的残酷、命运弄人。
我们看看文中是如何表现母亲这过程中的情感波动的?
板书:自尊、坚强、隐忍、愤怒、悲痛
法国谚语:“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3、精读品鉴
研读母亲克制自己情绪的语句,体会作者节制的叙事方式。
(1)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明确:用坚强克制悲伤。
(2)“拖鞋穿上!”
“梳梳头!”
“你要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往后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分析三个感叹号的作用)
小结:临近小镇,心中悲痛又矛盾,用命令的口吻克制自己的脆弱,所以在语调上显得特别强硬。
明确:以命令克制脆弱 内心十分悲痛而故作坚强 维护自尊。
(3)找到神父之后的一番对话。
(略去叙述,找三个学生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明确:以执拗克制激动。
(4)母亲是如何重复地说自己是小偷的母亲的?请说说她说这些话的神态。
小结:这是一位坚强隐忍的母亲,当要面对许许多多的流言蜚语时,爱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呀!
明确:以平静克制愤怒。
(5)母亲是如何神色自如的回忆儿子的?
好人、听话、吃苦
小结:马尔克斯显然不想煽情,只是想克制地叙述一件本身无需渲染就令人震撼的事情,也许对这样的一位母亲煽情只是一种罪恶。但是,从她简单的言行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个妇女内心隐藏的悲痛是多么刻骨铭心。也许你可以隐隐感觉到,这个妇女表面上平静地就像大地,但是内心却犹如地底下的熔岩,奔突激荡。镇静的背后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
4、面对这样的母亲,课文中出现了的其他人物是怎样的表现?(神父与其妹妹)
(1)当母亲说到“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我是他母亲”时,神父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明确:脸刷地红了……头上开始冒汗了……咕咕哝哝地说
暗示着母亲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
(2)找出神父几次劝阻母亲去墓地的话语并结合背景加以分析:
a“天太热了,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呢?”
小结(结合背景分析):这是一般的家常搭话,是一个神父对一个普通母亲的问话。
明确:普通问候
b“等一会走吧”
小结(结合背景分析):神父对这对母女充满了关切,他为了避免母亲受到伤害,才提出建议。
明确:关切的劝阻
c“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
小结(结合背景分析)神父试图相劝却又无能力,但可以看出神父心中道德的天平向母亲倾斜。
明确:无奈的劝阻
板书:同情 关爱 悲悯
五、合作探究
1、探究作品的情感与思想的蕴涵及社会价值
提问:小说中,作家描写了死去的“小偷”的母亲在世人面前的镇静以及神父在这位母亲面前的不安。这种镇静与不安的“倒错”,说明了什么?
小结:巴尔扎克曾说:“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她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神父在这坚强隐忍的母亲面前也汗颜了,母亲战胜了道德,这种感情超越时空,一个被人唾弃的小偷,在他们的母亲那找到了尊严,只有漫无边际的母爱才使她面对道德舆论的时候依然一如既往的表现自己的母爱。
板书日本谚语: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板书:“悲悯”——人类最高尚的情怀。
2、为什么将这么多笔墨(70段用了14、15段)化在母女俩乘火车时一路的环境描写?
窒息、荒凉、凄凉,不仅是写景也是写人物悲痛的心情。
“一模一样”可看出母亲根本没有心情赏景,只想快点到,心情很焦急——情感的蓄势
“荒凉”“贫瘠”,“香蕉公司”都是在暗示严酷的社会背景,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的状况正是如此,殖民者飓风般的掠夺和政权的反复更使这些国家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人民除了经受着贫穷之外,个体生命也没有丝毫的保障。为下文吃苦耐力的儿子因为饥饿偷食物作伏笔,也为后文镇上人们的这种麻木、蒙昧提供社会背景。——悬念、伏笔
3、作品以《礼拜二午睡时刻》为题有何深意?
作者选取一个夏日午睡时刻,不仅写出了时人的昏睡,但昏睡的仅仅是众人的身体吗?不,昏睡的还有众人的同情心和悲悯心,而母亲却在这一刻获得了生存的意义,获得了她作为一个母亲的全部价值,伟大的母爱打破了“午睡时刻”众人昏睡麻木的状态,不断的拷问着众人,在母亲的直视下,神父羞愧不安了,也让我们受到了心灵的震撼。这种震撼来源于母爱,来自于作家悲天悯人的一种情怀,更可能来自于生活本身。
小班养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不蒙头、不趴睡;
2、使幼儿能区分不同的音乐情绪,在音乐中入睡和起床;
3、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主动、愉快入睡。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用及时贴自制七色花若干;
2、录音机,优美舒缓及活泼的磁带各一盘。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出示七色花)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花?(引导幼儿认识七种颜色,说出名称"七色花")知道是从哪来的吗?(孩子们讨论)
小结: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这是小仙女送给咱班甜甜小朋友的七色花,因为呀,甜甜午睡可好了。小仙女就悄悄地送给了她一朵七色花。
2、提出午睡要求:
(1)小朋友要把小鞋分清左右整齐地放在活动室里;
(2)躺好后,自己盖好小被子,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千万别蒙着头睡。也不能趴着睡;
(3)只要小朋友不讲话,不玩别的东西,闭上眼睛听着音乐一会儿就睡着了。
3、播放《摇篮曲》声音由大到小直至消失,教师指导幼儿入睡。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睁着眼睛。那样,小仙女就不会来了。只有等小朋友都睡着了以后,小仙女才会悄悄地把美丽的七色花放在小朋友的枕头底下。
4、教师扮做"小仙女"将七色花放在午睡好的`幼儿枕头下。
5、播放欢快音乐,声音由小到大,幼儿陆陆续续起床。
6、寻找七色花:师:小朋友找找看,小仙女送给你七色花了吗?(孩子们在枕头下找到了美丽的七色花,互相观看,欢呼,高兴极了)
活动总结:
小班的孩子午睡习惯基本没有形成,教师及时捕捉到了这一契机。本次活动中,教师针对小班孩子比较天真幼稚的特点,设计了"小仙女送花"来引导孩子主动午睡。入睡前后不同音乐的运用,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衔接自然,恰倒好处。孩子们在音乐中入睡和醒来,区分不同音乐的情绪,培养了初步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班养成教案篇5
?大家来排队》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集体中要守秩序,了解守秩序的重要性。
2、通过游戏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在幼儿园及其他公共场合要如何守秩序。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杯子小玩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
1、教师出示装有玩具的杯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杯子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2、介绍游戏的规则和游戏方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取出杯子里的玩具)
二、讨论游戏时遇到的问题。
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为什么没有来得及把玩具从杯子里拿出来?
3、讨论解决办法:怎样可以很快的取出玩具?
4、总结取玩具方法:六个人不能同时去拿,要一个接着一个拿。
根据老师的方法再次游戏,体验守秩序的重要性。
三、联系生活,感知排队的重要性。
1、出示图片小朋友在生活中拥挤地的图片和小朋友有秩序排队的图片
师:你喜欢哪一张图片的小朋友?为什么?
小朋友喝水
小朋友洗手
上公共汽车
排队买票
2、请一组小朋友上来排队,其他幼儿观察他们有没有一个接一个的排队。
师:他们是怎样排队的'?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3、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我们应该需要排队?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秩序的一个接着一个的排队。
4、师:现在我要请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排队出去了看看是不是大家都会一个接一个的排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排队观察是否有秩序,并进行及时的提醒。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并幼儿养成遵守行为规范的习惯。
小班养成教案篇6
活动名称:
全语言整合《小小航天员》
幼儿年龄段:
大班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理解图画内容,启发幼儿对宇宙、航天的好奇,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
2、知道中国航天第一人等简单航天知识,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跟读儿歌,抒发做个小小航天员得到快乐心情。
4、认读汉字:航天员、按、遇、招、撒
活动准备:
1、录音机、朗读磁带、音乐《我的小飞机》、《我的朋友在哪里》。
2、幼儿人手一张字卡、装字卡的篮子五个、常规字条、大范例
活动重点:
认读汉字:航天员、按、遇、招、撒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并欣赏儿歌,启发幼儿对宇宙、航天的好奇,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理论依据:全语言整合、字宝宝乐园教参、
查阅有关太空知识让幼儿了解。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二、谈话引入
小朋友,我们人类住在哪?(地球)地球是太空中的星球,你们了解太空哪些知识?航天员在太空是怎样行走的呢?(航天员在太空行走的动画课件)
三、阅读图画
1、一片美丽的蓝色,这是什么地方?
2、星空中有什么?地球在哪里?
3、你们还看到了谁,小字点在哪里?做什么?(出示字卡“坐、航天船,引导幼儿认读。)
4、做上航天船就成为了什么人?(出示字卡:航天员,引导幼儿认读。)
5、航天员怎样操纵航天船?(出示字卡“转”)
6、小字点在星空看见什么?心情怎么样?
7、你想做航天船去宇宙看看吗?想去看看什么?
四、欣赏儿歌
幼儿按欣赏常规要求独立欣赏儿歌。
1、出示大范例,播放录音,幼儿欣赏儿歌。
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再次欣赏诗歌,教师示范划指诗歌。
3、你喜欢诗歌的哪一句?我们一起来跟他说说这句话。
五、跟读儿歌
1、听音乐传书,请幼儿讲述翻到26页,交代坐姿要求。
2、幼儿按常规独立跟读儿歌,要求幼儿尽量模仿录音朗读的语气语调。
3、师请一名幼儿上前跟读,其他幼儿划指,听前面幼儿跟读。
4、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随机出示字卡按、遇、撒、招)
5、分组跟读诗歌,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幼儿的划指情况。
6、听音乐收书。
六、朗读诗歌
坐上航天船,做个航天员是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怎样表现自豪的心情?
七、识字游戏
1、游戏:挖地雷
请一名幼儿上台背对其他幼儿,师取出一张字卡展示给台下的幼儿看作为地雷,台前幼儿指着字宝宝说:“是招吗?”说对了,其他幼儿说:“对对对,嘭!”,说错了,其他幼儿纠正说:“地雷就是×,嘭!”游戏继续进行。
2、游戏:摘星星
将字卡放在黑板上,请个别幼儿戴上飞船头饰,上前摘星星,摘下后读给全班的小朋友听:“我摘到的星星是——。”幼儿反复进行。
3、找朋友
(1)师将字卡送给每位幼儿。
(2)师幼听音乐为字宝宝找朋友。
(3)幼儿送字宝宝回家,师幼共同检验。
七、延伸活动:
观看“天宫一号”发射过程,引导幼儿说说长大了想干什么?
教学评析:
本节活动,设计通过播放“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记录片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唤起民族自豪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图片,激发幼儿的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幼儿通过看图、查阅资料,理解儿歌内容。“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20xx年的一件盛事,曾激起学生深深的民族自豪感,相信他们会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的。
小班养成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