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互动环节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前写好教案有助于课堂更加顺利地展开,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一次“我是冠军”的比赛中,幼儿们兴趣很浓,人人都想争当小冠军,普遍存在好胜心理,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意识到友谊重于比赛,朋友可贵的重要性。一次整理图书时,刚好看到了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该故事是让幼儿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遇到同伴有危险时要及时帮忙,该符合幼儿的阶段发展特点,这个活动对幼儿来说有直接,典型的作用,培养幼儿大胆表述的能力。本次活动就由此而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幼儿能丰富词汇和短句:“唯一的,真正的,永远的冠军,坚持不懈”,了解冠军的真正含义。
2、阅读绘本画面,猜测并理解故事情节,并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大胆地表述。
3、感受角色,天鹅和鸭子的心理变化;理解在比赛中,友谊重于冠军的道理,知道朋友的可贵。
【活动准备】
1、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
2、ppt
3、背景音乐
4、幼儿的阶段发展和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起幼儿表达情感的兴趣
1、教师: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的朋友做什么?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开始讲故事的开头,引出课题。
二、分段讲述故事
(一)看ppt绘本,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天鹅和鸭子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吵架了)
教师:图片中是谁呀?你们怎么区别他们呢?天鹅和鸭子为什么吵架呀?
(二)看ppt绘本,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1、(第一次天鹅和鸭子比赛游泳,结果鸭子赢了)
教师:两个好朋友比赛了什么?谁赢了?天鹅,鸭子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第二次天鹅和鸭子比赛飞高,结果天鹅赢了)
教师:谁飞得高?谁赢了?
2、引导幼儿思考:两次比赛是否公平?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天鹅和鸭子分出胜负?
(三)看ppt绘本,讲述故事第三部分
(天鹅和鸭子想通过木头人的游戏分出胜负,比赛中,有许多的小动物前来捣乱,可是为了得到冠军天鹅和鸭子都没有动)
教师:你看谁来了?蜜蜂,小白兔,乌鸭他们分别是怎么捣乱的?天鹅和鸭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四)组织幼儿玩木头人的游戏
1、让幼儿演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介绍游戏规则。
引导幼儿换位思考,体验当木头人的'感受,坚持不懈。
(五)看ppt绘本,讲述故事第四部分
1、(狐狸来了,把天鹅和鸭子抓回洞里准备煮了吃,狐狸先煮天鹅,天鹅想当冠军还是一动不动,鸭子看到天鹅有危险就跑过去救了天鹅,狐狸最后逃走了)
教师:狐狸准备做什么?天鹅怎么想?鸭子为什么动?最后你觉得谁是冠军?大家为这个故事取个名字吧?
2、相互讨论使幼儿情感提升,学会交流分享。让幼儿为故事取名字提高幼儿归纳总结能力。
(六)教师小结:论比赛天鹅是冠军,遇到那么危险的时候一动也不动,坚持到底;论勇敢鸭子是冠军,所以天鹅赢得了比赛的冠军,鸭子赢得了朋友的冠军,这个故事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们为这个故事取个名字吧。其实名字就在封面,名字叫《一根羽毛也不能去动》,如果喜欢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在图书角分享这本书。
活动反思: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这个绘本故事,展现这时候的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达不到自己渴望的目标很容易陷入失落,透过故事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成功猜算的上是真正的冠军,在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友谊。
活动中的问题整合
一、投票中的混乱
1、在活动中,组织了三次幼儿进行投票的环节,第一环节在鸭子和鹅开始比赛阶段,第二环节在比赛中,第三环节在比赛后。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投票。第一环节的投票是分批进行的,但是第二和第三环节处于疏忽,没有分批投票,幼儿一起来帖小花,显得拥挤和混乱。
2、投票的时候,尽管老师说每个小朋友投一票,但是还是有孩子将两张红花一起贴了上去,导致后来的没有红花投票。
二、提问时的重点
1、在每次看幻灯之后,老师都会问:他们动了吗?有的幼儿回答动了,有的回答没动,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将理由讲述出来。
2、活动中,老师的问题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提问和回答的模式中,老师回应孩子的回答都只是局限在“看”到的,少了一点继续探讨的“精神”。
活动后的自我反思
一、投票的困惑由于试上课的时候只选了十六名孩子参加,基本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忽略的投票中会出现拥挤和错投现象。
1、投票中出现的混乱,老师需要有目的的进行分批投票,避免拥挤。
2、幼儿出现投错票的现象,可以在“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第三回合”三次投票中选用不同颜色的花,如第一回合用红花、第二回合用绿花、第三回合用黄花,这样幼儿在投票的时候既能准确的将票贴在相应的位置,又能避免多投票的现象。
二、提问的技巧
1、活动后,发现孩子很能干,很多道理在活动一半的时候讲述了出来,由于预设的回答在活动最后,老师对孩子的回答没能及时深入的重视和引导。如在问当狐狸要将鹅扔进锅里的时候,鸭子会怎么做?这时候陈婧怡小朋友就很完整的讲了:鸭子会去救鹅,因为好朋友之间的友谊是最重要的,不能让鹅死掉!老师在孩子回答后就只是进行了肯定,没有进一步的探讨,如可以说:在朋友有危险的时候,任何事情都不重要,生命才最重要,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可以将书中的哲理再挖深一点。
2、从幼儿的提问上来说,应该鼓励幼儿大胆猜猜、说说。但是活动中并没有重点展开或是体现,没有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去想象天鹅和鸭子比赛时的紧张神态和激动的心情。而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示ppt,设计活动时欠考虑。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爱心树对男孩的无私奉献。
2、完整表达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自制大树一棵、《爱心树》ppt课件、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出示自制大树提问:“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2、‘这是一棵爱心树,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了解一下为什么叫它爱心树。’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
1、教师播放《爱心树》ppt。
(1)播放《爱心树》ppt第一段(从前——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提问:故事里有谁?大树为什么很快乐?
小结:大树爱男孩,男孩爱大树,大树是因为和爱的人一起游戏,它感觉很快乐。
(2)播放《爱心树》ppt第二段(一天孩子来看大树——大树很快乐)
提问:男孩没有和大树一起玩,大树为什么很快乐?小结:大树帮助了男孩,男孩快乐,所以大树也快乐。原来帮助别人,也能让自己快乐。
(3)播放《爱心树》ppt第三段(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提问:
①这次大树是怎么帮助男孩的?
②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为什么会有些……? 小结:大树把树干给了男孩,让男孩做成船去航行,大树很快乐。但是大树爱男孩,它舍不得男孩离开很久,
又担心男孩会遇上危险,所以心坎里却有些难受、担忧。
(4)播放《爱心树》ppt第四段(又过了很久很久——结尾)提问:大树只是个老树墩,什么也没有了,为什么它还能给男孩一点儿什么东西?
小结:大树爱男孩,很爱很爱,男孩快乐,大树就快乐,大树希望自己能帮助男孩让男孩快乐。所以它希望再为男孩做点事。
三、完整欣赏,感受树爱
1、教师播放《爱心树》ppt,并讲述故事2、故事里你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我们都喜欢这棵大树,因为大树很爱男孩,可以对男孩无私奉献,他为了帮助男孩,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了男孩。
四、经验积累,体会真爱
1、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大树一样关心、爱护我们,为我们无私奉献的人,知道他们是谁吗?谁可以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
2、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就象爱心树爱男孩一样。那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小结:是啊,以后我们也要经常为他们做些事,说些感谢的话。因为他们爱我们,我们也爱他们。
附故事:《爱心树》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男孩常常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小男孩儿爱这棵树,大树很快乐。
一天孩子来看大树,大树说:“来吧,孩子,爬到我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你会很快活的!”孩子说:“我需要些钱,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吧,把它们拿到城里卖掉,你就会有钱,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摘下树上的苹果,大树很快乐。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后来有一天,孩子又来了。大树高兴地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孩子说:“我需要一幢房子,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大树说:“我没有房子,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你就会快活了。”于是那个男孩儿把大树的树枝都砍下来,把它们拿走,盖了一幢房子。大树很快乐。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非常高兴,它声音喑哑地说:“来吧,孩子,来和我玩玩吧!”
孩子说:“我年纪已经大了,不愿意玩儿了。我需要一条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大树说:“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这样你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又过了很久很久,孩子终于又来了。大树说:“孩子,我真想给你点什么,可是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什么也没有。真是抱歉。”孩子说:“现在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太好了孩子,我这个老树墩,正好让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大树说,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小班阅读活动,绘本故事《我爱你》。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会对亲密的人或者朋友说|:我爱你。并体验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给自己的一种愉悦感。
2、记住故事,能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三、教学准备:
玩具狗一件,有关绘本故事〈我爱你〉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律动组织活动,通过活动,发现孩子们现场的闪光点,教师爱抚地摸着孩子们的脸,说一句:我爱你,引出课题。
刚才我说了一句我爱你。想想看,还有谁说过我爱你呢?(我妈妈,爸爸)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开心)。哦,原来啊,我们班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深深地爱着我们。那你把我爱你说给别人听过没有?(说过)。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一位新朋友哦。瞧--出示课件。
他叫乐乐,他非常喜欢说我爱你。乐乐呀,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儿,他无论看到什么,都会欢快地说我爱你,我爱你。小乐乐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小花,乐乐对小花说:小花,我爱你。乐乐继续往前走,猜猜看,他还会对谁说我爱你呢?哦,猜不出来呀,那让我们看看是什么?一朵黄颜色的小花。乐乐对黄颜色的小花说,小花,我爱你。乐乐又继续往前走,再来猜猜看,他又会对谁说我爱你呢?哦,那么现在看看和你们猜得一样不?哦,一棵大树。乐乐对着大树大声说:大树,我-爱-你。乐乐对小花,大树,还有蓝天上飘动的什么?(白云)对,乐乐会对白云说什么呢?(白云,我爱你。)乐乐回到了哪儿?(家)谁在等着他?(小狗)教师出示玩具小狗,猜猜看,乐乐会对小狗说什么呢?(小狗,我爱你)。哦,用好听的'声音让小狗听见,叫着小狗的名字对小狗说我爱你,小狗会更开心的,试试着。哦,快看,小狗听了可真开心啊。这么好听的话,小狗想再听一遍。再说一遍怎么样?哦,小狗真得很快乐,它高兴得直甩尾巴。哇,原来,把我爱你说给别人听,会让别人很快乐,很高兴。那我们也说说看怎么样?看着你身边的伙伴,叫着他的名字,对着他说我爱你。哇,说得好动情呢。下来看看,还有你最爱的伙伴吗?哇,好幸福啊,我也要试试。教师和小朋友互相拥抱并说我爱你。小二班的小朋友,我爱你们。师幼拥抱。把爱说给我,我会很开心很高兴的,你们开心吗?我还得到了一个大大的拥抱。瞧,把我爱你说给别人听,自己会很高兴,别人也会很高兴,还能得到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感觉简直太美好啦。
乐乐把玩累了的小狗送回了家。乐乐的肚子饿了。要开饭了,乐乐会说什么呢?猜猜看?(米饭我爱你,青菜我爱你。)这么多好吃的,是妈妈给乐乐准备的,我们的妈妈呀,每天给我们做好多好多好吃的饭,还会为我们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你们知道吗?(知道)来,闭上小眼睛想想妈妈笑眯眯的模样。看你们也笑眯眯的样子,原来想着妈妈笑眯眯的样子就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妈妈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呢?
瞧,老师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为什么妈妈每天要上班,累得腰也疼了,腿也酸了,还要为我们做这么多这么多的事情呢?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呀,因为妈妈爱着我们,深深得爱着我们。你们爱妈妈吗?爱妈妈就要用好听的声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让我们沉浸在妈妈的爱里面,听一个温暖的故事,一个我爱你的故事。
有一天,老师教了一句我爱你。老师说,爱是要说出来的。回家的路上,乐乐可忙坏了,小花我爱你,大树我爱你,白云,我爱你。回到家,乐乐一看到妈妈就大声地喊:妈妈,我爱你。小狗我爱你。爸爸很吃惊,刚一凑过来,乐乐说对爸爸说:爸爸,我爱你。开饭了,乐乐拿起筷子,大声地说:米饭我爱你,青菜我爱你。该睡觉了,乐乐爬进温暖的被窝儿,欢快地说:小床,我爱你,枕头我爱你,小布熊我爱你。妈妈和爸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起说:我爱你。这就是我爱你的故事。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含义,明白任何事务、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点的。
2。喜欢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取长补短。
3。体验婚嫁带来的喜悦气氛和抬轿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欢庆音乐一段。
2。《老鼠娶新娘》系列图画。
3。故事背景音乐一段。
4。汉字卡片:太阳——————照;乌云——————遮; 风——————吹; 高墙——————挡;老鼠————————打洞; 猫———————抓;
取长补短
活动过程:
1、导入: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你来听听看在这段音乐里人们会在做些什么事?
幼儿讨论(高兴的事、结婚)都是高兴的事情,今天老鼠村也发生了一件高兴的事情!
(2)_出示图片:花轿
提问:什么时候会坐轿子?今天老鼠美叮当也坐上欧陆花轿,当了新娘。
2、老鼠娶新娘
(1)美叮当要出嫁了,她要找一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出示循环图)她找到了太阳、云、风、高墙、老鼠小阿郎、猫。你们觉得他们中间谁是最强大的新郎呢?为什么?
(2)美叮当到底会嫁给谁呢?我们来听听故事。
讲故事(边讲边演示图片,故事背景音乐轻轻响起)
提问:你觉得在这个故事里谁是最强的`新郎呢?他有什么本领?幼儿讲到谁就出示子卡。
小结:他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分别是……,但是没有人是最强的。
3、最强的你:
小朋友你们有最强的地方吗?我们把最强的地方叫做长处,你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吗?每个人都有长处,有长处,可真好,因为长处会让我们很棒。
4。、不强的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但每个人也有不够强的地方,我们把不强的地方叫做短处,你知道你的短处是什么吗?请2—3个幼儿回答。你们能够知道自己的短处,真好,因为只有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
5。、朋友圈:
我们都有长处和短处,今天老师带你们来玩一个朋友圈的游戏(用你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你的短处请别人来帮助你,这就是取长补短)出示子卡。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我们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时,就会变得很强大。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元宵节的民俗风情。
3、了解元宵节的风俗,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喜欢过节吗?这是什么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放元宵节动画)
2.那天,你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和谁在一起?(指名说)谁能照样子再说说!(板书课题:元宵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能把元宵节的欢庆场面都表现出来,现在就读给大家听!(范读)
2.大家想读吗?自己试一试!并注意哪个音节出现的次数最多。
3.找一找,yuán都藏在哪些词里?(指名说)用笔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四人一组,互相帮助,试读这些词。
4.指名读,大家一起试一试!(屏显:元宵节 汤圆 团圆 圆又圆)
5.给“圆”字开花,了解“圆”的意思,渗透“团圆”含义。
6.反复认读,强化识字。自由带拼音读→师指字(屏显)学生读→同桌互相检查、正音→去掉拼音自由读课文→随机指字读
7.四人一个小组,把你识字的方法、窍门说一说。
8.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识字情况,并进行扩词、说话练习。
9.渗透“元宵节”的来历,创设意境,“送生字宝宝回家”。(屏显:学生喊出生字宝宝的名字,认对后生字宝宝归位)
10.游戏:“摘灯笼”。(想一想,本课生字都会认了,再举手“摘灯笼”。)
11.“开火车”读词卡,为朗读儿歌做准备。
三、指导朗读
1.自由读儿歌。
2.学生读,学生互评。
3.师范读,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读。
4.同桌互读。
5.今年的元宵节过得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吗?(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把这种心情带入课文再读一读!
6.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边想边读)
7.请读得最有感情的同学上台表演。(创造性地朗读)
8.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也在今天举行?(拓展学生思路)
9.让我们把美好、团圆、幸福、有趣的元宵节读出来吧!(想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能背的同学就背)
四、创新拓展
1.我们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你能用这样的句式给大家说一说吗?(屏显:______, _______在一起______ 。)
2.有一个节日,和元宵节很像,月儿也是圆圆的,你能猜出是哪个节日吗?
3.如果我们把《元宵节》改成《中秋节》,你觉得行吗?试一试!
看花灯
教学目标:
1、认字15个,写字画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景象培养学生想像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4、句式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元宵节》,大家来说说元宵节人们在干什么?(吃汤圆)“汤圆”的“圆”是什么意思?(团圆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团圆了,咱们再一起去看看元宵节最好玩的花灯吧!(好)(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三、认识字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走进花灯的世界吧!(生齐读课文)
1.看第一盏花灯,认识“金”、“吐”、“泡”。
(师出示词语卡片“金鱼”,先认“鱼”,再读文中句子,认“金鱼”这个词,最后认“金”字。)
2.看第二盏花灯,认“眨”、“睛”、“猴”。
(师“眨眼睛”,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进行讨论。)
3.看第三盏花灯,认知“走马灯”。
4.看第四盏花灯。
5.小结。
四、熟读课文
1.教师领读课文。(提醒学生“吐”“眨”“追”“立”这四个字要读重音。“真”要拖长音。)
2.生练读课文。齐读。教师指导后再读。挑战读。
五、再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认读,评出“优胜小组”。
2.指名认读生字卡片,评出“优胜个人”。
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六、布置作业
发挥想像力,把自己喜欢的花灯画下来。明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花灯最好看。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
2.懂得家中事情要共同分担。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演示文稿),绘本图片,黑板,小铃。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用长尾夹夹住绘本的后半部分。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探究朱家故事兴趣
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
师:你们拍过全家福吗?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
2.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
师: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的不同寻常。)
小结:朱家所有重量都压在朱太太一人身上,朱太太心情一点也不好。一起看《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二、朱太太不快乐的原因
1.幼儿阅读前半部,寻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
2.分类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所做的事情。
师:朱太太为什么心情不好?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从第几页发现的?
小结: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人做,朱家父子从不分担,难怪朱太太闷闷不乐。
三、感受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变化
1.朱太太离开的原因。
师:有一天,朱先生和孩子像平时一样打开家门,可是没有人迎接他们,家里静悄悄的。壁炉上留着一封信,写着“你们是猪”……
师:朱太太为什么说朱家父子是猪?
小结:朱太太觉得朱家父子三人太懒惰了,跟猪一样,所以离家。
2.没有朱太太的朱家生活。
师:朱太太离开家后有人做家务吗?有什么变化?打开长尾夹阅后半部,找找朱太太离开后朱家的变化。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第15页。)
3.感受朱家的变化。
师:朱家发生了什么变化?人物有变化吗?环境呢?为什么画家要把这些全都画成猪的样子?
小结:朱太太离开家后,家里又脏又乱,就跟“猪”的家一样。
4.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
师:他们最希望谁回来?为留住朱太太,父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四、完整欣赏,懂得共同承担的道理
1.完整欣赏故事。
(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师:父子三人共同承担家务,表情怎么?朱太太现在心情怎样?
小结:全家人共同承担,才能幸福快乐!你喜欢现在的朱家吗?
2.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我也会分担”。
师:你们家里的家务都是谁做?你会帮爸爸妈妈分担哪些事情?
小结:全家人一起分担家务是幸福快乐的。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读图是从画面关注本质,所以提问更要精准、巧妙,且直指目标。
1.有理有据地推测。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关注图片,并停下来分析,理解画面信息所反映的各种关系。幼儿能根据画面背景推测角色的关系,能根据角色动作、神态推测角色的心理,能随着画面推测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正是有了这样的引导,幼儿的推测变得有理有据了。
2.自信大胆地表达。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中,教师的提问要精巧,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都给予积极、正面的回应,回应的内容或概括、提升、总结,或质疑。这对幼儿是肯定和鼓励,使幼儿的表达更自信大胆了。
3.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帮助幼儿真正理解了绘本的内容,因为只有幼儿自己观察图片、理解图片,才能真正领会图片的意义,从而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故事内容。
绘本中处处充满着机智以及视觉上的幽默,他们完全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细细体会,并能充分享受到类似于侦探游戏的乐趣,挖掘出许许多多隐藏在画面中,不合理却饶有兴味的细节。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浮于表面的视觉笑话上,教师的用心是要藉此引发孩子去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家务事要共同分担,愿意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
★ 风的力量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