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要想教学工作得以顺利,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在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后,我就可以认真书写教案了,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7篇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abc三段体的表现形式,乐于参与音乐游戏。

2、学会用xx xx ︱x o ︱和xx xx ︱xx xx︱︱x x︱x 0︱的节奏进行念白。

3、在倾听音乐的基础上体验自主游戏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选段。

2、各种颜色的手圈若干,手鼓一只。

3、课前幼儿了解过水果沙拉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热身:围绕xx xx ︱x o ︱的节奏进行问候游戏。

师:“小朋 友你 好! ”,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回应。

二、游戏:《魔法大变身》

1、幼儿尝试用水果的名称进行念白。

提问:你 爱 吃 什 么?(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回答)

2、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并游戏。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并示范。

① 重点练习“xx xx ︱xx xx︱︱x x︱x 0︱”的节奏型。

②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并示范玩法:跟着鼓的节奏,说两遍自己爱吃的水果,然后念出咒语(芝麻开门,芝麻开门,变变变!)最后用自己的身体创意水果的造型。

(2)幼儿集体游戏:《魔法大变身》。

三、音乐游戏:《水果沙拉》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熟悉音乐的曲式结构及表现形式。

(1)初步欣赏音乐,熟悉音乐的abc三段体曲式结构。

师:“你们变出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我来教你们做水果沙拉吧,仔细看好哦!”教师随音乐表演。

提问:我是怎么做水果沙拉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哼唱相应的段落,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曲式结构。

(2)再次欣赏音乐,掌握音乐的表现形式。

提问:我按什么步骤来做水果沙拉的呢?

2、幼儿进行《水果沙拉》自主游戏。

(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手圈,讲解并示范游戏玩法。

①引导幼儿根据水果的颜色来选择手圈。

②游戏规则:放入自己爱吃的水果;再用力的搅拌它们;最后加上自己喜欢的调味料,一道美味可口的《水果沙拉》就做好啦。音乐结束变回水果造型。

③幼儿集体随音乐游戏。

(2)两人合作自主游戏。

师:一种水果做沙拉口味有些单一,我们邀请一个好朋友一起来做吧!

(3)多人合作自主游戏。

师:想让沙拉的味道更好吗,那我们多邀请一些朋友一起来做吧!

四、结束:幼儿有秩序的离开。

师:今天做了这么多水果沙拉,都有些累了。我们去休息一会!

【活动反思】

活动效果评析:通过“我会做水果沙拉”健康活动的开展,我班幼儿有了很大变化。家长反映幼儿吃饭吃得香,不挑食,不挑菜,也爱吃水果了。家长说这项活动帮助孩子养成了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优势:

(1)、选材实际,来自于熟悉的生活环境;

(2)、通过看、说、尝、做、吃一系列参与活动环节,达到活动目标。

(3)、符合小班幼儿心理特征及教育。

(4)、增长了一些生活知识。

不足之处:

(1)、活动衔接不连贯;

(2)、组织和设计活动时,留给孩子自由空间较小;

(3)、活动气氛差。

今后改进:考虑活动的衔接、氛围,幼儿活动时的主动性。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胆小鬼》这首歌曲活泼而富有童趣,曲风诙谐幽默。根据歌曲特点,首先激发兴趣,因为兴趣能推动幼儿探求知识的动力,进而产生学习需要这一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所以,把它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与孩子的现实生活产生强烈共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中提炼歌词,进行演唱。才休止符的处理上让幼儿在空拍处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在演唱衬词时采取由老师手势提示幼儿准确地演唱衬词。最后点题,体会对胆小鬼的否定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

2、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在教师手势的提示下较准确的演唱衬词。

3、在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诙谐情趣,和“胆小鬼”的否定情感,培养幼儿勇敢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图谱八张。

2、有衣服架上挂衣服帽子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个叫冬冬的小朋友,他的胆子特别小。刮风打雷下雨,他都害怕。有一天晚上,他半夜里爬起来,遇到了一个妖怪。这个妖怪长着四个脑袋三条腿。冬冬连忙去找爷爷,爷爷听了哈哈笑,带他去抓鬼。他们碰到衣服架,帽子掉了一大堆,妖怪却不见了。妖怪哪去了?

(幼儿回答)

继续提问:冬冬半夜起来看见的真的是妖怪吗?

幼:不是,是衣服和帽子

师: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吧!

1)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故事内容就是歌词)

2)小朋友讲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有节奏的读一读吧!(师幼一起有节奏的读故事)

师:真棒!我们请出小手来帮帮忙吧!

(师幼一起边拍手边有节奏的念)

师:小朋友的小手和小眼睛真能干,现在老师想请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来比一比,谁最棒?(先请女小朋友再请男小朋友)

师:我觉得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都很棒。

二、学唱歌曲,掌握休止符。

师:这个有趣的故事,老师帮它编成了一首歌,你们想学吗?(想)先听老师来唱一唱。

(师师范)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老师在唱歌的时候加了点头的动作,用点头来表示空拍,空拍就是不要唱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幼一起加上点头的动作来唱)

师:那请小朋友们再想一想,空拍的地方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来表示,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幼儿讨论)

师:讨论好了吗?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还想到了什么方法?

幼1:还可以拍手。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空拍的地方用拍手来表示。(幼儿练习)还有其他方法吗?

幼2:拍腿

师:拍腿也可以的,我们来学一学。

幼3:拍肩

师:准备,听好前奏。

幼4:跺脚

师:大家一起来。

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 师:这首歌曲除了可以加上动作来唱,老师还有一个有趣的唱法呢,想不想听一听?

(师范唱,并加入衬词)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个有趣的唱法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啊?

(幼儿回答)

师:老师在空拍的地方不再是用拍手、拍头来表示了,而是加上了衬词。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唱一唱有趣的衬词,老师来唱歌词。

师:老师觉得唱衬词很有趣也想来唱一唱,这样吧,我们交换一下,你们来唱歌词,我来唱衬词。

师指挥分组演唱:分成两组,一半幼儿起立。教师指挥一半幼儿唱歌词,一半幼儿唱衬词

四、取名字 师:我们学会了唱这么好听的歌曲,可是它还没名字呢!请小朋友来帮它取名字吧。

(幼儿自由回答)

五、谈话:不做胆小鬼,做个勇敢的好孩子。

六、律动:不怕不怕

师:今天学会了唱这么有趣的歌曲,开不开心?(开心) 那就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动起来吧,随便你做什么动作。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篇3

活动背景: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游戏的乐趣。“捉小鱼”是根据民间音乐游戏“捕鱼”与主题“甜甜蜜蜜”相融合而产生的一个主题背景下的民间音乐游戏活动,这个游戏的旋律优美,内容比较简单,适合小班年龄幼儿,而且游戏的趣味性较强,能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同伴之间的甜蜜美好,并体验民间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因此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配合歌曲音乐初步掌握游戏的玩法。

2.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能配合歌曲音乐初步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事先学会许多小鱼游来了歌曲、许多小鱼游来了音乐、小鱼头饰、捕鱼人、鱼网、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带领幼儿学小鱼游进入活动室。小鱼们池塘到了我们休息一下吧!(模仿小鱼游进入活动室使幼儿能够融入小鱼的角色。)

2.捕鱼人进场:看,那边有两个捕鱼人,他们拿着渔网想要和我们做游戏,我们跟捕鱼人打个招呼好不好?(跟捕鱼人打招呼主要是为了能与下面的环节相衔接。)

二、学习游戏,掌握玩法。

1.捕鱼人示范捉小鱼。

2.刚刚捕鱼人是用什么来捕鱼的?(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认识游戏时所要用到的道具,不但增强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这样的方式能让幼儿更好的了解道具的使用方式。)

3.当歌曲唱到哪里的时候捕鱼人要来捉小鱼呢?根据幼儿情况进行再次示范。(这是游戏的难点,因此在这里我又重新示范了一次,这次是用清唱的方式来示范的,唱到“快快捉住”的时候刻意放慢了速度并将动作夸张化,让幼儿更加清楚的知道唱到这里时要将渔网放下来捉住小鱼。)

4.被捉到的小鱼哪里去了?(我将抓住的小鱼带到了呼啦圈里,让幼儿清楚的看到小鱼被抓住之后要游到这里来。)

5.请个别幼儿示范。(在老师的帮助下示范的比较顺利。)

6.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捕鱼人呢?请部分幼儿做捕鱼人,部分幼儿做小鱼进行游戏。(当音乐唱到“快快捉住“要放下渔网时幼儿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7.教师强调游戏规则:捕鱼人一定要等到歌曲唱到“快快捉住”时才能去捉小鱼。

8.集体游戏。

三、结束活动

天黑了,捕鱼的人回家了,小鱼们我们也回家吧!幼儿离开活动室。通过幼儿模仿小鱼来引入活动,让幼儿能够在扮演小鱼的情境中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篇4

游戏目的:

1、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增进男女间亲密的情感。

2、倾听音乐,感受ab两段旋律、节奏的不同。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匹配动作,遵守游戏玩法与规则。

3、引导幼儿探索在双圈上如何交换玩伴的方法,创编二人游戏的不同玩法,增强幼儿间的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准备游戏:

vcd,音乐选自《伙伴舞》,碟机,人手一个手腕花

游戏过程:

1、听音乐,跟随老师做声势律动,熟悉音乐ababab的结构。

2、交代新游戏名称,让幼儿理解什么是"两小无猜"-------解释一男一女从小在一起玩耍,两人十分要好,非常亲密。

3、教师讲述游戏玩法及规则。

游戏规则:a段音乐第2乐句停一定要找到朋友。b段音乐一男一女两个好朋友在一起玩游戏,音乐结束游戏停止。马上接着去找下一个朋友,游戏反复进行。

介绍老师小时侯玩的几种游戏:《斗鸡》:把一条腿抬起来,放到另一条大腿上。用手抱着抬起的脚,单腿在地上蹦。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人,可以进行单挑独斗,以脚落地为输。《掰手腕》:两人同时单腿跪立,右手相握放在各自的右腿上,可用左手托右下肘,比臂探索对方。首先失去平衡而挪动脚步者为输。《推手平衡》: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相隔一定的距离,用双手推对方。首先失去平衡而挪动脚步者为输;《跳马》:一个人弓着腰,另一个人借助双手臂的支撑力量从上面跳过去。有一定的危险性!幼儿观看欣赏切勿模仿。

4、师生一起探讨如何在圈上找朋友。

5、随音乐,幼儿尝试两两合作进行游戏。

(前半部分主要是表演游戏,幼儿会把注意力放在听音乐的变化和模仿老师的动作上,但是音乐变化很明显,很快孩子就能掌握,慢慢他们的兴趣点会随着他们的熟悉程度而逐渐减低,因此增加的游戏难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刺激和兴奋点,游戏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双圈上找到合适的同伴,这样的游戏难度幼儿通过尝试是可以达成的,而且有变化的空间,比如当孩子达成了很顺利地找到同伴这一层面的要求时,教师可以将活动难点放在和同伴创造性二人玩的方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拓展游戏:

1、幼儿创编游戏的新玩法。

两人一组,讨论后并展示两人创造的新玩法:如:炒黄豆、拔河、两人两足、蹬车、你推我挤、钻山洞、背靠背背人、迷迷转锤子剪刀布、摔跤、仰卧起坐,扫腿也说扫荡腿(用一只腿猛力横扫以绊倒对方。)

2、按孩子们创造的新玩法进行游戏。

3、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不在圈上随意找个玩伴随兴玩游戏。

温馨提示:后续游戏可以分别尝试游戏新玩法。不一定一次性进行。对孩子间的胜负不做评价,只重视游戏中快乐的体验,不强调游戏的结果。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2、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通过感观和体验,认识到乐曲的特点。

3、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活动准备:

1、 已熟悉碰铃、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乐器(碰铃、串铃、哨子)。

3、电脑课件(图谱)。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赏歌曲。

导入语:今天梁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结:原来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

3、演示课件,第二遍完整欣赏歌曲。

提出要求:“这次我们来听听蒙语版的歌曲,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共有几段?到底是不是有问有答的?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

4、小结: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幼儿自由讲述,老师作总结)

二、分段欣赏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请小朋友用不同的动作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来打节奏。”

2、能做出代表动作的幼儿示范。(大家学着做)

3、激发幼儿做出女儿和爸爸同时出现的动作。

――“女儿来了(拍手),爸爸来了(跺脚),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

4、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

――“第二段又是谁问谁答的呢?那么妈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

5、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6、边看课件,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三、选择乐器进行节奏乐演奏。

1、乐器与歌曲的.角色配对。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帮助谁就选择对应的乐器,但是音乐没开始,我们的小乐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3、看指挥,幼儿进行分角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引导幼儿每人使用三种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边看图谱边操控乐器。

2、初步尝试看图谱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够好的地方。

4、再次进行演奏。

五、结束部分:

小结:刚才的游戏好玩吗?今天你们都表现得非常棒,有许多小朋友的反映相当的敏捷,表扬小朋友。那我们把这么好玩的游戏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好吗?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篇6

1.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熟悉3/4节奏。

(2)感受乐曲,有表情地吟唱歌曲,尝试大胆地创编歌词。

2.重点与难点

本教材的重点是熟悉乐器继续培养幼儿节奏感;难点是让幼儿有表情地吟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歌词。

3.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歌曲《听》的伴奏磁带。

(2)提供舞蹈道具(如:彩带、花朵等)。

4.设计思路

大班下期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节奏感,但是对于3/4的乐曲还需要给予不断的听赏,使幼儿熟悉3/4节奏型。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歌曲《听》,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感受3/4旋律,同时,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根据本教材歌词简单易懂的特点,我们尝试让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歌词,提高幼儿音乐兴趣,并且在反复创编中进一步感受3/4节奏。

5.活动流程

(1)在角落游戏中听赏旋律,感受旋律,激发对活动的兴趣。

①在角落游戏中放入磁带《听》引导幼儿听赏,感受3/4节奏,感受旋律的美。

说明幼儿可以在角落里听着音乐自由舞蹈,教师指导重点是让幼儿在感受旋律美的同时切准3/4节奏,可以提供一些刀具激发幼儿自由创编感受乐曲的兴趣。

幼儿自由听赏、自由创编可在角落里延续二周左右,叫要鼓励所有的幼儿都来参与。

角落游戏中这个内容的讲评很重要,讲评的内容应该从幼儿切准3/4节奏和幼儿大胆创编舞蹈感受旋律的美着手。

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共同游戏"今天是多么美好"师生接龙说:"我听见风儿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我听见闹钟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我听见树叶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要求接龙时和别人说的不同,要求有一定的节奏。

说明幼儿在参加这个结论游戏时,为今后的创编歌词打基础,教师指导应将重点放在创编不同的内容以及让幼儿用3/4节奏说出话语。

(2)在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创编歌曲。

①感受乐曲,有表情表现3/4旋律。

教师放录音磁带,让幼儿听赏歌曲,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鼓励幼儿有表情吟唱歌曲。

说明这首歌的旋律幼儿已经在角落游戏中反复听赏,是熟悉的,这首歌的歌词又是相当简单的,因此在完整听赏教师的演唱后可鼓励幼儿有表情吟唱歌曲,这里的指导重点依然要引导幼儿唱准3/4节奏。

②鼓励幼儿尝试创编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创编鼓词,看谁唱的最好,幼儿可以将生活中、游戏中的内容都创编进歌词里。

教师指导重点是幼儿在演唱创编出来的歌词时,也应注意切准3/4节奏。

教师指导幼儿创编歌词要引导幼儿运用规定的句型,大胆地想象,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内容。

(3)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感受乐曲,探索创编。

①继续在角落里让幼儿根据乐曲大胆创编舞蹈,切准3/4节奏。

②在角落里放入游戏"创编比赛",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创编歌词,进一步感受3/4节奏,并在集体、小组面前大胆表演。

说明此内容可以放置1~2周,鼓励幼儿都来参与,教师指导重点应放在幼儿大胆创编,切准3/4节奏以及有表情吟唱上。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用跳跃和连贯的长法演唱,表现歌曲中星星闪烁和睡觉两种不同的感觉。

2、学习轮唱和跳跃连贯的声音伴唱,要求两声部较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学会儿歌(歌词)。

2、星星图形谱。

3、人手两颗小星星。

活动过程:

1、在音乐《闪烁的小星》伴奏下,幼儿两手各拿一个小星星,边唱边跳进教室。

2、发声练习:《星星真美丽》,根据老师的问答,幼儿回答。

3、新授歌曲。

(1)熟悉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a、听前奏回忆名称。

b、幼儿齐唱歌曲。

c、看星星图形谱唱歌曲。

(2)学习伴唱。

一半小朋友唱歌词,另一半小朋友来伴唱,让幼儿自己讨论用什么声音来伴唱。

(3)教师出示星星睡觉和星星闪烁的两张图片。

小朋友观察讨论说说两颗星星在干什么?

老师要唱小星星的歌,你们听听老师唱的是哪颗星星?为什么?

(4)老师用轻轻的舒缓的连贯的声音唱一遍,启发幼儿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音的连贯去分辩。

(5)让幼儿学会用“嗯”来伴唱,教师先示范。

(6)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唱法表现出欢快的星星眨眼,跳舞的情感。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7篇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数鸭子教案6篇

音乐《我的好妈妈》教案5篇

音乐课教案模板8篇

音乐课教案模板模板8篇

音乐鉴赏课教案5篇

小学音乐鉴赏课教案5篇

小学音乐鉴赏教案6篇

让世界充满爱音乐教案6篇

音乐课教案模板参考5篇

音乐课教案模板参考8篇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