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6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个成功的教案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教师思考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解决方案,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6篇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6页例2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听算。(略)

2、 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896

253

二、新授

1、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243 教师问:大约是什么意思?求它们的近似值用什么方法?再问: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教师板书。

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4、对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5、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 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教学反思:

本课我打破常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估算的本质和目的,从而掌握估算。计算题的.估算精确范围比较宽松,一般情况下正负误差均可。这正是锻炼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时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除了教学书本上的方法外,还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出与书本不同的方法。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124÷3≈153÷4≈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学习估算方法。

(1)124÷3≈如何估算?

生1:124≈120190÷3=40124÷3≈40

生2:124=120+4120÷3=404÷3≈140+1=41

分析与比较: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2)学生独立估算:143÷4≈

生1:143≈160160÷4=40143÷4≈40

生2:143≈120190÷4=30143÷4≈30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200÷3≈_____。

生1:200≈210210÷3=70200÷3≈70最多能买70本。

生2:200≈180180÷3=60200÷3≈60最多能买60本。

生3:200=180+xxxx0÷3=6020÷3≈660+6=66最多能买66本。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185÷4≈

生1:185≈xxxx00÷4=50185÷4≈50最少需要50间。

生2:185≈160160÷4=40185÷4≈40最少需要40间。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估算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0一31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地读出除法算式。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教学。

教具学具:

师生均准备小棒,师准备小黑板、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8÷46÷26÷335÷518÷2

9÷38÷24÷424÷649÷7

2.口答。

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

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根?

[说明: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及除法的平均分法,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新课

1.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请看下面的题,你能用一句乘法求出商吗?

2.教学例1。

(1)出示例1:60÷3

(2)让我们来动手分一分小棒。

说明:放手让学生分小棒的过程中,有的可能一捆一捆地分,而有的'则可能一根一根地分。

比较:哪种分法最简便?

(3)如果不用分小棒的方法,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吗?你是怎样想的?

[说明:让学生充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比较:谁的想法最合理,最简便?

归纳出:60÷2=30

6个10÷2=3个10

(4)想一想:600÷36000÷3

40÷2500÷58000÷2

这些题分别怎样想?

(5)小结: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多少个百、多少个千……

3.教学例2。

(1)出示例2:69÷3

(2)学生尝试:你能说出这道题的得数吗?

[说明:很多学生能说出得数,但计算方法不一定对,所以教师在此暂不问学生的想法。对有困难的学生也不作任何提示。]

(3)分小棒:把68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根?

[说明:大多数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已会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提示:69就是几捆几根?]

问:你是怎样分的?先分什么?再分什么?

(4)再来说一说刚才你算出69÷3的思考过程。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6个十÷3=2个十=20

9个一÷3=3个一=3

20+3=23

(5)做一做:

28÷236÷355÷5这些题怎样想?

(6)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一、分别除以除数,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

4.教学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1)你会用两种方法读算式3×2吗?

(2)用类似的方法试读:60÷3

说明:学生即刻会读:60除以3,还可读作3除60。教师还可指出黑板上的一些算式让学生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1)80÷4可以这样想:8个()÷4=2个()=()

900÷3可以这样想:9个()÷3=3个()=()

6000÷2可以这样想:6个()÷2=3个()=()

48÷4可以这样想:4个()÷4=1个()=()

8个()÷4=2个()=()

()+()=()

(2)64÷2可读作(),也可读作()。

2.列式并写得数。

(1)3除900得多少?

(2)84除以2得多少?

(3)把3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4)4000里面有多少个2?

3.夺红旗:写出下列各题得数。

8÷230÷240÷480÷464÷2

80÷239÷348÷284÷463÷3

800÷260÷3500÷56000÷288÷8

8000÷282÷296÷377÷769÷3

四、总结全课,揭示课题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算理。

2、让学生经历探究和交流的过程,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算理,学会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你能说说40÷2可以怎样算吗?

二、探究新知:

1、屏幕呈现文字:有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得几根?

师: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师:那么21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充分的说一下)

充分让学生回答如:a、十位上4除以2得2,个位上得2除以2得1,合起来是21;b、十位上得4是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就是20,个位上的2除以2得1,20加1等于21。

同学们用小棒分一下,说一说你们一共分了几次,先分的什么,又分的什么。找一个同学用实物投影演示一遍,老师再用大屏幕演示一遍。

2、那么63÷3可以怎样想呢?再让学生说一说。

3、如果这42根小棒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几根?

1)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2)得数是多少?(让学生感悟口算的难度,可以找举手的同学说说,但大多数同学口算还是有难度)不像前面的题那样快的说答案,为什么呢?(因为,十位上不能一次分完,也就是出现了余数。)我们可以先借助小棒来分一分。想想,应该分几次?试一试!

3)用小棒来分一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再找一个同学来演示一下,再找个同学复述一下。

4)尝试笔算:口算比较困难的题我们可以摆小棒,可是如果每道题都用小棒摆出来,那就太麻烦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我们的另一个好朋友来帮忙了,它是谁呢?——竖式!竖式就是把你分小棒的过程展示出来。你能用竖式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清晰地表示出来吗?

板书除除法竖式的除号、被除数、除数,开始询问:

回忆:分小棒的过程,第一次分得是4捆,相当于十位上的4,用4除以3,商是1,就是每份中的1捆,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是1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多少根呢?指着竖式,10×3=30,从总数中减去30,还剩下几?10,这个是10要写在被除数的`下边,写在十位的下面,再把个位上的2移下来,和十位上的1合在一起,一共是12根,用12除以3,每人又分到了4根,也就是商4,要写在个位上。这一次分走了几根呢?12根,12减去12得0,说明分完了。

你能用这个竖式写一下,并边写边说!

4、尝试练习

1)91÷7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还记得我们刚开始进行的那个题吗?42÷2,这个的竖式也写一下。

对比以上三个题,观察这道题与前面两题有什么不同?(第一个数除完没有余数。)

3)这三道题做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是分两步计算,从高位算起,数位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3至15页例1及“做一做”第1、2题,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12÷ 4= 8÷ 2= 14÷ 7=

24÷ 6= 36÷ 6= 18÷ 9=

16÷ 4= 20÷ 5= 35÷ 5=

15÷ 3= 64÷ 8= 72÷ 9=

2、口答:

(1)80里面有几个十?400里面有几个百?

(2)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二、亲身实践,学习新知

1.谈话:刚才我们复习的是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主题图(把主题图的124箱改为120箱)

教师:观察主题图,根据主题图中的已知条件,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把已知条件和所提问题用笔写在课堂本上。(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绝已知条件,自己编写应用题,懂得应用题的结构和运算方法。)

3.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教师:要求赵大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么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注意思考的过程可多让学生说)。

(2)600箱货物王叔叔只运了3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要求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你想怎样计算,请在小组里讨论。

小结: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百。

(3)240箱货物,李阿姨运了3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要求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240÷3

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李阿姨3次运了240箱,要求平均每次运多少箱,就是把240箱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240除以3。)

240÷ 3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小结计算方法:想240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不够1个百怎么办?(用学具帮忙分一分进行思考。)我们可以把2个百看成20个十,与40合在一起,看成是24个十,再平均分成3份,每份8个十,就是80。

小结: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几百的数,如果不够除,再把几百转化为几十个十,再与十位数合并起来,看成几十几个十,再除一位数,得到的商是几个十,就是几十。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口头编一道题。

学生列式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个别题目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完成后全班讲评。

3、阅读第15页“你知道吗?”,了解除号“平均分”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1、2题。

?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在后面的练习设计中,我则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连续,如:记时比赛、夺红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巩固练习的训练要求。总之,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口算正确率在98%以上,只有少数个别学生存在错误。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更关注的是在保证口算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即口算练习常抓不懈。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篇6

第五课时

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

1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打开课本第3页,在 里填上正确地数。

60÷3=

9÷3=

———————

69÷3=

80÷2=

6÷2=

———————

86÷2=

二、新授

1. 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6.试一试。

三、 巩固练习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第六课时

20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出示人民币3张100元、4张10元、2张1元券。

观察:一共有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教师板书:

300÷3=100

30÷3=10

12÷3=4

重点问一下12是从哪里来的'?

342÷3=114

二、新授

1.出示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2.如果学生猜对了: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26。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1.第21页第4题。

第七课时

练习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 出示课本练习题。

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界上的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二、笔算练习

1. 80÷5 68÷4 98÷7

864÷4 936÷2 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三、作业

1.第21页第4题。

第八课时

22页例3

教学目标:

1.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再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再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得前两位再除得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 出示74×4=296 52×7=364

296÷4= 364÷7=

你能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很快地填写除下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吗?你是怎么想的?

3. 出示284÷4= 350÷7=

16÷4= 14÷7=

296÷4= 364÷7=

边填边想这两题上下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新授

1.出示例3。

2.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3. 试一试:156÷3

集体订正

4. 计算。

378÷6 425÷5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结。指着例3与学生的板演提问: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三、练习

1.做一做

156÷3 434÷8 605÷5 863÷7

2.计算。

176÷2 456÷4

381÷3 495÷5

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想想商的为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6篇相关文章:

我是一只蚂蚁的作文7篇

4游上海作文参考6篇

你是一棵小草作文精选6篇

我是一只蚂蚁的作文优质7篇

4游上海作文最新6篇

我是一只蚂蚁作文模板6篇

我是一只蚂蚁的作文通用5篇

弟子规4心得体会6篇

我是一只鱼作文600字6篇

我是一棵蒲公英作文6篇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