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去真实地感受和深入地思考,才能获得优秀的心得体会,通过真实的心得体会,能够与自身建立起一种信任和共鸣的关系,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隔离区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隔离区心得体会篇1
3月16日,天阴,今天是我们天水支援兰州核酸采样队开展工作的第9天,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采集工作,队员们已经逐渐适应并熟悉了所有的环境和各项流程,和当地社区工作人员的相互衔接与配合也日渐流畅,大大提高了采集速率和采集质量。截止目前共计采样545870人份。
疫情肆虐,全民防疫。昔日喧闹的兰州夜晚很安静,而在这种静谧感的衬托下,救护车和警车的鸣笛声就会显得异常刺耳。是的,几乎每晚都能听到,而这也提醒我们,抗疫工作仍刻不容缓,不能有丝毫懈怠。
近期,随着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不断通告,我们开始承担城关区重点区域所在街道的核酸采集工作,组长群里几乎每天都会提醒我们一定要规范操作流程,严格穿脱防护服等等。每日工作结束,各小组都会总结汇总当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最后统一上报给领队,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和优化。
兵将在外,靳主任时刻都在关注我们,在关怀我们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之外,也要求我们一定要严于律己,做出表率,时刻加强自身管理,坚决杜绝任何不合规行为。
有了大后方的全力支持和鼓励关怀,尽管已经连续奋战9日,我们的队员依旧个个精神抖擞,随时整装待发,积极投入采样工作。
记得前几日分配到东部市场进行核酸采集,最后结束时有民众问我们:你们是哪个医院的?我们说天水市一院。他们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厉害,采的又快又稳,这么早就全采完了。我们轻轻一笑,其实我们知道,这种高速率和高效率得益于队友们之间默契的团结与协作,以及当时院内组织进行的规范、扎实的核酸采集相关培、演练,而今,各项操作流程早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
有时候的任务分配采样点,需要我们自己的队员和天水医疗队的其他兄弟队员一起负责共同完成,虽然可能彼此比较陌生,也没有一起搭档过,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你帮我查看防护装备是否穿戴好,我提醒你别忘记标本单拍照留存,等等,小细节里展现我们大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
在我们这个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队伍里,工作时,我们是严谨沉稳的抗疫战士,不容许自己有任何差错。工作结束后,我们也是臭美爱拍照的幼稚小娃娃,想要记录美好年华里如花绽放的自己。
生命需开花,各自吐芬芳。我们是天水医疗队支援兰州核酸采样队里普通的一名队员,我们也是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队伍的其中一员,我们在这里,我们时刻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守卫健康,我们在行动。
隔离区心得体会篇2
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受威胁者,人人亦是抗击疫情的行动者。人人皆有爱,就能让病毒无处遁形。——题记
2020年,一场疫情使春节的喜庆欢乐多了一分凝重,一分焦虑。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刻,怀揣着当初加入医疗卫生事业的初心,毅然踏上了抗疫之路……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职责,1月26日,接到护理部的调令,安排好科里的工作和家里事情后,收拾好行李就上了一线。记得出门时,我故作轻松。儿子说“妈妈,你怎么像打了鸡血一样?你不怕吗?”我说:“不怕,因为我身后有你们!”
刚满18岁的儿子用他那已经有力地拳头和我击掌:“妈妈加油,保护好自己!”1月29日,小伙子瞒着我报了社区志愿者,儿子用他的行动来响应我、鼓励我,亲人的支持更让我有了战胜困难、战胜自己的决心。
当踏入了抗击肺炎的队伍,我们第一梯队人员风雨同舟,披荆斩棘。在这个队伍中,有科室的护士长,也有科室的骨干,还有我们将要退休的老护士,大家万众一心,按照医院下达的流程及规章制度,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
在发热病房工作的这段时间,每天要认认真真的穿脱隔离衣,半点马虎不得,这也是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一次穿防护服,待我穿戴整齐后,看着镜中像面包一样的自己,双层帽子,双层手套、双层口罩、双层鞋套,再加护目镜、面屏,防护服,隔离衣,就一个字“闷”!
每天要身着这一身超级英雄服装上阵工作,工作起来很笨重,很艰苦。消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每一个物件,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为得就不留一点病毒残余,感染到其他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这样做,护士长说得对,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不按规定流程工作,偷懒一点点
我们将全军覆没!防护衣使行动变的笨拙;护目镜让视物不再清晰;双层橡胶手套给操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工作中,杜香珠护士的手出现过敏性皮炎,有了水泡和裂口;姚晓华护士长虚脱差点晕倒;潘慧娴护士长腿疼打着护膝在工作;
护目镜过多水汽也让我踩空楼梯扭伤到了膝盖;“最美压痕”更像是送给我们每个人的“军功章”。但护士姐妹们无一人喊冤喊累,临阵退缩。大家团结协作,互相鼓励,苦中有乐,豪横霸气:”谁能像咱们这样,天天穿新衣!天天戴新帽!‘’
在此期间,院各级领导和护理部给予我们一线人员最真切关心与帮助,饮食上、生活上,尽其最大努力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提高了我们的免疫力和心理安慰,增强了我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一个月的抗疫工作,兄弟姐妹们圆满完成了第一梯队的治疗护理工作。初心使命不是泛泛而谈就能体会的,它浸润在明责、履责、尽责中
还要兼不怕牲牺、敢于思考,不能盲目的工作,体现在能不能取得防疫成效上。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优秀的护理团队经受住了考验,当听到患者说“谢谢”的一瞬间,所有的`.苦累都化成一抹微笑,化作对他们的美好祝愿!
值此护士节到来之际,祝愿护士节兄姐妹们节日快乐!让我们心相连、情相拥、爱相通,不胆怯、不退缩,肩并肩、手挽手,护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隔离区心得体会篇3
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关键时期,信心是一颗“定心丸”,也是一针“强心剂”。
越是惊涛骇浪,越需从容不迫。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恐慌和焦虑在所难免。倘若真的慌了手脚、丧失理性,不仅会坏了大局、加剧疫情,更容易丧失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信心比金子更重要,不能缺了那股子气儿和劲儿。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国家坚定信心。信心从哪里来?其实,信心就在我们脚下,就在我们手中。
看身边,城市里的社区工作人员、乡村里的村干部恪尽职守,筑起了一条条护佑千家万户的生命防线。再看远方,白衣天使冲锋陷阵,解放军战士星夜驰援,建设单位连轴施工,生产企业开足马力,党员干部靠前指挥,爱心人士捐款捐物,社会各界被广泛动员起来,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从党组织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到各地区各部门紧急行动、紧抓落实,再到各行各业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这是中国人民迸发的磅礴伟力,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的显著优势。
同时,我们要正确看待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既要预防低估负面影响的盲目乐观,也要避免高估负面影响的消极悲观。回看曾经的风风雨雨,我们应变局、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树立信心、坚定决心,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战疫”胜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赢。
信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不断夯实。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保障医疗防护物资供应,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每个人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付诸于行动中。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共同打赢这场人民战“疫”的硬仗。
1月初,伴随着病人的阵阵咳咳嗽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对奋战在疫情前线的人来说,这注定是个不一样的春节。
在电视上,我看见了你——白衣天使的背影,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医院病房与时间赛跑,从病毒手中夺回生命。我知道,你们也是儿子,女儿,也是父亲、母亲,妻子,丈夫,有的夫妻甚至是在同一幢楼工作,但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战着,一连几天未曾碰面,有的是年轻妈妈,为了慰籍自己的思念之情,只能带上儿子的玩具和照片踏上疫区的路,我们似乎看见了你们这些白衣天使每一个不眠的.夜晚,是你们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努力得救治着每一个脆弱的生命。
在电视上,我看见了你——前线报道的记者的背影,我看到你一次次出现在镜头前,奔波在医院的施工现场,奔波在医院的走廊,我听见了你因为工作而沙哑的声音,听见了你在报道中急促的喘息声,听见了你报道时沉着冷静的声音:“我们坚信疫情一定会好起来”。是你们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疫情的现状。
在报道中,我看见了你——研制对抗病毒特效药的科研人员,白天里你们在实验室戴着手套拿着试剂瓶探索着对抗病毒的良药,阳光洒在你们身上,专注的背影被拉得很长很长。深夜里,明亮的日光灯映照着你们疲惫的背影,你们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定能早日研制出特效药。
正是“白衣天使”,“新闻天使”,“科研天使”;是你们负重前行,你们忙碌而又坚持的背影,就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安全,给全国人民力量和信心。
我相信,中国必定能够度过这次难关,同时带领世界度过这个不一样的春节,中国强则世界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加油中国!
隔离区心得体会篇4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织牢了一张又一张的疫情防控网,终于让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随着疫情防控的向好态势不断延展,个别党员干部开始出现了麻痹大意情绪,有的人甚至还产生了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越接近成功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可能会越多,越接近成功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可能会越大,干大事者如果不能认认真真地走好“最后一公里”,将有可能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所以,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越到最后,我们越不能掉以轻心;越到最后,我们越不能放松警惕;越到最后,我们越不能麻痹大意。必须坚持不懈继续认真仔细做好疫情防控的每一项工作,不轻视、不忽视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不放过任何一点小小的疏漏和失误,认真走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排查再过细,把疫情形势判断得更精准。要坚持认真抓好网格包保不松懈,在前期拉网式排查的基础上,紧盯重点区域、关键部位,继续认认真真摸排辖区内人员结构情况和流动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和可疑之处,努力查找出任何一个小小的疏漏或失误,确保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底数清楚、情况精准,为上级组织正确决策、精准施策、科学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措施再强化,把防控网络编织得更紧密。要更加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台账和问题台账,认真梳理问题清单,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和信息反馈。要继续认真做好防控政策宣讲、防治知识宣传和各类人员的体温检测和流动监测等工作,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在及时报告上级组织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努力让疫情防控每一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坚决堵住疫情防控中的任何一个漏洞,进一步精心编织好一张张严密坚韧的疫情防控网。
组织更有力,把防控责任落实得更具体。要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守初心、担使命,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他们勇于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要进一步抓好责任分解,进一步细化责任清单,让责任分工更加明确具体。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正向激励,抓好严督实导,严格考核考评,强化规矩意识,严格责任管理,强化执纪问责,以铁一般的纪律和强有力的管理促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尽责履职、担当作为,认真走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后一公里”,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隔离区心得体会篇5
生命,这一词汇,几乎每天出现在每一个医护人员的面前,晨会中、病历中、交接本中……
参加工作十年余的我,手足言行地围绕着生命二字,“习以为常”的将这一词汇变得有些“麻木”了。只是默默期待着每一位患者能有着同样的病历描述——生命体征平稳!渐渐地,我们医护人员似乎已成为掌握他人生命大权的“主宰者”!
新年伊始,新冠病毒的疯狂肆孽,中华大地弥漫着恐慌的味道,让口罩一度成为了新的“奢侈品”。原本沉浸在杨文医生的悲愤中的医护人,再次冠名为“天使”,在“逆行者”与“战士”等美誉的簇拥中,一批批在请战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摁下犹如鲜血般的红手印;一个个穿上隔离服,装扮成“同一模样的卡通人”,替代了昔日“小鲜肉”的阵容,成为了“全国抗击非典2”的主角儿,在大众面前直播着一场与“新冠病毒”抢夺生命的“大戏”,我也是其中演员之一。
2.14,是西方的情人节,我主动伙同几名护士“出轨”了!在接到院部前一天的通知后,我被任命主动请战留观二组的护理组组长,带领4名(第二天院部又增至5名)护士进入发热留观区。而就在这一天,特殊的“情人们”给了我们一份特殊的礼物——“下马威”:
这一天,是我院增设抗击新冠病毒留观病区以来,同时留观的患者达到了6名,创造了一个新峰值。把我苦思冥想一晚的初步拟定值班计划全部打乱了,只能全部上岗,紧急收治新增三例患者,其中一例河北疫区患者(高度怀疑),另两例就是年仅8岁的小女孩与父亲一同住院。
“手套这儿位置有点低”,“面颊有点裸露”……,此时的我,像极一个我一直讨厌老妈子的样子,小护士们调侃我是“李总管”,我笑着回应着“小屁孩儿”,算是着急的接受了,其实是最担心她们叫我“李嬷嬷”!因为她(他)们只是刚参加工作不久、有着治病救人的理想、舍身忘己、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加这次抗疫战斗的90后。而作为年纪稍大的带队人,只能不厌其烦的唠叨着,只希望能带着她(他)们安全的回到亲人和同事的身边而已。
傍晚,稍微歇息的片刻,爱人发过了视频,他竟然翻箱倒底的找出结婚证给我发了过来,原来这一天,也是我与爱人的结婚纪念日。隐约中,我理解了他的心情——祝福与担心!
留观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大是大非”。新增的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和恐慌,因为他(她)们既不能认定为确诊病例,也不能除外,而是游走在“是非地带”的特殊患者,他们有着在隔离区被感染担心。而我们需要做的重点工作是,严格执行传染防护流程,杜绝交叉感染。同时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流程,让他们解除忧虑,在留观区安心的接受正常治疗。
小女孩与父亲的一同隔离,急坏了家里的亲朋好友,她父亲的手机也顾不暇“接”。面对父亲焦虑重重的询问、女孩双眼清澈的期待,我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只能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医学知识通过微信与视频回答他(她)们的问题,虽然不够专业和严谨,勉强的让这对父女踏实下来了。这一晚,我竟然像一个“心理专家”,忙乎着和他们一一聊天。有意思的是,凌晨12点多的时候,一位患者给我发过一个红包,要表示感谢。我只好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我是党员,不能收受“贿赂”!
忙碌了5天,我离开了隔离区。院部安排我们稍微休息一下,将继续回到我的工作岗位——手术室。闲暇之余,夜晚之时,连续几天夜班的我却久久不能入睡,宛如重播一样,回忆着这段在隔离区的点点滴滴。也许是我,用不同的历程来重新理解生命的意义缘故罢了。
人类的肤色不同、地位不同、能力不同、贫富不同……,但生命却是相同:有且只有一次。没读懂人生的我,这一次“被迫”的接受着战友、患者、亲人以及所有同事们的殷殷期望——生命的嘱托!重担之余,让我对生命有了一种敬畏的理解:
信任与理解,是生命的璀璨;
爱的传递,便是生命的永恒!
隔离区心得体会篇6
今天上午11点,花垣县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应急演练正式开始,演练时段为11:00—18:00。花垣小学是其中的演练地点,分两个校区进行,每个校区3个核酸检测采集点,共6个采集点,计划采集对象3400人。在上级的统一指挥下,边城镇医院的医务人员连续作战,中餐都不吃,用4个小时胜利完成了7个小时的核酸检测任务。全员核酸检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降低传播风险,保护易感人群。花垣小学演练点的工作有几大特点。
一、听从指挥。
按上级的相关要求严格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演练不走样、不降质、不减量。
二、流程规范。接到任务后,学校立即向县教体局详细报告自身条件,与边城镇医院领导按上级要求制定工作流程,保障演练过程中不出差错,在关键环节制定应对措施。
三、准备充分。
接到任务到落实任务,时间非常紧迫,正好体现了“应急演练”的特点,考验我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怎么办,也检验着我们平时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怎么样。接到任务后,我们马上投入到准备工作中,从相关事项都做了全盘规划。总体来说,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措施上得力,事情就好办了。
四、“沙盘”预演。
工作流程出台后,我们对流程进行了“沙盘”推演,看哪个环节可能要出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补救,使演练万无一失。电脑死机怎么办?网络不畅怎么办?学生混乱怎么办?健康码扫描不出怎么办?等等,我们都做了假设,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人员安排恰当。
本着高效够用的原则,合理安排学校的工作人员。两个校区,9名工作人员,每个校区固定3人,1人作为总协调员,来回跑两个校区。我们这样安排,既考虑到演练的重要性,又考虑到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两件事都不能乱,两件事都要做好。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仅业务能力强,思路清晰,工作效率高,还霸得蛮。
六、做好“战前”动员。
做事就是做人,战前选人,人人成为明白人。我们前天(星期六)近中午时得知信息:边城镇医院的领导到我们学校说要进行“核酸检测”演练的事。值班校领导不知道这事,根据相关要求,把他们拦在校门外,同时迅速核实此事,给我打来电话。我也不知道这事,马上联系局里,局里马上联系相关部门,给我回复说确有此事。了解了演练的详情后,我们立即做准备,关键是安排好学校的工作人员,让我们精干的“小分队”知道这次核酸演练的目的要求,心中有数,做事不含糊。
七、主动出击。
?孙子兵法》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粮可足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竭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虽然是演练,我们当成“真事”做,从物质上不出现意外,排除如不能用、断供等情形。就地取材,根据演练的要求,需用上的物资我们有没有,有多少,能不能用等我们都进行了考虑,要见实物。
根据上级方案,物资统一配送。我们对上级的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制定学校层面的方案,不等、不靠、不要。一个检测点要一台电脑,一个雨棚,这些物资上级能及时配送吗?若是遇到真正的疫情,这些物资能配送吗?这次演练时间紧,给我们的准备时间极为有限。所以,我们决定电脑、雨棚、交通锥、警戒线等由学校准备!我们立即启封了学校备用的6台新电脑,保证演练期间电脑不出任何故障;立即购买6顶新雨棚、100个红色交通锥、足量的警戒线等物资。
七、联合“作战”。
此次演练的专业性高,我们学校重点做好检测对象(师生)的工作,以及部分物资的筹备;医院主要是做好核酸采集工作。学校相关领导与边城镇医院的书记、院长、副院长联合作战,把两大块工作合在一起研究,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让整个演练流程更加详实、科学、简洁、富有操作性。
医生医人之身,教师育人之心,通过这次核酸检测演练,让我们彼此的了解更进了一层,医生与老师,敬业爱岗,共同呵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隔离区心得体会篇7
我是一名护士,面对疫情,护理病人是我的职责;我是一名党员,面对困难,挺身而出是我的责任。
新年伊始,疫情再起,xx年1月13日当xx这座城市按下“暂停键”,中心医院党委全员深入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作为党员一分子,1月15日开始参加全市第一次集中核酸检测,分别被派入老站组机务段及光明、光复等社区进行核算采集工作,连续5天的奋战,星夜兼程。1月18日大约20点采集完核酸刚休息片刻,接到通知医院腾空——xx市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救治医院,迅速回院连夜清空脑卒中筛查门诊办公室所有物品。
疫情就是命令,1月19日我提交“请战书”申请进入隔离病房一线工作。作为抗击疫情一线的护士,我的心一直被疫情牵动着,经历了很多内心的变化,有焦虑,有担忧,也有不安,在短短一个月多时间,感受到生命的无常,更感受到我们一线“红区”护士每个人心中的坚强与勇敢。离开临床工作已经5年整的我,转眼间今天是一名站在一线的护士!因为我是医务工作者,我必须与时间赛跑与病毒决战!
当我穿好防护装备,走进最危险的“红区”,其实我的领导,同事,亲人,朋友给予我无数的关心和问候,让我感到无限的力量,当我推着治疗车为病人处置、执行医嘱、加药、物表清洁擦拭消毒、地面消毒、送饭送水、收垃圾等等,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忘记了自己身处危险的病区,充实的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默默的做好它,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在护理病人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孤独和恐惧,每次走到床前我都会微笑着为他们加油打气,隔离衣不能隔离我对病人的关系和问候。比如我们病区有个小朋友,我每次去擦门把手做地面消杀工作,她都会开心的跑过来,因为有一次洗手被妈妈批评,听到哭声的我走过去拉着她的小手安慰她,哄哄她,认真地教她七步洗手法,她妈妈感动的流泪了,还问我不怕他们传染病毒吗?我回答:“怕啊,但是我们得共同战胜病毒,咱们才能早日回家团聚啊”。我想良好的沟通也是战胜疫情最好的良药吧!
1月25日至今一直奋战在一线的我,因为一袭白衣,放弃了与家人的团圆,与爱人孩子相守,义无反顾的选择给生命“站岗”,为山城患者健康“护航”。如今,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一切都在复苏,一切都在好转!静待春暖花开,美好如期而来!
隔离区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 轮训心得体会7篇
★ 岗位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