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把获得的感受、体会等写下来就是一篇心得体会了,不少人在写好心得体会后可以让自己的视野得到开阔,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8篇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篇1

9月14日,市局党总支组织全市水文系统党员前往革命老区广昌县,参观了当年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三次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驿前镇红三军团指挥部及高虎脑系列战役遗址、广昌县莲花科技博览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仿佛再现了当年红军为了革命胜利浴血奋战的场景,让我们追想到老一辈革命者的英明伟大,同时感受到了革命老区广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所取得的可喜成就,真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不引人深思。

在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我们看到碑的正面镌刻着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题词:“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从碑文上的小字,我们得知:1934年7月至8月,时任红军三军团团长的彭德怀和军团政委杨尚昆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三场大规模激烈战斗,即大寨脑战斗、高虎脑战斗、万年亭战斗。三次战斗都在高虎脑境内,因此合称为“高虎脑战役”。

在高虎脑战役中,面对敌军飞机大炮的猖狂进攻,英勇的红军战士浴血奋战,最后当手榴弹、子弹全部打光了,就冲出战壕,采用石头砸和肉搏的形式与敌人决战,终于打败了敌军,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这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打得特别出色的一仗,歼敌5000余人,从而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使震惊世界的红军二万五千里开始了。然而,在这场激战中,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2300多红军战士在此血染土地、壮烈牺牲。可见,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过革命先烈英勇奋战和用生命换来的,红军烈士精神将永垂不朽。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三次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广昌县盱江清水村的邱家祠堂。1931年5月27日第二次反“围剿”广昌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到此宿营。

28日上午10时,毛泽东同志在邱家祠堂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的第三次会议。会议结合了广昌战斗情况,分析了敌情,统一了继续东进思想,作出了不打南丰,攻打建宁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在第二次反“围剿”中起了关键作用,为第二次反“围剿”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次会议,是一次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达到了统一思想、达成了共识,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在当今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身为党员和国家干部,在遇到重大事情需要作计划决策时、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作出决定时,也应该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一样,不独断专行,坚持做到以召开会议的形式,采取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大家意见建议的方法,最后达到统一思想,作出决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样才能更受人民爱戴、更受人民拥护。

我们参观的广昌莲花科技博览园,是一个以子莲科研为主题,集子莲科研、良种繁育、科普培训、莲文化展示、休闲观光的综合场所,园区面积140亩。

据介绍,这里在盛夏的七月百花齐放,有20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多种莲花品种亮相竟艳,真是美不胜收。此地的子莲科研成果(广昌白莲科研所“航天白莲1、2、3号新品种选育”项目,获抚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使广昌白莲的产量获得了成倍增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使广昌荣获了“中国优质白莲之乡”的美誉,进一步提升了“中央苏区北大门”的社会知名度。铁的事实,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理念。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篇2

中国,一个承载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中,她经历过繁荣,也遭遇过那一段段不堪回首的血泪史……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壮烈牺牲。董存瑞,为了炸掉敌人的碉堡,毅然抱起炸药包,左腿负伤,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紧急时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牺牲时,未满19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也许是因为个人主义强化而集体主义被遗失,也许是因为对国家未来的不信任与不抱希望,爱国主义时至今日已被人们淡忘。这次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文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如苏武的持节南望,豫让的“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屈原的《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俨然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但在今天,人们只会批判国家。批判它政治不够清明,军队不够强大,经济不够富裕,食品不够安全,人民不够平等,环境不够优美。但人们忘记了他的飞速发展,忘记曾经的美国也有过经济萧条,政治腐败,南北战争,弹颏总统,种族歧视,恐怖袭击和环境污染。

爱国不一定要做大事,可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当你向冉冉升起的国旗敬礼时,你已经表现出对祖国的尊重;当你走在干净又整洁的街道上,弯下腰来捡起一片不和谐的废纸时,你已经对祖国做出了贡献;当你看到中国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了胜利,欢呼雀跃的为祖国喝彩时,你已经为祖国尽一份力量;当你奋发图强,刻苦学习想要回报祖国时,你已经拥有一颗热情而奔放的爱国之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残酷的`感情。”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篇3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篇4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大家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有句老话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的家,不管家现在多么贫穷或是多么不尽人意,我们都必须尊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家庭。而且我们必须是热爱自己的学校,尊敬我们的老师。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

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我们交口少年科院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老师为培养我们同学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作为交口少科院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

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爱家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品质,爱校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个人素养。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尊敬师长、爱家爱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合格小学生吧!作为交口少年科院的学子,为交口少年科院增辉。今天我以少科院为荣,明天少科院以我为荣。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篇5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10月26日刘智远博士进行”弘扬爱国主义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讲座,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刘智远博士讲到:“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我爱自己的家,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老师,这是我基本的爱国表现。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家人、学校都不爱,我们怎能谈国呢?

热爱祖国是一种自豪而神圣的感觉,每当我们星期一的早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内心热血沸腾,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唱着铿锵有力的国歌,歌声传遍整个校园。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为我们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老师为了培养我们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作为警校生的我们更加去努力学习,我们肩膀担着责任,要对得起我们所穿的衣服,也要对得起我们学校老师的辛苦培养;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以此来回报学校,报答父母。

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我们用诗句来表达爱国,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就像我国诗人杜甫,他为人民而忧为国家而忧,因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爱国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模范。

爱国,是做人的基本品质,爱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警校生的我们,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具有爱国情怀,尊师重教,爱自己的家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

让我们肩并肩,用我们的双手弹奏为我们伟大祖国谱写的新乐章。我们虽然是学生,但我们必须拥有爱国精神。我们要团结一心,我们要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心变为爱国之志。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为明天创造祖国辉煌,在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爱国之心有小爱,也有大爱,小爱则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敬长辈;大爱则是:爱人民、爱党、爱国。我们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强大了,祖国才能强大;爱国的先辈为我们做出榜样,如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爱国先辈们为自己的祖国而奉了己一生的传奇事迹;而我们应该好好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份力量;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祖国而贡献力量。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篇6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件庄严和肃穆的事,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景点遗址等,感悟革命先烈为建设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无比,感怀当下生活幸福美好的来之不易,感念初心使命释放的无限潜能,激发内心对党的信念、信仰、理想、宗旨等的笃定与砥砺,等等。可以说,革命传统教育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大的、也是难以言表的。

不兴伪事,不采华名。革命传统教育很大程度上属于思想洗礼和精神洗涤,不像业务培训那样,可以直观传授本领和技能,可以计量化和厘定学习的增进尺度与提升水平。因此,革命传统教育关键要人到心到神到,真诚品读革命现场和英雄事迹承载的精气神,实意与先烈先辈的英魂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净化污垢、清刷灵魂的效果。革命传统教育成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只有自己亲身体会到。因此,一旦革命传统教育失去真心、走心,极容易沦为形式和过程。

在现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过程中,不乏少数党组织和个别党员干部把革命传递教育当作“走秀”。比如,有的事前不做功课,对要去的革命景点“茫然不知”,现场参观时跟着队伍走听得“稀里糊涂”,只顾着拍照、比手势,事后仍旧“云里雾里”。再如,有的开展“历史重现”特训,管理疲乏、组织不严,培训现场“嘻嘻哈哈”、松松垮垮,不但玷污了历史和英雄,还滋生不良作风。诸如类似,缺乏神圣感和严肃性,将革命传统教育带偏了节奏。

归根结底,革命传统教育属于党内教育的重要构成,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属性。若把革命传统教育当作一场秀,参观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参观完冷冷清清、凄凄切切,一丁点收获没有,甚至带着旅游的心进行教育,岂不是严重吞噬了革命传统教育的政治性与原则性,也让党内政治生活抹上一道阴影。因此,无论如何要动真格、出重拳刹住这股歪风,确保革命传统教育的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当然,革命传统教育不意味着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套路”教育,也是可以实行创新性和创造性开展的。反对将革命传统教育当成“走秀”,并非代表要扼杀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力和生命力。要求革命传统教育崇尚走心、恪守党性、激发精神,避免因“走秀”等消极因素破坏党内生活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相反,革命传统教育是可以实现严肃性和活泼性统一的,如不少地方开展的现场体验教学,临时点名让学员现场发表感想,运用“重走长征路”等特色教学课程等方式,确保党员干部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让革命传统教育走心不“走秀”,根本还是要宣扬规则的力量,让革命传统教育在机制框架下运行,在阳光下透明防腐。比如,可以侧重对党员干部参与革命传统教育的考核与检查,倒逼其认真投入到革命传统教育中去;再如,可对革命传统教育的课程进行评估,确保在源头上为党员干部提供精品营养等等。总之,革命传统教育必然要以思想修炼、精神锻造为主,提升党性作风、笃定政治理念。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篇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站在这里,望着滔滔的海水我不由得想起我们的英雄人物——林则徐。

虎门,是个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的地方;虎门,是个凝聚了崇高爱国主义的地方;虎门,是个显示了中国人坚强不屈的地方。

公元1839年6月3日下午两点,林则徐,邓延桢等大员登在虎门这里看硝烟壮举,礼炮声中,一群群工人站在木板上,向池内撒下盐,又把切成小块的鸦片扔进池里,在倒入石灰,顷刻间,虎门海滩升起了茫茫的烟雾,围观的人群沸腾起来!人们正是在欢呼中国人的胜利。

虎门硝烟,揭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写下了悲壮的中国近代史第一页,谱写出一曲曲爱国主义壮歌;虎门硝烟壮举,像海水冲刷烟膏那样,洗去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强加给中国民族的耻辱,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民族决不屈于侵略,坚决抵制鸦片的决心,谱写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光辉篇章的第一页。

一百年来,中国民族所承受的种种屈辱,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在林则徐陈列室,看到那些吸毒鸦片的照片,我的内心回响着这么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要亡国”,这句话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真理。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心血澎湃,于新久久不能忘怀,我们青年一代又该如何做呢?我们应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更应该有为了民族复兴,为了祖国强大而作出卓越努力的行动。

而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几张现代人吸毒的照片,其中就有一个聪慧,美丽的女孩为了吸毒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这样的悲剧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毒品不仅危害自己,危害社会,更严重的是在危害我们的祖国。

今天,我们重温虎门硝烟这段历史,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把过去作为镜子,更好地走向未来。通过这次的参观活动,我们认识到要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还有,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毒品的危害,因此要坚决抵制。

我们要学会自觉地把爱国热情化作刻苦学习的动力,把个人成长进步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要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要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跟着党走;要学会把爱国主义精神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起来;要关注生命,远离毒品。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让我们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人而奋斗吧!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篇8

平津战役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1997年7月23日正式建成开馆。自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各界观众近1800万人次,53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纪念馆视察指导。几乎每天都会有各类团体来到这里进行党日活动,在讲解员的详细讲解下,这里成为天津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帮助人们了解那段历史,感悟革命先烈为天津解放所作出的牺牲。

聂荣臻元帅最后一次题字

平津战役纪念馆坐落于天津市红桥区子牙河畔,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来到纪念馆主建筑面前,冗长的台阶上刻着三个鲜红的大字──“民族魂”,抬眼望去,便是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

据悉,当年聂荣臻元帅受邀题写馆名时已经91岁高龄了,他先用毛笔写了一遍,但因体弱无力,字写得不是很好,边写边说,“我的右眼看不到了,手也不听使唤,写得不成样子,今后题不成字了。”这也成了聂荣臻元帅平生最后一次题字。第二天,聂帅经过反复思量,仍然觉得题字不够满意,便请工作人员把1987年他为《平津战役》一书题写书名的复印件找出来,在上面用碳素笔写了纪念馆三字,作为馆名用。

步入主展馆,记者观察到,当日来到馆内参观的人不少。许多人在游览完整个展厅后,都会在党旗面前驻足,庄重地举起右手,对着党旗宣誓,用这一神圣的仪式给此次的游览画下圆满的句号。

很多珍贵展品来自无私捐赠

平津战役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唐凤红向记者介绍,平津战役纪念馆主展馆内详细介绍了平津战役的整个过程,并展出了许多珍贵文物。例如聂荣臻元帅在平津战役中使用过的勃朗宁手枪,这只手枪被聂帅一直携带在身边,用以自卫防身,见证了聂荣臻元帅的峥嵘岁月。

在这些珍贵藏品中,刘后同在北平和平解放期间的日记──《北京古城和平战略》让记者印象最为深刻,唐凤红为记者讲述了这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刘后同是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的老师、同乡、密友,自1948年10月30日至1949年1月22日,刘后同在傅作义身边陪伴了85天。在此期间,他每天都将发生的主要事件记录下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北平和谈这段历史真实地传给后人,刘后同将85天日记整理成册,命名为《北京古城和平纪略》。

?纪略》主要记载了刘后同参与北平和平解放的重要事件,真实记录了傅作义的思想波动以及刘后同为促成和平的不懈努力,以致操劳过度致使右眼失明。在刘后同写的《纪略》日记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早八时,客来始起床,而右目暮然,竟失明矣。经询医生,则云小血管受到剧烈刺激破矣。无法治,惟善静养。余辛亥受弹伤,而甘肃独立成……今少一目,使北平果得和平,无恙,有何可惜。”刘后同也因此被世人誉为“和平老人”,1997年,刘后同之子刘开敏将《纪略》捐赠给平津战役纪念馆。

据唐凤红介绍,平津战役纪念馆中有很多展品都是当年参与过平津战役的将帅或他们的亲属赠予纪念馆的,其中还不乏多件国家一级文物。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这些珍贵展品得以面向世人,也更直观地再现了平津战役胜利背后的曲折和艰辛。

英烈名录墙后有无数感人故事

主展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是“英烈业绩厅”,展厅的中央是一块高2.8米、长22米的红色大理石,它的两面刻满了为平津战役壮烈牺牲的烈士的姓名。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7030名优秀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生命。但是,由于战争的特殊性和条件的艰苦性,有许多战士牺牲时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成为无名英雄。

平津战役纪念馆在每年的清明节和1月15日天津解放纪念日,都会举行大型的缅怀英烈活动,让烈士家属们来到英烈名录墙前祭奠亲人,寄托哀思。唐凤红还为记者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次,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来到烈士墙前,在烈士张洪俊的名字前献上一束花环和一双布鞋。她用洁白的手帕,轻轻擦拭着烈士墙上张洪俊的名字,然后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她是烈士张洪俊的妹妹张洪舫,当年哥哥因痛恨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毅然参加八路军,那一年他15岁,所在部队不久又被编入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

张洪俊一走就是两年多,母亲每日都在盼望儿子的归来,好不容易等到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野战军浩浩荡荡入关,老母亲多方打听才得以见到儿子一面。母亲见到儿子,泪流满面,抚摸着儿子的脸说,“我的儿呀,长高了,长壮了,娘就放心了。”张洪俊笑着说:“娘有啥不放心的,部队对俺们可好了,就是想您和妹妹,本想请假回去看看你们,再一想,不如等打完天津,儿子立了大功再来见您。”最后,张洪俊自豪地说:“娘,俺入党了!”

没想到,这一见竟是永别,两个月后,平津战役结束,接到了张洪俊的阵亡通知书。得到这个消息,全家人悲痛欲绝。母亲经常对张洪舫说:“你哥哥参军前就想要一双新布鞋,可直到他当兵走,也没穿上娘做的布鞋。”布鞋成了母亲心中一辈子的遗憾,这次,张洪舫带上布鞋来看哥哥,对着哥哥的名字说道:“哥,你想要的新布鞋,娘让我给你带来了。”

像这样感人的事,在平津战役纪念馆内经常会发生。唐凤红说,每个在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特殊的工作习惯,每当注意到有特殊来意的访客,他们都会留下来客的联系方式,询问他们的来意,还会定期前往一些老兵的家中去看望他们,在唐凤红眼中,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录这段历史,拜访平津战役的亲历者,听他们讲讲当年的故事,对于我们的讲解工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并且我们还会邀请老兵们来做专题讲座,他们都非常愿意参加。让他们用亲身经历来给前来参观的人们普及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更加深入人心。”

我们这样向孩子普及红色文化

走出主展馆,记者来到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大型室外国防教育园──军威园。这里陈列的是陆海空三军捐赠的16件大型兵器,其中62丙型护卫艇是海军捐献给地方的最大兵器,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除了对展馆内部精心布置,平津战役纪念馆还经常举办多种红色文化特色活动,例如“少年军事体验营”,是专门为6—12岁的儿童设立的,孩子们可以体验一日军营生活,在一天的体验结束后,平津战役纪念馆还会为每个孩子颁发体验证书并举行阅兵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成果显著。

马上到暑假了,平津战役纪念馆还将举办“小小红色讲解员”活动,为期5—7天,培训孩子们讲解员礼仪,并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讲解平津战役纪念馆的活动中,在宣讲的同时了解红色文化,并感染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加入到宣讲队伍中,无形中起到了传播红色文化的作用。

唐凤红说,平津战役纪念馆一直将向少年儿童普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宣传的重要工作,“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一百个孩子里几乎没有几个知道天津解放纪念日是哪一天的,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这段历史离现在的孩子们相对较远,他们对于战争的了解还是停留在书本阶段,我们希望让他们能够亲身参与进来,通过游戏的形式了解红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教育,这样记忆会更为深刻。”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青少年爱国教育演讲稿8篇

学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7篇

学教育的心得体会6篇

学教育的心得体会参考5篇

学教育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

学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推荐7篇

学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心得体会7篇

学教育的心得体会优质7篇

学教育的心得体会优秀7篇

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