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内心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之后,千万不要忘记认真写份详细的心得体会,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是要将过程都回想一下的,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公益走活动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公益走活动心得体会篇1
上周六和我就读于崂山三中的外甥女参加“成长心连心”亲子活动,可真是受益非浅那,“成长心连心”是一项公益活动,它引用体验式学习方式作为活动的基础模式,透过不同类型的练习与分享,从体验中学习人与人之间的良好的沟通、信任、欣赏和感恩,自信与责任心等等,从而为社会新一代创造一个更有效、更好的发展环境,社会整体素质此得以提升。
活动期间,不论参加者平日的身份是同学还是老师或是家长,都可以暂时放下,没有身份、年龄的界限,让我们每个人都回归到最根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很愉快和外甥女共渡了美好的一天。我也相信她能从中体会到一些比平时更有内涵的素质教育。我相信外甥女是最棒的,能健康开心投入学习中去。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家长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我们的孩子,了解了我们那些可爱的老师们和那些为了我们丢下手中工作的义工们。孩子本身具有天真、活泼、好动的性格,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的性格发挥的更极致。虽然有的孩子在谈体会时争先恐后,有的孩子推都推不上台,但这些不上台的孩子并不是她(他)没有体会,而是没有上台的勇气。我们组里有四个孩子,三个初二男生的和一个初三的女生(既然是一场亲子活动,很遗憾家长们没能和自己的孩子分在一组。),他们都没有上台的勇气,无论我们怎样鼓励都不行,由此我们联想到一些在课堂上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我们问他们为什么的时候,孩子是这样回答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害怕说错了别人会笑话自己。其实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们不够自信,也不能信任别人,当让他们闭上眼睛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别人来传送时,开始都做不好,我们组的几个孩子在义工的坚持下做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他们能放松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完全交给自己的团队,这是自我意识的一种挑战,相信这些挑战成功的孩子在今后的一定会是最棒的。
我们那些可爱的老师们别看他们平时是那么严肃,其实他们也有一颗柔弱、善良的心。在做ab搭档游戏时,我的搭档是一名初一的语文老师,她讲述的近半年了最高兴的事是有一个学生在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中,以她为主题写了一篇《我的语文老师》,她当时非常感动,非常开心,感动于这些平时看来不怎么关注她的学生其实是把老师放在心里,开心于她的付出有了回报,而正是这些关注、这些回报让她体会到了其实她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
在活动中最辛苦的是我们的快乐的义工,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来传递快乐。要让他们的快乐来帮我们如何在游戏中体会乐趣,体会如何感受、如何感谢、如何感动、如何感恩。
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体会不会结束……活动结束时我们流泪了,但我们的快乐没有结束……
公益走活动心得体会篇2
本月学校的四年级的课外阅读的主题是“热爱公益,学会植树”。提到植树,有的学生连忙在网上搜集到植树节的由来,它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我利用午读时间与学生共同学习了4篇文章,分别是《绿色社区,也是我的家》、《我们的植树节、保护校园环境》、《南京---12岁小学生捐3万压岁钱设立慈善基金,母子俩都是义工大人》。除了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和学习写作方法外,同时也要求学生学习他们的行为。
有了先前的学习,在学校组织的种花活动,全班学生都很积极参加,并且把自己种花的过程写下来。黄思雨同学写道:"到领花种子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显得有点迫不及待,我的心怦怦直跳,轮到我领种子的时候,看见老师小心翼翼地把花种抖出来,一颗、两颗、三颗,看着那太小太小的种子,我不禁犹豫起来,我想:比小蚂蚁都还小的花种,它能活吗?能开花吗?但一想到种子是老师发的,当然应该会的。想到这儿,我快步地走向花盆,信心十足地将土拨开,轻轻地把花种放进土里去。”范文婷同学写道:“我很感动,因为孙中山竟然亲自投入到植树的'行列中,太伟大了。想到这儿,我感到很惭愧,想到我以前经常在树上刻画、写字。我一定要精心照料这盆花,给我们校园添一点儿绿色”。虽然,他们的作文里没有华丽的词藻,但这是他们种花时的真切地感受和体会。
在学习《我站在祖国地图前》这篇课文时,当讲到你长大了,怎样用实际行动建设祖国时,范文婷激动地说:“我长大了要到沙漠去植树”。同学们听了都投去敬佩的目光。朱子妍腼腆地说:“我昨晚告诉妈妈,我从五十岁起,利用三十年的时间到沙漠地去植树”虽然在我们老师看起来非常幼稚,但可见在我们学校组织的活动和老师的教育下,学生至少有一直参加植树绿化祖国的想法。
公益走活动心得体会篇3
我参加了院里的公益活动,虽然是仅仅是搬画板,但是我觉得我学习到了很多,首先在精神层次,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公益活动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公益活动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公益活动是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的一部分,我们所担任的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我们应该要求自己通过社团活动诸如公益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同时在公益活动中,也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公益活动就有部分体现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益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公益活动课,我和班级同学负责整场画板的搬运,可谓人少任务重。我们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配合默契、互帮互助,逐渐缩短公益活动时间,提高公益活动效率,提高公益活动质量。
公益活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公益活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公益活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公益活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最后要感谢给我们这次机会的组织者让我学到了蛮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公益走活动心得体会篇4
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深刻的生活真理。学校让我们利用寒假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启发公益活动的实践。因此,寒假期间,我找到了当地的养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在公益活动中受到教育和感受,引导我积极了解和感受社会。
这一天,我来到我们镇上的养老院,看到许多老人住在那里。首先,我找到了那里的工作人员,解释了这次来的'目的,并得到了他们的同意。然后,我联系了相关负责人,请他们帮我安排一些工作。当老人看到我时,他们立即关心我,询问我在学校和家里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老一辈人对年轻一代的殷切希望和关怀。我还详细询问了老人的日常生活情况,和老人聊了聊家常,帮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没有因为寒冷的天气而抱怨,而是充满了热情。因为这个看似普通的活动其实蕴含着巨大的人性价值,它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老年人和大学生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
在养老院里,我没有太脏,耐心、细心地帮助老人整理房间卫生。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人的孤独、幸福和自私。我尽可能多地和老人聊天,尽可能多地让老人感到温暖。公益社会实践活动不记得报酬,不谋取私利,不讨价还价;公益社会实践是无私的劳动,也培养了我们对公共事业的热情。参与公益社会实践的荣耀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在这个时代,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价。而这次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所有这些都促使我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避免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社会实践活动也加强了我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也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
我们所说的社会福利实践活动是以不记得报酬为基础的;以公共利益为基础;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工作,并有意识地要求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福利活动是为社会而努力工作,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公益走活动心得体会篇5
无私的爱可以点燃生活的希望,温暖的心可以慰藉困苦的生命。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那些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让他们在不幸的严寒中,可以沐浴着缕缕的春风;在重重的艰难中,胸中荡漾着阵阵暖流。
原工学院有一个扶贫助教活动,扶助对象是红桥区二段风采里84门803号的张志芳和张志斌姐弟俩,自原工学院分成生物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和机械学院,我们生食学院主动接过这个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未间断,并且在20xx年被团市委评为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自从原工学院分团委手中接过这个“爱心火炬”,我们就决心要把这个“火炬”传下去,并且要越做越好。在这一年多里,我们积累经验,在活动形式上创新,活动开展越来越细,责任到人,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和赞许。
我们将大一新生的班级分为两组,由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干事轮流带领新生到他们家开展工作。活动的具体内容有:
1、根据扶助对象的要求,我们开展了义务家教工作。每次活动的班级挑出两到三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由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干事带领给孩子进行家教,每班一周,一周两到三次。
2、为了使工作更加完善,我们生食学院组织了各年级同学进行了“扶贫捐款”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踊跃捐款。到目前为止,我们共集到捐款近千元,并且我们实行帐目公开,捐款由专人保管等措施,保证捐款都用到扶助对象身上。
3、我们还不定期给扶助对象带去作文本,课外练习册,书包,铅笔盒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礼物,这些物品都是由同学们的爱心捐款购买的,代表了同学们的一片心意。
4、为了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我们在05年每星期日带张志斌来学校参观,并且教其电脑的基本知识。
5、扶贫形式多种多样,有家教,聊天等,在节假日我们还会带孩子游玩天津。
6、每逢过节,我们都会为扶助对象送去节日的祝福并且给他们带去节日礼物,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怀,比如我们每年中秋节给他们家送去中秋月饼及节日的问候。
7、为了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在各班扶贫助教结束后,每班要求写一份扶贫助教总结,谈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我们会选出优秀的文章推荐到宣传中心发表。
我们生食学院分团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对此工作倾注了不少心血,同时也达到了发扬雷锋精神,调动同学献爱心积极性的目的,使同学们体会到帮助别人的乐趣,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含义。
从原工学院到现在,我们的扶贫活动已经有五年了,虽然人员有些变动,但是我们的活动从来没有间断过,证明了雷锋精神并不是一句空口号,也不是在新世纪被人们耻笑的唱高调,而是我们青年志愿者们的一份关怀,一份爱心,一份祝福。我们的爱心无怨无悔,我们会把这“爱心火炬”继续传递下去。
公益走活动心得体会篇6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学校是人成长的摇篮,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部分,少先队教育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是全面提高少先队员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了解,并引起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和全社会的重视。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我校积极从师生身边细小处着手,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庄重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大队部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本校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完美的活动方案。一系列的活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
1、9月28日,我校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实践活动启动仪式。首先由大队长吴家祺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在“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中,认真学习礼仪知识,提高文明素养,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和感染周围同学。随后,学校大队辅导员林春香老师向全校师生宣布本学期本学期学校少先队工作将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作为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竞赛、评比活动。全体师生在热烈气氛中进行互动,大家纷纷表示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2、学校大队部利用校园广播站、墙报,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3、各班制作张贴文明礼貌用语。
4、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校通,让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家校一体教育网络,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第二阶段:行动实施阶段
自从“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活动启动以来,在校园内掀起了学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努力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的热潮。
(1)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阅读学习《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导学生学礼仪、知礼仪、懂礼仪。
(2)各中队辅导员利用中队会举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中队会。让学生了解,其实礼仪就在我们身边。
(3)各年段按计划纷纷开展如下活动:
一年段各班辅导员老师重视思想教育,纷纷利用班队会和学生一起学习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
二年段开展编写“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的宣传童谣(顺口溜)活动,大力倡导礼仪风、文明风,争做文明好少年。二年段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却不甘落人后,他们在老师、父母的协助下,纷纷创编了好听、好记的文明礼仪歌谣、顺口溜。三年段举办“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在比赛中各班同学踊跃参与,积极创作,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在同学们认真查找资料和精心设计下诞生。
他们在作品上尽情挥洒,各显所长:设计版面,查找资料,勾画图案,一张张小报各有千秋,异彩纷呈。各班在初选的基础上,各推选出六张进行年段评比。最终评选结果:侯奕磊、颜诗睿等六位同学获得一等奖;许菁菁、蔡君楠等十二位同学获得二等奖;林德荣、林嘉仪等十五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四年级举行“文明礼仪就在我身边”讲故事比赛,自选故事题目,尽情表现,真可谓内容丰富、异彩纷呈,有的引经据典,慷慨陈词,用历史故事来告诉大家文明礼仪美德的可贵;有的联系身边故事,告诫大家文明行为无处不在,讲文明讲礼仪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打动观众,让大家从这些精彩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比赛现场学生都热情高涨,全心投入,活动气氛非常活跃。最终:卓依诺获一等奖;伍文尧、柯莹颖获二等奖;陈裴然、林晓彤、陈安琦获三等奖。他们精彩的故事,丰富的表现,标准的普通话,使广大学生感受到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为弘扬校园文明风尚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第三阶段:考核评比表彰阶段
活动自开展以来,养小的校风、学风有了较大的转变,全体少先队员的文明意识明显提高,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和感染周围同学,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但我们知道,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一如既往,长期不懈的坚持着。我们一定会认真总结经验,改正不足,努力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让文明之风永驻养小校园。
公益走活动心得体会篇7
今天在xx上午9点开始活动。
因为之前有联盟的人告诉过我,所以对这里的老人也有一定的了解。
老人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不论他们是否有儿女,呆在那种地方……怎么说都不能总是开心的。他们比玉福那边的老人更加沧桑,或许他们是因为身体患病的原因,对于很多事情都只能麻木地对待。但是我很清楚他们一定是孤独的,在长久的孤独寂寞中已经学会淡然或者麻木地面对现实,“享受”相对优越的条件和舒适度环境,然后,等。
我觉得他们不是不会表达,要知道在这一一个环境里面,人是很容易失去沟通的能力的。而他们也无可选择,只有保持现在的状况。情况稍微好一点的老人,还能够跟你聊两句;有的就只能保持沉默,可是他们并不是愿意沉默的。他们的心仍然在呐喊,可惜都局限在心里。
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去主动和老人接触,主动和他们说话。有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老太太,据兔兔讲她有躁狂症,要尽量小心地对待,我想,这种躁狂也许是在这长久的煎熬与苦闷中形成的吧。但是她还是愿意和你接触的,她希望你留在她身边。我知道说这样的老人可怜或者怎么怎么样并不好,但是客观上讲,这些老人比玉福的老人们更可怜,因为他们的要求都只有这样低,你怎么好意思晾他在一边呢?
所以,我们还是要主动一点。对于新人,我第一次活动的时候也有些束手束脚,但是很快就能融入到那种氛围里面。希望新人们能够继续努力,坚持下去。
该讲的在活动之后的总结中已经讲过了,还是那样的想法:义工我会继续做下去。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在做一份什么样的事情,我是为了什么而做。
套用管理学老师说的一句话:不仅要让自己拥有成功的人生,也要让别人的人生更加灿烂。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负责人:
公益走活动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