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的态度才会写出令人惊艳的心得体会,在体会中我们要重点抒发个人的想法才行,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日战争胜利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抗日战争胜利心得体会篇1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天,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纪念日,也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纪念日。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76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命运前途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悲壮惨烈与不屈抗争应该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现实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七七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抗击外敌的第一声号角。在那场威武雄壮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集中显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蓬勃伟力。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一切不愿做奴隶的中华儿女毅然奋起,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正是基于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抗日战争才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旺盛生命力、巨大凝聚力和卓越创造力;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更昭示一个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任何列强都不能征服的,是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揭示了自强是一个国家自立的根本保证。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年,孙中山先生痛感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日本军国主义敢于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处于分裂、战乱状态,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教训和新中国建设发展的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说明,强大国力是一个国家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发展则是实现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76年过去,那场战火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20亿人口卷入其中的残酷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为子孙后代留下极其沉痛的教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年以来,人类社会和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尝战祸之苦痛,深知和平之宝贵,和平发展、永不称霸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定选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不枉人类付出的巨大代价。
今天,中华大地上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是未竟使命。面向未来,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凝聚起来,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抗日战争胜利心得体会篇2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这一句话,是《战争与和平》中的经典句。列夫·托尔斯泰的这本巨着,用极其平和的语调,流露出了对时代和人们的悲悯。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那么,真的是吗?别人在牺牲,他可以说出这种话。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但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我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已经是为了信念组成的不是战斗的战争,再谈到美好的东西,正是抵触的东西。但是,我又认为,在这时候,谈谈这些美好的东西没有错。说实话,本人是很佩服彼埃尔的。在任何情况下,温和却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种美好的结合。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绝望,而是美好的余辉。摇身一变成为别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满了戏剧性。
这一部穿插在上流社会,不局限于一隅的小说,场面的波澜壮阔,是他成为经典的原因。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让人难以忘怀。彼埃尔、安德烈、尼古拉等等,仿佛只要穿越时空,仍然可以触摸到,那些热血,那些真正的悲伤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就这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生下来,人的各种欲望、丑恶一面尽情展现。情欲、贪欲,更多。库图拉夫也是一样,毫不在意地听别人说他是独眼龙,在军事上,兢兢业业,为国家效忠,尽犬马之力。最后,却因为别人的不满,军权移交。却竟然只呢喃一句,我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也许,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所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别多的那个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那人。
和平的前奏,总是需要流血和牺牲换来。明天太阳是否能依稀升起,没有人知道。狭小的车间中,娜塔莎和安德烈互相人性的宽恕。当战争结束,拿破仑的时代彻底过去,奥军取得胜利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黎明,终于来临了。是的,来临了,经过战争的洗礼,这和平的曲调奏响之时,那旋律格外的欢快和动人。
婚礼举办,生儿育女,这是人之常情,这是真正的和平时代了。最后一句话,让人感触颇多: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令爱我的人都感到幸福。那是小尼古拉的感慨,那个十五岁的瘦削少年所说的话。是的,既然已经和平了,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只不过是爱我的人都感到幸福而已。
抗日战争胜利心得体会篇3
__年前的那一天,当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当不可一世的日寇终于在正义面前垂下头的时候;整个中华民族沸腾了……那是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尽管我们为此负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和5620亿美元的损失。
今天,冲天的狼烟已经尘埃落定,历史逐渐远行,那整个民族的同仇敌忾,那支野蛮军队的暴行,又有谁在忆起……谁在遗忘……“大东亚共容圈”,731部队,南京大屠杀,毒气战,慰安妇,万人坑……这些血腥和无耻的记忆被那个民族强加在我们头上时,我们得到的是愤怒,恐惧,还是悲凉?……曾经在网上看见一张摄于__年前的普通人家的照片,照片里面,一家人其乐融融……如今,却已无人知道,这个和睦的家庭何在,一张照片,浓缩了整个民族的悲伤。尽管如此,烽火无端,同胞有情,面对敌人的无耻兽行,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从士兵到民众,从老人到儿童,没有一个时候能让中华民族像那样团结。这是一个民族最为悲壮的记忆,任何对中华民族悲观失望的情绪都黯然失色!那些对所谓根性的嘲笑此时显得是那么苍白!这是一个伟大民族对命运的最后抗争,结果是,他们最终获得了胜利!拼死厮杀的战场已经沧海桑田,苦难的伤口只在阴天隐隐作痛。今天,我们用一个民族的诚意铸剑为犁的时候,一衣带水的邻国却总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盐……扩张与侵略,我们不能遗忘,因为这是可怕的背叛!
历史终究会被忆起因为我们不能遗忘……
抗日战争胜利心得体会篇4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是胜利的根本。当初,日本之所以敢于以小小岛国悍然对中国进行侵略,主要是看到中国在艰难的近、现代化过程中,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地方势力割据而治,缺少凝聚力。但是,中华民族面临死亡的绝境,没有屈服,反而觉醒,组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以全民族的力量与日本军队血战,直到胜利。取得这场胜利之后,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内部或外部的力量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自强不息才不会被动挨打,和平发展才能够维护和平。当时日本之所以敢于向中国开战,还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远强于中国有直接关系。1937年,日本工业产值为61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中国年产钢不过4万吨。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稳定。
善于向历史学习才能不让前人的血白流。我们今天纪念这场胜利,是在清醒和理性的态度下,面对历史。我们既面对所受的屈辱,也缅怀前人所做出的牺牲,更珍惜得之不易的胜利,目的是面对未来,营造未来。在日本国内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理性面对这段历史。但是,日本一些右翼势力却一再颠倒黑白,否认侵略罪行。所以,走和平发展之路,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日本政府应当正视历史,吸取教训,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
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史实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心得体会范文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可靠保障,也是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抗日战争胜利心得体会篇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为深切缅怀抗战英烈的光辉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热情,决定组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系列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宣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重温历史、勿忘国耻、矢志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青少年忧患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时间:2019年5月—9月。
三、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主题宣讲活动
1. 5月11日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2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解读系列活动方案。
2. 5月11日开展以“铭记历史,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纪念抗战胜利72周年国旗下讲话。
3. 5月下旬,刊出一期“纪念抗战胜利72周年”黑板报,让学生收集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烈士及其英雄事迹,宣传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现场作文比赛
以“缅怀抗日英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现场作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记叙和歌颂抗日战争的辉煌业绩,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缅怀和颂扬抗战先烈不畏外敌入侵,团结一致、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前仆后继、百折不回的崇高民族精神,抒发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表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志愿。
1. 现场作文选拔赛分为中年级组(3~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2个组别进行,各班选送2名选手于5月20日下午2、3节参加现场作文选拔赛。分别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学生名单于21日送德育处。
2.获得一等奖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各5名选手将代表学校参加县教育局在6月上旬举行的现场作文比赛,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三)讲故事比赛
围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以抗日英烈事迹、历史事件和感人故事为切入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大力宣传抗战事迹,弘扬抗战精神,缅怀抗战先烈,引导广大学生从小树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讲故事比赛分为中年级组(3~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2个组别进行,各班选送2名选手参加9月上旬举行的讲故事选拔赛。分别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学生名单于9月10日前送德育处。
2. 获得一等奖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各5名选手将代表学校参加县教育局在9月中旬举行的现场讲故事比赛,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四)歌咏比赛活动
以“牢记历史,圆梦中华”为主题,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充分利用音乐课、班队会、校园文化节等形式认真组织广大青少年广泛传唱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中国梦的优秀歌曲,把歌咏比赛活动作为纪念抗战胜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形成“班班有歌声、人人唱经典”的良好氛围。
1.组织各班传唱《寄语歌》、《核心价值观记心间》等歌曲。
2. 组织学校合唱队(50—60人)参加县委文明办、县教育局在5月下旬举行的“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县委文明办、县教育局将推荐优秀代表队参加6月中旬举行的泉州市中小学生“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和9月下旬举行的泉州市纪念抗战胜利72周年歌咏比赛活动。
(五)读书心得展评
以“弘扬抗战精神,肩负时代使命”为主题,结合“一起测评”悦读活动,通过阅读推荐有关抗战题材的书籍(见附件2)和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共同感受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坚忍不拔、威武不屈、前赴后继的民族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抗日英雄事迹,牢记抗战革命历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结合起来,将个人成长成才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1.各班级要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一起测评”悦读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抗战书籍和撰写心得体会。网上读书心得展示评比分为中年级组(3~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2个组别进行,各班选送2篇优秀读书心得参加6月16日举行的网上读书心得展示评比。学校将分别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学生名单于6月18日前送德育处。
2.县教育局将依托德化德育网于6月份开展网上读书心得展示评比活动。
3.县教育局推荐的抗日书籍由总务处、图书馆负责采购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活动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班要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活动广泛开展,取得实效。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活动,引导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向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加强宣传,增强实效。各班要因地制宜,挖掘资源特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咏歌会、诗歌朗诵、书画摄影、座谈交流、瞻仰吊唁等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师生踊跃参与,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积极性。
六、总结表彰
1.德育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活动开展的相关资料、图片收集整理好,及时在校园网宣传报道,并投稿至德化教育网、德化德育网等媒体网站。
2.2019年9月上旬,学校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2周年系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抗日战争胜利心得体会篇6
9月3日,我去卢沟桥参观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里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伴随着各种纪念热潮,出现这样的场景并不足怪。但在没有庆典的平素往常,该如何推进人们追怀历史的脚步,延续人们重温历史的热情?
不久前,曾有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年轻人进行了“二战认知现状”调查。数据显示,二战对于年轻一代已越来越“远”;对于一些二战的关键词,知道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
76年过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领悟过去那个时代的悲惨和伤痛,也永远难以感同身受侵略战争的罪恶和灾难。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让今天的人们记住,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最残酷壮烈的战争,发生过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有过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有过“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历史,却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放弃的。
人是不能不懂得历史的,人们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据调查,74.6%的年轻人希望加强关于二战历史的教育,九成的被访者认为类似今年的纪念活动今后还应继续。这样的期望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很好地创造了让年轻一代走近历史的契机。
应当承认,我们对后代的抗战历史教育还有不少欠缺。今天我们的历史教育,基本上是在学校里开展,由于方式的单调沉闷,在孩子们眼里,它只是教学大纲上的一个章节,是需要背诵、考核的一种“知识”。而在一些国家里,类似的历史教育形式多样。比如,让学生选择一位在战争期间被害犹太人的名字,然后用课外时间调查他的历史和被法西斯杀害的经过,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报告,老师根据完成情况打分。
这样的教育不但切实有效,而且震撼心灵。孩子们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逐渐由一个生命的消失,一点点揭开那段惊心动魄的残酷历史。它让已经开始有独立判断和分析能力的孩子们,不仅记住了历史的真实,也获得了研究历史的视角。
时代的场景变化太大了,要让年轻一代真正记住历史,不能停留在概念式的说教上。真正完整有效的历史教育,是应当融会在生活之中的。它不应当仅仅是在纪念馆里才能看到,只是在书本中才能读到,它还应当以丰富、适当的形式渗透到我们居住的街区和生活的种.种场景之中,这样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化为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参加过76年前那场战争的老兵们这样说。但愿我们的历史教育,能够早日让年轻人面对殉难同胞的灵魂作出回答:我们没有忘记。
抗日战争胜利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 道德心得体会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