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极拳心得体会8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每次写心得体会都是思维的探险,让我们勇敢地探寻思考的未知领域,心得体会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包括了情感和智慧的成长,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打太极拳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8篇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篇1

最初认识太极拳,是从小时候看过的一些武侠电视剧的角色中了解到的,譬如张卫健版《少年张三丰》里的张君宝,赵文卓版《中华大丈夫》里的荣海山,都是凭借一身精湛的太极武功名扬天下。虽然从前对太极拳只是表面上一层模糊的认识,但是从这些人物的演绎过程中,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特点已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自己切身去理解,体验太极拳却是这学期的体育课上,初学太极拳,不免会因为它缓慢的动作而觉得有些枯燥与乏味。经过一两周的模仿比划,渐渐地入门了,也初步体会到了太极拳的“神”、“意”。太极拳比较强调放松,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放松,也要做到心无旁骛,静心用意。太极的动作都有一定的曲线,不浮不僵,身体保持自然,轻柔匀缓。全身上下作为一个整体,身体每个部分都要配合做到有弧度,衔接和顺。老师给我们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仿佛我们做每个动作时都有一个球在顺着我们的动作运行,课堂上练习的时候,我经常想象着自己两手之间,两臂之间有一个随时可调整大小的球,当我们向下落手时,感觉这个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种抵抗我们手向下的阻力;弓步分手时,仿佛两手之间有一个稍小的球随着我们的动作缓缓旋转;推掌时又感觉手掌前方有一个体型很大的球,我们要贴着这个球的外弧推出去,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加上这些想象,一方面感受到太极的连绵不绝,动作不能僵硬,行云流水般的行径,另一方面觉得也很有意思。一套24式简化太极拳学完后,虽说是太极中的凤毛麟角,但它也训练了我们精神内敛,思想集中的习惯。我想其他方面的好处也不在话下。

课下一查阅有关太极拳的信息,才发现它就像一座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小小的一角。它是中国的传统精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可以作为一门体育项目,也可以算是艺术表演,一门古典哲学秘笈,更是中医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数代的流传,太极拳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杨,孙,吴,武五大派系,誉为“五式太极拳”。每式既相互传承、又有自己的特色,可谓百花齐放。从简单的角度看太极拳,它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总而言之,每掌握一门新的知识技能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也许以后我们像这个学期系统完整的学习一套太极拳的机会不多,但至少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它一无所知,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一定会受益匪浅。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篇2

上班时,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本钱,退休后良好的身心是生活的主题。

去年,人到达了退休的年龄。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我参加了大兴老年大学开设的太极拳学习班,经过老师的精诚教授,我已初涉吴氏三十七式太极拳,感觉收获匪浅。

一、学太极拳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在临近退休的日子里,我曾为退休后可能无所事事而感到茫然。自从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太极拳班的学习后,从心里感到心灵上得到了净化。尤其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谆谆教授,使我获得了知识,并达到了解惑的目的,使我更加热爱生活,进一步认识到运动可以健身,而且可以净化心灵。

二、练太极拳可以使生活质量升华

在没有学太极拳之前,我对自己的身体似乎失去了信念。因为以往秋冬季节,我总是畏惧严寒,手脚冰凉不说,体质也很差。严重的颈椎病使我倍受煎熬,很多个夜晚折磨得我不能享受睡眠,人也总是无精打采。当我初涉太极拳殿堂,我的面前豁然开朗了,似乎又回到了年青的时代。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的身体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手脚冰凉的感觉消失了,久治不愈的颈椎病也离我而去,夜间也不用再把枕头拿到一边了,因为头脑发蒙、颈部不适的感觉都没有了。

现在的我身心健康,生活充实。我从心里感谢传授太极拳给我的张全亮老师,更感谢大兴老年大学为我们开设这个专业,我会继续在老年大学学习下去。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篇3

还没上太极拳课之前,我对于太极拳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我只听说过太极,而一听到太极我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我觉得太极拳应该也是太极的同类,也是差不多,都是很慢的,柔柔的。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才知道,它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太极拳,它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一般都很难掌握它的力度。所以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而我,当然也是学的很起劲。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会认真地复习。希望可以学会每个动作,不负老师所望,以后可以每天耍太极拳,强身健体。

第一节课开始学习太极拳,老师首先让我们学会怎么样放松,但是由于因自己对太极拳不了解,不能很好的接受,不懂为什么老师跟师兄师姐能够看起来不用力、劲等却能把动作做得很带劲,而我却不行,怎么做都不对。所以我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看起来像故意摆姿势。

接下来,我说说自己这个学期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耍太极拳让我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不是寝室里对着电脑看书,写论文,就是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自从我开始学习太极拳之后,我隔天就打一遍来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

练习太极更是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太极拳柔中带刚,借力打力,感觉既有体现武打的技击性,又体现了其本身的`艺术性。老师说,对于太极拳,我们要每天练习才能够体味它的精髓的。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了不少。既让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也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更加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太极的学习,更全面的了解太极拳,做到以拳强体、以拳养神。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口号从我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篇4

大学的体育课的学习已经悄无声息之中接近尾声了。在张立臣老师的带领下,虽然只上了短短的几节课,但是他认真地教导,绘声绘色的肢体语言让我很好的接受了太极这门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课程。大学体育与高中时候的体育相比,显然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仅仅着眼于学习方法上,它更注重对我们体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大学体育进行的是素质教育。

上到大学,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便成了我们唯一固定的运动时间,在缺乏运动学习的生活中,体育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调节身心的机会,缓解了学习以及社会活动带来的压力。大学体育课给了我们多样性的选择余地。想学足球的可以选修足球课程,想去打太极的就有太极课程。所以体育课的学习变得轻松,及提升了我们的体质,发挥了我们的兴趣特长。并且体育课的学习还占了一定的学分,让我们更加重视,几乎所有的人都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学会了很多专项体育的知识,真正懂得了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

在这一学期的太极拳学习中,我系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收获颇大,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招式时不时在我脑海浮现。在我心中,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门体育课程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教育。每一次的练习,我们都是在重新温习一份古老却又青春的文化。可能对于我们这群90后,太极拳似乎还是记忆中的“少年张三丰”。在这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我们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和研究太极拳。在太极拳的学习里,我明白了为人处事,不应该事事着急,要学会放松内心,用冷静的姿态来解决任何烦恼的问题。越是面对挫折或是麻烦,紧张和惆怅又能有什么用,这时候应该做的就是放松自我,用冷静的思考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太极拳讲究调和矛盾,这能使我们养成一种生活的态度。从这一点来说,练习太极拳,也是对于我的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很庆幸,能够选上太极拳这门课,能够有这样一份机会接触到这份宝贵的财富。或许说,在以后,每当我们的学习,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难和烦心事,我们可以在“太极拳”里思考,解决这一个个难题。学习太极拳,是一份精神的蓄养和沉积,用以净化人的心灵。

“模仿、锻炼、感悟、自成一体”是一种太极拳的学习境界。每学期仅有短短的的十来节体育课,我或许只学到了太极拳的一点皮毛,也许我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但是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至少可以让我收获一种和谐的性格,收获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篇5

余自20xx年学练太极拳至今已有六年了,先后学习过不少套路,也换过几位老师,并在各在比赛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多年的学习演练中也对太极拳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体会,现将其浅一二,望众拳友老师批评指正。

一、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

打拳之前的准备活动无非包括压腿、压肩、压手、肩踝、膝、髋关节的旋转或拉伸等。究其根本,准备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身心放松。而准备活动的充分与否,会直接影响接下来打拳的效果比如说压腿,它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腿部的柔韧性,同时还有避免受伤和放松关节等功效。陈式太极拳各家陈正雷大师也曾说过,准备活动的时间应该长于打拳的时间,至少要在半小时以上。特别是我们在清晨打拳就是更应该注意,由于一夜的睡眠使身体有些僵硬,所以这时的准备活动尤为重要。

二、不要急于起势。

在充分的活动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打拳了。在正式演练套路之前,我认为还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情:来回走动平优一下心跳(如果你刚做完踢腿、摆莲等动作就要更注意这点),站定之后引导身心逐渐入静,从头到脚依次调整、放松(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开胯、展掌舒指等)。然后调匀呼吸(最好采用腹式呼吸,以达到慢、细、匀、长的效果),最后再松柔的开步起势。

三、意念引导运动,在打拳的过程中,意念的导引应该贯串始终。

而这种意念引导动作的练拳方法,不仅能调节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增强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而且还可以使上下肢更协调的配合,达到更为理想的锻炼效果。初学太极拳者由于对套路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意念更多的还是集中在想动作上。当熟练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应该逐渐将意念转变为想身法要求、想虚实转换、想开合衔接、想劲路节奏等或者将意念更集中的关注一下在自身行拳过程中薄弱或欠缺的环节,比如眼神、腰胯、脚步等。

四、打拳一定要慢。

缓慢打拳有利于身心的入静与放松,有利于用意念去引导动作的进行,更有利于拳技的提高与身心健康。尤其是在平时没有比赛或表演对套路有时间要求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抛开音乐和时间的限制,放慢速度打拳。缓慢打拳不仅可以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拳架与身法,还可以体会和掌握劲路与节奏的阴阳变化,更重要的是,太极拳的内功也是在缓慢打拳中逐步积累与造就出来的。且打拳的时间愈久,在自身的运用与体现上也就越发的驾轻就熟,拳技也在不断的日积月累中得到时进步与提高(如身法的中正安舒、拳架的舒展大方,节奏的快慢相间、劲路的蓄发互变等)。直到最后,打拳的速度节奏完全可以自行掌控,从而体现出快而不急,慢而不呆的风格特点。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篇6

下面是我学练习太极拳的一些体会,我先简单介绍下我的情况:我是个新学员,学习太极拳的时间也很短,而且是从零开始,在此之前我从未学过任何武术、气功之类的东西。但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对太极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功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精神状态、身体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也初步体会到了太极拳的奥妙之处。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学练太极拳的一些体会:

1、学一式,练一式,每一式练习都有效果

开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学习太极拳的,但是我想既然学习了就要认真去学、去练。我的工作比较忙,所以整天下班回家腰酸背疼的。可在练习太极拳二周后,在单位上一整天的班回家腰背竟然不疼了(当时只练到预备式、随息放松)。说实话这时我还有些怀疑这是否和练太极拳有关,还在想着会不会是心理作用呢?但后来一些功效的显现让我彻底相信了它的真实性,这的确是太极拳的功效。三周后睡眠改善。原来早晨起床时总感觉没睡醒,困的难受,而练习三周左右时,早晨一醒来就会感觉头脑很清醒,浑身很轻松,毫无睡意;再后来还有许多的功效显现,我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现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是我周围人都看到的效果,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这是我真实体验到的。

2、学练结合,以练为主。

怎么学呢?除了学校每周组织的集体学习以外,我每天还看光碟,动作仔细反复地去看、去模仿。只有这样才会少走弯路,迅速在自己身体上看到功效。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随着功力的增长就会有体会。要踏实地去练。不练就没有自身的体验,也就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讲什么。我的体会是要反复的学、不间断的练才能发现问题、纠正动作,才能练入状态,也才有好的功效。

3、拳功并练,真修实证,层次修练

首先要学会利用vcd光盘、清楚光盘里的内容,有些人不太知道怎么利用光盘学习、也不太了解太极拳的学习方法。只知道光盘是功法示范。听老师说过要拳功并练,不能练成太极体操,好了,拿到光盘后把光盘从头至尾的内容全看一遍,然后不讲层次,混练一气,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内功功法的学习是有层次的,不可越级修练,可以让你知道太极拳的学练方法、特点、应注意的问题、学习的目的、学练的关系等等。这些内容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尽快步入轨,少走弯路。

4、化难为简,便于学习

我感觉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能使我这个对太极拳一无所知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有这么好的效果。我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身上,旁边稍有动静就会分心,但是按照练习要求——吸保持放松态,呼放松手臂,开始时有点顾左就顾不上右,顾呼吸就顾不了站姿。我就试着按要求站好姿式,保持正常呼吸,第一次呼气时先放松左臂,左臂放松下来,再在下一次呼气时放松右臂,因为心里总要这样想着,这样练习几天后,感觉集中思想并不是那么难了。按照每一步功法要求循序渐进地去练习,现在基本可以专心地练拳,不会再受旁边人说话、走动影响了。很感谢学校领导给老师提供这样锻炼身体的机会,也很感谢老师能传授这么好的功法给我,让我受益无穷。今天的功效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我觉得我很幸运,所以我会珍惜太极拳所结的缘分,坚持不懈的学练下去。

在此我想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学校领导,谢谢老师。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篇7

这学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因为高中学过一点太极拳所以以为有基础会很好学,但是开始学的时候发现很难做到动作标准可能是因为很久没打太极的原因了吧,也可能是现在学的和原来学的不同。但是自己仍占一定的优势。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更让我体会到太极拳的好处,后来终于找到感觉,打得有点模样了。

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的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编了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剑,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各种太极拳的基本风格和技术结构大同小异,运动方法上均要求心静意专,呼吸自然,中正自然,中正安静,柔和缓慢,圆活完整,协调连贯,轻灵沉着,虚实分明。太极拳除拳之外,尚有散打形式的`太极推手,以及器械练习的刀、剑、等。 上第一节课时,老师当时在我们面前虽然只是比划了几个简单的动作,但当时就感觉到,原来太极拳不只是武术或者说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种美学,一种艺术.它如此自然和舒展,非常漂亮和洒脱.接下来我们投入到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学习,从起势,左右野马分鬃,一直到单鞭云手单鞭,由易到难,可渐渐的,高探马,又蹬脚,一直到最后的收势似乎没那么困难,后面的学习越顺畅。一直到最后能自己独立的打出一整套二十四式,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我在第一天练习预备式和随息放松时,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身上,旁边稍有动静就会分心,但是按照练习要求--吸保持放松态,呼放松手臂,开始时有点顾左就顾不上右,顾呼吸就顾不了站姿…..我就试着按要求站好姿式,保持正常呼吸,第一次呼气时先放松左臂,左臂放松下来,再在下一次呼气时放松右臂,因为心里总要这样想着,这样练习几天后,感觉集中思想并不是那么难了。

听了老师的话后,我才渐渐的体会出其要领,慢慢的不再是死记动作,而是思考着体会着前进。在课余时间,我也曾和舍友在楼道里打太极拳,虽然当时还没学完整套动作,自己做的也不算标准,但真的好好把动作做一遍就会有一些微妙的感受,最明显的就是练完之后手心和身上会出汗,还有就是练习时心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就好像只有自己存在一样,心里觉得很安逸,再加上阳光照在身上感觉从里到外都是温暖的,很舒服,感觉疲惫感都没有了,也不会犯困,变得很有精神,浑身轻松。

所以,我们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受益很多,一方面是身体的,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身体上,它即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一方面,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另一方面,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地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 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六大生理作用,简述如下:

①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

②有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③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

④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

⑤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

⑥畅通经络

心理上,我开始学着坦然,淡然,从容不迫,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寻找到一种博大的生命境界!要打好太极拳就是首先要清空自己的脑子,看到自己的心。减法,总是减法。我学会了换一种思维,用减法生活。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篇8

记得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就有同学问老师,太极拳是否有减肥效果,引来同学们阵阵欢笑,不过太极拳还真有此效果。想要利用太极拳减肥,每天练上五分钟的太极拳,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发现身体瘦下,而且肌肉体格变的有力强壮,当然,这个里面有很多需要技巧,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达到效果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练习,而且练习的方法也必须正确。

有人说修身可以去健身房,一样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修心却不是其它的练习可以代替的了。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放松,不仅是肌肉,更重要的是心。要甘做小学生,让自己先变成一个空的容器。记得练起势之前,老师教我们要先全身松透,不仅松身,还要松心,要求我们练习深呼吸,做到深、细、匀、长,当时我对此体会不深,现在想来那个"松心"就是针对我讲的,心松身才能松。老师讲要"舍",放下外缘,练时如若无人之境,不可掺杂一丝杂念,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练习太极拳还需要注入自己的意念,让意念带领着自己的身体行动,好似一股源源不断的热流缓缓流经全身,并催动着自己的手脚跟着一起运动。意在形前,所谓“意到而形随”,否则就会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失去了太极拳本身具有的韵味,自然达不到练习的效果,也体会不到太极拳的内涵和精髓。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学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拳了,不过那是因为时间短,学的比较仓促,没有完全学会,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韵味,甚至不懂得在实战中如何运用那些简单而又奇妙的招式。不过现在经过更深入、更细致的学习,弥补了许多当初没有学到的东西。同学们都羡慕我学的快,容易上手,却不知我是学习第二遍了,着实有些让人汗颜。

大家都说太极拳是聪明人的拳,我觉得这不是说只有天赋异秉才能学好,而是说自己一定得多琢磨,多体会,再加上老师的点播,才会有进步。

所谓“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一个暑期没有练习,现在我练起来也觉得生疏,原来学习这回事儿,还真的需要时常回顾,温故而知新。没有多的练习也谈不上什么体会琢磨了,可惜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己即使连前辈提起的"每天7分钟"都从没做到过,可见练拳不但是身体的训练,更是意志的训练。能够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本身就是意志的体现,而且再次过程中,可以磨练年轻人浮躁的脾气,时期变得温和坚韧。

我们学习太极拳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华武术里的经典,也不是因为它是我国的国粹,更不是想让我们成为一代宗师。单纯的只是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太极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还可以丰富同学们生活的乐趣。然而有许多同学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太极拳慢悠悠的,是老年人学习的东西。其实不然,太极拳是老少皆宜的。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练习太极拳,都会获得很多好处,增强体质则是其最直接、最基本的效果。

很多同学一进入大学就不同程度的变懒,我也不例外。出来平时上课,很多人都很少做锻炼,长期下去,体质和抵抗力会下降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希望大家在闲暇时间能够多多练习一下太极拳,就当是为了今后能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够更好的学习和工作而“存钱”吧。

目前对太极拳的体会仅仅如上所述,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我还会有更多、更深的体会,再与大家交流。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观打篮球比赛作文5篇

观打篮球作文精选7篇

观打篮球作文最新5篇

观打篮球作文5篇

打乒乓活动方案通用7篇

我爱打篮球作文通用6篇

打篮球作文推荐6篇

打乒乓球的作文5篇

关于学生打老师的作文6篇

打乒乓活动方案推荐6篇

打太极拳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