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情感化表达的演讲稿,能够让听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演讲的主题,写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演讲的节奏,避免过快或者过慢的表达,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文明礼仪,演讲稿8篇,供大家参考。
文明礼仪,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礼仪”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显著特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明确要求:现代中学生要礼貌待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
如果有人问: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拥有一个好的成绩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当然是习惯更重要了。
那么怎样做一个文明守纪律的中学生呢?到底什么是文明呢?先请听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公司招聘总经理助理,应聘人员过五关斩六将,最后面试只剩下20人。面试那天,人家按时来到考场,可左等右等不见主考官的影子。10分钟过去了 ,有的人开始坐立不安;20分钟过去了,一部分人站起来在室内走来走去;半个小时过去了,决大多数人都离开座位,有的甚至翻看桌上的资料。整个过程中只有一个小伙子始终没有动。这是主考官近来了,大家迅速回到座位安静下来。大家坐好后,主考官宣布,面试已结束,那个没离开座位的小伙子被录用。
同学们,听了这两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想?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还可以看到,文明其实是离我们很近很近,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之中,我们更可以看到,文明是一种品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违反纪律时的主动制止……
文明来源于真诚的爱心;爱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没有爱,文明就失去了灵魂,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像迷了航的水手。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充满爱心,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家人、爱朋友、爱自己,爱花草树木、爱鸟兽虫鱼、爱山山水水。只要我们有了这种爱心,就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阳光。而我想说的是:当一个人不知道文明、礼貌、纪律为何物时,就犹如鸟儿失去了翅膀。这个人空得一身臭皮囊,却缺少了一点内在的东西,一点闪光之处。
而在生活中,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现象:
校园里,见到老师,不知道问好;生活中没有秩序,不懂得谦让;大庭广众下,开口便骂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这难道是礼貌吗?不,这是无礼!
清澈的小河里,干净的宿舍楼转瞬间成为了垃圾的天堂!崭新的门板霎时被破坏得惨不忍睹!这难道是文明吗?不!这是无耻!
平日里,披头散发,不修边幅,长长的指甲中藏污纳垢。这难道是潇洒吗?不!这是龌龊!
如此看来,一个人的素质是多么的重要啊!
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说,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语言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想做一名文明的学生,首先应该从学会说文明的语言开始。
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那我们纵然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坚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关注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关注脚下的每一片绿地……,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真正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中学生,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谢谢大家。
文明礼仪,演讲稿篇2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矗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
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文明礼仪,演讲稿篇3
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谈吐举止见文明》。
谈吐举止,简单说,就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语言与行为。
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马上可以凭直觉判断出他的修养、素质,以及他性格特点中的某个侧面。语调深沉,条理分明,言语准确、有分寸,不难看出这是个精明能干、头脑清醒的人;言辞幽默,一语破的,足以察觉此人思想深刻,且有超人的智慧;步伐坚定,透出他十足的自信;东张西望,步履轻浮,脸上似笑非笑,一副玩世不恭之态;眼盯着地,小步地挪走,表露出他的自卑与懦弱……
谈吐举止可以说是人的外壳,它有美丑之分,雅俗之别。那么,什么样的谈吐举止才是美好而文雅的呢?我的回答是:真诚和自然。
一切美的言行皆出自“真”,美的谈吐首先应该是真诚的。违心、虚假的“礼貌用语”,并非礼貌;一个伪君子的彬彬有礼,只能让人感到不舒服,没有半点儿美可言。
台湾一位女诗人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你对我说过/一句一句/真诚的话/清早起来/我便会记得。”这位女诗人的心里有一片真诚宁静的天地,没有半点儿人情世故。一句两句真诚的话语比重复了千百次的客套话更让人难以忘记。
真诚的言语、行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然之态的美。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低眉信手续续弹”。这完全符合琵琶女的身份,人们认为她很美,美得自然。清晨,东升的太阳给紫禁城抹上金色的光辉,一人扛着国旗,二人护卫,三名战士迈着庄重的正步走出城门,威武挺拔,晨光照在鲜红的国旗上,也洒在年轻的战士身上,这是庄严的美。刚刚学步的孩子,跌跌撞撞,从这幼稚的步子中透出无限的希望,这不也是一种美吗?
美是自然的,无须雕琢,举止的美无需模仿。生硬地模仿美的举止,倒会变成丑。对“东施效肇”的典故,人们不免付之一笑。但仍有人有意无意地重蹈着东施的覆辙。崇拜明星,可以算是对美的追求,本无可非议;可把自己的头发、衣服、鞋子甚至音调、表情都改成明星的样子,变成了一个模型,真的自己消失了,还哪里谈得上美呢!
让我们抛弃虚伪,抛弃造作吧!让我们多一些真诚和自然吧!
文明礼仪,演讲稿篇4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那就是文明之美,文明的美丽发字内心,文明的美丽来自素养,请不要问我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的品格积于一身的体现,它并不是遥不可及,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文明所包含的方方面面,我无法通通说出,但在我的心里有几点十分重要。
如果你失去了今日,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
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
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各位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实现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所以先给各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那就是学会问好:不用怀疑,我所说的就是问好,问好也是一门艺术,他并不是难于被人们所掌握,我为各位带来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当你每天在清晨被恼人的闹钟叫醒时,你是否想过你的一天将如何度过,你是否期待奇迹的出现。首先,那么就让我走进你的一天,去找些细节,你是否向你的父母道一句早上好,或许你有,但后面不要加一句对昨晚没有休息好的抱怨,也不要抱怨早餐没有你所喜爱的食物,因为你的一句抱怨会让你的父母认为自己做的并不好,你必须时刻深知,你的父母是爱你的,并且他门希望你能得到良好的环境,还有那就是你的抱怨会毁掉你父母一天的好心情,你现在是否为你的抱怨感到卤莽呢?
文明礼仪,演讲稿篇5
泱泱大国中华文明,一笔一画写出了礼仪的魅力。礼仪,在谦恭之中有一份高雅,关切之间又有几丝默契风韵。礼仪中蕴涵的是一种一种气质,一种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谊与千丝万缕的联系诠释得精妙得当的天字箴言。
文明礼仪在于音乐处。
它隽永深沉,怡人心志,让人通身灵澈。文明礼节雅致细密,谦恭之余有一份淡淡的矜持,正如《夜曲》于点点沉寂之间揉入几丝暖色悸动,让你在条理秩序之间感受古雅,感受安宁,感受心灵彻骨的香韵。苏格兰风笛,悠扬之绵长,绵绵之中不乏明媚。中国人将文化中的谦虚、忍让、善良揉进了礼仪之中,让你恰似嗅到春的气息,感到春的温柔。同样的古雅,却更灵动婉约;同样的谦恭,却更大气不拘;让人感受到恰如风笛之音的高雅,明丽与意蕴。
文明礼仪在于处。
我喜欢沉浸在以自己对文明礼仪的理解而勾勒出的图画中,那是秋风中的梧桐安静独立,地上铺满一层落叶,虽有风,但叶子的灵魂并不随风飘起,而是安详地被落日金黄的余晖铺满全身。法国人一向怀旧,而我却不,因此礼仪之中更多透露出中华礼仪的底蕴、文化的痕迹。让人矜持典雅之余,感受其中散发的文化墨香。这是心与心的契合,无关距离,无可限制。
文明礼仪在于香茗外。
茶香,雅致灵澈,古朴怡人。微笑中聪慧坚韧,高雅之中不乏友善。中国礼仪如是而已。众所周知,中华礼仪讲究点滴细致、沁人心脾、自品不厌、浓厚醇美,仿佛摒弃一切尘杂,只独享吾心于朝暮之中。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濡染了中国的悠悠作为当今时代的我们,让文明礼仪伴我行吧!
文明礼仪,演讲稿篇6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在校园》。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可谓中华文明长盛不衰之精髓所在,亦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在当代,更是在社会中与人交往的基础。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作为具有50xx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的校园里,则更应弘扬文明礼仪之风。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是民族崛起的希望。回首历史,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无一不是伴随着本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和被接受而确立的。文明礼仪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呈现在世界面前的一张中国名片。我们不仅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更是要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精华。文明礼仪作为修身之本,我们在学习各种知识的同时,它将决定着我们能否从一个优秀的人才飞越成为一个最终做出杰出成就的人。聪慧的头脑只有和文明礼仪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你在学习工作中被大家所接受认可。爱护环境,尊敬老师,整洁大方,这些都是看似早已烂熟于胸的校园基本礼仪规范,却无处不透露这人文的关怀和理性的思考。文明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之本。试想,倘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一种充满着平等,友爱,理解,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将变得多么的有滋有味。文明礼仪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师生之间变得和谐,同学之间更加团结,整个校园充满活力。有了它,校园才不仅仅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我们共同成长,永远珍视的温馨的家。
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文明礼仪则还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你的言谈举止上,每更多的是在你的精神面貌上。朝气蓬勃,乐观开朗,出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一群积极进取的学子,一派欣欣向荣的学习氛围。一个古希腊哲人说过,人的健康是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少了任意一个都不是真正的健康,同样,文明礼仪也表现在外表和内在两部分。得体大方的着装,整洁朴素的仪表总是会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温文儒雅的举止,落落大方的谈吐则会留给人们谦谦君子的美名。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进取的态度则让你倍受尊敬。放眼我们的校园,这令无数人向往的七中,莘莘学子勤奋的汗水,在这里闪耀成智慧的光芒。而我们的文明礼仪,却无法令人完全满意。似乎每天总有那么几个着装不规范,发式不合格的同学;为什么不时也有同学之间的争执和不愉快发生?对待老师你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尊敬?扪心自问这些问题,也让我们多少有些汗颜。09级的新同学们,来到这里你们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一个闫中人身份来规范自己的行为。07,08级的学长学姐们,则应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七中这一片沃土,光有智慧和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文明礼仪使它更加和谐,美好。
国民素质的一小步,国家文明的一大步。文明礼仪,要真正做到,还需要每个社会公民长久的努力。作为社会的一位公民,我们都有义务从身边做起,从我们的校园做起,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文明礼仪,演讲稿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礼貌,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孔融让梨,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文明是体现一个国家国民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水准。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文明不能够冷眼旁观,更不需要豪言壮语,需要身体力行,从点滴小事做起。
古语云:“诚于中而形于外。”文明礼貌是一个美好心灵的自然表露。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我们就会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心灵美好的人。
列宁同志有一次下楼遇到一个女服务员端水上楼,女服务准备闪开,列宁同志说:“你端着水,理应先过。”一点小事,反映了列宁同志先人后己关心他人的美德。也正是因为列宁同志能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育成了他光辉照人的形象。古语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得。”由此看来,讲不讲文明礼貌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大问题。
如果上面讲的也还是小事,那么文明礼貌涉及到民族尊严,总该是大事了吧。
李鸿章有一次出使俄国,在公众场合吐了一口痰,被外国人大肆渲染嘲弄。吐一口痰,事何其小,丢了自己的人格,也无所谓大。但丢了国格,损害了民族尊严,还能以小视之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的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将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文明更是值得我们收获的回味无穷的幸福。在公交车上,你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只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是一种回味无穷的幸福;过马路时,你自觉排队上车,在食堂进餐时,你自觉排队打饭菜,这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是一种回味无穷的幸福;还有,在校园内,你看到脚下的白色垃圾,能主动拾起来扔到垃圾箱内,这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也是一种回味无穷的幸福。这是一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也正是这些小事,才能让我们体味到讲文明礼貌的幸福感,才能让我们真正体味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一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有句话说得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你就不简单了!我们向往现代文明,也在努力创造文明,播种文明思想,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那么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是社会迈出一大步。
所以我发现,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一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我相信你,相信你,更多的来发现,来释放自己文明的热情。
文明礼仪,演讲稿篇8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
文明礼仪,演讲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