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5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演讲稿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通过仔细的编辑和润色,演讲稿可以更加生动和生气,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5篇

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篇1

中国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90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员。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建党九十周年演讲稿--党史学习心得体会,更多原创请访问中国职业写作!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党的历史虽然只有90年,但党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权衡。如果只学其法、不究其义,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寻求出路、解决问题就更无从谈起。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9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们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的跟党走。

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篇2

大家好!

我讲的故事是五姑嫂舂米送红军。根据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梁甫耀老人回忆: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当时乡亲们都不了解。所以听说红军要来,国民党*就造谣惑众,说红军杀 人放火、共产共妻、无恶不作,还鼓动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把粮食物品、生活用具都搬到山上去收藏起来。

当时梁老的妈妈年纪大了就没有跑,他的嫂嫂和出嫁的几个姐妹非常孝顺,也都留下来陪着妈妈。

1934年12月,红军到了播阳,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国民党的宣传正好相反,他们不仅不杀 人放火,反而待人非常亲切,秋毫无犯。消息传到山里,梁老和胆大的乡亲们都回到家里。回来时,梁老的心里还有点儿害怕,但是一到家,红军亲切地喊他老乡,还宣传说:不要怕,我们是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接着帮他们挑水、砍柴、做饭,连周恩来这么高的首长都亲手播谷粒,梁老非常感动,很快消除了恐惧和戒备心理,红军要梁老找石碓舂米,还问梁老愿不愿意给他们带路去黄垢,梁老都爽快地答应了。

在带路之前,梁老动员了他家的五姑嫂给红军舂米,她们舂啊舂,一连舂了五天五夜,那几天梁老家简直成了粮食供应站,红军这一批送谷子来,那一批领白米去,络绎不绝。

五姑嫂手中的簸箕上下翻飞,雪白的米粒在簸箕了欢腾跳跃,仿佛在欢迎红军的到来。五姑嫂虽然很辛苦,但是不收红军分文工钱,红军开工钱给她们,她们总是咯咯一笑,说gue有、gue有(侗语:不要钱的意思),没有一个伸手去接钱的。

在红军走的头一天晚上,五姑嫂还拿出了自酿的苦酒来敬红军,她们边敬边唱敬酒歌(侗语,歌词大意为:欢迎远方的朋友们到侗乡来做客,我们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只有拿出自酿的苦酒来敬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嫌弃。)欢乐的场景深刻地体现了军民团结一家亲。

谢谢大家!

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篇3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说说新四军的由来和新四军历史。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属于国民政府战斗序列,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副军长项英遇害。国民政府宣布"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即予撤销"。

中国共产党对此针锋相对,宣布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重建后的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在8年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其中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日伪军31万余人;反顽自卫作战3千余次。新四军作战伤亡8.9万余人。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

1938年刚成立不久的新四军,军部由武汉迁至南昌,集中改编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指示设计新四军臂章。当时,八路军曾佩戴有"抗敌"两字的臂章。美术工作者吕蒙等人受此启发,提议新四军臂章上画上一个身背斗笠,左手持枪、右手指向前方的战士,并在左下角标明"抗敌"两字,以表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前线抗日的决心。此臂章得到叶挺等新四军指挥员的认可,成了最初的新四军臂章。

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改换军服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体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发表在新四军的刊物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由何士德谱曲后,这首歌就在新四军中传唱开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歌曲之一。这首歌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谢谢大家!

:

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篇4

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爱上了阅读红色故事和革命诗歌,从那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雨沧桑,感受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也明白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段历史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从红色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心,感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活力豪迈,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气磅礴。长征路上的严峻险阻,八年抗战的艰难困苦,白色恐怖下的千回百转,南征北战的荡气回肠,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一首首雄壮的诗篇,是镌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是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我们信心满怀。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期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激历史的选取……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梦想有了归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共产党又带领我们走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几代中华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为铺就强国之路,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100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亚洲睡狮已经雄起,东方巨龙正在腾飞,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还是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党的接班人,稚嫩的双手要勇敢地承担起历史重托,我们是跨越世纪的新一代,是21世纪的真正主人。革命的精神不能抛弃,它依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制胜法宝,我们要把自我的人生目标与祖国、时代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梦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潜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共同谱写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崭新篇章!

多谢大家!

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篇5

大家好,我分享的红色故是:乞丐将军段苏权。

他,10岁就参加了农民运动,14岁,参加了工农红军,18岁,就担任黔东独立师政委,别看他年龄小,志气可不小,红二军团贺龙经常对他大加赞赏,他就是故事主人公—段苏权,1916年,生于茶陵县高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我也是茶陵人,我来讲这个故事,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光荣。

时光倒回到,战火纷飞的1934年,为了掩护红军主力东进,独立师假装自己是红军的主力,敌人误以为这是大鱼,一时间,十多个团的敌人围了上来,独立师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弹尽粮绝,1000多名将士几乎全部牺牲,师长王光泽也被俘就义。战斗过程中,段苏权因右脚被子弹击穿,鲜血直流,不能动弹,被迫送到当地农民家里予以照料,才幸勉于难。独立师没有了,主力部队也转移了,而且敌人的搜捕越来越紧,自己该到哪里去?想来想去,段苏权选择回家,他采取了最笨的办法,一幅拐杖,一只碗,一路乞讨着,向家乡的方向走去,几经碾转,来到了湖南湘西地区,由于伤口严重恶化,腐烂化脓,双脚无法接触地面,他不得不改用屁股走路,改行乞为坐讨,最后,搭便船顺水到了岳阳,再爬上一辆开往江西萍乡的火车,到了醴陵,父亲获得消息后,将其悄悄接回了家。

时光飞逝,3年来,段苏权无时无刻不在打听部队的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1937年9月的一天,他从北方回来一位老乡的口中得知,红二六军团已经到了陕北,与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听到这些,段苏权兴奋极了,他匆匆地告别了父亲,登上去山西太原的运兵车,在八路军办事处找到了任弼时同志时,任弼时非常惊讶道:没想到,真没有想到,好个段苏权,你竟然还活着啊,追悼会我们都给开过了。

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段苏权渐渐成长为共和国赫赫有名的将领,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段苏权担任志愿军空军副司令员,他发现空军司令部上报的战果存在数据不真实,本着实事求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他顶住了重重压力,及时上报给彭老总,后来,这件事就导致空军系统很多领导,受了批评和处分。这一举动,就让他在无意中得罪了很多人,在1955年授衔时,按照他资历,完全可以授予中将军衔,但是,最终只是授予了少将,而且是暂授少将,就是因为一些人拿他曾经3年离队的历史做文章,这让段苏权将军感到极端委屈,但对革命的忠诚一点也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努力的工作,继续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今的高径村,既是生态示范村,也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更因为诞生了段苏权等三位共和国将军,被誉为将军村。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的大喜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一定要把红色资源挖掘好,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我们讲好身边红色故事,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无穷力量,迈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

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5篇相关文章:

讲身边诚信的故事演讲稿7篇

讲红色故事,做时代新人演讲稿5篇

讲励志故事的演讲稿参考7篇

讲名人故事的作文精选5篇

讲名人故事的作文推荐5篇

学习讲党史心得体会参考6篇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通用7篇

用党史讲党课心得体会8篇

学习讲党史心得体会通用8篇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7篇

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