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迹材料中我们要展现人物在逆境中所散发的正能量,事迹材料的收集应当尊重原始记录的完整性,避免删减或篡改事实,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职工先进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职工先进事迹篇1
李东,理学院数学系教师,讲师。自2007年毕业来校后,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至今。曾担任理学院数学系分析教研室副主任、理学院教学秘书,现任理学院教科办副主任。他政治思想觉悟高,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
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特别是在任理学院教科办副主任期间,很好地配合领导的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
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热心教书育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承担数学系本专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以来,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计算方法》、《数学分析习题》、《经典几何》、《图论》和《微分几何》等。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态度端正。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总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快和更好的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传授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还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技能的提高。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都认真准备每一堂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除了课堂教学,每年还承担了部分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和实习指导工作。每次从选题、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学生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同样认真负责。
三、重视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
重视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繁琐的日常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不忘总结经验,参与校级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立项3项,参与教改论文3篇。主持教育厅项目《一种复杂供应链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分析》,主持校级科研项目3项,分别是《一组可修复设备的可靠性分析》、《一类带有变号参数多点边值问题解的分析》、《最短路问题及应用》,参与教育厅项目4项,校级立项6项,出版专著1本《三部件串并联可修复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数值解》,发表论文3篇。
职工先进事迹篇2
我的家庭是五口之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享受着平和安逸的日子。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是我们家庭的主旋律。我们不仅拥有殷实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艺术方面的追求,努力过着平凡朴素又不失优雅趣味的生活。
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享受生活的基础,而家庭成员身体健康是幸福感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份健康并不易得。十多年前,我的老父亲罹患癌症,在当时癌症的治疗技术还远不如如今发达,全家人尽心尽力,尝试一切方法帮助父亲疗病。我们陪同父亲在南京住院治疗,年仅8岁的儿子十分懂事,每日独自在家,上放学、一日三餐都没有让我们操心。在单位的关心帮助以及医护人员的尽心治疗下,父亲战胜了病魔恢复了健康,时隔今日已有十多载光阴,身体依旧十分精神。这份健康,是全家共同努力争取来的;
是家人间的关怀、温情和真诚相待击退了疾病,迎来了家庭的幸福未来。
在对孩子教育的方面,我们家一直提倡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美德,并且坚信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平日里,我们长辈始终坚持为人做事公正,待人接物和善,能做到设身处地理解他人,致力于建立和谐的环境。季节变化时,我们会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提醒他们小心着凉;
吃饭时我们会把好菜夹给父母,让他们多吃点;
出门购物或网购时,我们会惦记着为老人置办一些新装;
吃完晚饭,我会带着孩子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在欢快的交流中放松心情、锻炼身体。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有效地让孩子养成孝敬长辈、关爱老人的美德。工作中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待工作内容,不喊苦、不叫累,服从单位安排,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培养勤劳踏实、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通过家庭、学校的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努力,他在高中学习阶段获得了省三好学生的称号并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目前就读于南京大学物理系20__级。
为积极响应中央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实践着我家的“绿色生活”。能开小灯的情况就绝不开大灯,没人时灯一定要关掉;
不常用的电器都拔掉插头,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消耗。淘米水多用,先洗拖把再冲痰盂,最后还可以用来冲厕所;
同时我家开空调的时间很少,并且从来不调过高、过低的温度。这些微小的方面虽然不起眼,但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更重要的是培养这种节约的意识。也许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并不能造成多大改变,我仍然相信这是每个人可以、也应该为节约型社会建设尽的一份绵薄之力。
要说起邻里关系,我们家可以称得上一绝。我们和周围家庭做了十几年的邻居,每天都来回走动、谈笑风生,真可谓称得上“远亲不如近邻”。每天早晨,老母亲都和隔壁的黄奶奶相约出发去菜市场买菜;
上午择菜的`时候,邻居们会聚在一起边干活边聊天,上聊国家大事,下谈门口的小狗又下了一窝崽,无所不话、无所不谈,劳动的时间遍在欢腾的声浪和开心的笑颜间不知不觉流逝。忙完午饭,午休后起床,邻居几位老人便都进入了娱乐的时间。大家或是聚在一起打打扑克牌,或是一起出门散步,这样度过惬意又舒适的下午。有几位前几年搬离去了其他城市的邻居,至今还和我们保持着交流与往来,节日时也会发来温暖的祝福,令人感动。平日里,哪家包了饺子,或是做了粽子、肉丸,都会给邻里们分一份,与大家一同品尝幸福,分享喜悦。最可爱的是西边那一家的小孙子,天真活泼可爱,活脱脱一个开心鬼,恨不得天天来我们家玩;
他们家做什么好吃的,他都惦记着给我们家带一份,别提多讨人喜爱了!老子几千年前推崇的鸡犬相闻的邻里关系,如今在我们小区真实还原,岂不乐哉?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民物质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这点我们有切身体会。在逐步迈入高水平的小康生活的同时,我们家不忘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儿子学习了小提琴,并且考取了小提琴十级的证书。每日儿子在家练琴,悠扬的古典音乐很适合陶冶情操。老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前几年乐于练习书法,还在母亲六十大寿时为她作了一首诗,亲自书写并装裱起来挂在家中,很有点文人雅宅的味道在里面。家里有一个金鱼池,里面养着儿子很小时钓的几条金鱼;
院子里养着几只乌龟,每天任它们爬来爬去;
家里还养着一只八哥,只学会了“你好”这一句话,成日里叽叽喳喳,仿佛陶醉于自己美妙的歌喉,又仿佛咿呀学语的婴儿在尝试发音。我还开过玩笑:我们家海陆空三军齐备,负责喂养的母亲就是“三军总司令”。太阳出来的时候,家中会上演一番“奇景”:几只乌龟聚在一起晒太阳,自发叠成叠罗汉般,最下面的大龟已经养了二十多年了,最上面的小龟刚刚出生没几年,它们和睦地分享着阳光的爱抚,浑身肌肉都放松了下来,看起来十分惬意,连乌龟都这么会享受生活啊!神奇的是这些乌龟到了夏天就会在院子里的那棵老葡萄树下挖坑下蛋,9、10月份的时候,院子里就会逐渐爬出小乌龟,这些小玩意只有拇指指甲盖大小,只吃得下鸡蛋黄,不少邻居朋友还闻名过来“围观”这些小玩意,有趣极了!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家庭,虽然平凡但不平庸,虽然平淡但不沉闷,我们怀揣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在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中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无私付出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心灵港湾。我相信,这样的家庭,虽称不上不华丽,但一定是最美丽的!
职工先进事迹篇3
纪如芳同志于__年来到地铁行业,在地铁大发展的这二十余年间,她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售检票人员,到现在的四号线管理部经理,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与轨道交通行业一同发展。__年,上海地铁第三运营有限公司成立,纪如芳同志随即来到四号线客运,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工会负责人的工作。
作为党支部书记,她每年都要及时掌握党员动态,做好党员发展的前期政审工作,处理公司党委下达的各类党务工作,这些看似简单而又重复的工作,却是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她每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今年,四号线客运党支部还被评为了优秀党支部的称号。
作为四号线客运的领头人,她要处理来自全线各类运营生产工作,质量检查、消防安全、行车安全、后勤管理等工作都在她每天的工作中出现,上着常日班的她,却不常出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而是每天奔走于车站、公司之间,为的是让一线的员工在遇到困难时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在区域站长的眼中,纪如芳同志是个闲不下来的领导,一线员工有任何问题,她都会及时协调解决,不论是上班还是开会,她都会想办法处理,不让问题扩大,因此环线上常有人说“有困难找领导”说的便是她了。
作为四号线客运分工会负责人,除了解决工作上的困难,还要为职工谋求更大的利益。工会是职工工作生活的保障,纪如芳同志深知这一点,因此每天都会举办各类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好前期的各类宣传准备工作,力求能让每个职工都能在全年参加至少两次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同时解决职工生活困苦也是工会的工作职责,每年的元旦、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她都会与区域站长、值班站长等一同进行家访慰问,不论刮风下雨,有时一天要走访3-4名职工,但她觉得只有职工生活上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全身心的服务于岗位。今年,她还主动挽起袖管,参与了义务献血工作,为一线职工起了个好头。
作为公司女工主任,她更是站在女职工的立场,为广大女职工着想,每年三八妇女节举办各类适合女职工的活动,同时持续两年的女职工培训班,让女职工能在工作之余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这五年来,在她的引领下,四号线不论是生产运营还是后勤保障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时还涌现了不少的优秀员工和集体,例如微笑天使—陈昱、跑跑服务员—徐辰珏、五星服务站—东安路、健康文化区—塘桥站等,这些在幸福环线上赫赫有名的名字背后都离不开党支部书记一次次的牵线、指点和创意,才能有如今的幸福环线。
其实她做的远远不止这些,但她常说:“作为一名领导,我却要时常站在职工的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是一名决策者,但在地铁的岗位上做要做一名执行者,融入到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中去。”
职工先进事迹篇4
白晓卉,女,1980年4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主任技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培育工程杰青人才,2020年荣获“全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当选“齐鲁最美职工”。自疫情发生以来,白晓卉带领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检验医师们一直奋战在一线,先后辗转于北京、新疆、河南、山东等各个疫情一线战场,与病毒正面交锋。
甘心奉献 白衣执甲为苍生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省卫生健康委第一时间组派“山东医学检验队”支援北京。白晓卉担任检验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对口支援提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队员们在一天内完成集结,携省卫生健康委紧急筹集的5套仪器及配套试剂等物资,逆行北上。抵达北京后,白晓卉作为队长,承担总协调、优化流程的工作,并迅速提出了实验室的改建方案,在48小时内就紧急改造完成了布局相对合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具备4个功能区和高压灭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经过多日的艰苦奋战,白晓卉所带领的山东医学检验队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累计完成核酸检测数万人份。
主动请缨 直面病毒战疫情
2020年7月,刚刚结束在北京20多天的“战斗”,疫情又在新疆出现。具有强烈使命感的白晓卉在隔离期间就写下了激情澎湃的“请战书”。刚出隔离期,白晓卉再次作为队长,带领山东第二批援疆医学检验队41名检验人员从济南出发,奔波近万里,驰援新疆。队员们在喀什与当地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累计完成了20多万人份的检测工作。为提高喀什地区的整体核酸检测能力,白晓卉等队员们对当地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开展了为期9天不间断的全程培训,为当地培养了60多名业务骨干,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队伍。
2024年1月5日,接到省卫健委支援河南的命令后,白晓卉又一次踏上征途,作为领队,带领我院6名具备丰富核酸检测工作经验的同事组成山东省立医院支援河南疫情处置检测队,先后赴郑州、安阳支援核酸检测工作,为了加快标本检测速度,队员们分工明确,每天四班次不分昼夜不间断工作,白晓卉作为领队,更是一直在进行各方协调部署,尽全力保障战友没有后顾之忧。
身先士卒 一腔热血践初心
2024年3月8日晚,我省疫情爆发,接到省卫健委支援命令,白晓卉再一次作为领队,与5名具备丰富核酸检测工作经验的同事组成山东省立医院支援威海疫情处置检测队。白晓卉作为支援威海疫情处置省直检测队领队,3月9日凌晨4时抵达威海后随即前往威高诺润检验所查看实验室条件,指挥所有运抵的仪器设备试剂装配调试工作,14时即作为第一组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每次检测工作都要持续数小时,防护服厚重封闭,一轮实验下来,往往汗水浸湿了衣服,脸上布满了护目镜的压痕。白晓卉在紧张的工作间隙,不断学习最新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措施,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并多次通过视频会议进行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以及生物安全等相关知识的教学培训。为了提高检测速度及检测质量,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方案、优化流程,进行精细化岗位管理,形成流水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核酸检测的工作效率和检测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3月20日6时45分,白晓卉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她用生命搭建起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最强防线,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尽我全力 守护患者保健康
工作中的白晓卉在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除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还针对遗传病、肿瘤、感染性疾病进行分子基因层面上的诊断,主要是围绕着遗传性耳蜗的致病基因进行研究和筛查,通过预警尽最大可能避免耳聋的发生。
从医10余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白晓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影响因子200余分,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 26篇,单篇论文的最高他引次数达70余次,在国际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研究摘要1篇。白晓卉还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培养过多位优秀的青年医学人才。
“作为医生,我愿意以我所学,尽我全力,用心守护患者健康。”白晓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职工先进事迹篇5
刘__,男,1970年1月出生,1992年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我校初三语文教师,初三级级务,中共党员。刘同志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时时刻刻以一名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
从教23年来,刘老师在热柘中学担任过中学美术教学、语文教学,11年扎根热柘山区教育,群众基础好!在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乐于奉献!2002年8月调入城南中学,1992年到现在一直担任班主任!
教育教学上,他能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教材和新课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积极营造活跃、激趣、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求学,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1998年、1999年、2000年他连续3年被评为平远县年度考核优秀教师。2001年他参加了广东省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期间撰写的论文《客家围龙屋的建筑艺术》深受潘鹤教授的好评!2002年调入城南中学以后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担任语文教学,课外时间还利用自己的美术专长担任学校美术课外兴趣小组负责人,到现在为止义务辅导了120多名的美术特长生考上重点学校!2004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05~2006学年,担任初三(5)、(6)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所任教班级成绩在全县第一;2007、2008、2009年取得学校教学优秀奖、优秀班主任,2007~2008学年,担任初三(1)(2)班语文教学,中考成绩及格率99%,优秀率62.3%,名列全县第一。2010年5月刘__参加梅州市语文骨干教师生本教育培训,他的论文《运用新课标理念,促进生本教育》收入市语文学科优秀论文汇编,《心理“减负”用“换”术》、《如何对待学生的隐私》及多篇教育论文校园内外发表。2011年被评为该年度考核优秀。2012年主持了《山区中学硬笔书法教学》的梅州市科研课题。2013年担任初三(9)、(10)班语文教学和初三(9)班班主任,语文中考成绩居于全县第二名,年度考核优秀,评为优秀班主任。2013~2014担任班级连续4个月评为优秀班级,2014年评为“2013~2014排头兵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在城南中学工作11年中,刘同志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乐于奉献,敬业爱岗,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有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工作。
从教23年来,刘老师一直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他的座右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断成长,踏实工作,乐于奉献!认认真真地实践着他的生命历程,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光辉形象,为我县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职工先进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