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事迹的阅读,我们能够学习到许多成功者的智慧和经验,事迹材料的内容应该基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1
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左__,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最基层的农村教师,却有一种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从一个扫盲教师到拿到大学文凭甚至成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有一种不为名利所动的高贵品质,宁愿放下三次改行的机会,也要坚守艰辛清贫的教育工作岗位;有一颗“不是我所生,却与我更亲”的爱生之心。这些都源于他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蜡烛精神让一个普通的名字响彻中国,传遍教育界,成为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学习了左相平教师的先进事迹,我感慨万千,不断进取,坚守岗位,不为名利所动,爱生如子,这才是最崇高的师魂!同是教师,我深深为自我曾有过的抱怨感到羞愧,为自我曾打骂过学生感到后悔,这一次的学习让我改变了自我从教的想法,我不再把我的工作当做饭碗,而是作为事业认真去做,甚至当做国家、社会公益事业,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我不再把学生当做获取绩效工资的工具,而是作为花朵去呵护,作为栋梁去培养。
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有左相平教师的蜡烛精神,整个教育界必须满是辉煌!
11月14日,我校全体教师学习了盘县县教师左相平的先进事迹后,我感慨颇多,情绪很不平静,个性是他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他从教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用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我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并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左相平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我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我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务必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务必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能够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学习了左相平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就应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2
蒋敏,女,29岁,羌族,__党员,四川省彭州市__局光明路派出所教导员。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蒋敏强忍家园被毁、母亲和女儿等10名亲人遇难的巨大悲痛,顽强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把对亲人的爱奉献给灾区群众,成为抗震救灾的一面精神旗帜。走上新的岗位后,她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深入扎实干好本职工作,倾力投身灾区重建,彰显了一位新时期女警的英雄本色。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蒋敏系四川省彭州市__局政工监督室民警。当得知外婆、奶奶、母亲和两岁的女儿等10位家人在北川老家全部遇难的噩耗时,蒋敏抹去泪水,强忍巨大的悲痛,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全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她夜以继日参与抢救受伤群众,安置灾民生活。因悲伤过度和体力透支,蒋敏极度虚弱,多次昏倒在抢险救援现场,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所有关心我、关心灾区的人,现在母亲、女儿已经不在了,我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抗震救灾告一段落后,组织上任命蒋敏为彭州市__局光明路派出所教导员。面对新的角色和工作任务,蒋敏立足本职,虚心学习,表现出谦虚谨慎的作风和良好的敬业精神。身为女教导员,她在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工作上总是率先垂范,坚持参加夜里轮流值班,执勤一丝不苟。她一手抓从严治警,一手抓从优待警,既健全了干警队伍建设制度,又切实解决了干警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蒋敏说:“人民的警察,就要始终牵挂着灾区人民的冷暖。”20__年春节前夕,她带着过冬物资到彭州市重灾区磁峰镇板房区看望群众,看到一些孩子上学困难,她与3个残缺家庭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当发现板房中的群众夏日备受蚊虫袭扰,她立即拿出工资购买了灭蚊药具送给群众。
蒋敏先后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__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抗震救灾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等荣誉称号。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3
__年的3月20日,在__保局中层干部竞聘会议上,一位中年女性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再一次脱颖而出,出任机保局稽征一股股长。她,就是县第__届人大代表,被很多参保职工亲切称为“汤姐”的___。
___,女,汉族,中专文化,生于1957年7月,1976年12月参加工作,1999年2月调入开江县机保局,先后担任机保局统筹股股长、稽征一股股长。
___曾在开江县化工厂工作,此间,无论是厂领导还是普通职工都对其赞誉有加,进入机保局工作以来,几年如一日,默默工作,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为推进全县机保工作,实现“三个百分之百”(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保率、保险费征缴率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三个百分之百)的总体目标付出了心血,做出了贡献。
心怀机保工作,用真心谋求发展。
1999年2月,___刚刚调入县机保局,被分配到统筹股工作,适逢机保局正在进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试点,她还来不及熟悉情况,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地与各单位核对离退休人员名单和养老金标准,与邮政、银行、信用社联系发放事宜。为了保证工作进度,常常放弃星期天,牺牲节假日。__年3月,为了解决经费自筹的乡镇卫生院、牧科站、农机站职工的参保问题,已是统筹股股长的她积极争取县卫生局、畜牧局、农机局的支持配合,在局领导的带领下,与股室成员一道逐个乡镇去宣传政策,逐个单位甚至逐人地去动员,一个月内,所联系的7个乡镇、21个经费自筹单位的355名职工(其中离退休职工72名)全部参保,为实现社保自救,进而实现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保率“百分之百”的目标做出了贡献。为了征收保险费,再远的单位也必定亲自前往,再大的委屈也能忍受。“一切为了工作,一切只为工作”,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__年底,由于财政体制改革,全县六所差额拨款的医院拖欠保险费比较严重,为扭转这一局面,__年起,她花大力气,下狠功夫,针对重点、难点单位,运用“泡蘑菇”的办法,给几所医院的领导讲清了政策,赢得了理解和支持,与他们分别签订了按月缴纳的协议,为实现保险费征缴率百分之百打好了基础。同时,为了保证机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局内办公经费相对吃紧的情况下,多次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垫付办公费用。
情系参保职工,拿爱心对待服务对象。
工作中,___总是待人热情,以帮助别人为最大快乐。倡导并身体力行使用文明用语,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让一个座、递一杯茶,问一声好”,对年迈体弱的离退休职工,接上楼,扶下梯,送出门,被无数参保职工亲切地称为“汤姐”。
为民解忧,把热心献给参保人员。
__年底进行的乡镇涉农事业单位的改革,全县分流了170余名人员,做好该类人员的续保工作不但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也能有效消除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于此,她一方面查文件、找政策,给局领导出谋划策,一方面积极主动地与分流人员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他们理思路,出点子。同时,利用县人大代表的身份,以议案、提案形式为分流人员呼吁,积极争取乡镇领导的支持和理解。截止__年底,各乡镇的分流人员,大都由乡镇补缴了分流以前的保险费,完善了手续。分流以后,部分人员转入社保,部分人员以个人身份继续在机保局参保,取得了划解矛盾于无形,维护稳定于未然的良好效果。
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___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敬业精神,以她的实际行动在机保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展示了新世纪职业女性的勃勃生机和崭新风貌,无怨无悔的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机保事业。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4
文花枝,女,中共党员,25岁,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导游员,现湘潭大学学生。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中国女孩文花枝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她以不惜生命、先人后己的行动,兑现了诚实守信、服务游客的诺言。
2005年8月28日,陕西洛川,一场旅游途中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车厢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旅游大巴车被撞得严重变形,车内血肉模糊,乱作一团。危急时刻,车厢里传来导游文花枝“挺住!加油!”的鼓励声。这个声音虽然微弱,却透着一股沉稳、坚定,像黑暗中的一线光束,让受伤、受惊的游客从死亡的噩梦里看到生的希望。事后许多亲历者都说,正是这个很有穿透力的声音,给了大家支撑下去的勇气。其实,在这起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伤得最重的一个,但重伤的她一直牢记着自己的神圣职责。当施救人员一次次向她走过来,她总是吃力地摇摇头说:我是导游,我没事,请先救游客!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救援时间里,她多次昏迷,但只要一醒过来,就不停地为大家鼓劲、加油。文花枝是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她左腿9处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髋骨3处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
由于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医生不得不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术。她才20多岁,正是一个女孩最宝贵灿烂的青春年华。半个多月后,得知自己失去了一条腿的残酷事实,出事之后一直没有流泪的花枝流泪了。但几分钟后,再抬起头的她眼里已没有了泪水。也就是从这天起,花枝还是像从前那样,总是用微笑面对一切。
文花枝一直是一个用真诚和微笑对待游客的阳光女孩。她常说:作为导游就是要把游客当成朋友和亲人。每带一个团,她都按事先的承诺服务;每到一个地方,她都提醒游客购物要谨慎;每到吃饭的时候,她都先安排好游客,自己最后才吃。游客称赞,她是我们人品上的“导游”,是我们职业道德的“导游”。
2006年,文花枝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5
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考验着党委政府应对风险挑战的决断力和行动力。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她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疫情面前,她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虽然身为医护工作人员,但她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女儿,是孩子最亲爱的母亲。可是,面对疫情,她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从__月__日开始,她就与单位同事在高速出口设岗值班,对来武人员进行疫情监测。白班从上午八点至晚上八点,晚班从晚上八点到次日上午八点。十二个小时的值班,全程不得离岗,有时车辆人员过多,忙的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但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她毅然决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同时更加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疫情面前,她是认真细致的“检查员”。疫情监测,需要做到不漏一人、科学严谨,决不允许抱有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在具体工作中,她主要负责对外来人员体温测量,健康状况询问,并进行登记,需要直接接触过往人员,这也意味着有更大的感染风险,值班当中工作重复枯燥,有时遇到车辆聚集情况,她必须在车流中进行工作,加之车辆处于高速出口,工作十分危险,一轮值班下来,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经她检测的车辆达__余次,接触人员__余人,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
疫情面前,她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为了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她真正做到顾大家、舍小家。她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照顾好两个孩子,但由于疫情防控责任重大,有时无暇更多顾及家庭,经常是深夜回家孩子已经睡着,总感觉亏欠孩子。工作的特殊性,她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及时地照顾和关心,她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直好评。
生命重于泰山,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就是命令!这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护人员,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她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6
为了打破“个子小跑不快”的说法,宁教练为苏炳添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安心留下来的苏炳添,在宁教练的系统训练中受益匪浅,也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苏炳添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他明白自己的短板所在,总是认真完成教练的每一个训练方案,无论多苦从不喊累。
他对自己的饮食也很严苛,家庭聚会中,他不吃猪肉、不喝酒,甚至连饮料都不会喝。
他的自律和坚持,成为他人生路上的法宝,也为日后他成为亚洲飞人做好铺垫。
经过正规训练后的苏炳添,虽然伤痛不断,但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20__年,苏炳添在学校的推荐下参加了广东省运动会,这个不是专业运动员的选手,竟然以比冠军落后0。01秒的成绩,夺得比赛亚军!
这个成绩让广东省田径队的教练们大吃一惊,也为苏炳添进入省队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
省队中高手如云,苏炳添先前的优势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发挥出来,训练成绩一直在中游徘徊。
成绩出不来,再加上日渐增长的年龄,苏炳添又一次产生了动摇,他怀疑自己的短板可能真的阻挡了短跑事业的发展。
眼看苏炳添的运动生涯又要画上句号,是队友的一句话让他再次燃起向前奔跑的斗志:
把目标定得低一点,每次就要求自己提高0。01秒,每年进步几个0。01秒,那夺冠不就在眼前吗?
为了0。01秒的突破,苏炳添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训练上,他除了在训练场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娱乐生活,不抽烟不喝酒,每天10点准时上床休息。
如此自律的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很是难能可贵。
努力付出的结果,是收获一枚枚象征荣誉的奖牌:20__年,苏炳添在国内外比赛中,累计获得11枚金牌。
金牌代表着苏炳添的进步和实力,一年后,他走进国家队的大门,这个农村娃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走向田径运动的最高殿堂。
国家队有着全国最顶级的训练方案、设备和教练,苏炳添在这里还有着自己远大的目标,希望可以将成绩提高到9秒。
百米9秒是个什么概念?全球能跑出这个成绩的,只有区区几十人,亚洲至今还没有人能达到这个成绩。
9秒不仅是苏炳添的心愿,更是国家队的目标,为了让自己的运动员积累更多的国际大赛经验。
国家队斥巨资将运动员送出国参赛,与此同时还请来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田径教练来为运动员训练,这其中就有苏炳添的教练兰迪。
针对苏炳添的短板,兰迪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调整了他跑步时的整体节奏,对他整个身体机能进行了解并改善,加强他的爆发力。
20__年,经过苦练后,苏炳添征战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赛场上他以0。01秒之差,打破张培萌保持的10秒00成绩,成为第一位在百米赛道冲破10秒大关的亚洲运动员,这次比赛也被人们称为苏炳添的成名之战。
继此之后,苏炳添的职业生涯像是被命运打开了好运之门:
他两次闯进世锦赛决赛,与短跑名将博尔特这样的体育巨星同场竞技,就连亚洲人难于突破的9秒成绩,苏炳添也轻易打破,还多次在国际比赛创下9秒92、9秒91的亚洲纪录,成为国际著名运动员。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6篇相关文章:
★ 模范的事迹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