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把钥匙,打开我们心灵的大门,释放我们内心的情感,优秀的作文一定是要有明确的写作主题和深刻的立意的,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用历史写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用历史写作文篇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我读懂了历史人物,读懂了他们的情怀与内心,读懂了他们的品质与精神。
您因安史之乱而国破家亡,在这种背景下,您家中无粮,也能写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种忧国忧民的诗句,体会到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悲凉。你会赏景,写出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自在娇莺恰恰啼”。在唐军终于胜利时,您作出了生平第一首快意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从这首诗里,我能感受到您对于收复失地的喜悦和感慨!
杜甫,我读懂了你的诗人情怀和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
您从一个贫苦农民一跃而起成为国家之主。因汤和的一封信而走上造反的道路。造反后,您在郭子兴手下忍辱负重,在应天大张旗鼓,和陈友谅斗智斗勇,最终开创了一个新的朝代——明。在登上皇位后,您废除丞相,征兵北元,成为了一代英雄!
朱元璋,我读懂了你的雄心壮志和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您自小喜爱游历,因徐经的事而拒绝读书。您四处游历,走遍大明,上过高山,下过洞穴,游过大湖,观过森林,后来,您与一名僧人结伴同游。当他病死在半路上时,您仍执着的将他的骨灰埋在目的地,只为实现一个人的梦想。
徐霞客,我读懂了你的山水情缘和执着坚定的品性。
我读懂了历史人物。当我从历史的长河里踏出来时,我回忆着刚才的一幕幕,我将与历史人物们一样,坚定,执着,永不言弃。
用历史写作文篇2
?水浒》中有这样一个人物,他敢说敢做,有情有义,浑身黑,两眼红,猜猜他是谁?没错,他就是李逵。他闯过不少祸,惹过许多麻烦,还有些没头没脑、毛毛躁躁地把娘给弄没了,但他的心却是梁山伯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最单纯的,仅凭这一点,我都不禁要为他鼓掌。
大家还记得他第一次出现在书中的情形吗?“这黑汉子是谁?”“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那时的他,完全就像一个不识体面的孩子,冲着他的义士哥哥叫黑汉子,还口无遮拦的直呼其名,这看似很不懂礼节,其实也不正是那份童言无忌吗!从最初便好像已经奠定了基础,他只拜宋公明,只服宋公明,正如他自己说的:“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都说宋江有义气,李逵不也是一个肝胆相照的好兄弟吗?
“武松打虎”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故事,其实李逵也不比他差。“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一读这标题,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了那磅礴的气势了吧。那舞动的朴刀仅仅是威猛吗?他使尽“平生气力”,这里面有多少后悔和苦痛啊!他掘土将母亲埋葬时大哭了一场,他的眼睛在流泪,心也在淌血啊!武松是醉后打虎,这说明酒的确能使人徒增信心,可它只是蒙蔽了人的意识;只有李逵与他娘之间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才是真实、汹涌的。读至这里,我的心也仿佛在同他一起呐喊与流泪。
“李逵抢将入去,提起斧头,便望罗真人脑门上劈将下来,砍到在云床上。李逵再仔细看时,连那道冠儿劈作两半,一颗头直砍到项下。”这便是让我印象极深的“李逵斧劈罗真人”。在很多同学看来,这段中李逵的性子可以说是鲁莽到了极点,但在我眼中,这些也都在情理之中。是李逵个人的过失,让柴进失陷高唐州,他心无城府,只是单纯的想请回公孙胜救出柴进,也正因为如此,他把敬重之人的性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此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可在这同时,他就完全不把其他人乃至自己的生命放在眼里了。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可爱又可恨的人物啊!
“负荆请罪”在李逵身上也上演过一回。军令状在上,他倒也丝毫不害怕,听了燕青劝告,负着荆杖就在忠义堂上请罪。看到这里时,我却是忍俊不禁。即使是粗大的李逵,也会有害羞的一面,在众人面前,“只见黑旋风脱得赤条条地,背上负着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着头,口里不做一声。”真叫人哭笑不得啊!
鲁莽行事也罢,直率天真也罢,相信黑旋风李逵这颗天杀星在璀璨的天空中将永远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用历史写作文篇3
"记得有一位思想家、文学家,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当中,他的思想和论著可能不是最出色的,却以自己的成仁取义让后人景仰。这就是方孝孺,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最初了解他是因为六百年前的那场,那时便认为他是一个杀身殉道的了不起的人物,可之后又读了一些书,才出一个完整的他。
唐代的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写得很好,而方孝孺,却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乡人称为“小韩子”,可见其天资聪颖。父亲方克勤对他一生的为人立世有着深远影响。父亲简朴,体恤百姓,言传身教在方孝孺的人生观形成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父亲死后,方孝孺又遵照父亲生前的安排,师从“开国之臣之首”的宋濂学习。宋濂称赞他是百鸟之中的,认为他才思敏捷、端庄凝重,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必然会超过自己。
一介书生,一代才子。在我看来,他应该在自己的家乡过着闲适的生活,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与名人隐士谈古论今,寄情于山水。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又渴望着有所作为。正是这样的想法,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记得他在洪武朝就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不料两次碰壁,最终也只落得一个汉中府学教授的小官。“三十知未老,已难同少年,谢时辈,心事愧前贤”便是他当时的真实写照。到了建文朝,他终于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可这却是一条不归。
我时常在想,如果他当初没有步入,或许我们现在就能读到他更多的.学术著作。退一万步来讲,如果他当初在汉中府学教书,或许一切的一切就不会发生。
在六百年前的那场中,明成祖朱棣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成功夺取了皇位,可这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朱棣就想让德高望重的方孝孺给他写即位诏书以装点门面。方孝孺对建文帝忠心耿耿,自然对于朱棣的篡权很是不满。他没有理会朱棣,存心要为建文帝鸣不平。他在要写诏书的纸上写下了“燕王”四个大字,说:“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给你起草诏书的”,朱棣问他怕不怕诛九族,方孝孺却说诛十族也不怕。朱棣本身就是一个的人,听到方孝孺这么说也很生气,就把方孝孺的门生故旧也算作一族,全部杀掉,造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族之诛。
诛方孝孺十族,死者达八百多人,七日方止。
“降乱离兮孰知其由?三纲易位兮四维不修。骨肉相残兮至亲为仇,得计兮谋国用猷。发愤兮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这是他临行前的《绝命词》,诗中悲愤的心绪令人不细读。曾经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方孝孺是中国封建愚忠思想的代表。我却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一介书生为了和自己的,无惧的者,坦然死亡。他死时只有46岁。生命的长度无法掌握,但生命的宽度却可以扩展。满腹经纶的才子,成仁取义的英雄,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方孝孺,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用历史写作文篇4
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拥有着亿万的炎黄子孙,她的一切一切令我为之向往,故我踏上时间的船畅游历史长河。
吞并六国,建立帝制,建造长城,一代暴君秦皇赢政何等威风。“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代枭雄项羽推翻秦朝,离别虞姬,最终败于高祖刘邦,送别乌骓,自刎乌江,只怪鸿门心太软。跨下之辱,背水一战,韩信一生立功无数,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敌国破,谋臣亡之夙命。忠义化身,赤兔青龙,只因曹公厚待之恩,华容之役放走死敌而去,一生英勇,最终败走麦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扩展中华之疆土,称霸一时,无人能敌。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春秋战国,人才辈出,一本《离骚》,留传于世,只恨君主昏庸,屈原投江身亡。
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四书五经,诠释仁义理智信。用兵如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孙子兵法》教你用兵之术。转眼盛唐,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千古广为流传。三苏清照辛弃疾,席卷两宋文坛。汉卿实甫马志远,元曲何等风光。明清小说,首推四大名著,流传至今,仍广为传唱。各类人物笔笔皆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魄,儿女情长。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让我们记住这段辉煌的历史,再续中华完美画卷。
用历史写作文篇5
上初中以后,课程表中多了一门课——历史。说起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那可是无穷无尽永远都说不完的呵。但是,我们常常会因为某种因素的影响而错看了历史,也可以说,我们对许多历史人物的了解、认识都是片面的。我想,这也就是他们的“杯具”。
我们先说说秦始皇嬴政。历史课上也说过,他征讨六国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如果让你来评价这个人,也许,你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一个词——残暴。不错,秦朝晚期,严刑酷法,民不聊生。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那是谁当权吗?秦二世胡亥,当年秦始皇病死,他和宦官赵高狼狈为奸,逼死公子扶苏及二十多名兄弟姐妹才当上了皇帝。这样的人当上皇帝,天下能不乱吗?
好,这些且不说,就说嬴政活着的时候,焚书坑儒。一下子干掉了那么多知识分子,可惜啊。往后看看,李斯多的嘴。轻罪重罚,严刑酷法。残忍吧?韩非捣的鬼。相反,如果没有嬴政呢?虽然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但是真正有如此胆量敢这样去做的又有多少呢?“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大诗人李白这样称赞他。在军事上,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在经济上,他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并奖励耕战致使秦国国富兵强;在政治上,他建立郡县制,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若是没有他,中国到何时才能统一?
简而言之,嬴政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巅峰的水平!阿房宫,集无数人力财力资源建造而成,堪比圆明园,可笑项羽,进入咸阳时大肆烧杀,火烧秦宫,竟使大火三月不绝。既然阿房宫骊山墓都盖起来了你那么nc把它烧掉干嘛?这不是毁坏公物吗?枉嬴政英明一世,却败坏在了胡亥手里。
当然,说到历史人物的.杯具,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曹操。曹操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奸诈。我只会对你说一句:“差矣!”这只是《三国演义》中他留给人们的印象。也许当你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他时,你会发现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雄主。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世人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胸怀大志,腹有韬略。在官渡之战中,他对兵力数倍于自己的袁绍毫无惧色,听取许攸建议,火烧乌巢,大破袁绍。之后又东征乌桓一举平定北方。可是骄兵必败,赤壁之战中,他损兵折将。战后,曹操痛定思痛,广罗人才,减轻赋税,养精蓄锐。破马超,灭张鲁,退刘备。横扫中原,放眼天下。曹操能够从一个校尉发展到一个藐视群雄的诸侯,靠的是什么?是他的深谋远虑。面对世人的误解,他说:“昨天你们看错了我曹操,今天你们又看错了!可我依然是我,我从来就不怕别人看错我。”如果说刘备是贤主,那么曹操就是雄主。乱世之中,雄主胜于贤主。刘备能够割据川蜀发展壮大的三个因素是什么?一赖二哭三诸葛亮。
看来,在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还是要慎重呵。
用历史写作文5篇相关文章:
★ 用迟到做作文5篇
★ 我用眼睛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