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让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优秀的人,卓越的事迹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象征,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先进工作者工作事迹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先进工作者工作事迹篇1
____冬泳基地已经连续7天没有____的身影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酷爱冬泳,十几年来风雨无阻,停泳,从来没有!但今年是个例外,来势汹汹的新型肺炎疫情,让这位退役军人深感责任重大,作为____港航综合行政大队负责人,有着____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人民的利益面前,____没有一丝犹豫,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来,连续奋战多个昼夜,全力守好防线。
____同志抗疫有魄力。抗疫战斗伊始,为了快速掌握辖区码头靠泊船舶的情况,在指出码头提供的信息准确度不高的情况下,____要求码头提供靠港船舶的海事签证,以便快速筛查出到过武汉疫区的船舶。起初,码头方面对疫情认识还不到位,各种推诿不配合。情急之下,____奋力疾呼:“难道职能部门不能摸清船舶动态吗?难道在疫情面前,还有什么比人民的生命财产更重要?”在这之后,码头方面的防护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____大队快速掌握了辖区所有靠港船舶和船员的动态,不漏一船一人,绝不让疫情在辖区码头有可乘之机。
____同志抗疫有决心。抗疫战斗进入关键时刻,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有____疫区的人员乘坐快艇、竹筏到达____,一旦感染者因此进入市区,后果不堪设想。面对着3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是上岸地点。他一方面将隐患情况报告给开发区应急办,请求街道派人值班,另一方面安排____大队人员参与值班。第一班他亲自值守,查闸口,查桥底,江风凛冽他却浑然不觉,第二天早上回家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____同志抗疫有方法。他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对内,他及时安抚因部分同志居家隔离导致工作量增加而产生的不平情绪;对外,平时业务单位的朋友此刻成为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在处理____人员坐船来____的事情上,区分载客小艇和货船救生艇非常重要,对于货船救生艇运送应急物资还是要予以保障的,不能一律禁止上岸。为了更有效的沟通,____将海事局和长航公安局的“战友”拉进工作群,快速处理了一起货船救生艇运送维修人员的事件,在做好禁止____人员来____的同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这个春节,____心系疫情,基本在家一刻也坐不住,常常深夜还在单位和码头上。他常对我们讲,非典的时候,他还年轻,前线上有老兵守着,现在,他也是老兵了,守土有责,越是艰难险阻,作为共产党员作为部门领导就越要冲在第一线,确保防线不失守,这就是他这个退役老兵的初心和使命。
先进工作者工作事迹篇2
张玉平,男,1963年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失业前在牟平轻工机械有限公司工作。
1996年,张玉平因患病导致双目失明,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双目失明对张玉平打击很大,丢了工作,生活失去了来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想离开这个世界。后来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和开导下,在残疾人创业典型事迹的感召下,他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1996年,他踏上了去西安求技学习的征程,到西安盲人按摩医院学习按摩推拿技术。
1998年,学习了2年按摩推拿技术的张玉平,按摩推拿技术有了很大长进,并取得了按摩推拿技师证书。因为工作和技术出众,他被西安盲人按摩医院留用。
中国推拿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民间这种疗法已经流传很久。它简单有效,而且极少创伤,目前不少人被颈肩腰腿疼痛、内妇疾病或儿科疾病所折磨,因惧怕药物的毒副作用或手术的疼痛而不愿采用药物或手术,或手术药物也不能解除病痛。看到被颈肩腰腿疼病折磨得患者,更增强了他掌握一流推拿技术的决心。平时,他虚心向老中医学习,与老中医切磋技术,掌握了不少推拿技法。2年后,他的按摩推拿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找他按摩推拿的人络绎不绝,声誉很高。
1999年年底,学有所成的他,谢绝了西安盲人按摩医院的挽留,毅然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开始了他人生的创业奋斗历程。
2000年年初,他租用亲戚的草铺,在牟平区牟山路开了一家按摩推拿店。刚开始,店里冷冷清清,无人问津,残酷的现实,让他有了关门的念头。但他又不甘心。心想:这推拿按摩技术就这样白学了?是不是自己的技法不好?还是收费过高?他开始反思,不能让学到手的技术,就这样没有用武之地。他试着免费为有颈肩腰腿疼的熟人和朋友推拿,经过他的推拿按摩,都说效果不错,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他的推拿按摩店一下火了。这样4年来,他克服了常人都难以克服的困难,生意越来越好。创业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他用学到的知识,又培训了2名学员。
先进工作者工作事迹篇3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富民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尹笑宇靠前指挥,把所有的力量迅速下沉到街道,每个处级干部包保一个社区,落实战时责任制,严防死守,落实落细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不漏一户、不差一人,把好社区疫情隐患排查关。为把防控网织得更密更牢,她经常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指导社区充分利用抖音、短视频、社区巡逻小喇叭等多种宣传方式普及防范知识,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让居民在特殊时期感到放心、住得安心。
天住领寓青年长租公寓紧邻富民路街道办事处,里面的139名住户始终牵动着她的心。尽管已经制定了各项严密的防控措施,但她还是不放心,特别是外地人员大量返津期间,每天她都至少要去公寓转两次。“公寓住的大多数是外地人员,防疫工作一定严之又严、细之又细,不能出半点差错。”这是她平时念叨最多的一句话。
先进工作者工作事迹篇4
她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是新临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层党员干部。值农历新春佳节,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葛巍书记就一直带领社区人员在一线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没时间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是简单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紧张,她每天在所管的辖区里不知道要走上几个来回,对居民一遍一遍的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的。因一直处在一线,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儿子送到奶奶家,儿子也才10岁,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葛书记,红了眼眶。此时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儿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诉她,此时社区的居民很需要她。挂了电话,葛书记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当中。
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奔波在各小区的“战场”上,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武汉返新人员名单,她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走进疑似人员的家中,事无巨细的询问情况,亲自给他们量体温,讲述在家隔离重要注意事项,每天必进入疑似人员家中,仔细掌握情况。有些居家隔离人员急需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时,主动帮助购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社区防疫工作站点上,她的身影从未消失过,主动发放宣传单,主动送出爱心口罩,主动排查所有疑似人员信息。
先进工作者工作事迹篇5
xxx,生于1965年,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辛勤耕耘了整整31个春秋了。对工作,她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对孩子,她倾出爱心,助推成长;对同事,她倾情传授,和乐共进;对亲人,她恪守孝道,无怨无悔。她是幼儿、老师、家长及左邻右舍心中公认的美丽教师。
忠于事业用爱心走进孩子幼小的心灵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这是她经常说的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爱是公平的。她把每一份爱都公平公正的洒向每一个孩子,在她眼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尤其对那些有特殊情况的孩子更是照顾有加。曾记得班上有一个患癫痫病的孩子,刚来园时性格孤僻,不愿与人相处。于是她和配班老师,不但在生活上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且在活动时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在她们的努力下,到幼儿毕业时,孩子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但性格开朗了许多,还学到了很多本领。孩子的家长逢人就夸:“如果没有张老师的悉心照顾,我孩子的童年就毁了,我一生一世都忘不了她!”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难怪每到新生招收时,都会有家长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张宇老师班里。
的确,她的爱是真诚的。她说:“有爱的教育可以让每一个幼小的心灵都灵动起来,虽然我们教的是三十多个孩子,但他们都是每个家庭的唯一。”孩子做错了事,她总是能多给孩子一次机会,等待孩子慢慢成长已经成了习惯;孩子获得了成功,她总是给孩子送上一个赞许,和孩子分享成长的喜悦是她最大的快乐;孩子遇到了困难,她总是给孩子送去一份鼓励,激发孩子勇敢的尝试是她最好的方法。每天她都是孩子最好的欣赏者、支持者、鼓励者,她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
用童心编织孩子成长的摇篮
虽然张老师已年过五十,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满怀激情。每学期初,她都要从孩子兴趣点入手,精心地为幼儿创设充满童趣、情趣,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将室外内环境布置成各个区域,对于活动区的材料,都是废物利用,细心制作,保证了区域材料的可操作性、实用性、趣味性。看着孩子在班级小天地里,孩子们有探索、有感受、有交流、有表达,孩子们开心,她更开心。活动中她总能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每次活动前,她都会亲自做很多色彩丰富,生动形象的教具来吸引孩子,活动中,她总是想出很多夸张的动作、表情、声音,充分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从孩子们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享受,是快乐。
用行动诠释幼儿教育的责任
在工作中她是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为了事业,为了孩子,她不顾一切。那年幼儿园创建省优,她从家里带来一些具有农村特色的材料准备游戏活动,路上不小心被中巴车撞得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教管站和园领导得知后都让她回家休息,但她说“我即使躺在家里,心里也放不下孩子们”。她每天都一瘸一拐的坚持上班,直到现在天气变化时还看到她手揉膝盖的身影。虽然有人认为她傻,但是她时常说:“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茁壮成长,看着家长们开心的笑容,我比什么都幸福,觉得自己做得值!”
她常说:“作为老教师,一定要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不误人子弟!这样才对得起孩子和家长!”当现代化技术走进课堂之际,张老师便开始苦练电脑,要完成的任务,都坚持自己打电脑,自己学习,自己完成。学前教育对老师普通话有了更高的要求,张老师每天早上来园,手里就捧着普通话书,认真的读着……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获得了职称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大专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她总是这样热爱自己的职业,孜孜不倦以求不断学习,顺应孩子的需求,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她身上没有一丝得过且过,有的是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有的是不负孩子和家长的责任。
用奉献收获满园桃李芬芳
正如她的徒弟杨秋凌老师在镇2015年三十年教师庆祝会上这样评价她:“我的师父张宇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一丝不苟的人,张老师身上总是有这样一种魅力,一种时间的年轮所酝酿出来的魅力,而这种魅力一直吸引着孩子,同时也吸引着我。我师父就是这样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在她身上没有丝毫暮气,有的是充满朝气的进取精神,有的是毫不懈怠的敬业精神。在这里,让我真诚的对师父说一声谢谢,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像女儿般微不至的照顾,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工作耐心的指导,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职业道德思想的感染与督促……”听了杨老师的声泪俱下的发言,会堂里想起热烈的掌声。
孝于亲人
俗话说“忠、孝两难全”,可她偏不信,她总是说:“做人要孝敬老人,爱护幼儿。”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她努力实现着自己的诺言。曾记得她的公公二十年前就患重病住院,饮食起居都是她照顾,公公大小便不好意思让她料理,她总是和颜悦色说:“不要紧,我是你的儿媳妇,就当是你的'亲女儿。”因此,七里八乡的人们都明里暗里夸奖她,说她是个有家教的好孩子。
无论家庭有什么变故,她都以一个人民教师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踏实认真。去年暑假她89岁高龄的妈妈跌断了腿,同时肺部感染。尽管医生做了无情的诊断,说她妈妈只能活个三、五天,但她一直坚持,日夜不停地守护在妈妈的床前,推着轮椅陪老人家散步、聊天,按摩全身。长期地悉心照料使得她妈妈的身体日渐好转,现在已经能推着小车走路。她在家里是姐妹几个中最小的一个,妈妈很是恋她,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她。开学了,她的妈妈每天早上拉着小女儿的手不放,嘴里念叨着“姑娘不要走,你陪陪我,我也活不了几天了”,每当说到这里她眼里总是噙满泪水……她的妈妈有时候神志不清,日夜絮叨,折腾得她几乎夜不能眠,经常看到她两眼通红地来到幼儿园,即便这样,但她总能自觉遵守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坚持出满勤,从不迟到、早退,与幼儿园荣辱与共,服从集体利益,顾全大局。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她在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一直在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准则,勤奋工作、安守孝道。她正是怀着感恩的心在默默地奉献教育事业,践行着子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同时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忠孝可以两全。
先进工作者工作事迹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