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须有充足的事迹材料作为支撑,事迹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宣扬特定时代所需要的智慧和判断力的精神,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庭读书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家庭读书事迹篇1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够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读书能够让我们变得有修养……,读书还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慢慢去发现,而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有属于自我的本领,靠自我生存。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有的期望,但并不必须都能够如愿以偿。我们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天赋很重要,后天的教育更为重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直接的、持久的,其影响力是无可替代的。
此刻的家庭大多仅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未来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未来。如何培养孩子是一个让很多家长都头疼的难题,但大多数家长都能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女儿“依依呀呀”刚刚学会说话时,我们就常常给她读一些儿歌、小故事,孩子听着读书声会很安静,有时会在读书声中悄然睡去;一岁左右的时候,给她买各种有图画的卡片,连环画书让她翻看;两岁半多的时候,给她办理了绘本馆的借阅卡,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我们给她把绘本借来和她一块阅读,可是看着她兴趣不大,之后我们会带她到绘本馆让她挑选一些自我喜欢的绘本,可能是由于女孩的缘故吧,她比较喜欢图画颜色丰富的绘本,对那些颜色单调的都敬而远之;到了幼儿园大班,我们开始给她读一些《少儿十万个为什么》、《小故事中的大道理》之类的书籍,此刻睡觉前读书已经成了每一天晚上的必修课,有时候她会记着,少读一本也不行,而多读几本,她从不表示反对。
此刻的生活节奏很快,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多时候家长一听到孩子讲话就烦,尤其是当孩子讲的资料是自我所熟悉的时候,孩子没说几句就把孩子打发到一边去了,弄的孩子灰头土脸。有时候别看一句话,会极大的挫伤孩子的进取性,这时候,如果家长能够坐下来,耐心的倾听,做个忠实的听众,哪怕她说的你早就明白,这对她来说也是极大的鼓舞,这样受人关注的效应,肯定会激发她更加努力的去读书,她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再次说给你听。不论是读还是说,我们都不要忘记给孩子一点掌声,哪怕她只读懂了其中的一句话、一个故事,只要她有一点点收获,我们都不要忘记给孩子一点掌声,掌声是激励孩子努力读书的一剂良方。
从和孩子的读书学习中深深的体会到,环境在影响孩子的发展中也很重要,而家庭文化环境显得尤为突出。如父母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常常手不释卷,家里充满这浓厚的学习气氛,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就会从单纯的模仿到主动的学习。前一段时间我有一个专业技术考试,经常熬夜看书,等到考试结束后,孩子还会经常问我最近怎样看书少了。培养家庭浓厚的学习气氛,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身体力行和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表率,以到达潜移默化的效果。
在和孩子一齐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到,进行亲子阅读,即能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增长我们的见识,构成全家学习的氛围,可谓一举三得。我们在陪孩子一齐读书的过程中,毫无顾忌的大声朗读,遇到精彩的资料,我们会和孩子发出朗朗的笑声,渲染出愉快而又幸福的家庭氛围;有些奇思妙想的资料,能激发出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营造家庭读书的环境与气氛,让孩子在家中时时感受到书的气息和馨香。愿这一路的书香伴随着女儿健康欢乐的成长!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真正的读书,是从书本参见世界,交给孩子一把书籍的钥匙,让她开启科学的大门,创造出属于她自我精彩的人生。
家庭读书事迹篇2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读书的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这是我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收获。
一、书香浓郁满屋堂,学有所获展特长。
我与妻子黄金丽都是林口县朱家镇中学的普通教师,7岁的儿子黄耀霖此刻在朱家镇中心小学上学。多年来,我们一家都在为组建一个充满浓郁书香的门第,构建一个充满读书氛围的家庭,实现自我的读书目标而努力着。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我们一家三口经常是人手一本喜爱的书籍,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阅读俨然成为了我们一家惬意的休闲和享受……
我和妻子分别在95年和96年毕业于牡丹江市师范学校,第一学历并不高。为了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自我的文化素养,我俩从恋爱到结婚这么多年,一向没有放弃学习。首先我们自主选择进修汉语言文学专业,阅读了很多有关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的书籍,并双双成功取得了全国大自考的专科和本科学历。
作为教师,我和妻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教育战线上度过了十六七个春秋。因为职业的缘故,我们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与交流成了我们共同的爱好。尤其是在添了宝贝儿子之后,我们家里的读书氛围不但比以前更浓郁了,并且更温馨了。书籍成了我们一家的重要财富,阅读书报成了我们一家人的必修课。一有空闲,我们一家都捧着书在看,家庭中总是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
经过读书,我们一家三口共同成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丰富了学识、陶冶了情操。这让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欢乐,有了好多意外的收获。
因为读书,我和妻子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了。经过阅读教育书刊,我们了解掌握了很多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越来越高,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教学反思越来越成熟,深受领导的欣赏、同事的好评和学生们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我俩各自撰写的多篇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在县、市、省,乃至于国家的教育教学研究会的评审中获奖。我们俩参加的课堂教学赛课活动,也多次在县里、市里、省里和东三省连评中获奖。另外,我本人在08年参加了县委宣传部举办的“突破林口”主题演讲活动,获得二等奖;09年参加林口县教育系统教师硬笔书法大赛,获三等奖;今年春天辅导的5名学生参加全国作文大赛分获一、二、三等奖,我也被授予了优秀辅导奖。妻子在09年牡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出比赛中获优秀指导奖;在第三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09和10年度,连续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并获得县级记功奖励;今年更是被评为牡丹江市优秀教师。
我家的儿子虽然年纪尚小,可是受我们的熏陶,他也俨然成了个小书迷。在孩子咿呀学语时,我就给他买了好多图书,他看不懂我就读给他听,里面的图片和故事常常让他入了迷,儿子上小学后,为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又为他选择了一些适合孩子年龄阅读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中华成语故事》、《脑筋急转弯》、《笑话大全》等等。丰富的书籍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增加了孩子的自信,也使他对阅读有了更多依靠。经过孩子的自读、我们家长的伴读与指导,我家孩子的朗读和演讲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小学低年组演讲活动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最是书香能致远,为做阅读肯花钱。
在经济腾飞的今日,穿名牌服装,到娱乐场所消费,是很多人对生活的追求。然而,这在我们家庭却是不屑的。我们不抽烟,不喝酒,不与别人比吃穿,我们要比的就是学问的深浅。所以,这些年我们在文化投入方面很舍得花钱。我家住房实用面积仅有60几平,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将南卧室的整面墙打成了书柜,将自我最喜欢的,经常读的书摆在其中。几年的积累,我家已有藏书300多册,部分图书在书柜上摆放不下,我们就将它们暂时放到了住平房的弟弟家。结果,这一举动也激发了他们一家的读书热情。
另外,为了更好地徜徉信息世界,享受网络时代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我们家庭在20xx年就购买电脑上了网。从那以后,我们一向善于利用信息资源进行阅读学习,善于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利用因特网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拓宽胸襟。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我也申请了个人博客,坚持写心得体会和对人生的感悟,也将自我辅导的学生的习作发表在那里。利用电脑展开学习也成为了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不单纯是为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不是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籍,是人类提高的阶梯”,为了响应我县打造“书香林口”,构建“书香家庭”这一号召,我们家庭必须会将读书进行到底!
家庭读书事迹篇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丰富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素质,同时在学习的时候更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服务社会,发展成为德智体美都具备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就十分注重这一点。为了让养成了孩子坚持阅读的习惯,我们试用了很多方法,最有效的有两种:首先让孩子读他喜欢的内容。比如孩子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恐龙,那么我们就买了很多有关恐龙方面的书,孩子果然读的津津有味,一发不可收拾;其次我们在家里很多地方放了很多书,沙发上、桌子上、茶几上,让孩子随手就能看到书,拿到书。后来,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来越广泛,像《胡萝卜怪》、《吹牛大王历险记》、《好困好困的故事》、《你看起来很好吃》、《我爸爸超厉害》、《海底两万里》、《昆虫记》等都喜欢。
我们两人平均每天读书都在1个小时以上,孩子平均每天读书也在1个小时以上。很多时候我们陪孩子一块读书,孩子好问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们都会不厌其烦的解答,讲解的形象生动,让孩子听的津津有味。
为了尽量拓展孩子的阅读外延,每到假期,我们经常带孩子去旅游,到那些书中描绘的场景中去,让他亲身体会。济南动物园、上海科技馆、青岛崂山……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看到书中的景物时,儿子往往会大喊一声“我来了!”,这也激发了孩子的读书的兴趣。
现在,每天晚上我们会拿出一个小时陪孩子一起读绘本,或者利用手机上的咔哒故事app来给孩子听故事。阅读已经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是我们共同进步的好帮手。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是形成书香家庭的重要措施。要和孩子亲子共读,言传身教,作为家长我自己也要多学习多看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作一个学习的榜样。无论工作多忙,每天我总要抽出时间,坚持在孩子读书的时候与孩子一块读,抽空在小三班的群内看看老师们发的视频和资料,了解孩子学了什么,跟孩子多讨论,多沟通,与孩子形成共同语言。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知识在沟通时慢慢的灌输给他,提高他的理解能力。孩子跟爸爸一起阅读的时间比较多一点,爸爸会非常耐心地享受亲子阅读的时间。
多读书是孩子读好书的前提。作为家庭,我家的藏书还是十分有限的。我经常和孩子去书店、书馆看书,在人人都看书的环境里培养孩子读书的能力。识别什么是有益的书。通过看书让孩子来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通过读书这样一种渠道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多方位,多方式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书是一轮暖阳,会温暖孩子那颗潮湿的心房;书是一股清泉,将激起孩子心头的波浪;书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炬,将照亮孩子人生的方向……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我们将一如既往,为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将不惜付出辛勤的汗水!
家庭读书事迹篇4
我们是一对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我和我爱人都是蒙古族学校老师,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她学习上取得的好成绩,和她平时爱看书是分不开的。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爱读书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是特别需要爱心和耐心的。
读书使人品德高尚;读书使人谦卑有礼;读书使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读书能让我们获得知识,能让我们懂的做人的道理能让我们的精神得以升华,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强大。这正是我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
女儿出生后,我们每天早上和晚上陪着她看书,睡前给她讲故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每天看书的好习惯,不让爸爸妈妈督促,早晨起床前就开始读自己喜爱的图书,于是,“读书乐”的氛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到了小学,女儿在学习上的压力渐渐增大,我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她阅读,培养她自己阅读的兴趣。除了她自己感兴趣的书以外,我们每次出门或者是赶上休息日期都会给她购买各种读物,同时专门购置了小书架,为她设置了书房和书柜。到现在家里已经添置了大小书架三个,孩子很少玩手机游戏,每天保持2—3个小时的阅读习惯。这个好习惯在升入初中后对课程增加,难度加深的各科目的学习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能顺利地完成各种阅读理解,特别是对写作文帮助特别大,看到题目就能很快的构思组织语言材料,毫不费力地写出好文章。
现在,我们下班以后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时,大多数的情况是各人自捧一册,沉浸其中,自娱自乐。看书读报已成为我们家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书本成了我们家最宝贵的财产,现共有古今中外各类图书500余册。我和爱人现在的读书,更多的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当然,也有应对职场需求的必修之课。女儿现在又开始拿起以前读过的书开始重读,其实每个阶段对每本书的理解是不同的。
总之,读书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我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进步。孩子的书籍让我们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颗童心;我们的书籍也在预备孩子日后的颂读,引导他走好人生之路。我相信,我们的家庭书香味会越来越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在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到,读书既能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形成全家学习的氛围,能激发出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
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营造家庭读书的环境与气氛,让孩子在家中时时感受到书的气息和馨香。愿这一路的书香伴随着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以书相伴,幸福人生!
家庭读书事迹篇5
这是一个知识型的家庭,这是一个学习型的家庭,这更是一个和谐型的家庭。主人公周安林和他的妻子刘玉都是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30多年来他们相濡以沫,携手比肩。生活上,他们互相关心照顾;事业上,他们互相激励鞭策,同心协力,营造了融融泄泄的家庭氛围,取得了令人羡慕的业绩。
由于他们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事业上互相勉励,周安林从一名普通的干部成为业务骨干,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承担着市委的重要工作,出色地完成市委交给的一系列重要任务,得到同事们的广泛好评。他的妻子在宁德一中工作,是中学高级教师。30年来坚守教学一线,多年担任高三教学,业绩突出。刘玉是一名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作为福建省高中课改研究组核心成员,多次参加年省高考命题工作。在省内外开设讲座与公开课近百场。主持多项国家、省级课题。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在事业上取得长足的提高。荣获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中小学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优秀语文教师等光荣称号,三次被评为同学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同学市名教师、同学市杰出人民教师,担任同学市一、二、三届政协委员。多家媒体对她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报道,在省内外教育界有必须的威望和影响。
周安林的岳父岳母都是离休干部,年老体弱多病。妻子姐妹两人,妹妹在北京工作,照顾老人的担子就压在他们身上。从他们大学毕业分配到宁德工作,就和岳父岳母一齐生活。平日里,买菜做饭;生病时,端水送药,无微不至,毫无怨言。岳父晚年得了肝癌,夫妻俩四处求医问药。当得知“灵芝宝”能够减轻痛苦时,尽管一个疗程要万元,尽管他们当时经济很拮据,但仍然倾其所有,不惜举债。能够让岳父走得平静,走得没有痛苦,花多少钱他们都觉得值。
对孩子他们从严要求,知识的重要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以父母本身的行为让她从小就生活在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中,从而感受到:人活着要有追求,要有思想,要有境界。所以,一向以来,孩子都能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学习工作、待人接物。无论是在国内学习还是在国外工作,都能得到大家的好评。
周安林的家庭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始终持续着浓厚的亲情。尤其是20xx年,他的妹妹不幸患脑病毒,深度昏迷,生命垂危。医生推荐放下治疗。可是,他的一家人不离不弃,咬紧牙关,轮流守护,坚持了72天,最终把她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病后,他的妹妹坐上了轮椅,一家人更是倍加关爱呵护,让她始终生活在亲情的温暖中。
家庭读书事迹5篇相关文章:
★ 家庭教育事迹7篇
★ 五好家庭事迹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