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每次写作文大家都能从中提高自己,只有围绕作文的主题写作才是一篇优秀的,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梦圆的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梦圆的作文篇1
都说中秋是个团圆快乐的节日,确实是这样!今年我特别开心,因为我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妹妹一起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度过了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早上我一起床,就期盼着快点见到晚上的圆月。不同于往日,早餐妈妈准备了好几种口味的月饼,有百果馅的、豆沙馅的、鲜肉馅的,……我兴致勃勃地跑到餐桌旁,轻轻拿起桌上的月饼一小块吃了起来,月饼又甜又香,吃完觉得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中午爸爸给我们做了油煎小黄鱼,大螃蟹等美味的食物,我又把吃肚子撑得鼓鼓的。下午我上完书法课在回家的路上,出乎意料的发现美丽的月亮已经悄悄露出头来仿佛在给我打招呼,“小朋友快点回家跟家人团聚啊!”回到家发现爸爸妈妈正在准备丰盛的晚餐,有大黄鱼,布丁牛肉,西芹鱿鱼等琳琅满目,馋的我口水都流出来。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来到复旦大学操场上散步。月亮已升到了半空中,又大又圆又明亮。妈妈给我和妹妹讲起了嫦娥仙子和玉兔的故事。仔细看,月亮上仿佛真的有山有树,有一个美丽的仙子。妈妈接着给我们讲了好几首有关月亮的诗句,看到圆月,离乡背井的人更加会思念起亲人,思念故乡,我情不自禁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等我回到家洗漱完舒服的躺在床上回想起这美好的一天,吃到了美味可口的月饼,还知道了许多民间传说,今天过得真开心呀,真希望明年的今天也能够明月如镜,满月如盘!
梦圆的作文篇2
正月十五,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大家都欢聚在一起,吃汤圆,赏月亮,放烟花,看花灯,猜灯谜。
今天,我们在外婆家过元宵节。下午,外婆准备做汤圆,我高兴地提出帮忙,外婆先让我去洗干净手,然后,我就坐在桌子边,看她打开一袋糯米粉,倒在脸盆里,又在中间挖了个洞,倒一点温水,就揉了起来,一边揉一边说:“这和面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太干,到时候做的汤圆会裂开,太稀,就还要往里加糯米粉。”我在旁边仔细地听着,看着,一会儿,就差不多好了,我的手痒了起来,我让外婆给我试试,她把脸盆端到我面前,我学着外婆的样,揉啊揉,有点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软软的,很好玩,外婆还表扬我了。然后,外婆拿了一团面搓成长条,再一小块一小块掰下,拿起一块,放在手心,揉成一个圆形,往里面放肉馅,再把口子慢慢捏拢,再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做起来,可是,那个肉很不听话,老要跑出来,所以,我就在外面又给它贴了一层糯米粉,这下,我做的这个汤圆成了汤圆中的“巨无霸”,玩了一会儿,我就不太有耐心了,后来由于不听外婆劝告,我被剥夺了做汤圆的权利,最终,被分得一堆面,做了一些被阿舅们评价为“四不像”的东西,有虎、兔、叮当猫……
晚上,煮汤圆咯,“巨无霸”被分入我碗中,落入我口中,真不是盖的,大,真大,咬了好几口,才咬到一滴点的肉,真苦了爱吃肉的我,以后,还是要好好听大人话的,不管怎样,这个元宵节我还是过得很快乐的。
梦圆的作文篇3
过年了!我相信大家心里肯定会激动起来,因为过年会有很多好玩的活动:给压岁钱、拜年、放鞭炮、穿新衣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吃汤圆”。
说到汤圆,我可有研究了。首先我知道汤圆历史悠久,它是宋代民间即流行的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也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吃汤圆,吃汤圆。自然是要吃。自从回金华后,我就对汤圆念念不忘。每天早晨我醒过来的时候,都会听见外婆对我说:“吃汤圆咯……”我心里一下子就兴奋起来,就算再困也会立刻起床。我急匆匆的跑下楼,一看见那热腾腾的汤圆,我急忙抓起筷子。看那汤圆,圆滚滚的,好像一个个乒乓球在水中滚动,不停地跳跃着,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尖头,样子很是可爱。看它的颜色,洁白里透着馅儿的灰色,好像即将下雨的白云在天空中浮动。我垂涎三尺,立即捞出一个咬破它的小尖头,里面的芝麻立刻流了出来,香甜可口。外婆做的汤圆皮薄馅多,那个白色的皮也糯糯的特别好吃,让我欲罢不能。
别看这小小的汤圆,这里面可包含着外婆的辛苦和美好祝愿,吃的我心里甜丝丝的,特别难忘。我想,这可能就是年的味道,团圆、热乎、甜蜜、幸福!
梦圆的作文篇4
“你见过什么是圆形的?”韩老师问了一句,我顿时灵机一动,脑海中浮现了好多个圆形的东西:杯子底,摩天轮,太阳,风扇的外框……
经过大家的议论后,又开始了想圆是怎么画的?我心里小声嘀咕了一句,用圆规呗。紧接着韩老师说了一句:“除了用圆规。”我心中俨然有无数个疑问,小高同学飞快直起了手“可以用大拇指按住一个点食指转一圈。”小高同学回答道。充满好奇心的自己尝试了一下,可是食指转不了一圈了,而且大拇指会动的。陆陆续续又有了许多人举手,有人说:“可以用胳膊伸直在黑板上转一圈。”“可以先画一个正方形,在一点点的改成圆形。”“可以用一个鞋带或绳子的一头摁住,”小崔同学激动的回答道,“另一头绑上笔,将鞋带伸直画一周。”这句话把我逃走的大脑,一下子“揪”了回来。仔细思考一下,有道理,这可比其他几个方法靠谱多了。
做完了“鞋带法”的试验,又开始讲了圆规的使用①用右手捏住圆规的手柄。②分开圆规的两个脚。③固定好尖脚。再轻轻地旋转一圈。一个堪称完美的圆就完成了!
接下来讲了圆的各点位置及名称。针尖所在处叫圆心。两个脚间的距离越大圆就越大。从圆心到圆上任何一条线段,叫做半径。直径是半径的2倍。
这节课的信息量十分大,不过课后好好复习的,我会将它们好好吸收进我的大脑中,并牢牢的锁住它们,绝不让他们逃走。
梦圆的作文篇5
圆,一提到圆,人们就必然想到与其相对的字:方。“天圆地方”,人们在古时就有对圆和方的认识。
爷爷收藏了一枚铜钱,外面圆,里面方。我望着这枚铜钱,陷入了沉思:爷爷说,这样做钱样子的原因,是因为古代人们“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认识。但我认为,这枚小小的铜钱蕴含了做人的道理。
“囡囡,你呀,什么都好,就是太有“棱角”,你也长大了,该收敛些了!”爷爷一脸慈祥地望着我,笑得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更显沧桑。我却是不满地嘟起了嘴,只是把玩着手中的铜钱,爷爷的话太深奥,我听不懂。而且,我有“棱角”吗?我头上又没长角,我也不是方的。
“叮铃——”一声脆响,手中的铜钱不甚掉落在地上,翻滚了几圈后,才倒在地上,我看着地上的钱,若有所思。“爷爷爷爷,铜钱掉了……”爷爷在书房中拿着刀,把弄着另一枚铜钱,我轻手轻脚地走到他身边,看他用大指和食指捏着铜钱,往前一送。那枚铜钱却不像我这个,那枚只歪歪扭扭地翻滚了半圈,便趴下了。
爷爷骨节分明的手指拿起铜钱,在它的斜面上刮了刮,几片碎渣随之掉落。这回,爷爷又捏起它,往前一送。这回,铜钱却是一直骨碌碌地往前滚,从这块滚到了那头。“囡囡,知道爷爷为什么把这些去掉吗?”他指了指桌上的碎屑,“因为那些‘棱角’妨碍着它前进啦!”爷爷依旧那样笑着,像在问我:懂了吗?
我明白了什么似的,朝爷爷点头,:“爷爷我懂了!”我懂了原来只有圆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前进,要学会收敛自己的棱角,处世圆滑;但又不能没有棱角,我们要把这棱角放进心底,用柔软的圆包裹这坚硬的方,寓刚于柔,这才是这枚铜钱的真谛。
“叮呤——”铜钱落在了桌上,一路滚出去好远……
梦圆的作文篇6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要到了。这两天,大家都为过一个有意思的中秋节而忙碌准备着。看到大街上琳琅满目的月饼,去年中秋节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中秋节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去红磨坊买月饼,到那以后,我惊呆了!这里的月饼品种好多呀!有我喜欢的椰蓉和凤梨味儿的,还有蛋黄、五仁、豆沙、枣泥……太多了,我实在记不住了。听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吃的月饼只有五仁的。
八月十六日早上,我们整装待发,带上月饼去看姥姥。一路上秋风习习,天高云淡,马路两旁的栾树披着五彩的衣服向我们招手。麻雀也都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中秋节来了!中秋节来了!”
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姥姥家,姥姥早已经在大门口迎接我们了。下车之后,我把手中掂着的月饼递给姥姥,说:“姥姥,这是我们给您买的中秋节礼物,是我们濮阳吃的月饼,可好吃了!我最喜欢凤梨味儿的了,这盒是姥姥最喜欢吃的枣泥味儿的!”姥姥热情地迎接我们,还给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姥姥吃了我们带的月饼后,笑得合不拢嘴,说:“现在的月饼真好吃呀!我们以前吃的月饼都是硬梆梆的,牙都快硌掉了。”妈妈在一旁笑着说:“给您买的月饼是我们濮阳吃的,能不好吃吗!”
晚上八点,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姥姥坐在院子里赏月,其乐融融的品尝着月饼,笑声充满着整个院子。那明如灯笼,圆如玉盘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中,给人无限的遐想。那明亮的月亮上仿佛有嫦娥在广寒宫内挥袖起舞,玉兔在捣药,吴刚在砍那棵永远也砍不倒的散发着永恒香气的桂树……
梦圆的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