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人物、事件中获取创作灵感,让作文更加有深度,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感情,让我们更有共鸣力和感染力,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用李白写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用李白写作文篇1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一一题记
有人说,你喝酒,是为了作诗,“斗酒诗百篇”喝得痛快。但喝酒吟诗的背后去的是你对命运不公而引发的感慨。
而我说,你喝酒,是为了行路,“孤蓬万里征”因为,我懂,你那感慨仅仅是对命运的不满,而你却从未颓废,仅仅是“天生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翰林遭贬,你喝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流放夜郎,你喝酒“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你是天才的。即便是醉了酒,却仍能在那一个霎那间提笔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吹拂栏露华浓”。有人说:第一个把花比做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便是蠢材,而他既不是庸才也不是蠢材。他牵合勾勒,挥毫自如,从衣着写起,而写衣着又避开头背腰裙的翠羽眀珰,而从美貌如仙的“仙”字着笔,故“云想衣裳”则可想到其“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婀娜娉婷的娇姿,“花想容”则想见其“雪肤玉貌”的面容。“露华浓”指的是带露的牡丹,而牡丹乃富贵之物,能配得上的只有杨贵妃。你轻轻一挥,便把贵妃这个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绰约多姿,好像站在我们面前一样。如此之人,非天才也?
你说行路难,可你一直在向前走。
你走的荡气回肠,走的义无反顾,走的笑看红尘,走的辞别故友。说你是天才不以为过,可是上天嫉妒你呀。嫉妒你的人一一年少英才;嫉妒你的诗一一出水芙蓉;嫉妒你的酒一一一醉方休。
没有你的足迹,课本、学说、乃至中华千百年的文化和得以完整。又有谁会明白,物落花尽:“举杯消愁愁更愁”你本身求功名,得功名到手,却又因厌恶世俗而去游山玩水。你就如同那“才子词人,应是白衣卿相。”你不必担心他的大唐的黄金榜上会遗忘你的姓名,因为你的诗词不会被历史的黄沙所掩埋。
你说,行路难,可你一直在向前走。
国家分裂,身为诗人的你会痛恨自己,为何不是一个武将,后来,你为尽自己之力而进入永王幕府。可是上天似乎和你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永王被肃宗问罪了,而你也再次遭贬。
那一夜不知是醉酒还是失足,你将明月化为一生最后的句号,你举杯邀的是明月,低头思的是明月,最后你的脚步,也随明月而止。
无论你是什么,都阻止不了我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折服,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赞叹:对“众鸟商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孤寂的向往。那位青莲居士,在我心中,永远是一朵不谢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用李白写作文篇2
李白重生记
自唐代以后,一千多年过去了,中国诗坛波澜不惊,毫无建树,玉皇大帝心急如焚,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请李白重生,希望他振兴诗坛。
李白深知肩上担子很重,在投胎时刻意选择了一户书香家庭,全家都是博士,厉害吧!他希望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给他带来更多的知识,可结果令他苦不堪言。当他还是个胎儿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接受胎教,听一些咿咿呀呀的儿歌,把李白气的一顿乱踢,表示抗议,但是,抗议无效,李白很郁闷。好不容易终于重见天日了,当他还在吃奶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不失时机的放起了贝多芬、莫扎特的轻音乐,李白听得头都大了,结果小小年纪就落下了头疼病。
当他扶着栏杆蹒跚学步的时候,父母又让他学习起了英语,凭李白的聪明劲儿,那学的叫一个快呀,可把妈妈高兴坏了。当他的小手能握住笔的时候,又给他报了奥数班、钢琴班、书法班……,每当看到小朋友们在快乐的玩耍,而自己要面对没完没了的功课,李白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渐渐地,他对眼前的一切失去了兴趣,成绩总是不见提高,李白第一次遭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
上了小学后,由于学习兴趣大减,父母对他的期望值又太高,李白的成绩越来越差。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遭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回到家里,面对的是父母阴沉沉的脸。他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有的只是没完没了的补习班、辅导班。他的成绩越来越差,意志也更加消沉,喜欢晚上对着天空发呆:我还是原来的李白吗?于是他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每天打游戏到深夜,他感觉那里才有他的自由,那里才是他的天堂。
李白好不容易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由于他天生好酒,学校又疏于管理,李白交了几个酒肉朋友,朋友号称“赌圣”,他们一块儿逃学、上网、进ktv,好不自在,常常夜不归宿。把玉帝交给他的任务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天夜里,趁李白睡觉时,玉帝给他托了一个梦,对他说:“我交给你的任务完成的怎样了?”李白像被针扎了一下,一个激灵坐了起来,感觉脊背发凉,浑身都是冷汗,连忙从床下找出“唐诗三百首”,翻来看去,“写的都是什么东西,简直狗屁不通!”他自言自语道。之后倒头又睡,再没了当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劲头。
是时候给玉帝老儿一个交代了,可是思来想去,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好诗,怎么办呢?他忽然想起,李白好像是每次酒后八分醉,写诗刚刚好,不是有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吗?是我没找到感觉罢了。于是他自斟自饮,借酒销愁愁更愁,不觉不觉已经大醉。柳条飘零,微风习习,他独自来到湖边,夜色下微波荡漾,一轮圆月倒映在水中,徐徐微风下忽隐忽现,他不由得蹲下身子去捞水中明月,却一头栽了下去,再也没有上来。
李白两手空空去见玉帝,玉帝已经知道了一切,自言自语道:“我不该急功近利,让你到一个不懂教育,只知道揠苗助长的人家中,看来我们都错了”。
用李白写作文篇3
李白穿越时空
一天,李白使用一台时空穿梭仪来到了__年。他一到那里,就遇到了一些人。
李白想:不知道我的《望庐山瀑布》有没有被这些人给记住,流传千史。
他到了一个男人面前,说:“你好,这位先生,请问你知道我是谁吗?”那个人说:“看你这个样子就是个疯老头子,傻瓜一个。”李白说:“你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你知不知道,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那个男人说:“我才不管呢,你这个要饭的,凭什么说跟我说这种话。”李白说:“你这个冒失鬼,我可是大名鼎鼎的李白先生。”那男人说:“你是李白,我还是玉皇大帝呢。李白早就死了。”李白说:“我真是李白,我会说《望庐山瀑布》。这下你该相信了吧。”那男人说:“这个我也会呀。”李白说:“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李白说完,就到了一个小孩面前。
李白对那个小孩说:“小朋友,我是李白,使用了一台时空穿梭仪来到了你们的这个时代,你会背我的《望庐山瀑布》吗?”
那个小孩说想: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白先生。可是他的那首著作我只会一点,我一边想一边说吧。就说:“我会。”李白说:“太好了。”那个小孩说:“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举起大拇指夸奖他。那个小孩眼睛一转,想到了一个方法捉弄他。又说:“李白来到烤鸭店。”李白不懂。那个小孩又说:“口水流下三千尺。”李白以为他要流口水,赶紧用手挡住嘴。小孩又说:“一摸口袋没有钱!”李白真的被这个小孩气晕了,说:“放肆。”
李白什么也没有赚到就回去了。
用李白写作文篇4
一袭白衣鎏金鞍,当年你倚剑出长安,酒入豪肠,七分诗意三分恣意,响彻盛唐几十年。
他是李白。
当年,他出门游历,四处结交好友。他挥毫使墨,写下了锦绣诗篇“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也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此扬名立万。活在山峦中,游在碧波间,探景色秀丽,品人生百味。
后来唐玄宗下诏令其征赴长安,他终于可以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了!殊不知,唐太宗对他的期望仅仅只是点缀太平盛世,取悦君王名动天下。但他却不甘如此。他在朝时要高力士脱靴磨墨,离朝时要放白鹿于青崖间,这是何等的自信洒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面对政治内里下的黑暗腐朽、不公无奈,他终于发现自己的人生不应就此在官场上谢幕。他有自己的一身傲骨,有雄伟的抱负,何必拘泥于朝堂?当年的入长安、探朝堂,失败了?不,他要继续探,去探人生,探世界,探自我!退官离朝,他成了世人眼中的那个“谪仙人”。
他在梦中探寻天姥山。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大梦初醒,不禁叹道万事皆如梦境一般不复返,何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对光明的向往,无一不展现了他勇闯世间、追求自由、不断超越自我的探险者精神。
或许你会认为他狂他傲,可是我却认为他只是不甘于就此沉沦在这盛世繁华中,整日里金纸迷醉,他有自己的骄傲,却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晋陶渊明不堪官场黑暗,选择出世,而周敦颐则借莲来表其洁身自好的志向。而他孑然一身,却洒脱不拘,我想他的一生是无悔的。他曾追求入朝为官,却又因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离朝,他一生在人生这个战场上探险,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能胜过他?
当我们回望这大唐盛世,多少名人墨客、帝王权贵,却鲜有能活得似他那般潇洒。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一壶清酒,一把好剑,执杖天涯笑看这人世间。
他的探险者精神至今响彻世间!
用李白写作文篇5
这天,我放学回家,眼前突然出现一个瘦弱的身影。他大约50来岁,身高七尺,头上戴着一顶黑布帽,身穿一件白色长袍,头发盘结,花白的胡须飘在胸前。此人是谁?怎么这样眼熟?可我就是想不起来。
我满脸狐疑地走到他面前:“请问老伯,您是?”那人转过身来看了看我,问道:“你是说我吗?”我点点头。老人笑了笑说:“我姓李,名白。”我吃了一惊:“您叫李白?”“是的。”“您是唐代那个大诗人李白?”“在下正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白去世已越七百余年,怎么……
他看出我的心事,连忙解释说:“我是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人间来的。”哦,原来是这样。
我立即邀请他回家做客。倒茶,递烟,忙乎了一阵子后,我拿起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号码,说是家里来了重要客人。妈妈一听,以为外婆来了。她立即到菜市场买来鸡鸭鱼肉,准备回家好好招待外婆。
门“吱呀”一声开了。妈妈回来了。我立即走到她跟前说:“妈,这位先生是唐代鼎鼎有名的大诗人李白。”妈妈一听,眼睛惊得铜锣大。后来经过我解释,她才打消心中的疑团。
中午,妈妈做了一桌好吃的饭菜。席间,我向李白敬酒。他端起酒杯呷了一口,不禁夸赞起来:“好酒!好酒!这酒叫什么来着,怎么这样醇,这么香?”我说:“这叫国窖茅台,是专门用来招待上等贵客的。”
酒过三巡,我和李白聊了起来。我问大诗人:“您的诗写的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李白捋了捋胡须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秘诀?我只不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诗上。”我向李白大倒苦水,我最怕作文,每次作文,半天放不出一个臭屁。老师经常批评我,说我不读书,不爱学习。其实,我也读了不少书,可脑子就是不管用……
李白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疑惑不解:“你笑什么?”他说:“笑你迂。”“此话怎讲?”李白问我:“你读过什么书,能说出书的内容吗?”“不能。”“遇到好的词句,你有做笔记的习惯吗?”“没有。”“上学放学,你留心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没有。”“这就怪了,一个读书不思考,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怎么能写好作文?”一番话,说的我哑口无言。
告别李白,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回想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学会了什么?没有。我什么也没有学会,到学会了懒惰,有了这,我的作文能学好吗?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奋学习,勤于习作,一段时间下来,我的作文终于有了进步。有几次,老师还把它当范文在班上宣读呢,这着实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这回若不是遇上“高人”指点,我的作文还不知道是啥样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3篇《写李白和杜甫的作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用李白写作文篇6
李白穿越记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收到赦免诏书的李白,马不停蹄地登上了船只,把酒言欢。谁知一阵颠簸,他便落水了……
李白一觉醒来,一只可爱的小精灵便轻声地说:“欢迎你来到21世纪,我是你的小导游。”带着满满疑惑,李白跟着小精灵开始了21世纪之旅。
小精灵热情地带领李白游览美景,品尝美食,但是这依然难消李白心中浓浓乡愁。小精灵只好带着他返程荆州。只见小精灵掏出一块方方正正的东西,“滴滴”乱按,不一会儿,一辆车便出现了。“这是手机,它可以用来传递信息。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手机在手,天下我有。这是我刚预约到的车。”小精灵骄傲地说。李白忍不住夺过手机来把玩。可没多久就到了动车站。拿着证件,小精灵和李白一路畅通无阻,登上了开往荆州的高铁。一上车,整洁的车厢,宽敞的空间让人倍感愉悦。李白满意地走向自己的座位,放下小桌子,开始仔细地环顾四周。突然,他被车前方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吸引住了:“这跳动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小精灵耐心地回答:“这代表列车行驶速度,从开始到现在,速度已经提升到300千米每小时了。”“什么?列车开动,竟然没有丝毫颠簸感!”李白惊讶地望向窗外说道,“300千米每小时是什么意思?”小精灵笑而不语:一会儿你便知道了。“咕~”一声响,原来吃不惯火锅的他早已饥肠辘辘。小精灵又掏出了他的“魔法”手机。十五分钟后,列车抵达宜昌站,一位外卖小哥提着午餐等候在站台上。打开喷香的米饭,李白嘟囔着:“这太神奇了,给我也准备一部手机。”打了个饱嗝,小精灵急匆匆地收拾垃圾,李白不忙不慌地伸着懒腰说:“急什么,先打个盹儿。”“各位旅客,列车前方即将到达荆州车站……”听到广播声的李白错愕地看向小精灵:“千里江陵不是一日还吗?”“有一种速度,叫‘高铁速度’。现在重庆到荆州只要四个小时了。”小精灵笑着解释。
归乡之旅,让李白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李白穿越记未完待续……
用李白写作文篇7
每每想到那位曾在泰山下放言“会当凌绝顶”的少年,到了暮年却面对着寒秋中滚滚而来的江水写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悲凉诗句,我总是感慨不已。杜甫,你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困苦艰辛,流离无定,却又壮志满怀,心系家国,常怀一颗赤子之心。当我翻开你的诗集,一次次低吟着你那些记录着盛世崩陨时代的诗句,你拉我走近你的身边,你炽热的情怀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你年少饱读诗书,离乡云游,却应试不第,即使投赠诗篇,也只收到寥寥回复。你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却“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与风尘”;你立志“一览众山小”,末了却只能嗟叹“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蹉跎了鼎盛年华的你寫下《壮游》,其中所含的却是一个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才子对自己壮志满怀岁月的艰难回望,带着眷恋、希冀和感伤。在这蹉跎岁月里,只有你那“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般的好友李白才能让你一展胸襟,开怀大笑吧。但当安史的虎狼之军席卷了中原,兵戈捣碎了你的陋室,烽火蹂躏你的家园,狼烟拆散你的家庭时,你形单影只,紧蹙眉头写下“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你的痛苦又有谁来分担!离开长安,奔波中你看见离开关中的辚辚车马,看见潼关的疲倦守卒,看见石壕的征妪之吏,一幅幅凄凉的画面涌入你的眼!你仓皇奔波到荆楚,刚刚安顿就又为兵戈所驱,最终无所寄居的你只得寄身舟楫,浮游江上。凄楚如你!可谁曾想,“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危樯独夜之悲里却有着阔大雄浑的意境;“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那漂泊天涯无处安身之时淌下的纵横老泪却是为了家国!
你挣扎了一生,你苦痛,但你在苦痛中仰起头颅高歌济世之志;你辛劳,但你在辛劳中低下头去体恤黎民的苦难。长夜沾湿,你叩问苍天安得广厦;终身酸嘶,你痛书何以为民。你在黎民之间,你在天地之际,你看到青海头的白骨,你看到潼关前的壮士,你看到捣破贼军的官兵。
你深深地扎根在那个时代,用你凝重的笔和赤诚的灵魂记录下那个时代风云深处的情景。你失去官职,失去家园,失去友人,失去子弟,但是你留下了诗篇,那里有你的灵魂!从泰山之下,到川中草堂,你〖.1mi.net〗从不忘却国家和百姓,你从不放弃呼喊与挣扎。在闾巷之左,江湖之间,你的心始终牵挂着这个国家,牵挂着这个国家的百姓。哭泣,是当哭泣,天地间独旋的沙鸥,哪一只不怅然地哀鸣?然而你真正为之畅哭的,是“剑外忽传收蓟北”之信,是安史乱军如“穴蚁作何逃”之时。当我看到许多你在喜不自胜时写下的诗句,我不禁一笑,没想到酷爱炼字的你也会这样直白吐露自己的情怀。而后我又沉默,因为我明白你那颗赤子之心永远在泣血。哭吧,你对百姓的悲悯,对国家的热爱,对这天下怀有的所有感情,还有那将这些情感摧折并刺进你心头的苦难!让它们涌出,来年江畔的落木也将滋润于你的泪水。
翻开那一页又一页的诗集,我离你越来越近。杜甫,我被震撼,我于是明晰:不泯于苦难的赤子之心是世上最可贵的。它超越耕犁,也超越硝烟,它凌驾在苦难之上。苦难与带血的歌唱凝结成你那千秋回响的绝响,使得挣扎不再是屈辱,而是一道光亮。这道长长的光芒将把我前行的路照亮!
用李白写作文篇8
读完你们的两篇作文《我读李白》和《我读杜甫》,老师有这么一种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假期归来,你们的文字更加成熟、富有活力和生机。读这样的文字,再多也不是一件传说中的苦差事,而是幸福并且充实的。
关于李白,老师看出来你们很喜欢它,就像于丹女士说的,他是属于天空的。他是一只寻梦的飞鸟,虽也有苦痛,但却总能站起来,昂扬乐观,永远相信未来,永不失赤子之心,天真烂漫。这样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喜欢他呢?
关于杜甫,老师同样看出来你们很尊重他。因为你们的内心和他是相通的,因为道理很简单,今天当我们看到农民工孩子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们的心和他不是一样的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也使我想起了一句话:“我的眼泪是一批高贵的客人。”是啊,杜甫越经受磨难、杜甫的泪越多,我们就越觉得他高贵,这让我们想起艾青评价大堰河的那句话“紫色的灵魂”,杜甫的灵魂也是紫色的。
最后,老师想说,读你们的文章是一段幸福的阅读体验,期待着与他们的下一次见面。
李白爱酒,爱月,又爱狂,曾有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真是进入了庄生梦蝶一般的无我之境,他的狂醉之后捉月而死,便是这一境界的最佳体现。大凡具有传奇经历的名人身上,总会笼罩上神秘的梦幻色彩。他们会给后世留下很多谜,但这些谜并不是没有谜底的,而是谜底太多,因此愈发成谜。李白和杜甫的死,正是这样。
关于李白之死,五代王定保在《唐摭言》中云:“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曰:“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李白爱酒,爱月,又爱狂,曾有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真是进入了庄生梦蝶一般的无我之境,他的狂醉之后捉月而死,便是这一境界的最佳体现。
关于杜甫之死,《旧唐书·杜甫传》载:“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新唐书》记载更详:“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实在是有感而发,因为他自己就过了好多悲惨日子。被洪水困在一个庙里,九天没有好好吃饭,被救后暴饮暴食,当晚就撑死了。死前也许正在构思“安得粮食堆满山,大庇天下饥士俱欢颜”一类的诗句。我看这些记载,有一点意外,即杜甫竟客死于耒阳,而此地离我家乡不远,直线距离不到一百公里。另外一点,是更加深了我的印象:杜甫也是喜欢喝酒的。杜甫喝酒的形象,大约和当代陕西、山西、湖南等地的某几个作家类似。
当然,关于李白和杜甫之死,还有许多不同版本,例如病死,并且具体到李白是得了胸痛病,杜甫是得了糖尿病。但这些解释,似乎并不比上述溺死和饿死之说更有说服力。所以,我宁愿采用上面的说法,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这样一来,李白的死就是浪漫主义的,而杜甫的死就是现实主义的。人生无尽的喜剧性、悲剧性、庸常性以及无常性,便在他们死的刹那绽放开来。
小时候,常常听大人们谈起李白和杜甫,说他们是诗写得最好的两个人。从此幼小的心灵中就对他们留下绝对的信任和崇拜。觉得他们是那么神秘,那么伟大。
终于我也仰着小小的头,扬起嫩嫩的嗓音,像一波山草在飘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整日与山花野草结伴的我,蓦地闯进这诗的国度,觉得眼前事物样样新奇,件件可爱。我如饥似渴地啃着这些诗句,逐渐地也慢慢有所领悟。我的小心眼里似乎更喜欢李白,他的每一句诗都像一片片滚着露珠的青草儿——多明丽,多轻快!而杜甫则没有那么多神奇,他只是个苍老憔悴的“瘦老头”,心中似乎只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悲叹。
我长大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悄悄冒出新芽,虽还嫩生生的,但终于敢大胆步入成年人的内心深处,敢于评论他们了。
人们都说,李白傲慢非凡,轻蔑权贵,对黑暗政治强烈愤慨。果真如此?在李白的《与韩荆州书》中,他不也对韩荆州歌功颂德吗?难道仅因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给其贴上“轻蔑权贵”的标签?我的偶像似乎动摇了。但细细琢磨,我又逐渐开窍了。李白终于从我孩提时的“神”还原成现在的“人”——有着普通人历历可寻的心迹。李白自小怀抱济世之志,虽因有旷世之才所凝聚而成的狂放不羁的豪气,但为早酬壮志,不得以周旋于权贵间。但如果置身于可施展抱负的环境,他那种不愿匍匐于人下的狂气便喷薄而出,以至惨遭谗毁,永离长安。一场狂风暴雨,仕途无望。李白愤慨而又似乎豁达地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之言,其中虽有对权贵高力士之流的切齿之恨,而更多的则是对一生最大抱负横遭摧折后的无可奈何。他整日沉湎于怀遇的伤感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而对安史之乱前后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下层人民缺乏了解以至反映二者的诗篇极少。高傲的态度,永远不能体察人民疾苦,以至于诗中只有山水如何优美,而缺少人民的热爱和追捧!
然而,杜甫这个一度被我蒙上灰色的诗人,却以他伟大光明的照射强烈震撼了我的心灵。杜甫生活维艰,“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他甚至还遭受小儿子饿死的奇惨变故。在杜甫的后半生,生活无论怎样困难,他都勇于严肃正视事实,始终关注着民族命运和民生疾苦,在他的后期创作中始终贯穿着“穷年忧黎元,叹息热中肠”的精神。安史叛军的残酷屠杀,统治阶级的腐朽荒淫,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总之有关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都在他的诗中得到深刻反映。当他为命运多舛而倍感凄凉时,国家忧患、人民疾苦随即以更悲凉的色彩横到心上。他那种抛弃“小我”而关心大众的人格升华,是同时代诗人所不可比拟的。更让人俯首长叹的是,在那凄风苦雨人难寐之夜,杜甫非但说有顿生对天下人怨愤冷漠之心,反而以己及人,甘心牺牲自我而筑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厦,这是怎样一颗满溢着赤诚和慈爱的心灵!但遗憾的是,杜甫很少有欢快的诗句,即使有,体现的总是凄凉,可能是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太深了吧!
对童年的我而言,李白和杜甫是梦;对现在的我而言,他们是真;或许他们是真正的梦,而这是我用自己的眼看他们。我崇拜李白的江河才华,更敬慕杜甫那颗悲天悯人、包容一切的魂灵!
用李白写作文8篇相关文章:
★ 用幸福编作文8篇
★ 思写作文通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