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作品带给我们的美好和感动,增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观后感让我对作品中的主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我的1919观后感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的1919观后感篇1
压抑了近80年之久的耻辱与仇恨在1919年6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爆发了,中国人民第次向世界列强说“不”!
在巴黎和会这个分赃的会议上,各国列强只为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无视中国人民的呼声,更无视中国人民的愤怒与仇恨,赫然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这是列强对中国人民最大的轻视与侮辱。
是的,弱国无外交,弱国谈什么外交,只能任人宰割。但占世界四分之人口的中国绝不能是弱国!中华民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傲骨,它不甘落后,正努力发展,奋起直追。个优秀的中国外交官的`声“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
看着列强的士兵举起屠刀,看着千万中国英魂埋骨异乡,看着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与利益,看着日本的嚣张气焰,看着全国上下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中国人民的愤怒被点燃了,被引爆了!
确实,看着国内外的人民为中国获得应有的权力而英勇牺牲,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我们的愤怒,还能压抑吗?不,我们不能了,但我们别无他法,只有努力发展自己,增强国家的实力,尽快地从个被欺的“弱国”这顶沉重的帽子下,挣脱出来。
历史的车轮可以验证,中国的人民可以验证,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验证,在今日,中国不是弱国!
我的1919观后感篇2
回首那一刻,耳畔是否还能听得到那一声声动魄的呐喊与口?蓦然转身的那一瞬,是否还能看得见天边那一抹如烈火燃烧般的残阳?母亲啊!多少次,多少次辗转于灾难与中,又有多少次,多少次伤痕累累地站了起来,因为你有一群勇敢的儿女,一群敢于拼搏,敢于的儿女!是他们一次次地将中国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他们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震撼着整个世界,一个个坚定不屈,昂首傲立的身躯共同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与骄傲!
勇敢、坚定、不屈、奋斗,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国魂。
当历史的车轮辗过1919年的时候,巴黎和会的谈判桌前,英、法、美等国家不顾及身为战胜国的中国的利益,在《凡尔赛和约》中,竟决定将本应属于中国山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一经传出,中国愤然了,中华儿女愤然了,如此怎能受?而北洋的软弱更是令所有国人感到!
巴黎广场上那团的烈火,燃起了中华的。“中国不能没有山东,一如不能没有耶撒冷!”
于是,一幅幅街头,强烈要求中国在和约上签字!“为争,内惩”,“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在中国学生的带动和感染下,工人、商人、市民纷纷街头,加入了中华的运动中,出现了工人、学生、商人的“三罢”运动,将整个运动推进了!最终,迫于压力的中国北洋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对说出了“不”!
这种种举动,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坚强、勇敢的一面,中国凭借着与决心向说“不”,中国,不会被摧毁,中华儿女也不会低头,这是不会被改变的,即使在面前,也从不!
在声声的奋喊中,体现出了中华儿女大无畏的民族气节,中国是自尊的、自强的,中国的领土不是任凭谁宰割的,中华儿女是永远不会的!
1919年已被岁月铸成历史,但5月4日,这个会让我们铭记一生的日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磨灭,五四,将如一棵常青树,深深驻扎于每个中华儿女心中。顽强、勇敢、坚定不屈,这就是国魂,永远不会改变!
我的1919观后感篇3
1919年,一个动荡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影片以“我”的视角,讲述了这个历史故事。故事发生在巴黎,顾维钧作为中国的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一位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进行发言,商讨关于是否将山东割让给日本。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在和会上却只有两个席位。顾维钧在和会上的激情发言,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人的风采——中国是战胜国;他面对日本牧野男爵的挑衅,面对和会主席,不卑不亢,慷慨激昂,让外国的总统连连称赞——一个充满斗志的诸葛亮;他用怀表来激起了牧野的愤怒,而从中引出了中国人对山东被剥夺的愤怒——那就是盗窃,那简直是无耻!
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一样!——这不仅仅拥有口才便可以做到的。他激情澎湃,用事实反驳,正是心中对民族的自信心,使他有了这份动力;这不仅仅只是充满斗志就可以做到的。他大义凛然,义正言辞,正是胸中那份强烈的爱国情怀,让他的热血沸腾;这不仅仅只要有热烈的情绪就可以做到的。他义愤填膺,声震天地,正是身上流淌的.炎黄子孙的血液,令他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肖克俭,一个充满正气的青年,强烈地反对山东的割让。他身为一个青年团队的组织者,组织巴黎的青年进行游行,激起青年们的爱国之心。他心知谈判是没有结果的,于是,他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他燃烧起的不仅仅是他的肉体,燃烧的更是他满腔的爱国之情,更是点燃了青年运动的热潮。他告诉全世界的人:中国人真的愤怒了!
最终,各个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出卖了中国。所有战胜国都愉快地在合约上签了字,但只有中国,没有。顾维钧在场上的短短几句话,震撼了所有人。“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他合上了合约,脸色凝重地走出了会场。
中国人,第一次,向世界说:“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不再是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列强的屠刀下弱小的羔羊,我们有我们的民族尊严!
这是在每个炎黄子孙心中,刻骨铭心的痛,而那也是每个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爱国之情。
我们之所以处处受宰割,是因为那时的我们,不够强大;我们之所以被各国出卖,是因为当时的我们,太弱小;我们之所以被称为“东亚病夫”,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抬头与站立!
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把握当下,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那么,让我们把握好自己,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我的1919观后感篇4
历史的沦回里中国充满了苍桑。
那言行的`怯懦,那字句的野性,那砖瓦的狼籍,那……在腐败的清王朝下,中国开始没落;在野蛮的攻击下,中国开始亡失;在暴虐的侵略下,中国不再富饶。
是谁在列强面前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么坚强地维护着中国的领土、民族的利益。
他用庄重的语言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在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壮的语言,声音里流淌着对祖国的热爱,沉着中透露着中国人的顽强。
在他的行动里,渗透着中国的尊严,他明白这切,于是做得很好,没有让中国在细微之处有失尊严。他不仅是外交家,更象征着中国。
顽强的言行里是中国人的骨气。
我的1919观后感篇5
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团参加巴黎和会的外交全过程。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却不能享有战胜国应该取得的权利,这是对中国的无视,对世界和平的无视。中国代表团虽一再争取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但中国政府的软弱与各列强的联合敌对,中国最终事与愿违。
其实并没有哪一个国家从一开始便是强盛的。虽然强国往往在外交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不是强国,而是努力为维护本国应得利益而奋斗的国家实体。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有希望、这样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样的国家才具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动力。作为有良知,有理想,有责任的新一代青年,传承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从自身做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1919观后感篇6
1919年,是残酷的战争结束的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从很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但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深深的震撼了我: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英气逼人,他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了下来。他说:“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说完他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的一插,随即猛的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目光,射向那无能的日本人。
虽然最终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结果,但他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执着,中国人的勇气,中国人的坚定信念,中国人的铮铮不屈!这样的一个外交才子,或许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只是茫茫黑暗宇宙里一颗小星星,但他发出的光芒足够让我们让那一时代的青年看到希望!“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一样。”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气魄,一种尊严的力量。
顾维鈞以自己的言辞诉说着中国的尊严,而肖克俭这位华裔留法爱国学生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颗拳拳爱国心。一缕烟顺着巴黎污浊的天空缓缓升起,肖克俭的身体在凡尔赛广场化为灰烬。肖克俭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我想每一位中国人看到了都会觉得呼吸沉重的,中国,该如何踏上兴旺的道路,该如何摘掉弱国的破帽子?肖克俭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自我牺牲。如果当时的清政府所有官员都能够如肖克俭一样无畏,而不是关起家门做缩头乌龟,任由别人骑到脖子上,也许巴黎和会会以另一种结果收场,顾维鈞也不会发出“我很失望,很愤怒”的叹息了。
1919年早已成为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心痛仍然刻骨铭心。中国。我们百屈不挠的母亲,在中华儿女十几年的探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尊严之路!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历史,我们要让中国变得更强大,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更加努力,要挑起这个重担,让中国有更美好的未来。
我的1919观后感篇7
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震撼着。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让我深刻体会到 “弱国无外交”,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强大了,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弱国无外交”,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我们必须铭记,并以此时刻提醒自己国家强盛才能立足世界,才能有话语权。国家要强盛这就需要国人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有学问、有理想、有体魄的现代青年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勤奋地工作,众人齐心,心领神会,思想统一,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时刻牢记以国家利益为重,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向社会最前沿阵地,大胆与为富不仁的现象作斗争,与贪腐、与弄虚作假、与横行霸道的行为做斗争。
中国虽在快速发展,但相对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我们应以史为鉴,记住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我的1919观后感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