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情感表达,观后感的撰写促进我们对影片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夺冠观后感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夺冠观后感篇1
原本计划在春节期间上映的《中国女 排》,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推迟到了9月。国 庆长假,我终于来到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更 名为《夺冠》的电影。
?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从 1981 年第 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 之后 30 多年的风云跌宕,到 2016 年里约 奥运会上,不负众望,再创辉煌的故事。通 过电影镜头,真实地再现了几代女排队员 百折不挠、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看 完电影,我思索了很久······
2020 年,对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我在这一年里,顺利完成了小学的学业, 进入了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在老师们 的引导下,我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可是 远没有达到我期望的“优秀”。“宝剑锋从 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有的成功, 都是艰苦的付出换来的。中国女排经历 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 来,至今已经十次问鼎世界冠军。女排队 员们平日里刻苦训练,在赛场上奋力拼 杀,为了实现理想,同甘共苦,团结战斗。 她们为什么可以一次次创造传奇,与她们 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艰苦训 练分不开。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坚韧精进、追求 卓越”,这是王老师为我们制订的班训,也 是老师们对我们寄予的厚望。《夺冠》这部 电影,正好诠释了这段话的含义。郎指导 这样勉励朱婷:“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 为你自己。”我现在12岁,正是最有冲劲的 时候,正是要给自己下“不可能达到的目 标”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用最猛的劲儿, 展现出最不一样的“自己”。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 力。”让你心中的雏鹰展开双翅,在梦想的 星河中征战出只属于你自己的那颗最耀眼的星。加油吧,少年!
夺冠观后感篇2
昨天首映《夺冠》,有人评价这是中国第一部体育大片,预估票房80亿!中国女排精神!“胜不骄败不馁,坚守本心”才是真正的女排精神,无论你是体育运动员还是普通人,打心底里都要有一股子冲劲,一种信念!暂且抛去巩俐的国籍不谈,用巩俐扮演郎平,有点太“美化”了郎平了吧?不!一位是现实活生生的、大家都熟悉的铁骨铮铮的巾帼英雄,世界当红体坛教练,巩俐为了贴近郎平形象,从发型、体态、表情、眼神、步姿等都神还原,连郎平驼背的毛病都没放过。差不多算是像素级还原。巩俐和郎平两者之间,无论是“身”、“形”、“神”、“韵”上,都散发着相似之处,巩俐也得算的上是身心合一,灵肉交融,毕竟是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影视创作,无论这部电影到底是为了票房?还是为了彰显英杰?都值得被尊重,值得一看!郎平不仅是一位非常棒的国家运动员,也是一位心怀学生的老师。在赛场上,郎平奋力拼搏、秉持中国女排精神,场下,她能尽力体察到每位队员的`情绪。退役后担任教练,训练出了无数出色的巾帼英雄,可以说,中国女排的里程碑上,一定会有“郎平”二字。只有像郎平这样,把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国家,时刻挂在心上,用发展、和爱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才能培养出心性坚韧的国家干将。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过:“不是一定要赢,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输,也要一分一分地赢回来,不到最后不放弃,到了最后也不放弃!”
选角副导演从全国几千个女排运动员里挑选了最终的十几个给表演老师变魔术一样,把她们一个一个训练成演员,并且重建了80年代的漳州训练基地。在80年代留下了五连冠的奇迹辉煌。虽然说现在的人总是回忆之前多么多么厉害,显得有点自娱自乐,但这是不能缺少的一种情怀和记忆。影片开始时,彭昱畅饰演的青年陈忠和,作为陪打教练的身份缓缓走入女排训练基地,懵懂青涩,眼神闪躲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去向哪里。正对应那个时代中国女排将要走向世界时的前夜,虽然迷茫但有目标,那就是拿冠军!有趣儿的是,陈冲的女儿演了电影里郎平的女儿,郎平的女儿演了年轻的郎平,呃·····这有点绕啊!用郎平老师的原话来说:“你就是我!”带着这句话去观影,莫名有一种错乱时空,回到过去的感触,呐喊、哭泣、拥抱、欢呼都交织在130分钟荧幕当中。《夺冠》为什么要女排队员真人出演?我想,女排人的精神,不是能演出来的,需要内心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有坚定的信念。每个时代的中国女排都有这一群可爱的姑娘们,她们不畏强敌刻苦训练!好苦的是80年代落幕之后,一直到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整整走过了30年时间,承受了太多终于释放了出来。除了女排刻苦训练时的苦楚,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时期的坚守。在此想说的是“女排精神”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但是只要你走进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通过《夺冠》里的每一个镜头去感受去体会,就能知道女排精神是什么,就能知道“中国人,行的”、“中国人无所畏惧”的底气和根源是什么!
夺冠观后感篇3
上周,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电影《夺冠》,很振奋人心。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在以郎平为队长的时代通过拼搏奋斗夺得五连冠的好成绩以及很多年以后郎平重返中国队当主教练后带领年轻一代再次夺得冠军的经历。
其中有几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80年代,女排队员们靠的是不怕苦,拼尽全力的精神在打球。而时代在变化,曾经的辉煌已成为历史,这批老队员退役后新生力量未能有所突破甚至下降到第二、三梯队,中国女排怎么啦?这是国家体委一直在琢磨的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指导的美国女排一举夺得了世界冠军,而中国女排在家门口却无缘奖牌,这对于奥运会举办国中国而言滋味是不一般的,甚至有人还辱骂起郎平来!这是她的过错吗?郎平作为一名职业教练,有权选择她的职业生涯去向,但当国人都希望她回国带领中国女排重振雄风时,她还是放弃了安稳的生活,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
可是,现在不比80年代了,郎平在国外当教练的这些年领教了很多新的技术,在带队的一段时间里没能出成绩领导对她的带教理念产生了怀疑,一度也陷入了低谷。要知道别的国家现如今已借用先进的计算机计算起对方的打球状况。郎平教练不气馁,她除了给队员鼓劲打气之外,还为她们量身定制了岗位并发挥出她们的特长,让队员明白打球是为了自己,打球也能顾及正常生活等扫除思想障碍后,大家的'劲儿就更足了。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1/4决赛中对阵巴西队,要知道巴西队在当时是实力远胜中国队的,但是在队员们的奋力拼搏与郎平教练的英明决策下。中国队在连续落后的情况下拼命反击,扳回了后几局,最终成功夺冠。当赛场上响起中国国歌声时,女排队员们都落泪了,几十年后中国女排又一次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女排精神已成为中国的象征,唯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立于世界不败之地。我也从影片中感受的了这一力量之大、之强。在学习上若也发扬这种不服输不气馁的精神,就一定能心想事成!
夺冠观后感篇4
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这样说“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这样的“女排精神”,你又“get”到几分呢?
在“长风破浪会有时”中挖掘“carry全场”潜力。仍然记得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在决赛中,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靠着一分一分的争取,艰难地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也是那一年,我认识了“中国女排”这支队伍。这条漫长的路途中,中国女排,拼搏过,奋斗过。泪水无数次挥洒在奥林匹克赛场,每次都有不同的味道,每次都有不同的意义与价值,但是她们的信念始终如一,那就是努力去赢,小至个人,大到国家,每个人都有“carry全场”的潜力,都需要这种不服输、努力去赢的韧劲,这就是成功的铺路石。
在“豪情万丈冲云霄”中挥洒“舍我其谁”热血。时至今日,站在新的历史潮流之上,中国社会不再需要一场比赛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然而,“女排精神”却值得让每一位中国人鼓励和称赞,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也要放手一搏、纵身一跃,这种“舍我其谁”的顽强拼搏精神,放到每一个人身上都是值得学习的。有句话说得好,如果女排不拼搏,她们将失去女排精神;如果女排不拼搏,她们也将丢失了心气;如果女排不拼搏,她们也不会获得世界冠军。如果我们不拼搏,纵然豪情万丈,也无济于事。
在“众人拾柴火焰高”中练就“风雨同舟”本领。一支优秀的团队,得益于每一位队员。“木桶效应”众人皆知,只有各补短板,团队的实力才能超常发挥,“中国女排”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各司其职,风雨同舟。主教练郎平说,“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正是为这个共同的目标,中国女排将团队合作的“洪荒之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朗婷组合”演绎一次又一次的佳话,“暖心朱婷上线”暂停间隙为队友擦汗,也让人心头一阵温暖。
从“女排精神”到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成功的定义也许略有不同,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夺冠观后感篇5
1月19日晚,由陈可辛导演执导的将于大年初一全国公映的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励志电影》)全球首映礼在北京英皇集团中心举行,记者现场欣赏了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体育影片。整部影片回顾了中国女排励志电影振奋无数国民的夺冠之路,重温跨越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夺冠》让人热血沸腾!赞叹的是,贯穿始终的就是:女排精神不朽!
电影不是历史,这部电影更不是纪录片,记者怀着一些细节必然有艺术加工的心理踏进首映礼现场,然而惊人的历史重现依然让人感人肺腑,那才是属于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记者和不少青年球迷说起当年漳州训练基地竹棚下的艰苦训练,他们甚至怀疑记者话语的真实性。直到这部影片首映,老女排们的艰苦训练再现,不少年轻人都感叹道:“这是真的吗!天呀!”当初上世纪70年代,老女排就是在泥地里训练,在粗糙的木地板场地上进行防守训练,姑娘们身上有不少血水,还扎上了倒刺,训练完毕,大家相互拔刺,包扎伤口,这是真实的历史。至今,在福建漳州女排训练基地的博物馆里,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当初老女排训练时用过的旧球衣和护膝,上面还有血印和泥土。
伴随着著名播音员宋世雄老师的解说声,人们眼前是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杯最后一战中国女排励志电影与“东洋魔女”日本女排的决战,比赛起伏跌宕,第五局决胜局中国队14比15落后,日本队率先拿到赛点,谁的关键防守,谁的关键进攻扳平,直到中国队最后拦网以17比15取胜,日本队球员防守补位将球垫飞的角度都与历史一样。当然,还有国人上街庆祝的画面,体现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励志电影首夺世界冠军的意义,女排精神就此诞生。
还有2003年女排世界杯夺冠、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女排五局“和平大战”,几乎都是神还原。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奥运会夺冠,就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而1/4决赛中国队与巴西队五局鏖战是经典中的经典,最后一球魏秋月并未传徐云丽快攻,而是与朱婷眼神一瞬间的默契,由朱婷后攻拿下制胜一分,淘汰巴西队,简直就是赛况再现。
夺冠观后感篇6
?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
?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当下的中国已无需用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强大,但当下的我们更需要去理解品味《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
它早已不拘泥于体育界,甚至可以投射到整个社会领域。它是无私奉献、胜不骄败不馁、社会责任感以及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的精神。
?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荣誉的一种责任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夺冠观后感篇7
在1月19日,电影《夺冠》首映礼开启,并且还发布了片尾曲。这部由陈可辛监制的影片能在春节档成为最大的黑马吗?成为了大家最期待的事情。而巩俐在出席这次首映礼的时候,身穿着黑色的运动服并且素颜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夺冠》的演员阵容除了巩俐之外,还有黄渤、彭昱畅、吴刚等等,他们也在首映礼中出场。据观众透露,电影中最引人泪目的地方,是女排的训练、日本夺冠以及新女排相互鼓励等这些地方。
巩俐在现场的状态也比较好,她在刚刚开始女排拍摄时,就曾亮相在观众面前,酷似郎平的北影,让大家记忆深刻,所以,大家对巩俐老师的评价十分高。
而在片尾曲中,歌词也非常燃,“不想变成粉末”等等。但是众多网友在已经发布的预告片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就是《夺冠》的拍摄地选择的地点是天津大学。
郎平站在台阶上面对新闻记者发言的一张图片,背后的建筑就是天津大学的1895行政服务中心,也叫做天津大学杏荪楼。
因为天津大学的创始人是盛宣怀,他字杏荪,所以命名为杏荪楼。它的外表磅礴大气,设计的尺度把控得非常好,让人感觉到大气的同时又不失一股亲切之气。
后面的第二幅图中,郎平身穿红色的运动服,在一栋大楼前仰望灯光。这栋建筑的外观一看就觉得十分特殊,非常吸睛,由八根圆锥形的建筑当作外表支撑。
这一栋是天津大学的综合体育馆,建筑由室内体育活动中心和游泳馆两部分组成,环抱式的结构沟通着建筑的南北和西东。
第三幅图是女排运动员们在晚上进行训练。这个地方是天津大学公共大厅的屋顶,非常有几何形状的美感,并且将光线运用得十分巧妙。
夺冠观后感模板7篇相关文章:
★ 牙读后感模板7篇
★ 笔读后感模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