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阅读并写下读后感对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有很大帮助,写读后感是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云教育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云教育读后感篇1
今天,我看完了《爱的教育》,爱的教育主要讲的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周围发生的事,虽然都是平凡的人物,但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在《爱的教育》这本书里,最最感人的是一篇“每月故事”——《小抄写员》。它主要讲:十二岁的小学生叙利奥看着父亲天天辛苦地为一家赚钱,他想帮助父亲抄写(由于他父亲的工作钱很少,所以帮助报社抄写而赚钱)。于是,他在父亲十二点钟睡觉后偷偷地帮父亲抄写,一开始,父亲未发觉,他决定继续做下去。后来,他因为每夜睡眠不佳而导致经常打瞌睡,引起了几次父亲的责骂,但他没有放弃,还继续抄写,更没把真相说出来。最后,父亲得知了叙利奥一直在帮助他抄写,对自己骂叙利奥而后悔不已,并让他好好地睡了一觉。
我读了这篇故事,眼角渐渐地湿润了。叙利奥仅仅十二岁,就那么懂事,不仅理解大人的辛苦,还自己去帮助大人做事,对于玩,他根本想也没有想过,而且,为了给大人分担,他还不怕辛苦,真的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我和叙利奥比,差得太远了!比如:星期一到星期四,我都先做作业。可是一到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就一点也坚持不下去。我知道,一定要先做作业后玩游戏、看小说、看电视,可是,我就是“心是手非”。每个星期五,电视都会亲热地叫我:“主人,怎么样,今天有你最喜欢的节目哦!快来看看吧!”每个星期六、星期天,电脑都会诱惑我:“主人,现在可以玩游戏、看最新的小说了!别怕,妈妈爸爸不会回来,我不会告诉他们的。”唉,真难为情啊……
今天看了这个故事,给我的触动很深,我今年已经十二岁了,我一定要以叙利奥为榜样,不能老是对父母指手画脚,要把心用在学习和锻炼上,以优异的成绩来让父母觉得他们的辛苦有所值。
云教育读后感篇2
外出学习,少不了去名校参观,听“美女”做课,大凡做课的教师,也都是学校的“王牌”,不仅教学基本功扎实,也鲜有“丑女”。
事有凑巧,一次外出学习,上午下午各安排参观一所学校,上午为参观团做课的是一位漂亮时尚、影视明星般的女教师,举手投足也如舞蹈一般,很是吸引我们的眼球,课上得也算可以。下午到另一所名校,先听课,为我们做课的教师已站在讲台前,如果没有上午的美女教师做对比,我们可能不会在意这位老师的相貌,可是她长得实在太一般了,黑皮肤,小眼睛,短头发,脸稍显得长了些,长脸偏穿了“v”形领的黑西装,既不时尚,也不精神。略显拘谨地站在讲台边,招呼着进场的学生。与上午的“美女”教师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在下面悄悄议论,怎么没有同事提醒她穿件漂亮些的衣服。
学生坐定,课也开始了。谁知,一进入上课的状态,这位“黑妹”教师很快就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这种光彩,不是为了当“课堂秀”而拿腔拿调的感情丰富,也不是手舞足蹈般的肢体语言配合,而是由内向外散发出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舒服。我想来想去,这种舒服感应该叫教师味儿的美丽,她声音轻轻的,语调柔柔的,由于是刚入学不足三个月的一年级学生,她的语言还很儿童化,课堂上处处洋溢着赞扬和民主。
我留心了几个细节:其一,在指导学生字的笔画时,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提点,往往会安排书空的环节,此时,教师一般都转过身子,背对学生书写,这样可以使自己写的和学生写的笔画一致,而这位老师运用的是镜面书空,对于老师自己来说,也就是从右往左写,这有一定的难度,不信,诸位老师可以一试。而这位“黑妹”老师非常娴熟地给面对学生做着镜面书空范写,似乎这和教师会说普通话一样寻常。其二,有一位小胖子说话结结巴巴的,一点儿也不流畅,可是在这节课上有一处发言使她大加赞赏,她先是竖起大拇指,笑眯眯的看着这个孩子,高兴地夸他:“***,你今天真是令老师刮目相看啊!”然后,又走过来,摸摸小男孩的头,小男孩甜滋滋地坐下了。在我看来小男孩的发言无论是从思维角度还是表达质量都是非常普通的,可是,教师那种丝毫不做作的真诚表扬会使孩子觉得这是了不起的回答,她注意的是孩子自己和自己的横向比较。其三,有一位小孩认读一组音节,反复了多次终于把一组全读对了,老师释然地说:“哎呀,你终于都读对了,你看,老师都要急出汗来了。”她的释然是那么自然和真诚,说完,甜蜜地笑着,为孩子的成功显得很激动。
相比之下,“美女”老师的课逊色了许多,两位老师课的设计差别不大,美女教师的语言还更显生动,然而,我问了身边的几位听课教师,大家都说这位“黑妹”老师讲得好。而且大家居然和我有这样的同感——这位“黑妹”老师一上课就觉得漂亮了许多。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词——上镜。上镜,这个词在影视界运用得最为广泛,指的是演员在镜头前的感觉。如果一个人并不十分漂亮,可是一上镜头,就让人觉得很漂亮,这就是上镜。明星周迅就是很“上镜”的演员,她应聘演〈〈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时,据说看起来与导演心目中的太平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可是造型完一试镜头,人人叫绝,小太平就是她了,!这就是上镜。
当然,周迅本身也算是一个娇俏可爱的美女。对于女人而言,美丽,是随身携带的通行证和优惠卡,尤其是在机遇降临的紧要关头,棋逢对手的关键时刻,美丽,就是化险为夷的杀手锏,会及时地对焦灼不堪的美女亮起绿灯,温柔地把遗憾和无奈留给对手。当今赛事林林总总,主持人大赛赛的是口才,声乐大赛赛的是嗓子,模特大赛赛得是身材,可是,这些看似与“靓不靓”关系不大的赛事,美女的脸蛋总能不自觉得在赛程中为自己的分数提高几个百分点。优质课大赛似乎是与赛美丽关系最小的赛事,可是据说也有美貌赢得胜出的传闻。其实,但凡生活中美丽的人儿,镜头前当然也美丽,一上镜,“东施”变“西施”的几率也很少。但是,“上镜”现象给了我们做教师的一个提示:课堂,就是教师的“上镜”时刻!我们,应该追求“上镜”的美丽!
做教师很难有真正的上镜时刻,倘若真去上镜,恐怕面对黑黑的镜头要拘谨得丑态百出了。然而,那位“黑妹”为我们演绎了教师的“上镜”风采,倘若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童眸是镜头的话,那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爱戴学生,善于引导学生,时时关注学生,把课的重心放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上,对话和发展中,为学生的成功喝彩,为学生的进步鼓掌,在学生思维阻滞时点一点,在学生认识不清时拨一拨,这种焕发在课堂中的师者真诚就是“镜头”前的独特美丽,就是教师最具职业魅力的“上镜”时刻。但是,作为老师,找到自己的“镜头感”,必须准备好两个背囊:一个里面盛满情感;另一个装满知识。
云教育读后感篇3
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起初是出于要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才把这本书买了回去,捧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教书几近十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只到捧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奋、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
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工作的也踏实认真。但读完李老师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渐趋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云教育读后感篇4
在《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许多教师刚入行的时候意气风发,以三尺讲台为事业,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希望功成身退时桃李满天下。但是,入行不久他们就发现这个职业不容易,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很快被消磨了,职业倦怠感也就与日俱增。” 我想我就是走过这样路的人。面对几个简单的算式,讲解多遍算理情况下始终还是有记不住的孩子,耐心一点点的被瓦解,连带着自己也开始急躁起来。但是,在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过后使用各种方法,却也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时间长了,家长累、孩子厌恶,我也感到没有职业幸福感。
在读完《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后,我感悟到:成功的关键不是消除各项弱点,而是充分激发个体内在的积极性的建设性力量和美德。投入、活力、奉献、专注是人类共同的美德,教师更应该具有这样的美德,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这些美德,一定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让自己的职业人生丰富多彩,蓬勃发展。“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这才是现代社会的芸芸众生日益荒漠化的心灵最需要的甘露。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者、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说:“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肖川有过这样一句话:“流光在你的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当你以研究的姿态对待工作和学习时,春天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完满的生活。”对比自己的每一个阶段内的表现,真的感觉一个教师积极投入的工作状态对教学效果、教育生活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工作虽然是写写教室里的故事、课堂里的发现、读书感悟,但愿在本该采摘果实的季节再开出几多芬芳的花来,充满远方的诗意。
云教育读后感篇5
上学期,我们班共读了《爱的教育》,我有很多感想。
?爱的教育》这本书讲的是以日记的形式叙述的,主要写了安利柯在班级中和同学之间的故事,每当读到那几件有趣的事,我觉得这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班。
其中有一件事是最喜欢的,题目叫"吵架"。讲的是:"我"和克莱蒂吵架了,是因为可莱蒂不小心碰"我"了一下,使"我"把别人的本子搞脏了,"我"故意还击了一下他,后来,我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向我道歉,我们俩又成为了一对好朋友。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是:对待友谊,应以善解之心去理解,用自己最先伸出的手化解彼此的误会,这既是一种宽容,又是一种美德。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故事的主人公安利柯,他天性善良,观察敏锐,是个乐观进取的好少年,安利柯的父亲对儿子采取了一种宽容理解的教育方式,让他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和朋友相处和友情的重要。尤其是他送给菠菜柯西玩具火车,富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而代洛西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尖子生,他同情关爱弱者,乐观活泼,心地纯正,团结友爱,具有博爱精神。
同学们,你们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有什么感受呢?写下了吧!没读的同学也可以读读,十分有趣。
云教育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
★ 云幼儿读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