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能多带着思考去读书,那么我们写的读后感才是吸引人的,在写读后感之前,我们需要认真回顾书籍中的内容,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1000字的红岩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1000字的红岩读后感篇1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 “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红岩》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人应该怎么去奋斗?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红岩》里的人物原型——歌乐山的烈士们是一个奇特的英雄群体和文化群体,他们几乎人人会写诗。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里,他们拿起笔做刀枪,刺向黑暗的社会和凶残的敌人。“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够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
1000字的红岩读后感篇2
竹签子是用竹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
——读《红岩》有感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家里的书柜上摆满了我的一本本书籍。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让我成长,让我懂得。在所有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红岩》。
?红岩》是一部红色经典小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每当我拿起这本书,读起里面的内容时,总是被共产党坚硬的意志所打动,总是被他们在困难来到时却沉着冷静而折服,总是被他们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行动却不怕困难、机智动脑的行为而感到佩服。
灯光下,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显得清晰,似乎是染了革命战士的鲜血,个个闪闪发亮。书中主要讲了:国民党反动派在逃窜前夕,惨无人道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两百多个英雄啊!在重庆解放前夕,在江边的红岩旁,仰天长啸,悲声壮绝!与国民党进行了最后的战争。书中那一幅幅真实的画面,那一声声豪壮地诗句,那一桩桩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革命先烈与反动统治者战斗时的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我读到江姐那忍受酷刑时,那十指连心的痛直椎我的心底。她一个女共产党员,面对着国民党的逼迫,镇定自如,一次次的毒刑拷打丝毫没有让江姐开口,她这种精神实在让我敬佩。华子良也让我敬佩,虽然他在这书中的描写并不多,但他的机智实在是打动人心,他疯疯癫癫的样子让敌人陷入了迷魂阵,敌人们根本就没有在意到这个傻里傻气的老头竟是共产党员的重要人物,他们竟然把一个间谍带在身边……书中还有许多可敬可佩的英雄:余新江、陈松林、成岗、许云峰……这些先烈个个都是钢铁汉,他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我时常在想,他们这样无怨无悔的自我牺牲精神为的是什么呢?回忆起先烈们的句句诗词。我明白了,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幸福和祖国繁荣富强,前仆后继,不依不挠,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社会主义的美好今天。没有了他们,也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也就没有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现在的这一切,都源于他们的牺牲。比起这些先烈,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矮小,不拿战斗什么的来说,光是在解题上我就觉得自己跟这些先烈有着天壤之别,我只要一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就不再动脑筋,就直接放弃了,亏我自己长大后还想为国争光,现在连个小题目都搞不定,有什么能耐来为祖国添光争彩呢?
?红岩》不仅让我看到了先烈们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忘我的牺牲精神,还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短处,懂得了要去探索、去开括、去拼搏。
1000字的红岩读后感篇3
夜色渐浓,十月已至,方能察觉到叶子开始纷纷地坠落,一个人回家的路也有些凉意了。裹紧西装,想着近来读书的感受,那本红色封面的《红岩》,却觉得气势雄浑,其中的情节与句子,还仍然如夏日骄阳般灼烧着我的心,让我在这个秋夜里,莫名有了暖意。
说起《红岩》,那几乎是一代中国人的红色记忆。江姐、许云峰、双枪老太婆、小萝卜头、刘思扬,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曾经用他们传奇般的故事与人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怀揣着理想的有志青年,如今,当我捧起这本书,似乎瞥见了历史中那不朽的烈士忠骨,巍巍青山,也似乎重回了那个理想高于天的辉煌时代!
我曾热泪盈眶,当我读到江姐亲眼看见丈夫彭松涛的头颅挂在城楼上示众时,尽管心如刀绞,为了革命却要毅然淡定自若时!作为一个享受着胜利果实的人,我无法想象,那一眼千年的伤痛会怎样长久反复地侵蚀着她的心,而那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又是怎样为了革命力量而生生地咽了回去!更残酷的是,当特务们为了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竟把又粗又长的竹签钉入她的指甲缝间——心灵之苦若可以隐忍,皮肉之苦却无法不流露!而她,却没有丝毫动摇!“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
我曾热泪盈眶,当我读到许云峰那个铁骨铮铮的革命者,两次战胜死神,又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仅凭双手艰难地为战友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自己却壮烈牺牲时!我不曾想象,那双手该布满了多少伤口,才能去抵抗顽固的石头与渣滓,而那颗为了革命,为了战友的心灵又是如何充斥着神圣的念头!“他神色自若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站立两旁的特务,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命令道:‘走!前面带路。’”这是书中的描写,多么质朴而简单地描写,却在其间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也是此刻,我才明白,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
我也曾热泪盈眶,当成岗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催眠术,测谎器,美国新药注射剂……他居然还在敌人审讯室大声朗诵“我的自白书”时:“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革命党人的信仰,正如一把拂尘,扫去现实的滞重与黑暗,只留下无穷的信仰的力量,而正是这种力量,让我感佩,让我颤栗而心安!
1000字的红岩读后感篇4
红岩描述了内战时期许多被抓进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的共产党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与敌人顽强斗争的故事。“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与无私奉献的精神筑就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铜墙铁壁。
我们真的很幸运,因为出生在和平年代,因为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幸福生活,我们不需要担心背后突然出现特务的眼睛;我们不需要承受血风腥雨的生活;我们不需要再进行斗争!不,不对,我们还是需要斗争,同谁斗争?同我们的懒惰心理作斗争,同我们的自私心理作斗争,同我们“做天和尚撞天钟”的工作态度作斗争!
?红岩》揭露敌人的老奸巨滑,他们利用美式48套刑具试图撬开共产党员的口,挖出地下党组织,可总是屡屡失败,当身为群众的胡浩因为极度近视看文件被敌人发现时,各种酷刑让惨叫声刺痛所有共产党员的神经。不能让群众无辜牺牲!为了保护群众,保护党组织,齐晓轩毅然挺身而出!正是《红岩》让江姐、成岗、刘思扬、许云峰等一个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印在我的心里。
是啊,我们之所以可以幸福的享受阳光,是因为一个个先烈在枪林弹雨中前赴后继用鲜血与生命保卫了家园。想想现在的我们又是怎样建设我们的家园?
工作中能应付了事就马马虎虎地应付;能推脱的事总是会找百般理由万般借口去推辞;谈到收入利益总是闲少不怕多;说到责任,总是推脱“那不是我的事”……如果那些革命先辈看到这些现象,他们的伤痛估计会比遭受敌人48套美式刑具带来的伤痛还要更加厉害!当然今天的祖国在欣欣向荣、蒸蒸日上飞速发展,因为有更多的群众、更多的共产党员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成为职工群众模范的典范!例如郭明义,例如许振超……
想起自己在忙碌时产生的烦燥情绪,想起有时马虎应付的各类学习,想起有时产生的懒散心理,对照革命先辈不禁如芒在背。是啊,仅管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铁路职工,仅管我只负责一些简简单单的工作,但是也有我的责任与义务!认认真真做好份内的每一件事,防范安全风险,确保自身安全,提醒他人安全,为铁路安全运营贡献一份心和力!这就是我的责任。
?红岩》带给我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次灵魂的自我检视!建议更多的人从繁忙的状态中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这本书,或许,她会带给你更多的震撼!阅读的过程就是一次灵魂洗礼的过程!
在那个年代,革命前辈的使命就是保卫家园,而在当前和以后,我们及我们的后辈的使命就是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1000字的红岩读后感篇5
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我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心就此沸腾了。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
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1000字的红岩读后感篇6
近期,我阅读了红色经典巨著——《红岩》,读完这本书,我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在重庆解放前夕,在“中美合作所”里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发生的曲折的故事。对江姐、许云峰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惨无人道的肉体摧残,但在由精神和信仰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一筹莫展。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许云峰用自己的手指为同志们挖出生命的通道,尽管敌人疯狂堵截,尽管从冰冷的枪口射出枪林弹雨,但在同伴的帮助下,共产党人成功越狱,整个山城重现希望。
反复读了两三遍后,我的小脑瓜里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是什么,促使江姐在反动派如此惨无人道的肉体折磨下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是什么,使得华子良在被关的十五年内牢记党的指示,装疯卖傻,获得敌人的完全信任?是信仰。几十年前,在那惨无人道的旧社会,只有胸怀大志,有崇高信仰的人才能做出这样伟大的事。像许云峰、江姐、华子良这样的共产党人,是对党的信仰,对成立新中国的信仰,才能使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顾全大局,最后打败反动派,成就新中国的胜利。爱护党,爱护组织;对党忠诚,对党自信,这,建立了我们现在的新中国。精神和信仰筑成铜墙铁壁,深藏在每一位革命者的心里。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
生活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我在初次读完《红岩》后,不太能理解江姐们的行为,也并不能理解那些被关在“中美合作所”里的同志的心情。我并没有在解放前夕的那个时代生活过,不懂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没有体会过政府腐败的艰苦生活。反复读了多次,我才知道,在解放前夕,当时社会比较黑暗,政府部门压榨剥削老百姓,无数革命者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为拯救中国,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中国,让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是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了老百姓,为了新中国,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仰,基于对党的信任,江姐们才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乐观地生活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其实是无数先辈们替子孙负重前行。生活在现今社会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一定要铭记革命先辈们为了我们现今的美好生活付出的艰辛努力。他们乐观的精神,他们顽强不屈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要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一定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
1000字的红岩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 从红岩读后感8篇
★ 红岩.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