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阅读完书籍后可以写好一篇读后感来记录,在饱阅书籍后,相信大家都会及时写好一篇读后感,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书的读后感作文500字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书的读后感作文500字篇1
?论语》是这样的一部书,他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若干学生的言语行事。
?论语》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就介绍了曾子的为人行事,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给我的本事是不是复习了呢?”曾子每天都反省反省,他这种勤于反思,时时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今天我也要继续发扬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不仅自己的事情,就是见到别人做事时,也要留心学习观察,处处总结经验教训。
?论语》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了孔子认为学习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但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过了,在定时的实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学生从远方来(求教),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怀恨在心,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他们,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信,爱人民,亲近有仁德的人。实行这些以后,有剩馀力量,便去学习文献。”孔子的这段话,指出了古代对青少年行为的基本要求,今天,学生要在这基础上对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
读读《论语》似乎对我有许多的启示!
书的读后感作文500字篇2
我买了一本书,名叫《野外手册》。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他详细介绍了野外生活的各种常识,图文并茂,是一本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野外生存必备的良书,也是家庭必备的,野外求生的锦囊。对于第一次去野外玩耍的人非常需要,并很有实用性。
本书告诉人们,野外生活其实是一种享受,可以让人体验一下野外生活,有香味扑鼻的花草、树木,有悦耳动听的鸟鸣;有飘荡蓝空的云彩;还有那清澈、美丽的溪水。我们多么希望接触这些东西,离开喧扰的人声,到没有天花板的野外,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妙。
在野外要求得生存,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然的眼光。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能理解其他生物,平等对待它们,而不去伤害它们。
在野外不但能学习野生的技术,还可以培养自己处理事变化的能力。野外生存时发生任何事情与困难,都要自己负责,并给予合适的安排。有多次经验后,就能应付自如,野外生活就是训练各位这种能力。
读完本书后,我不但学到了野外生存常识,还知道了原来在野外生活是那么有趣,那么有益。野外生活是社会大众的至爱,每个人都爱这种生活。若有机会我也能好好“生活”一番。我一定在这段时间内,好好学习并享受一下野外生活的知识。以满足我好奇的心情。
书的读后感作文500字篇3
每个人都有童年,而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真是千呵百护,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高尔基就没有这样一个童年,他的童年是苦的,是可悲的,不但家里很贫困,家庭也不美满。
高尔基7岁就没有了父亲,因为家里穷父亲生病了也不能去医院,直到死了也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因为前面一直是父亲打工获得的钱,现在他死了,高尔基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奶奶远渡重洋去找高尔基的公公。高尔基的公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家,经常打小孩子,只给高尔基几件有补丁的破衣服穿。高尔基在小学时因为是穷人家的孩子饱受大家的欺辱,不过有一次数学老师出给了学生一道题:1 2 3 4 5 6 ……100=?,别的孩子想了半天都没想出来,只看高尔基一会儿就做好了,他说是5050,老师很惊呀,忙问:“你怎么知道的?”高尔基说:“因为1 100=101,2 99=101,3 98=101……一共有50个101,只要用50×101=5050就可以了”。老师对高尔基的数学能力心服口服,不再因为家穷而瞧不起他了。高尔基长大后成为了数学家、文学家。读完了《童年》,我觉得高尔基生活学习条件那样差也能成为伟人,而家庭富裕的我们不是要更加努力学习吗?
书的读后感作文500字篇4
在《可可西里》这部真实的记录片中,我们能体会到一分残忍与一分感动。
在片头与片尾的地方都穿插了一小段藏族的乐曲,那雄壮,浑厚的男高音,让每一个观看者都感觉到藏族人民粗犷'豪放'坚毅的性格品质。
当那名记者走到了他们中间,他们大摆宴席,热情地招待了这一个远方的客人。这是他们热情'好客的品质。
神秘的可可西里,虽被人称为死亡地区,到处都分布着能令人死亡的因素,但还是会有一些让金钱给蒙住眼睛的人,闯了进去,残酷地杀害一种有着黄金一般皮毛的羊种------藏羚羊。它们的生活从此被扰乱,无情的子弹穿透过它们的身体,它们挣扎着,而迎接它们的是再一次的攻击,终于,它们丧身在这一片冰冷的土地。猎人的手如恶魔般向羚羊们扑去,待猎人走后,余下的就只是藏羚羊那没有皮的血淋淋的尸骨。
虽然如此,但我们能让这些不法分子继续做下去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这时就涌现出了一大群志愿打击犯罪,保护藏羚羊的藏族青年,他们以自己旺盛的精力,顽强的'拼搏精神,打击了一批又一批的犯罪人员。他们的精神是可嘉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为了保护藏羚羊,在零下20多的温度下与不法分子进行搏击。比起为了金钱去犯法的人,简直就是天上的神。
希望神能够永远保护藏羚羊,让这群可爱的动物在可可西里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也希望那些迷失的人们能够醒悟,一起来保护珍贵的藏羚羊。
书的读后感作文500字篇5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
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
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
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书的读后感作文500字篇6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主人公以前吃喝输光了家产,但是亲人并没有抛弃他,这令他悔悟。这时候他明白只要活着贫穷未必不好,只要有爱,有关怀。然而妻子得病,儿子被害,女儿难产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孙子被自我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杯具接连发生,最后只留下自我活着,然而经历了种种的他却有了超然的心境,应对自我的过去能够冷静的回忆与论述。
他在剩下的日子里与老牛为伴,寄托着自我对亲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激,尽管不幸发生在自我身上,但却庆幸自我以前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无遗憾!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那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完美,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他而去,一次次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但是他却有对苦难的承受潜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当他发现间接害死自我儿子的使自我昔日患难与共的春生是他选取了埋葬仇恨,他们之间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谁亚无法抛弃地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
书的读后感作文500字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