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中的对话和对白是重要的信息源,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读这些对话,读后感是我们将自己的思考与书中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篇1
后来,我们都已长大,我们都不是曾经的我们。往后的时光,每当有感叹,总想起当天的星光,你该如何回忆?我该如何回忆?那时的我们。
年少轻狂,这是那时的他们,亦是现在的我们。年少的时光,有着那些人,那些欢快的事。知道回不到从来,却从来都是这么想念。我们再也回不去曾经。它走过便是灿烂。虽像烟火般稍纵即逝,但它的美却永远在我们的心底。
主人公的励志故事深深刻在脑海里,她的勇敢与努力,坚持是我所不足的,我也希望能像她一般。她的故事似乎与大多数人相近却又不同,小学时的不安分,初中时的散漫到逐渐为了某些想要奋斗的东西而一直坚持,她的爱情,到后来她成功地考上清华,最后到国外留学。最是欣赏她的坚持,就是心中有着信念矢志不移。没有坚持就没有最后的结果。
在考试没有考到想要结果时,一个良友告诉她说“我们从出生起,就在不停地重复着付出与收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人:一种是通过辛苦地付出收获成功,长此以往越来越愿意付出,越来越成功所以他们的世界是乐观的,另一种人想要成功,却又懒于付出,只能收获失败,长此以往,越来越不肯努力,越来越失败,-”付出与努力从来都不会成正比,而不努力就永远不会有成功的可能。可能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无论是喜是悲,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在这个路上,本身也就是一种收获,全力奋进。有种东西叫做无悔,无悔自己的青春,无悔自己的努力,用十二分的努力去追求,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有过叛变,有过叛逆,有过疯狂,这是不一样的你们。疯过,笑过,哭过,羡慕过,嫉妒过,这是真实的我们。在大雨洗涤后,他们的心却是那般纯净,坚信努力,付出,收获。没有遗憾,那个用酒瓶子打了人却不会道歉的孩子,那个听见朋友坏话挺身而出的人,那个留不住的索性说出更狠的话,那个一直等着他的人,-永远不会再重来。
桥上,你扔下那些石子,我在那桥下。我们并不知晓
我用纸给你折下许多千纸鹤,一天一个,上面有着我的小心眼,嫉妒你不知道。错过,只是错过。在最年轻的年纪有这样一份执着,只是我们都不知道彼此。用错误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情。深却走不远,能怎样呢?
箱子里封存着我所有的记忆,就算封存,那些回忆也会突然出现,因为它出现过,我们一同经历过。只为曾经走过,便是永远。
回不去也在心上了,这样的回忆深沉沉醉。从一个小孩子她在蜕变,蜕变成成熟的模样,无法如他们一般尽情将年少青春挥洒,我却期盼能守住她在心里的坚持与奋进,坚持着能看到那些光亮,再怎么微小它也是我心中最亮的一束。
致我喜欢的他们。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篇2
强烈推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这本书至少看了3遍~虽然结局看似留下一个空白艺术,但无不隐含着罗琦琦与张骏之间的不可能。
作者说的,“往事是用来回忆的,不是用来追寻的。”“十年的光阴,漫长得足够将他们塑造成两个截然陌生的人。他已经不是当年不管不顾的少年,红尘的颠簸让他早已经麻木,他连跳下时光河去追她的勇气都没有。”“可是,他们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一座桥,还有一个太平洋,以及十年的人事光阴、红尘沧桑。
张骏不再是十九岁时的他,罗琦琦也不再是十七岁时的她,他们都已不是对方记忆中深爱的那个人,甚至他们都分不清楚,他们究竟眷恋的是那个人,还是那段单纯真挚的少年时光。
再相见又如何?再见的你,已经不是你,似曾相识的容颜只会凸显出那沧桑的流年和岁月。”
“那些美丽或不美丽的一瞬又一瞬,有肆意飞扬的欢笑,也有压抑痛苦的哭泣。但漫漫时光,终将也必将把所有的痛苦和欢笑都凝聚成回忆中最美的星辰,温柔地照拂着我们的生命。”
这些字句如芒在背般深深地戳痛了我的心,深深地,难过的感受是如此真切。
作者终究不愿将结局落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俗套,但这更是反映了现实的残忍。真爱难敌时光。
为他们深切而又无终的爱情唏嘘!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篇3
时光匆匆,人的一生一瞬而过,正值青春年少的我,怎样回顾曾经,又怎样展望未来?
罗琦琦的生命带我领略了一个精彩不一样的人生,我总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叛逆,倔强,骄傲,敏感。青春的我们就像一堆干柴,随便一把火就能点燃,只是不知是燃成灰烬,风过无痕,还是光芒耀眼,照亮整个世界。
这本书是一个人的成长史,从情感,经历上把一个精彩的青春故事娓娓道来。琦琦因为父母把更多的爱给了妹妹而过了一个灰暗的童年,接触社会上所谓的混混,养成了偏执孤僻,桀骜不驯的性格。在复杂纠结的青春的淬炼中,聪明理智,伶俐成熟的特点开始显现,孤僻而造成的倔强也成为她成就自己的梦想提供了绝大的帮助,完美的走出了自己最精彩的人生。
一个故事之所以精彩,在与他/她不断的制造矛盾和化解矛盾。琦琦不断在两个世界徘徊,在其中起起落落。一个是书本考试的校园生活,一个是游戏歌舞厅的社会历程。其中有单纯美好的友谊青春,也有谁会黑暗的茫然无措。一路上,琦琦和朋友们穿越甜蜜,忧伤,彷徨,茫然。他们有爱,他们的爱属于青春,交缠着一个人又一个人的世界。
我敬佩罗琦琦,敬佩她的自信,她说:“不管你取得多大的成就,我自然而然的觉得,只要我努力,我也能做到,如果我做不到,只是没有努力。”于是琦琦考上了清华。我还敬佩她的敢说敢做,追逐梦想的执着和坚毅,她说:“当我读着刘墉,三毛,醉心于他们笔下的异国他乡,自然而然的想自己去走一趟世界,我就知道,我不再是那个甘于守在这个城市过一生的女孩。”于是琦琦去了美国,定居旧金山。她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放弃了自己爱的,爱自己的人。忍受了痛苦与寂寞,可是她从不曾后悔,因为她实现了那最美的一个梦。
我没有她跌宕起伏的遭遇,也没有她那些离奇时间中陪着她的朋友。可我不会羡慕她,我有朋友与我相知相伴,我有我的青春,我自己灿烂的青春。如果说羡慕,我只会羡慕她的梦想已经实现。我也有一个梦,很美的梦,始终高高挂在我的世界里,照亮了我整个世界,等待着我的追逐,我一直在靠近,从未远去。
一人一生最美的不过一个梦字,年少的我们要学会回忆,珍惜,期待,奋斗和微笑。我在此祝愿每个人都有一个想琦琦一样有梦想有回忆的故事和最美年少。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篇4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作者是桐华,毕业于北京大学。桐华的文笔是华丽的,像堆砌起的美丽城堡。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射出每个人的少年。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故事,讲述了一段精彩动人的青春故事。主人公是罗琦琦,度过了灰色而孤独的童年,成为偏执桀骜,从不妥协的少女。罗琦琦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失去与得到的过程。一岁多时,妹妹出生后,被父母寄养在外公身边,没有被父母关爱的机会,但在外公身边得到了无限的呵护和关爱,在父母开放式管理之下,罗琦琦认识了恋人张骏,小混混徐小波及好友葛晓菲等。
如果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两个生命中的贵人,那么我觉得琦琦身边的贵人是陈劲。看似无聊的较劲背书,其实是为了帮助罗琦琦,挖掘她的潜能。于是琦琦的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这对她后来的学习产生了很大作用。陈劲毕竟是别人眼中的“神童”,后来选择跳级。陈劲对琦琦来说只是一个良师益友,一个真正的蓝颜知己,我仍对他与琦琦说的话印象深刻,那是我“在清华等你”,后来她也做到了。
徐小波,是罗琦琦的人生导师,是他的知心朋友,更多意义上可以把他当作哥哥依靠。小波对自己总是很苛刻,但对琦琦这个小妹妹却总是很大方,还教会了她滑冰,教会了她穿高跟鞋跳舞......在歌舞厅,“道上的人”总是比较粗鲁,小波却很儒雅,总是把手插在裤带里,靠在墙壁微笑,会轻拍琦琦的头说她傻,会毫不犹豫地帮琦琦挡酒,即使吐了一肚子水也不让她喝一口酒。小波要考大学,学习时很专注,琦琦怎么吵他都不会发火。如果没有小波,琦琦的生活不会走上正轨,不会如此丰富多彩。
为了照顾入狱朋友的家人,他毅然放弃学业,纹身,抽大把大把烟,管理好酒吧,努力变成“道上的人”。小波与琦琦离别时,说我们绝交吧。然后微笑着说要不要最后的拥抱?琦琦没趣地走却被小波拉住,把她拉进自己的怀里,抱得很紧很紧。这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令人感动的内容。
罗琦琦这样的女孩总有人会心疼的,那就是张骏。两人从最初的冤家,到互生好感但从不挑明,再到真正走到一起,最后分离。经历了太多,微笑太多,但更多的是泪水与心酸。在单纯真挚的年少时光中,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付出真心的爱人,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真正地走到一起,就像琦琦和张骏一样,毕竟是年少轻狂。两人相恋时困难重重又因小误会硬生生被拆散。再度化解误会,已是十年之后了,十年的光阴,足以把两个原本非常亲密的人变成陌生人。张骏,是罗琦琦喜欢的人,也是一个过客,一个让她充分成长的过客。
那些年少时光,充满了酸甜苦辣,五味陈杂。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中都会有小波、张骏、陈劲、葛晓菲、关荷这样的朋友,但能从儿时就真心陪伴你一直成长的人却少之又少,所以就更加值得珍惜。《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更没有传奇的男女主角,只是普通的少男少女和平淡无奇的年少时光,却让我一时欢喜一时愤怒,一时微笑一时流泪。
不是所有的记忆都没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记忆,但是与青春有关的一切,总会成为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并不是那些人和事,而是我们逝去的梦想和激情。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篇5
青春是什么?
是“人不轻狂枉少年”吗,还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亦或是“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那不过是诗人们对不平凡的年少时光的追求,和看淡世事后对青春的怀念罢了,都不是渺小我们的真正青春。
桐华笔下的罗琦琦,其实是很多人青春的缩影。在老师为天的小学时代,却不受老师待见;在懵懂的中学时代,有热心的老师和前辈,有三五知心好友,有喜欢的人甚至幸运到与他热恋一场;最后经历一场残酷的高考,分道扬镳。
在年少时光里发生的故事,是我们回不去,带不走的。我还记得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月考,等英语听力播完了,我才反应过来“噢,原来那是英语听力啊”,考试的结果自然是很不理想的“56分”,人生中的第一个不及格。所以,当看到罗琦琦被老师不待见时,我便会想起一二年级时,老是不及格、不那么优秀的自己。但很奇怪,那时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烦恼,照样一天天开心地跑来跑去,踢毽子、跳皮筋、捉迷藏一个都没落下,可快乐了。
中学时代,我交了两个很好的朋友。从初一到大一,我们一起分享过身边的八卦;一起因为暗恋的男生说的一句话,而紧张无措或出谋划策;一起面对各种考试、挑战……我们还在一起,如同罗琦琦和她的朋友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即使分隔多方,也会默默守护彼此。友谊,是年少时光里最珍贵的礼物,是一份我们能够带到以后岁月里的珍宝,它或许会平淡,会褪色,但每当想起那些时光里的故事时,都有她们的陪伴,都不会感到寂寞。
青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烈活过的日子,即使我们只是普通人,但我们仍拥有对自己而言,最不普通的青春;纵使回不去,也会是彼此记忆里最美的模样。作者:梁菀茹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篇6
一些人当离开后才学会珍惜,一些事当远离后才会看清。这是青春中必须经过的路。从中学会才是最重要的。
伴随着对毕业的感悟我翻开了桐华写的这本小说,这其中包含着成长之中几乎所有的感情。好像亲生经历过了一样。拥有着灰色童年的主人公罗琦琦一开变成了一个坏女孩,但是经过了复杂而又压抑的青春的磨砺之后,从前所埋藏优点一一凸显出来。磕磕碰碰地走出了自己的天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作者不断地制造着矛盾,将学生生活展示得淋漓尽致,那些看不见的社会与学校的环境之间产生的的矛盾摩擦出了火花,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有些矛盾的世界:作业、考试、小团体的校园生活,以及游戏机房、歌舞厅、图书馆,小混混斗殴泡妞抢地盘的社会。她在这两个世界跌宕起伏,经历了单纯温暖的青春时光。
她的灰暗的经历中不时出现着星星点点的阳光,正是在这黑白交错的生活中令其成长的异常迅速,体会着缩小版的世态炎凉,使她变得坚强。
看着她的经历好似一场旅行,好像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寻找着只记得方向,我很喜欢很佩服罗琦琦,因为她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勇敢、执拗和不曾后悔。她说:“不管你取得多大的成就,我会自然而然觉得,只要我努力,我也能做到。如果我没做到,只是我不想或我没努力。”所以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但是相比之下,从她人生中匆匆经过像走过歧路的张骏,身不由己的许小波,还是近乎完美的关荷,哪怕是天才神童陈劲,都有一段不如意的时光,挫折和打击有时会接踵而来,这使我想起了我自己身边的同学,努力为了目标,但是中考使他们受到挫折,决定着他们的人生转折的时候却失利换做谁都是一个重大打击,我曾经看见过一个同学在学校的一个角落哭,但是当大家聚在一起时发现她眼中那坚定不屈的目光。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坚强吧。
一人一生最美的不过一个梦字,年少的我们要学会回忆,珍惜,奋斗和微笑。拥有灰暗的人生不可怕,无论张骏,徐小波还是陈进,只要好好的面对自己的人生,克服打击与不如意,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像琦琦一样走出绚丽的青春年华。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篇7
我一直都知道我是一个特别会空想,但是一旦回到现实就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会,任何事情我能够计划的足够完美,能够做到的几乎为零。
谁不喜欢看到自己站在风光旖旎的山顶眺望一切,谁不喜欢看着自己曾经走过的日子默默微笑,没有后悔。
?你好,旧时光》里的余周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的罗琦琦。
她们曾经都不优秀,都不受人喜欢, 但是她们都变得足够优秀,足够令万人敬仰众人羡慕。书里可以描画的淡然,但是一旦搁到赤裸裸的现实里面谁又能真的做到?
就是因为现实中没有,既然现实已经不够完美,足够不尽人意了,那么就只能把另一个理想中的自己放到书里,让那个另一个世界的小小的我披荆斩棘,最终看着自己的胜利成果满意自豪的大笑。
记得刚看完这两本书的时候,趁着那一股还没下去的劲儿还暗暗立誓,我不能就这么虚度下去了,她们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何况她们的曾经还没有我优秀。
两点半看完《那些》,心里什么感觉都有。
更多的还是,我知道我还没有努力,我知道我还没有尽全力,我仍然还是花费了大把的时间在玩上面,所以我要以后不可以这么做了,你赌的,是自己的未来。
可是一觉醒来,各种感觉烟消云散,该怎么玩依然玩的心安理得,没有任何愧疚。
我一直都这样,就算是中考前夕也依然该怎么玩怎么玩。闲下来没机会玩的时候,无聊的时候也会为自己担忧,这样子下去以后怎么办呢,以后的我肯定会后悔的啊。
我就是这个样子,什么大道理都懂,说出去头头是道的。可是一实践起来就完全是个白痴……
典型的完完全全的空想主义者。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轻易就容易被打击,还是那种打击完了就趴地上怎么都不起来那种。
一旦我付出一点点,得到的结果不好,我就潜意识里自动认为,哦,我就这个水平了啊。
说好听了叫乐观,说难听点就是根本没志气。
现实总是和我想象中的相差太多。
先写到这里好了。哪天有空……呃,再继续。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篇8
花了6小时41分钟,读完了这个在大一就看过的书。心情也没有波澜起伏,只是像在看一个别人的故事,然后偶尔想想自己的故事。
我们都经历过这些年,痛苦眼泪欢乐笑声交织。我的这些年全部在实验里,时隔四年,可我再也没回去过。记忆中实验南边是一大片油菜花田,西边是柿子林,东边是一片荒地视野开阔,很幸运在第一栋楼里度过了初中两年,每到下课就走出教室看看美景,来得及从三楼跑到一楼去捉蝴蝶,上课铃响了冲上去正好。每月都会有露天电影看,周杰伦的大灌篮,汉江怪物都是在操场和大家一起看得,每周六下午都是自由阅读和自由时间,大家会结伴走到海南中学那条路上吃东西。暑期说是去补课,每天都盼着中午时间去溜冰,补课只是幌子。如今,一幢幢高楼大厦平地而起,换个市长说什么城市南迁,呵呵。所以,我并不想回去,看什么?看初中真正用来做化学,物理实验的屋子变成教室?考场?难道学生坐在里面不觉得冷吗?看曾经住过的宿舍楼变卖?不是悲愤,只是因有些东西回不去了而难过。回不去的还有人情。我的初中因叛逆而过的有惊无险。
我的高中过的平淡,学自己不爱的东西。可能我不适合这种体制,真的学不进去,存钱买了很多个mp4,被家里收了好几个,都用谎圆,圆不了被打,整夜听许嵩的歌,觉得无比慰藉。
现在想来,真的恍如一场梦。大四毕业,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站台领奖时,我的青春应该是过去大半了,院长的一声丫头,让我当场绷不住了!如今的我特别清醒,虽然还不知道未来的路,但我知道自己长大了,成熟了。
妈妈不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为我高兴。回忆从前,该放下的是时候放下了,该把握的也不要再轻易放手了!
再见,我们的青春,以后的我们会更好,我们会以更好的姿态,再见!
桐华的文字总会让我想起她博客上的那张头像:淡淡幽雅的玉兰花。点点滴滴间尽是质朴,→.1mi.net←却总给你一低头时刹那的惊喜,没有华丽胜似华丽。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一首低低浅唱的蓝调,但一定会在峰回路转时给你几句哲意的享受,知道这字字句句不只是为了伤秋悲月,你会读到作者的灵魂:蕙质兰心,古道衷肠。言情小说永远会有其市场,因为我们这个情不重不生的婆娑世界,就是这男男女女的红尘纠缠,有人说爱是我们这个世间仅存的正义。我想若一本言情小说,能表达的不仅仅是情欲爱恨,而能写出点人生的宽广,写出现实世界里的真实无奈甚至残酷,又能表达出积极的爱情或人生态度,读者往往能更收益。而不是掉进了一个个虚构的故事里,单纯地入了迷,为了故事而故事,却没有了个人的收获成长。
桐华的言情,其出色就在于不会只局限于主人公间的你侬我侬,要死要活。她想表达的是:我们应先为一个可以为自己幸福负责的人,才能在爱情的双人舞里滑出美丽的的弧线。爱情是生命的锦上添花,不是其全部的意义。“爱”或许是生命的最高意义,情欲不是。
她刻画出的'一个个人物总是有血有肉,真实透彻,没有完美得理想化。这般鲜活的人性描写,不禁让人觉得作者有很不错的心理学阅读基础。加上文字的细腻清雅,在这本《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主人公罗琦琦的心理成长:她的那些暗恋,学业,情愫,她的那些泪与笑,她的自卑又寂寞,她的坚强又脆弱,她的倔强又细腻;那些和关荷对比下的落寞的感觉会让你感同身受,那些在与亲人关系里的步步互动里让你心疼。她那群性情中人朋友们的身影,连同着读者记忆里:“小虎队”“健美裤”“白娘子”“呼啦圈”八十年代的怀旧气息,一下子就进驻到我们的心里。因为是这般熟悉,因为是这般真实得就像是自己的年少故事,不由就勾出了你心底的一滴泪,叫回忆。
这本《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真的让我不禁自问:没有了我们的故事,我们会是谁?没有了我们的回忆,我们现会在那里?没有了青春的那场场阵痛,现在的我们,又会是怎样的颗颗灵魂?
对桐大的两本现代故事的喜欢,也源于对“时光”这个议题的兴趣,自己日志里就有一栏叫“写在时间的细缝里”。是的,我们的这些往事,我们这些回不去的时光:灰色的,明亮的,喜悦的,惆怅的,疼痛的,张扬的,苦涩的,甜蜜的,悲哀或是欢喜——怎样才能在消逝的时间的细缝里,给我们点滴的滋养?可以让我们自我救赎或是自我成长?告别青春,挺立为一个个爱自己的个体,它的里面不再有一颗哭泣的灵魂,而是勇敢地接纳生命的全部:无论悲喜;无论过往时光里有多少疼痛的不堪追忆;无论你的阶层背景相貌一切外在的条件桐大在新故事里对此的解读,不会让读者们失望。
如果生命是一个行走的影子如何融入自己的黑暗并持有那追寻光的勇气;如何面对回忆里的些缕往事;如何面对那年少时代的疼与喜;如何在片片情事里步步前行继而成长——那些灰色苦涩而又甜蜜的懵懂暗恋;那些所有长在七八十年代的我们,共有的流行记忆;那些敏感于老师句句评价的岁月:到最后我们关注的不再会是主人公,最终在曲终人散时,与谁携手离开了青春的舞场:爱了谁而又忘了谁,把谁压在了记忆的箱底,又把谁铭成了心头的一粒朱砂。在阅读中我们怀旧着进行了一场成长的洗礼,进而更关注的是这种蜕变本身吧。
一切的一切,请您不妨一盏香茗,来品品桐大的这个故事。
相信它会席卷青春成长小说多年的沉寂而来,索要你心头的那缕触动并眼角的一滴清泪:
勾起的触动叫青春的疼痛;
淌下的清泪是回忆的重量;
甜的苦的,个中滋味,只有长大的自己,最懂。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