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观后感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写观后感的时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当个人观看了一部经典影片后,一定无可避免产生了不少感想,需要及时写好观后感,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谷爱凌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谷爱凌观后感5篇

谷爱凌观后感篇1

拥有自信的力量,不畏惧人言自信,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力量。精神科医师水岛广子,曾把自我肯定比作 ' 心灵的氧气 ',可见其重要性。缺乏自我肯定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必然会慌慌张张找寻自身的缺点,企图通过外界对他的评价来确定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会变得消极、退缩、烦恼不安。自我肯定程度高的人,总有一种 ' 没关系,车到山前必有路 ' 的安全感。

谷爱凌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很多人会觉得,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容易养出内向、自卑的孩子。事实上,这不过是一部分人的偏见而已。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家庭是单亲还是双亲。单亲家庭的谷爱凌,从姥姥那里学到了她勇猛的、好胜的天性,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判断力和职业道德。这些恰恰变成了她身上的闪光点,也促成了她的成功。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很多时候,这些独特性,恰恰就是我们的价值,也是我们自身的闪光点。自 2019 年谷爱凌正式代表中国对参赛至今,她在世界极限运动会、自由式滑雪世锦赛、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比赛、北京冬奥会等各项赛事中,夺得了一块又一块金牌。但也被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标签:' 天才少女 '' 斯坦福学霸 '' 时尚界的新宠 '......这些标签并没有让她产生思想包袱,她也从未把自己想成标签中的样子。在她看来,成长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活在别人给你的标签里,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做好自己,做自己所能做到的那个最好的自己。

有人说,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给他贴标签。当别人给你贴上 ' 孩子气 '、' 任性 '、' 不考虑别人感受 ' 的标签时,你的特点就变成了缺点。缺乏自我肯定的人,会感到自卑,甚至真的变成一个有着孩子气、任性、不顾别人感受的人。而当别人给你贴上 ' 天才 '、' 完美 '、' 学霸 ' 的标签时,你的特点就消失了。缺乏自我肯定的人,会看不清自己,迷失在他人的期待中。

但是,自我肯定度高的人,同样可以把 ' 孩子气 '、' 任性 ' 定义为 ' 感知力敏锐 '、' 充满创造力 '、' 尊重自己 ';把 ' 天才 '' 完美 ' 定义为 ' 即使感到恐惧,也仍然因为热爱选择尝试 '。自信的人,就是具备能够定义自我能力的人。撕掉那些别人给你的标签吧,谁也无权篡改你最宝贵的闪光点。别因为他人的话畏惧不前,相信自己,你的人生,只有自己能定义。

谷爱凌观后感篇2

18岁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一人身兼三项,两金一银,谷爱凌举重若轻。

在2月18日结束的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她再次夺金!作为谷爱凌最拿手的项目,第一趟滑行,谷爱凌每个动作都发挥完美,拿下93.25分的高分。

谷爱凌在18日的决赛中。

第二趟滑行,谷爱凌完成900+900,平均高度3米6,最高高度3米9!拿下超高95.25分!第三跳开始前,由于之前出场的选手得分没有超越谷爱凌,她提前夺金!这也是中国代表团的第八金!

另一位中国选手李方慧拿下第五名,张可欣第七。目睹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书写的故事,我们不禁思考——这位年轻女孩究竟是有着怎样能量,才能满面春风地抗住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这是谷爱凌的秘诀:体验一切,享受一切,同时“无视”一切。

谷爱凌在18日的决赛中。

铁人,“温韭斩滑雄”

想要在冬奥会的赛场上竞争一个项目已经殊为不易,但谷爱凌一来,就拉开了一条长长的战线。

从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到坡面障碍技巧,再到u型场地,三个项目全力出击,谷爱凌就这样成了雪场上的“铁人”。

大跳台项目,她不顾母亲的建议,“一意孤行”挑战从没完成过的1620动作,成功夺金。

坡面障碍技巧项目,她又是在比赛训练的两头跑中连续奔忙。上午参加坡面障碍技巧的资格赛、决赛,比完立马接着赶去进行u型场地的训练……

因为没时间吃饭,她比赛完拿在手上当快餐吃的韭菜盒子和肉包子,成了网友口中的“温韭斩滑雄”。甚至还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谷爱凌是带着韭菜盒子飞驰在天空中的。

坡面障碍技巧预赛后,谷爱凌吃起了韭菜盒子。

但即便是这样的劳累,她也成功在坡面障碍技巧收获银牌,再次站上领奖台。

而紧接着进行的u型场地比赛,她的“铁人”之旅还在继续。

资格赛中滑出95.50分的谷爱凌,丝毫看不出身上有半点疲态,即便她说自己这两天比较累,“好在早上起来就有劲了”。

“我是(自由式滑雪)唯一一个进了三个项目决赛的运动员,我从开幕式到今天,每天训练每天比赛,没有一天休息。”从她一如既往的笑容和快速的语调中,你能够听出一种别样的自豪。

谷爱凌拿下大跳台金牌。

她只看向一个焦点

谷爱凌并不抗拒去体验,去感受,这样开放的心态,是形成她开朗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在从外部世界汲取感受的同时,她也从来不害怕去表达。

她会刻意在把头发包在头盔里的时候,专门留出两缕不会遮挡视线的长发露在外面,只是因为她想让外界一眼就能看到自己是个女孩:“这个运动大多数是男孩,别人看到我可能就会说,你看这个女孩也能滑这么好,我也想去试试。”

她也会大气睿智地回击外媒那些不怀好意的提问,“很多不同国家的选手和我都是朋友。我特别喜欢滑雪,不是说你从那个国家来,代表那个国家比赛,我们就不是朋友。”

大跳台赛后,谷爱凌比心。

“因为我们都是在一起去打破人类的极限,都是要做到自己的最好,我希望看到其他人也做到自己的最好,去分享这个运动,这才是最大的乐趣。”

这样的回应,并不能打消外国记者的一次次追问,但她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她选择去“无视”外界的繁杂评论,只看向一个焦点——那就是自己热爱的生活。

“其他人所说的正面或负面的东西,对我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项运动是我的,做动作的是我,这段经历也是我的。他们如果不喜欢,可以去做自己的事。”

谷爱凌观后感篇3

谷爱凌再夺金!今天,谷爱凌无悬念地获得个人第二块金牌,也令中国队的金牌数升至8枚。网络上点赞如潮:牛,太棒了,碾压式夺冠!无数的赞美和祝福抛向金牌得主。

称赞是发自内心的。连日来,这位总是笑容灿烂的女孩,给人们带来太多期待、太多的冰雪享受。她的高颜值及独特身世,也平添坊间诸多茶余饭后的谈资。

披金戴银,王冠加身,19岁的姑娘似被捧上圣坛。而纯朴的谷爱凌却清楚自身的“斤两”,她说自己就是个普通小女孩,喜欢玩、爱美食,甚至在奥运赛场,她也抱着“好玩”的'心态。

这显现着谷爱凌的可爱可贵,阳光、率真、不矫饰。尤其是她对于竞技运动的态度,给国人提供了另一种“体育思维”。

谷爱凌自幼受妈妈影响而爱上冰雪运动。作为获奖无数的“冰雪公主”,要获得好成绩,艰苦的训练必不可少。谷爱凌其实非常自律,即便在奥运村里,也不曾间断训练。作为极限运动,受伤更是家常便饭。但她把这一切都视作“冰雪之恋”的有机部分,从不气馁、放弃。

是爱让她与冰雪结缘,也与金牌结缘,同时,她又令赛事变得更精彩和让人享受。对于重大赛事,人们总是过多强调其荣誉感和成就感,而忽略了运动本身带来的精神愉悦。谷爱凌这种“享受体育”的理念,同样值得点赞。

谷爱凌观后感篇4

滑雪作为高危运动项目,在过程中摔倒是常事,即使是谷爱凌这样的'天才少女'也不例外。12岁时,她在滑雪中摔断了锁骨,至今还有一个突起的疤痕。

去年3月的世锦赛上,她摔断了右手,造成粉碎性骨折,加上大拇指韧带断裂,有一阵子几乎无法执起雪仗。2018年,在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国站比赛前的训练中,她意外跌落,这一摔,当场把她摔到失忆。她坐在雪地上嚎啕大哭,却记不起任何事情。作为一名极限运动员,谷爱凌不得不学习如何与恐惧相处。她的办法就是'想象'。每当她尝试一个新的滑雪技巧之前,身体都会变得紧绷。这时,她会深呼吸,先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闭上眼睛进行想象。

'当我登上巨大的起飞坡道时,我想象着伸展双腿以限度地提高升力。然后,我会想象我的上半身向我打算旋转的相反方向扭转,在我让它向另一个方向弹回之前产生扭矩。现在,在我的意识里,我已经是腾空的状态了……

我的耳朵将风当成一首歌,每360度旋转都会为我的动作音乐提供节拍……

在我安全地执行技巧和迎接不可预知的兴奋之间,有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种通过想象积极的意象来克服内心恐惧和紧张的方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意象疗法'。所谓意象,指的是大脑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它是表示感觉的心理形象。心理学家朱建军曾指出,意象与情绪紧密相连,持久盘桓的意象造就心境。当我们把心中消极的意象,想象为积极的意象,我们就会克服情绪的困扰,变得积极、勇敢、充满力量。积极的意象不断累积,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生改变。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受到一些伤害。这是不可避免的。受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受伤,再也不敢尝试。

克服恐惧,不妨学习谷爱凌的方法,想象积极的画面来替换消极的感受。利用想象的力量,激活你的勇气和探索欲。

谷爱凌观后感篇5

2月15日,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代表团运动员苏翊鸣夺得金牌,赛事举办地首钢滑雪大跳台四枚金牌至此全部产生,包括单板滑雪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两个项目,男女各两枚金牌,谷爱凌和苏翊鸣摘得其中的两枚金牌和两枚银牌,这座冬奥会场馆也成为中国队的“双金”福地。

金牌背后离不开赛事举办地首钢园的服务保障。记者了解到,冬奥会开幕以来,直接参与服务保障工作的首钢职工和青年志愿者共计2000余人,其中有260余人进入闭环管理,分别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冬训中心、首都体育馆、冰立方、秀池酒店等场馆和酒店进行服务保障工作。

在比赛期间大跳台获得世界广泛关注和赞誉,身为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的刘玉川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刘玉川是首钢建投大跳台项目协调部部长助理,自2019年10月份从“四块冰”保障国家队训练转战到“雪飞天”滑雪大跳台冬奥场馆的建设、赛事筹备和赛时保障工作。冬奥组委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团队成立后,刘玉川被任命为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主要负责赛前场馆运行设计、造雪和体育器材及设施管理等山地运行工作、永久设施及临时设施建设工作、赛时设施运行保障工作及赛后场地恢复等工作。

刘玉川告诉记者,根据冬奥会大跳台筹办工作需要,自1月1日正式采取小闭环模式进行管理。为确保小闭环内设施能源保障、二次塑形配合、疫情防控、转播、清废等首钢方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1月4日他主动申请进入小闭环,配合首钢滑雪大跳台小闭环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确保小闭环工作顺利开展。期间国际奥委会官员20余人对场馆分别进行了三次赛前考察,对场馆设施整合及就绪情况、场馆运行、防疫分区、形象景观等工作进行了现场审议验收。作为本次考察主责业务领域负责人,刘玉川对本次考察任务涉及核酸检测室、运动员餐饮及休息和更衣区、转播综合区、计时计分板等33个闭环内外不同点位进行了周密安排和接待,顺利通过国际奥委会审核。

国际奥委会专家组在考察后表示:“自从2021年4月起,我们共接到大跳台八次月度汇报,自第三次起连续六次被评为低风险场馆。通过三次考察,我们更加相信大跳台这座场馆会为北京冬奥带来更优的参赛观赛体验。”

自2024年1月23日场馆正式进入赛事运行周期,各项工作要求更严更实更细,协调要更顺畅高效,执行更有力。作为场馆业主和基础设施经理,刘玉川严格按照制定的赛事运行计划和保障方案做好永久和临时设施、市政能源、电梯特种设备等巡查巡检工作;配合obs、技术官员施工和系统调试;统筹技术、电力、清废、山地运行、形象景观……事无巨细,样样都要做到最好。截至目前,场馆各项保障工作得到了国际官员、运动员和国内外媒体的认可和好评。尤其2月8日谷爱凌夺冠,首钢园和大跳台场馆举世瞩目。“自己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

杜美会是首钢滑雪大跳台媒体运行团队的一员,同时也是首建投服务保障冬奥工作的一名“老人”。2008年,她曾在北京奥运会中进行服务保障,自此与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2015年11月,在北京冬奥组委选址首钢园区之初,她幸运地成为首建投服务保障冬奥小组的一员,主要负责冬奥组委办公区规划、建设等相关协调保障工作,后来又加入了大跳台协调部。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她又荣幸地成为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运行团队的一员,主要配合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做好转播协调工作。

杜美会兴奋地告诉记者,从事服务冬奥工作之后,自己渐渐地喜欢上了体育,也喜欢上了体育赛事转播。她说,赛事本身极富“戏剧性”与“悬念性”,要求体育赛事转播不仅是客观陈述,更重要的是充满想象力地运用镜头语言。赛道上的摄像机就如同观众的眼睛,捕捉到的是比赛中最精彩的画面,这一切都将依赖于转播团队与场馆各业务领域的通力配合。

场馆第一个比赛日过后,转播效果得到国际社会一致好评,截至目前,经国际广播中心(ibc)反馈,相较于上一届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在各个国家转播商的播出数据全面飙升,并取得了冬奥会收视率的突破性成果。

回首六年时光,杜美会表示,自己特别幸运能够参与服务保障冬奥工作,不仅收获了自信,还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与能力,让自己从刚着手时的茫然无措逐渐成长起来,能够从容、有序、高效的处理各项工作。与冬奥共成长,是对自己这些年工作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将继续保持紧迫感、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协助obs做好撤场工作,将冬奥服务保障工作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谷爱凌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安全警示片观后感300字5篇

棒!少年观后感600字5篇

雷锋精神启动仪式观后感5篇

蛇与鞭观后感通用5篇

学生防校园欺凌观后感5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500字5篇

2023榜样7专题节目观后感5篇

观看榜样7专题节目观后感5篇

写观后感的作文500字5篇

观看革命电影观后感5篇

谷爱凌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