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书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数序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审清题意。

教学难点

关键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加减法的意义

二、提高计算能力的训练。

三、小结1、出示图。

师: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用加法呢?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6+4=10。

师:这帽图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4+6=10。

师:在日常生活中,6+4=10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例子,说说加法算式的其他内涵。

2、出示图。

(1)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反馈,并结合图意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含义。

1、做课本97页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计算答案写在算式的下面,以便于连线和比较大小。

2、做题单中的加减混合运算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3、做课本97页的第8题。

(1)比一比谁开的花最美。

教师说明完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做对的你的花才能开得美。

(2)填空,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学互相订正。

4、做98页的第13题。

(1)想一想,算一算。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找出算式的规律后,独立完成。

(2)破密码。

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最快打开保险箱的门。

今天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还要自己复习两个加法表和两个减法表。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做口算游戏。每个同学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要算得又快又对。

学生快速口算。

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题单时,师巡视。作为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复习课的主线,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

2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教学设计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练习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第8题。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3页的内容。

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100颗星星)。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为什么?

提示有100颗星星。

师: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2、课件显示百羊图。

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为什么?

3、揭示课题。

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方法。

a、师:同学们估计数量挺准的,老师还准备了一样东西要你们估计数量。这是一种种子(展示),农民伯伯精心挑选,将在春天用来播种的,每组的桌面上有一篮种子,现在请你们用手抓一把,估计一下你们每人手里这一把种子大约有多少粒?把你估计的数悄悄告诉同桌。

b、将种子轻轻放下,数一数有多少粒?

c、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a、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b、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c、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出100的?(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口、动脑去数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d、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看得清楚。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e、小结:10个十是100。这句话还能怎样说?(100里面有10个十;5个二十是100;2个五十是100……)

f、练习。

做教材第36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数数。

师:你是怎样数的?(鼓励学生找出多种数法。)

3、数一数,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a、集体操作,一边摆小棒一边数数。(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

师:39根小棒,再添一根就是多少根?(40)又得到一个十,下一个数就是40了,接着数41,42。

要想清楚地看出有42根小棒,可以怎样做?(引导学生十根小棒放一堆或扎起。)

师:39,40,数到这儿又增加了一个十,要特别注意,那么49的后一个数是几?59呢?79呢?99呢?

师:对了,99接着数就到100了,就有10个十了。

[重视让学生通过边操作边数数的强化训练,突破学生在数数的拐弯处即接近整十数时的难点。]

b、练习。

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100以内的数,集体边拍手边接着往下数。

练习3次,其中一次接着数到100。

巩固与发展

1、数数接龙比赛。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分组以接力赛的方式每个人数一个数,数到教师说停时,数得最多的小组获胜。

2、猜数游戏。

两个人说定一个100以内的数,其他人猜这是一个什么数。猜的过程中,要不断提示同位所猜数与说定的数比较是大了,小了,还是接近了……

先是师生进行游戏,然后小组自己组织开展游戏。

[注意向学生提供多种有趣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加深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

说说生活中100以内的数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有100以内的数?

学生举例:公共汽车站牌、人民币、电梯按键……

布置课外任务

师: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多极了,咱们在课堂上可没法说完,课后请你们找一找,或者数一数,家里哪儿有100以内的数。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18-9=

39+ =14 49+ =17

14-9= 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可爱的校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活动三:有序观察

1.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有序性.

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有3个教室

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

2只小兔

3间教室

4只小松鼠

5个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松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

(三)小结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六、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

教材从动物学校开学的情景入手,根据低年级学会僧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把孩子引入神气的动物世界的童话中去,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数出动物的数量,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数一数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情趣体验。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初步理解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2、能力目标: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本领带小动物们安家,并相互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3、情感目标: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海的变化真大啊!很多小朋友都搬了新家。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也搬家了,住在一栋新房子里。他们邀请欢欢和乐乐去做客,我们去瞧一瞧!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师:这栋房子里住了哪些人? 对!他们都住在一栋房子里。欢欢和乐乐先要到小巧家去做客。听!欢欢正在问乐乐:“你知道小巧住在哪里吗?” 乐乐怎么回答呢?我们听仔细了:“太简单了!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

[板书] 乐乐把这一层叫做„„(上面一层)这一层是„„(中间一层)那么这一层就是„„(下面一层)。 乐乐把这里叫做„„(左面的房间)这里是„„(中间的房间)那么这里就是„„(右面的房间)。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上、中、下,左、中、右”[揭示课题]

所以他说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我们要像乐乐一样把话说完整,先说哪一层再说哪一面的房间,一起说一遍“小巧住在„„”。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把刚才欢欢和乐乐的对话再说一遍。

师:会吗?乐乐要考考我们,听好了:“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上中下、左中右来说一说其他人住在哪里呢?” 这幅图在我们书上,请你们看着书小组内两人一组,一个演欢欢提问,另一个演乐乐回答。

师:现在老师请每组派两个小朋友来演欢欢和乐乐。注意别的小朋友提过的问题就不要再提了。

三、针对练习,巩固新知。

1.师:乐乐说小朋友们真棒!这回轮到欢欢要考考大家了。请你圈一圈,谁住在紫颜色的房间中? (讲评第一题) 师:会吗?请做书上第2大题。

2. 师:刚才是告诉我们房间,让我们圈出谁住在里面。这回反一反,告诉你一个人,请你把他的房间涂上颜色。有问题吗?请做第3大题。

3. 师:欢欢说小朋友们真厉害,他和乐乐又想了许多问题要难倒你们,怕不怕?这些问题是第4大题,请你们小组内轻轻地说一遍。

师:我们来开小火车。

4. 师:最后我们来做抢答题。第一个举手的小朋友才能回答问题,答对者拿一颗五角星,答错者扣一颗五角星。预备开始!

(1)谁住在小丁丁的左面,小巧的的右面? (小淘气)

(2)谁住在小胖的右面,小亚的上面? (亮亮)

(3)谁住在小丁丁的下面,康康的上面? (外婆)

(4)谁住在亮亮的左面,小巧的下面? (小胖)

(5)谁住在小胖右面的、下面的房间里? (康康)

(6)谁住在康康上面的、左面的房间里? (小胖)

(7)谁住在外婆下面的、右面的房间里? (小亚)

(8)谁住在亮亮左面的、上面的房间里? (小淘气)

(9)谁住在外婆下面的、旁边的房间里? (小玲和小亚)

(10)谁住在外婆上面的、旁边的房间里? (小巧和小丁丁)

四、公开练习,联系实际。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上中下、左中右。这些小动物们请小朋友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带它们安家。听清要求小组合作,给小动物安家后互相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6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工作总结7篇

苏教版六上数学教案8篇

苏教版六上数学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六上数学教案优秀7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案7篇

6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6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6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6篇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