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详细的教案是让我们的课堂丰富有趣的前提,教案在编写的时候,大家务必要注意文字表述规范,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火烧云》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
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
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
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难点】
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
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
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
(烧、着了火)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红彤彤)
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
(“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
(范围广)
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
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
(变化多、快)
五、学习第3节
1、学习第3节:
⑴读第3节。
⑵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
(颜色)
⑶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
(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
⑷朗读练习。
⑸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
2、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棉花姑娘》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七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二、教学准备:精美的课件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瞧,今天,赵老师带来了什么?(棉花)仔细看,棉花什么样的?
2、你们知道,这雪白的棉花都能做些什么吗?
3、点击,出现题目。(齐读)
二、细读、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棉花姑娘老远就听到了你们的声音,可是今天,他不能来了,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课件)
(2)小朋友,棉花姑娘怎么了?(指说)
是呀,她心里多难受呀!你能试着读出她伤心、难过的样子吗?(自读)
(3)指读。
2、第二自然段
(1)可怜的棉花姑娘被可恶的蚜虫咬得遍体鳞伤、疼痛难忍,这可怎么办?这时,一抬头,看,谁来了?(指说)棉花姑娘们,你们有什么话,有什么请求快点告诉燕子姐姐吧!(指说)
(2)你们在请求燕子姐姐,那一定能读好这句!(指读)
(3)听,燕子姐姐怎么说的?(听配音)
棉花姑娘们,燕子的话,你们听明白了吗?(指说)
燕子姐姐帮不上忙,感到很抱歉,你能读好他的话吗?(指读)
(4)现在,你愿意分角色读好他们的对话吗?(同桌练练)鼓励学生加上动作。
3、自学3、4自然段
(1)燕子姐姐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眼看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难受极了,他还会请谁来看病呢?(下面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从3、4自然段中任选你们最喜欢的一段,进行分角色朗读)
(2)小组自读3、4自然段,师参与学习。
(3)小组汇报,师生随时注意点评。
(4)现在,想把2、3、4段分角色演下来吗?(找几位)其他小朋友边看,边思考这项练习。会做哪道就做哪道。(指说)
4、第五自然段
(1)小朋友,燕子、啄木鸟、青蛙都不能帮棉花姑娘捉身上的害虫,这可怎么办呀?棉花姑娘身上的伤口更多了,疼得呜呜的哭起来,谁来救救她呀?只见,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看,是谁呀?(齐说)
(2)小朋友都认识他,棉花姑娘认识吗?(指说)谁还想惊奇得问问?
(3)你能做这可爱的小虫向棉花姑娘介绍一下自己吗?(指说)多了不起的小虫呀!能把蚜虫消灭得干干净净!你能读好他的话吗?(指读)
5、第六自然段
(1)大家看,在七星瓢虫的医治下,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样了?(指说)
(2)谁愿意读读最后一段?(指读)你为什么这么高兴?(指说)
(3)是呀,棉花姑娘的病终于好了,正为他高兴呢!谁还为他高兴?(指读)(配上点音乐,齐读)
(5)如果能高兴得背下来就好了,(指生试背)
(6)拓展练习:碧绿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________
雪白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________
三、通读全文,扩展练习
1、通读全文。
2、想想,生活中,你还知道谁会捉害虫?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春、走、冬、百、瓜、果、谷、北”8个字;会认“季、歌、唱、种、行、园、粮、食”10个字。认识偏旁春字头、折文。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学习重难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
一年中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对四季的了解和喜爱。(画、唱、读诗、说话)
3、出示课文,春夏秋冬四位小精灵一块写了一首歌,送给大家,请你猜一猜歌名。(出示课题。)
二、自主合作,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座互读,读准字音。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
4、学生通过玩“开火车”等游戏识记生字(去掉音节)。
5、学生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一节。
1、学生朗读第一节。
2、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春天是怎样“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
3、出示课件,学生朗读第一句。
4、溪水一路唱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再有感情读第一句。
5、学生接着读第二句。
6、看课件,说说你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7、学生自由交流,理解“百花齐放”“春耕春种”等词语。
8、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9、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节,读后交流,在春天里,还听见谁唱歌?
10、配乐朗读第一节,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体会人们心中高兴的心情。
四、写字教学。
1、出示“冬”,读准后鼻音,学习偏旁:折文
2、出示“春、走、百”谁有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注意“走”的笔顺
3、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漂亮?
4、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第一节。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节。
(1)学生朗读第二节。
(2)出示课件,朗读第一句。
(3)知了在唱些什么?再读第一句。
(4)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绿树成行”“瓜果香”
(5)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6)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节。交流在夏天,还听见谁在唱歌?
(7)配乐朗读第二节。
2、学习第三、四节。
(1)出示三四节课文的多媒体,让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朗读三、四节。
(3)指名朗读,说说红叶、北风唱些什么?在秋天、冬天你还听见谁在唱歌?
3、朗读课文。
4、比一比,谁背得快。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瓜、果、谷、北”认读。
2、谁有好办法记住生字朋友?
3、注意:“果”先写日,再写木。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内容简析】
本课讲述了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别出心裁的作业——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把能找到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交上来的作业,各式各样。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联系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学生充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之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作业为什么有趣。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词语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设疑:同学们平时做过什么有趣的作业吗?今天这个课题“有趣的作业”到底是指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画出生字,多拼读几次。
3、小组长带领组员认读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检查字音。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6、想一想,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感悟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
2、小组合作探究:小朋友都是怎样完成作业的?你喜欢谁的作业,为什么?
(1)小组长带领朗读课文。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
趣: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趣;同学们找到的作业各式各样,形式各异,也很有趣。
4、讨论:老师看到同学们带来的作业,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5、小结:老师对同学们能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感到很满意,对同学带来的作业很满意,对小丽、小龙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行为感到更满意。
6、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实践活动,拓展思维
课后开展一次找春天活动,把你找到的春天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
2、朗读课文。
二、识记生字
1、认读“我会写”中的字。
2、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请教老师或同学:如何才能写得端正美观。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龙、课、桌、查”这几个字。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5、比一比,评一评,看谁的字写得好。
三、积累词语
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采集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古井》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3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感受美与想象的新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看课件。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井”字,请同学来读。
同学们,也许你们曾经在农村、公园里或一些旅游景点中见过井,你能说说吗?
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静。有一个年纪和你们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着,看着,他就被吸引了,而且还写了一首小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课题,读题。
课件出示课题“古井”,我们都看过“井”的图片了,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井”吗?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着很多年历史的井,很神秘。这个小朋友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读题目。你们想去看看这好像古井的夜空吗?
二、感知课文,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看清每个字,用心听。
2、给同学机会,让你们亲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
同学们,请你借助书上的拼音来读课文,认真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仔细拼读并用圆圈画出来。
三、识字、解字并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
本课识字教学量小,要求会写生字为2个,会认生字只有“很”,运用随文识字法学习本课生字。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诗,我们要先来认识三个字宝宝。
1、“夜”夜晚的天空。
谁找到这个字宝宝藏在哪行诗句中了吗?你能读一读吗?
出示生字字卡,一组开火车读字音,整读音节。
谁能组词?
再读诗句“夜晚的天空”
说话训练:你能说说,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吗?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这个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觉得它像什么呢?找到这行诗了吗?谁来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诗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读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来读读这行诗吧。
3、诗句“我丢下去的白石子,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在晴朗的夜空中,我们以常会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和说,你觉得天空中的星星像你什么?
这个小朋友感觉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小作者认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丢在像古井一样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4、“久”,“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出示字卡“久”,拼读字音,教师讲解含义:形容时间长。
教师领读诗句。
指生读诗句。
为什么小朋友没有听天回声,你们知道吗?
四、再读古诗
1、生自己练读。
2、指生读全诗。
3、男女生合作读诗句。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诗歌。
4、说一说“你觉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导书写生字。
“夜”为上下结构,“久”为独体字,教师要范写。
三、完成课后题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读一读,诗歌《春雨》
注意读好植物们说的话,认识表示说话的标点。冒号,引号。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种子、桃树、麦苗渴望成长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号的停顿要处理好,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背诵诗歌。
3、课后题:涂一涂。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