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案要遵循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确保教学的质量和一致性,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倾听并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尝试按作品提供的线索,想象和仿编散文诗。

3.感受云彩变化的奇妙,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与诗文相关的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好吗?

1.老师念谜面,引导幼儿猜谜。

谜面:一朵棉花糖,想吃够不到,为什么够不到,因为它在天上。是什么?(云彩)

2.那跟老师一起来看云彩吧。

(1)看看这朵像什么?这朵像什么?还有这个呢?

(2)这天上的云彩可有趣了,想一想是谁让他们变的一会像这个,一会像那个的?(风)

二、幼儿欣赏配乐散文诗,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就是关于云彩和风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散文诗中的云彩会变成什么?

(1)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云彩能变成很多东西)

(2)谁来说一说云彩变成了什么?

(3)云彩很有趣是风吹着它变的,风儿可真能干!让我们来夸夸它们。(风儿、风儿你真能干!)

2.吹呀吹,云彩变成小青蛙、小青蛙会做什么呢?小花猫、小蜻蜓和小花狗会干什么呢?让我们再看一看散文诗。

3.幼儿观看视频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三、分段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

1.吹呀吹,云彩变成小青蛙、小青蛙做什么了呢?

2.吹呀吹,云彩变成小花猫,小花猫是什么样子的?学一学小花猫的样子。

3.吹呀吹,云彩变成小蜻蜓,小蜻蜓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干什么呀?

4.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花狗,小花狗在做什么呀?

请小朋友看着动画跟老师一起完整的朗诵一遍诗文好吗?

四、组织幼儿展开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尝试仿编。

1.老师:平时,你们看到天上的云还像什么?

2.引导幼儿用“吹呀吹,云彩变成”的句式说出来。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象散文诗里的句子一样,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了……”,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

3.小白云变得多有趣呀,你们想不想变成一朵小白云呀?(想)

4.老师请小朋友先做小白云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飘的动作,在飘的时候,你们要想好了要变成什么。等我说“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你就马上变。

5.来咱们先试一遍,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你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小鸭、小兔)

6.还想玩这个游戏吗?咱们到外面去玩好吗?(结束)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传统童谣的特点,发现其结构规律。

2、在与同伴的.游戏中记忆童谣,感受传统童谣的乐趣。

3、尝试集体续编童谣。

4、理解童谣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学习童谣,感受其特点。

尝试纺偏童谣。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娃娃拍手歌

1、教师:小朋友,老师请你们和我一起来玩娃娃拍手歌。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娃娃拍手歌",边做动作,"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洗手帕。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娃娃爬大山。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娃娃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我们大家来跳舞。

二、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新的学习内容

1、教师出示五幅图片,幼儿观察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它们有多少个?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动物,说出名称和它们的数量。)

2、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每幅图片上的内容。

教师:它们都在做什么事情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每幅图片上的内容?

(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教师巡回观察、倾听。)

3、集体交流、创编。

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到每幅图片的讨论中,用身体动作、相互讨论协商等方式帮助幼儿准确地表达每幅图的内容。

4、师生共同把五幅图片上的内容连贯起来编成童谣念一遍

三、初步学习游戏"拍花箩"

1、迁移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尝试编童谣教师:请小朋友试一试,我们用念拍手歌的方法来念这首童谣,在每一句前面加上"你拍一,我拍一",一直到"你拍五,我拍五"。

(引导幼儿自由尝试用拍手歌的方式念新童谣。)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念童谣,共同检验幼儿改编情况。

3、集体念童谣两遍教师:想想看,童谣怎样记得牢?

(引导幼儿知道童谣每段话的最后一个字的发音有点像,这样记起来比较容易。第一遍幼儿可以看图念,第二遍鼓励幼儿不看图念童谣。)

四、游戏:拍花箩

1、教师和一名幼儿示范玩拍花箩的游戏,其他幼儿一起念童谣。

2、幼儿两两结伴玩游戏教师:想一想在玩游戏的时候怎样才能玩得好?

(引导幼儿知道在玩的时候童谣可以念得慢一些,和拍手的速度要一致,而且两个人念童谣和拍手的速度也要一样才能玩得好。)

五、活动延伸

请你回到家把这首童谣教给爸爸、妈妈,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这首童谣继续编下去,一直编到十。

教学反思:

以前在课间也和孩子们玩过类似的游戏,如“两只小蜜蜂”,能念又能做的形式非常好,而《拍花箩》是我们中国的经典民间游戏,我想对于这样的儿歌游戏在我们的教学中出现,更具传承性,因为它甚至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就能随时随地拈来就玩。可不是吗?我们好动的小篆朋友也喜欢玩“拍花箩”游戏,为了能让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他使出了全身自我调节招数,和朋友拍手念儿歌时也能很好控制自己,遵守规则了。再来看看我们班平时难得张口说话的芸芸小朋友,她也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自如的和对面的好朋友积极念起了儿歌,也获得了同伴游戏、交流的快乐,变得开朗许多。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会做很多的事情。

2、能大胆地连贯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

3、萌发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会做好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样。

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会做很多的事情。

2、难点:能大胆地连贯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小班新生刚入园时的哭闹图片或视频资料。

2、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并交流

1、教师:“我们现在都长大了,是大班小朋友了,你觉得在幼儿园里(大班、中班、小班)谁可以做大哥哥大姐姐?”(是我们大班小朋友)

2、交流:那我们做大哥哥大姐姐的会做那些事情

二、出示小班小朋友的`图片或是视频

1、欣赏图片

2、提问:在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小班的新生哭着不肯上学)

那我们作为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可以怎样区帮助他们呢?

三、学习诗歌

1、欣赏诗歌《我是大班小朋友》前半段

2、教师:“诗歌中的小朋友他是怎样帮助小弟弟小妹妹的?请你用诗歌中话来回答。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看图片朗诵诗歌的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老师你别夸我,这都是应该的)

5、讨论:为什么他能够帮前半段。

4、学习诗歌的后半段

提问:在帮助了小弟弟小妹妹之后,他又助小弟弟小妹妹做这些事情,而且还不用老师夸奖?

6、完整看图朗诵诗歌

四、迁移经验

1、教师:“诗歌中的这问大班小朋友会这样帮助小弟弟小妹妹,那我们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怎样来帮助我们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呢?

2、幼儿讨论交流。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懂得借助工具能使麦子变成面粉,并知道许多食品都是由面粉制作而成的。

2、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小石磨一台,面粉一袋。

2、布置一个食品品尝会,有饼干、馒头、面包等面粉制成的食物,供幼儿品尝。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小蚂蚁想让麦子变成什么?

――为什么妈妈说要让它们先变成白白的、细细的?白白的细细的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让麦子变成面粉呢?

――小蚂蚁们想了什么办法让石磨飞快地转起来了?

――借助风车和石磨,麦子可以变成面粉,面粉可以变出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

二、理解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麦子变食品的过程。

――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面粉做的吗?

三、面粉食品品尝会。

――引导幼儿品尝一些面粉食品,并自由说说这些食品的颜色、形状、味道。

――说说这些食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活动建议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请幼儿观看石磨磨麦子的过程,如没有麦子可用糯米替代。让幼儿亲眼看到从颗粒状到细末状的变化过程。

2、在区角活动中可投放石磨、糯米、小米等材料,让幼儿学习操作。

附故事:花瓣儿风车

一群小蚂蚁,扛着许多黄澄澄的麦子,嗨呦嗨呦往家走。蚂蚁爸爸、蚂蚁妈妈抬着一只装满麦子的大箩筐,他们开心地说:“麦子,麦子,神奇的麦子就要变成……”

麦子会变成什么?小蚂蚁们又蹦又跳地嚷着:“要变成软软的!”“不,要变成脆脆的! ”“我说会变成香香的!”“我想让它变成甜甜的!”蚂蚁妈妈微笑着说:“等一等,你们说得都对,可是,先要让麦子变成白白的、细细的……”

蚂蚁爸爸搬来了一台小小的磨盘。“咕隆隆,咕隆隆!”磨盘转起来啦!“咕隆隆,咕隆隆!”蚂蚁爸爸推不动啦,蚂蚁妈妈接着推,小蚂蚁们都争着来帮忙,他们的力气太小啦,哼哧哼哧拼命推,磨就是不动!小蚂蚁们急得直冒汗!

蚂蚁爷爷说:“麻雀家有架老古董,它会吱吱嘎嘎地转,麦子就会变成好多好多的面粉,可有趣啦!”一只小蚂蚁说:“我知道,那是风车!”其他小蚂蚁都叫起来:“快,我们快去找风车!”小蚂蚁们全出门儿找风车去了。

可是,到哪儿去找风车呢?小蚂蚁们看见了一朵美丽的花,花瓣儿好像风车上的风叶。小蚂蚁们把花儿扛回了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把“风车”安在磨盘上。风儿呼呼地吹来了,花瓣儿风车转起来了,磨盘也转起来了!风小的时候,蚂蚁们就鼓足了腮帮,一起用力吹气,花瓣儿风车越转越快,磨盘也越转越快。“咕隆隆,咕隆隆!”好多好多雪白的面粉磨出来了!

白白的面粉变成了白白的大馍馍,脆脆的饼干,还有又香又甜的面包……小蚂蚁们吃得真香啊,点心里还有一股花儿的甜味儿呢!

活动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能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并以语言、体态、表情等积极肯定每个幼儿独特的表现和创造。活动还整合了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和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如提供给幼儿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表现等。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大胆交流自己做过的梦,体现分享的快乐;

2、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尝试创编不同的简短诗句。

活动准备:

1、散文课件;

2、梦姐姐娃娃;

3、小花篮。

活动重难点:

1、猜猜小动物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2、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梦见了什么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价值取向:创设睡觉的氛围,激发幼儿大胆交流做过的梦的欲望。

1、ppt出示汉字——花篮师:认识这两个字吗?

2、出示实物花篮师:真棒,是花篮。看!我这有个花篮,漂亮吗?猜猜是谁的花篮?

3、出示ppt——梦姐姐(配合节奏拉上窗帘)师:这是梦姐姐的花篮。梦姐姐在干吗啊?嘘……我们轻轻的,别吵醒了梦姐姐的美梦。

4、说说我的梦师:每个人都会做梦,你们做过些什么梦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经验提升: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有时会做美梦,有时会做恶梦,这是很自然的生理现象。

二、欣赏散文

1、梦姐姐和她的花篮——课件第一段师:梦姐姐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几个美丽的'梦,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价值取向:通过课件、音乐起到感受散文优美意境的作用。

2、小黄鸡的梦——课件第二段师:小黄鸡正靠在妈妈身边香甜的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黄色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的梦。猜猜它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价值取向:分段理解散文,为交流与创编铺垫。

3、小青蛙的梦——课件第三段师:小青蛙正在小草边静静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淡绿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绿色的梦是怎样的呢?

4、鹦鹉的梦——课件第四段师:鹦鹉用脚爪抓住树枝,在树上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鹦鹉就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红色的梦里会有什么呢?

5、完整欣赏师:梦姐姐的花篮真神奇,会让小动物们做各种各样颜色的美梦,让我们一起分享下小动物们的美梦吧。

小动物们做了这么美的梦,心情会怎样啊?

★价值取向:完整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优美,体验做美梦的心情。

三、小朋友的梦

师: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比小黄鸡、小青蛙和鹦鹉可爱多了,所以她总是把最美的梦送给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现在,美丽的梦姐姐就要来啦,让我们闭上眼睛,看看她会送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那么你会做一个怎样的梦呢?(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花送入幼儿手中)哇,天亮了,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呢?

★价值取向:尝试用"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色的花,我做了一个x样的梦。我梦见……"语句表述。

四、活动结束和同伴、客人老师分享自己的美梦。

★价值取向:能自然大方地向他人交流表述。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顺序地、连贯地讲述小朋友用各种办法取皮球的事情。

2.引导幼儿学习用较准确的词表达各种取皮球的动作,如:取、夹、拨、浮等。

3.引导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好办法,发展幼儿的独创性。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一幅草地背景图,图上画有大树、洞,活动教具:4个小朋友、皮球。

2.另一幅草地背景图,内容同上。操作教具:球,一个小朋友手里拿钳子,一个拿竹竿,一个拿铲子,还有一个手里提着水桶。

(二)知识经验准备 已有简单的“浮力”的实际尝试。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指导幼儿看图。

1.教师:出示第一幅背景图,问:“请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草地上有什么?”要求说出大树下有1个又深又窄的洞。

2.出示4个小朋友,给他们起个名字,出示图片教具皮球,教师操作教具,问:“草地上,红红、兰兰、明明、宝宝在玩什么游戏? 后来发生什么事?”

3.出示第二幅背景图,操作“红红”用手伸进洞里去捞皮球。教师:“皮球滚到哪儿去了?红红做了些什么?她取出了皮球吗?那该怎么办?”

4.出示手持各种工具的小朋友。①帮助幼儿观察图上小朋友手上的各种工具。②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用了什么办法,怎样把球从洞里取出来的。

(二)幼儿运用新经验进行讲述。

1.师:你们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帮助红红、兰兰、明明取出皮球?(鼓励幼儿大胆想像,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学着老师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讲的时候要注意:①小朋友在取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②什么人用什么办法把球从洞里取出来?③结果怎样?要求较为完整、连贯地讲述。在讲述过程中,教师继续帮助幼儿正确使用动词,操作活动教具。

2.师:刚才你们帮助图上小朋友想出了各种取皮球的好办法,真能干。但是,如果洞很深,钳子不够长,如果用钩子,钩子会钩破皮球,皮球是圆的,不容易取出来。请你们说说哪种方法最好,既简单又能很快取出皮球?请一名幼儿完整地讲述提水取皮球的经过。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科学区布置材料:“陷阱”若干个,皮球、玻璃球、塑料球、钢珠、泡沫球若干,让幼儿在科学区探讨:“不同材料的球都能用水使它浮上来吗?哪些行?哪些不行?为什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从‘陷阱’里取出玻璃球、钢珠?”

五、生活中渗透

教育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克服、解决。

六、环境中渗透

环保墙饰:救小鸟。

七、家庭中渗透

家长与幼儿共同玩智力游戏“脑筋急转弯”。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好、中、差(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用动作准确表演。

2、尝试以歌唱、肢体动作快乐地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儿歌":《牙刷的表演节目》

2、挂图:《牙刷的表演节目》。

3、cd:《牙刷的表演节目》、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学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完整念儿歌一遍,请幼儿倾听。

2、请幼儿结合看表演的经验,说一说儿歌中的舞台、幕布、主角、配角分别是什么。

3、跟着老师完整念儿歌。

二、欣赏《牙刷的表演节目》。

1、出示挂图,请幼儿欣赏画面,感受画家是如何表现牙刷上台这一场景的。

2、鼓励幼儿思考:画家没有表现出的儿歌内容可以怎么表现?

三、学唱歌曲:《牙刷的表演节目》。

1、播放cd,请幼儿仔细倾听,感受歌曲的欢快与热闹。

2、学唱歌曲。

四、情景剧表演。

幼儿自愿分为歌唱组、表演组,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并表现儿歌内容。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画》教案通用6篇

大班语言《画》教案参考8篇

变色的房子大班语言教案6篇

大班语言课优质教案6篇

大班语言《画》教案精选5篇

大班语言课优质教案优质8篇

语言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5篇

大班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反思6篇

幼儿园大班冬至活动教案8篇

语言幼儿园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