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前准备好教案是必要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学,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熊猫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熊猫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懂得到别人家做客时要有礼貌。
2. 能说出小白兔有礼貌,小黑熊没礼貌的主要事例。
3.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 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熊猫的客人》课件。
2.故事中的动物的头饰 布置成熊猫家的背景。
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猫图片——设疑导入。
出示熊猫图片
t:这是谁?今天熊猫要请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你们猜他会请谁?
t:想想,会有谁到它这个家里去呢?我们来听听故事《熊猫的客人》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故事——分层解析,理解情节。
1.听故事第一段提问
t:熊猫家来了谁?它们两个谁有礼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播放ppt1)
2.引导幼儿说出小白兔有礼貌,小黑熊没礼貌的主要事例。
3.小结:小白兔真有礼貌,小黑熊没礼貌。
t:那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小黑熊?为什么?
4.听第二段故事引导幼儿讨论
t: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请小黑熊去你家做客吗?为什么?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跟着课件认真倾听故事。
2.学一学熊猫和小白兔之间有礼貌的对话。
四、创编情节——迁移经验,发散思维。
t: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请小黑熊去你家做客吗?为什么?
t:我们来请小朋友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来表演故事熊猫的客人。(老师给幼儿分角色表演做客的情节。)
t:我们小朋友应该向谁学习做有礼貌的小客人啊?(幼儿自由说说)
t:请一名小朋友来给大家说说如何做一名有礼貌的小客人。
五、延伸
1.讨论:如果你去熊猫家做客,你会怎么做?
2.t:现在我们也去熊猫家做客吧!
附故事:熊猫的客人
今天,熊猫请朋友来做客。 “笃笃笃”——谁来了,在轻轻的敲门?
熊猫快门一看,是小白兔来了。小白兔说:“熊猫,你好!”熊猫说:“你好!请进来吧!请坐。”
熊猫端来一杯水,用两只说捧着,说:“请喝水吧!”小白兔用两只手捧着杯子,说:“谢谢!谢谢!”
“嘭嘭嘭”——是谁来了,把门敲得这么响?熊猫开门一看,原来是小黑熊。
熊猫搬过一把椅子,没等他说请坐,小黑熊已经坐在床上了。熊猫端来一杯水,对小黑熊说:“请喝水!”小黑熊看也不看,说:“我不喝我要搭积木!”熊猫说:“那我们一起搭小桥,好吗?”
小白兔说:“好”。
小黑熊说:“不,我要自己搭房子!”它拿了很多积木,一块一块地往上堆,堆的很高。熊猫和小白兔只好用剩下的几块积木,一起搭小桥。
“哗啦”一声,小黑熊搭得房子倒下来了,把熊猫和小白兔刚搭好的小桥也碰到了,小熊大笑起来了。小黑熊回家了。小白兔也要回家了,他对熊猫说:“熊猫,再见!明天请你到我家来玩。”熊猫高兴地说:“我一定来!”
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走过小黑熊的家门口,它想:“要不要也请小黑熊明天家里来玩呢?”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喜欢和同伴交往,也学会了有礼貌地做小客人和小主人,在活动后也会玩角色游戏“我请客”。孩子们有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学着接待客人,也能做一个有礼貌的客人去做客。让孩子有了“自我”的意识,明白了作为有礼貌的小朋友要学会说礼貌用语,讲文明话。
本次活动我也存在不足,应该将座位调整,不使用桌子,让孩子呈半圆围坐在一起,那样有利用于活动的自由开展。在最后部分也可以延伸“小白兔的客人”让孩子自由表演,作适当指导。
幼儿园熊猫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吴作人笔下的熊猫活泼、可爱的姿态。
2.尝试用语言、动作来表现熊猫的不同姿态。
3.增强对熊猫的喜爱。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作品《熊猫竹石图》、各种姿态的熊猫图片
2.材料:竹子背景图、墨水、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猜图导入,引起兴趣。
老师带来一只小动物请你猜猜是谁?(ppt出示熊猫的步骤图)
小结:哦,原来是熊猫。熊猫还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是我们的国宝哦!
二、欣赏名画,感受水墨。
1.了解水墨画。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来看看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这中画叫水墨画,是有墨汁、水相互调和然后用毛笔画出来的画。这种画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我们称为国画。
2.欣赏《熊猫竹石图》
在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是呀,在作品中竹子、熊猫、岩石等图形,所以这一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熊猫竹石图。
这两只熊猫他们长得怎样?(毛茸茸、胖乎乎、黑白相间)
这两只熊猫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还可能做些什么呢?
小结:是呀,画家爷爷用淡墨勾画了熊猫的轮廓,用浓墨画出了熊猫的四肢、耳朵、眼睛,黑白分明,熊猫胖乎乎、毛茸茸的非常可爱。
3.欣赏不同姿态的熊猫。
看,我这儿还有熊猫图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这些熊猫在干什么啊?(吃竹叶)他们是怎样吃的呀?
?这些熊猫又在干什么了呢?(玩耍、睡觉)
在这些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副?你可以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吗?
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的熊猫作品,而且都是水墨画。这些作品都是一位叫吴作人的画家画的。其实这个吴作人画家还画了许多其他的水墨画。
三、分组合作,体验水墨。
1.探索画法。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水墨画熊猫,那我们也来画一画水墨画熊猫吧。
你觉得熊猫应该先怎么画那部分呢?(先画……,再画……)
2.交代要求。
用大拇指和中指扣紧毛笔,然后蘸上墨汁并在瓶子上刮掉多余的墨汁进行绘画。
3.幼儿操作。
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准备了一副有着竹林的背景图,但是上面没有可爱的熊猫,请你去把你的熊猫添画在上面吧。
四、相互欣赏,拓展思维。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
2.欣赏水墨画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朋友画的熊猫真可爱,还有很多喜欢水墨画的人把它们都运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活动反思:
清画家石涛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墨操于人,勾泼洪染之。”中国的的笔墨观,是中国画家在长期绘画实现的,它体现了中国画家伟大的创造力,也反映了中国画的形式美的独特趣味和民族风格。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学习我们中国具有特色的水墨画。
孩子对中国水墨画充分的欣赏,有来自中国名画师的不同风格的图片,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熊猫》等的水墨画动画片,孩子们对水墨画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幻想。孩子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下,能初步的了解到水墨画的特征。活动中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通过让幼儿观察了熊猫的不同动态,最后让幼儿尝试用水墨画的方式来学画熊猫,发展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纲要》中指出,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还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美术活动的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兴趣,再难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了。看着孩子们在我提供竹林背景图上画出一只只可爱憨厚的,不同动态的熊猫时,你无法想像这是出自孩子的手,是孩子第一次尝试的作品。因为国宝熊猫的基本特征,以及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只要我们老师精心、尽心、爱心的对待孩子,我们将会收获到最满意的笑。
幼儿园熊猫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熊猫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2.知道保护中国的国宝熊猫。
重点难点:
了解熊猫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活动准备:
1.有关熊猫图片、熊猫的玩具
2.参考查阅有关熊猫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 、猜谜语。
像熊比熊小,竹笋当粮食;像猫比猫大,竹林来安家。
二 、观察了解熊猫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观察熊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图片资料,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
1.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2.你们带来的玩具熊猫都是一样的吗?
3.它们与真的熊猫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4.熊猫的'样子像谁?(又像熊又像猫)
5.它生活在哪里?(生活在长有竹林的高山里)
6.喜欢吃什么?(吃山中的箭竹)
7.熊猫为什么喜欢吃竹子呢?(熊猫吃下的竹子就像一把刷子,把肠子里刷的干干净净,这样熊猫就不会生病了)
8.你知道熊猫是怎样生活的吗?(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找东西吃,会爬树,走路较慢等。)
9.请学学熊猫走路的样子。
三 、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保护熊猫。
1.你喜欢熊猫吗?
2.为什么?(熊猫形态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是我国的国宝和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
3.大熊猫现在很稀少,怎么保护大熊猫呢?(保护环境,种植箭竹,让大熊猫有食物。看见熊猫离开保护区要告诉动物园……)
幼儿园熊猫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双人近距离滚接皮球,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愉悦。
3、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4、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相互滚球的经验;大皮球若干;熊猫头饰;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情境的形式进行准备活动。
1、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场地。
师:“小朋友们,(出示熊猫头饰)今天我是熊猫妈妈,你们就是我的熊猫宝宝。”
2、准备活动:跟着妈妈做运动。
师:“来来来,我们一起出来运动一下吧!”(播放健康歌,左三圈、右三圈……学妈妈唱唱跳跳,你也不会老,1234、2234、3234、4234)
师:“哇,我们熊猫宝宝可真厉害呀!”
二、进行游戏“熊猫滚球”,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1、教师以游戏口吻介绍玩法:“今天,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出示球)瞧,这是什么?(球)球可以怎么玩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师作惊讶状:“噢,球有这么多的玩法呀!现在,我给每个小熊猫都发一个球,你们先和球玩一玩,和球做做好朋友!但是,听到妈妈的口哨声,你们就要把球宝宝送到篮子里面!”(幼儿抛球、拍球、踢球等,体验玩球的乐趣)
2、师吹口哨声,“送完球宝宝,赶紧到妈妈这来排队吧!男生一队,女生一队。下一个好玩的游戏在等着我们哟!”
3、师:“刚刚我们一个小熊猫玩一个球,那两个小熊猫在一起,可以怎么玩球呢?(请个别幼儿说说)看,我们是怎么玩的?(滚球)那我们是怎么滚球的呢?(蹲着相互滚球)咦,这个球宝宝怎么不听话呀!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球宝宝不乱跑呢?(坐下来相互滚球)对了,我们坐下来,把双腿打开,像球门一样,我把球宝宝推进你的球门,你接住球宝宝再把它传给我,这样球宝宝就不会乱跑了,这真是一个好办法!(通过错误示范,让幼儿知道滚球的方法)”
4、师:“你们想不想玩一玩滚球呢?现在请你和站在你对面的小熊猫手拉手做好朋友(男女数量不同时,可进行调整),妈妈要给你们每对好朋友送一个球宝宝,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熊猫滚球的游戏吧!”
5、幼儿进行游戏熊猫滚球,师巡回指导。
三、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请幼儿示范表演。
四、放松活动。
师:“小熊猫们,今天滚球玩得开心吗?哦,不早了,球宝宝累了,我们把它送回家吧!球宝宝回家了,我们也要回家了。来,跟着妈妈一起甩甩手、扭扭脖子、扭扭腰、抖抖脚,好的,慢慢地走回家吧!”
教学反思:
掌握滚球的要领后,我引导孩子们拉开距离进行滚球,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有一定的挑战性了。一是滚得时候要有目标性,要不就要滚歪;二是手上要使用一定的力量。我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圆圈,我站在中间,叫到谁,就把球滚给谁,那个小朋友把球再滚给我。我再中间不光起了示范的作用,同时让每个幼儿感受了长距离滚球的要求、力量,还有就是老师和每个孩子有了一定的交流。
感受成功,让孩子爱上体育活动吧!
幼儿园熊猫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在长条纸上用各种图形粘贴熊猫的五官制作熊猫的技能。
2、初步掌握粘贴五官的正确部位。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制作熊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熊猫范例每组一只。
2、长条纸、各种图形、回形针、胶水、磁铁、废旧管子、抹布、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起兴趣。
1、 语言引起兴趣:我们教室外面的动物乐园里已经有哪些小动物了?有一种动物它最爱吃竹子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吗?你们想不想用纸做一只熊猫?
2、 欣赏观察熊猫,师生共同讲述观察的情况。
a:熊猫的身体是用什么形状做成的?(取一根长纸条,用细细的管子从纸条的一端开始卷起来,然后放开,就卷成熊猫的身体)
b:熊猫的耳朵、眼睛、嘴巴分别是用那些图形粘贴而成?(重点要求幼儿辨别各种图形的大小以及分别是粘贴五官的哪些部位)
c:提问:看了桌子上的熊猫,你认为哪些地方是你不会做的,可以告诉我们大家,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重点示范眼睛的粘贴次序,蓝白黑)
二、制作熊猫。
1、幼儿自由选择一张长纸条制作熊猫。
2、提醒幼儿正确掌握眼睛的粘贴次序。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三、交流分享作品。
通过提问让幼儿讲述自己制作熊猫的过程。
如:刚才你在做“熊猫”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幼儿说说刚才遇到的困难,教师或同伴给予解答。如,请完成熊猫制作的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做成的)
活动反思:
在日常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用此方法制作各种小动物,并应用于各游戏活动中。如:进行探索活动,用磁铁使熊猫动起来;语言角的故事表演(边听故事边摆弄各种小动物,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用于教室的环境布置(让孩子参与环境布置,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熊猫教案篇6
设计缘由:
叉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餐具之一,常常用来吃蛋糕、水果、和一些主食,很多时候叉子都被人们当做一次性餐具来使用,用完之后便随手扔掉,可是,当叉子遇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发生些什么呢?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创意叉子画》,请你们别小看这把小小的叉子,却有你想不到的创意,一起试试吧!
活动名称:创意叉子画
执教教师:何丽
适合年龄:5—6岁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助叉子刮出熊猫的纹理,并能表现出作品的主要特征。
2。通过刮、撕、粘贴等方法,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3。喜欢参与美工活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看到过动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一次性叉子若干,彩色纸,记号笔,双面胶,动物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很久以前有一个叉子王国,里面住着好多叉子宝宝,(教师出示叉子)听说圣诞节快到了,叉子国王就想带着叉子宝宝们去参加勺子王国的圣诞晚会,但是勺子国王说了,我们今年的`圣诞晚会主题是多彩圣诞夜,希望叉子宝宝们都能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来参加我们的晚上哦。于是叉子宝宝们就想着给自己穿什么样颜色的衣服呢,(出示蘸有颜料的各种叉子)哇,好漂亮的叉子宝宝哦,大家都在相互欣赏着各自的漂亮衣服。咦?发生了什么事呢,只见一个叉子宝宝走着走着就摔倒在地上,站起来一看,哎呀,我的衣服印在纸上了,好漂亮哦(教师出示叉子印画)哇,原来叉子也可以画画哦!
二、出示各种叉子范画,幼儿欣赏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种范画叉子的笔触,是叉子全部接触纸还是只有部分接触,讨论每个作品的组合方式,都用到了什么材料等等。
三、操作实践,幼儿创意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发幼儿思考自己要画什么,都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做画的先后顺序等等,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叉子绘画的作品特点,提醒幼儿创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广告色一次不能蘸取太多,怎样才能将作品的线条拉长等创作技巧)
四、作品展示,鼓励幼儿讲讲自己作品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反思:
此节课教师可针对自己所在班级年龄段,将活动目标稍作调整也能用哦,比如小班,教师不妨做一些半成品的作品(如:各种小动物,花朵等)让幼儿用叉子添画,也可在班级美工区设计一面涂鸦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进行大胆涂鸦,都是很有创意的哦。中班教师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利用叉子设计各种花卉或者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设计一面具有情境的涂鸦墙让幼儿根据情境继续创作等都是不错的创意
幼儿园熊猫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却仍然不多见。在一次兴趣组活动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如果碰到坏人你该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孙悟空、奥特曼等动画明星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兼救星,这让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担。偶然的机会,和他们又聊起《幼儿画报》里的故事,有个孩子介绍了“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并且很认真地补充说:红袋鼠碰到坏人很勇敢的!于是就萌生了将此活动设计成一个安全教育活动的念头。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vcd、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单独情况下遇到一些陌生人时应该具有的警惕性行为。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画报》图书若干册、配套赠送的vcd故事、幻灯 t课件、随机图片(如一个人在家、遇到过分热心的人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申出: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如走廊上、草地上、公园里、电梯里等)遇到的,而你又是一个人,那会有什么危险?你会怎么办?
(出现问题情境)
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
1、导语:有一只红袋鼠,他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会怎么办呢?
2、欣赏动画片
3、理解故事
(1)红袋鼠碰到了谁?(一只大熊,有着尖尖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
(2)红袋鼠心里是怎么想的?(害怕大熊会绑架自己、或是吃掉自己、或是拐卖自己)
(3)他是怎么做的?(想办法救自己:让电梯每层都停下来,如果看到人就大声呼救)
(4)假如你也在场,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将问题从动画片抛向幼儿自己)
(5)熊奶奶对红袋鼠说什么?(肯定自救的积极行为)
(6)你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三、观看幻灯、讨论
1、出示几种场合:一人在家、陌生人给你吃东西等等,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办?将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用简单的动画表示出来。
2、分组讨论:请幼儿自由结伴,自选一种场景,将合适的做法画下来。
3、交流相互之间的发现:展示各组的画,相互介绍
四、活动延伸
1、两人结伴阅读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回忆并讨论,说说红袋鼠还可以怎么做?如果你也在电梯里,你会怎么办?
2、故事表演:幼儿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开展《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动。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将故事的场景、情节进行改编,从中获得相应的自救知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首先充分地让幼儿去试一试能不能接住还没有落的球、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接住这样的球,活动中我注意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感知,从而去尝试发现“自抛自接球”的方法。并注意观察幼儿在尝试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以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找出问题的所在,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满足他们的需要,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又加以经验的提升,易于幼儿理解、掌握和提高。“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前面的尝试以及讨论,幼儿初步掌握了“自抛自接球”的正确方法,并产生了继续尝试的欲望。于是,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使得孩子自抛自接球的动作成功率大大提高,使幼儿的兴趣更高,同时教师和孩子共同念的儿歌也起到控制幼儿抛接节奏快慢的作用。有3个幼儿在开始抛球时因为害怕自己接不住,不敢抛,后来在老师的鼓励和其他小朋友的帮助下,慢慢开始尝试,从不敢抛到接不住到像抱着宝贝一样抱住球,他们从中体会到的快乐可想而知了。在跟着儿歌抛的环节中他们还是有点跟不上节奏,但我相信他们多练习几次,平时在多给一些鼓励,多给一些表现的机会,他们会做的更好。
幼儿园熊猫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