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确保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而提前规划的工具,通过一份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闹元宵幼儿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闹元宵幼儿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习俗。
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观赏元宵灯会。
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
三、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
(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
2、出示元宵食品,了解吃元宵习俗。
(1)幼儿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
(2)教师小结:元宵表示团圆,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团圆的美好愿望。
(3)幼儿品尝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好。
3、出示各种花灯,引导幼儿观赏,描述。
(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一盏花灯?
(2)引导幼儿讲述元宵节观赏灯会的感受.
如:看到各种各样花灯,你的`心情怎样?元宵节晚上,街道上是什么样地?人们为什要挂这么多花灯?
(3)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大家。
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
幼儿分为8-10人一组,随着儿歌变化队形,比一比哪组队形看。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儿歌:
我们排着队儿走,灯儿变成一条龙;
我们围着圆圈走,灯儿变成一朵花;
我们背靠背儿走,灯儿变成一车轮。
闹元宵幼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2、产生对猜谜活动的兴趣。
3、尝试动脑筋猜灯谜,并学习自己喜欢的谜语。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贴有灯谜的花灯若干
2、元宵节猜灯谜视频一段
3、谜语若干
活动流程:
1、观看视频,知道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边人山人海,这么热闹,大家都在玩些什么?(赏花灯、猜灯谜……)
师小结:大家这是在赏花灯、猜灯谜,新年过后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每年的这天晚上,人们就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如果猜对了灯谜还有小礼物派送,小朋友看大家多么开心啊!
2、请幼儿自由赏灯,发现灯谜,激发猜谜的`兴趣。
出示贴有灯谜的花灯
今天,老师也把这些好玩的花灯带到了我们教室,小朋友可以自由观赏,观赏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些花灯与以往花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花灯上面贴有谜语)
花灯上面所贴的就是灯谜,也就是谜语,需要小朋友把谜底猜出来,大家愿意猜灯谜吗?(揭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玩猜灯谜游戏,教师随意选择花灯,引导幼儿来猜,并有小礼品派送。
4、游戏:比一比
出示谜语,比比哪个幼儿猜得又对又快。
5、引导幼儿学习自己喜欢的谜语。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将学会的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来猜谜底。
2、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教师、同伴玩猜谜语的游戏。
小结及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在喜庆热闹的元宵节氛围下,快乐的玩有效的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孩子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知识经验的积极性,效果极好!
闹元宵幼儿教案篇3
活动一:我知道的元宵节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喜欢民间传说故事,感受人们追求团圆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资料。
活动建议:
1.请家长带幼儿走出家门,感受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收集元宵节来历和习俗的相关资料。
2.展出幼儿收集的资料,引导幼儿自由结伴看一看、说一说,丰富对元宵节的认识。
3.利用进餐前后时间,组织幼儿谈一谈元宵节的传说和故事。
活动二:参观花灯展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进一步感受花灯丰富的外形、色彩、图案等特点。
2.能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的发现。
3.产生自己制作花灯的愿望。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花灯展。
活动过程:
1.参观花灯展,感受花灯的多种多样。
(1)进入展厅,提出参观要求。
指导语:这里有许多花灯,大家来看一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自由结伴欣赏和交流。
(3)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指导语:看了这些花灯,你有什么感觉?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欣赏并讲述。
(1)教师示范讲述,为幼儿提供欣赏和讲述的.思路。
指导语:你最喜欢的灯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进行欣赏。
(3)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花灯。
(4)归纳、丰富讲述经验。
指导语:①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时,应该说清楚什么?②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
3.拓展思维,激发自制花灯的愿望。
(1)回忆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花灯的多样性。
指导语: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你还见过哪种花灯?
(2)欣赏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花灯,激发自制花灯的愿望。
活动三:有趣的灯谜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初步了解灯谜的结构。
2.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活动准备: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
1.用散步时间带幼儿来到花灯展区,开展猜谜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灯谜是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的。
2.可采用教师念谜面、幼儿猜谜的形式进行。
闹元宵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感受小朋友与老师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布置活动室,悬挂幼儿与父母共同准备的红色物品;
2,面粉、盘子、小碗、小勺等。
3、在网上收集花灯和元宵节的视频。
具体活动过程
1.各班欣赏各种各样的元宵节的视频,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欣赏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4.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5.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6.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教学反思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
闹元宵幼儿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学习完整地朗诵儿歌.
2、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二、活动准备
油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老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油泥变出了什么?
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2、学习儿歌.
老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3、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
4、看图标跟念儿歌.
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老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
5、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四、附:儿歌《闹元宵》
元宵节,真热闹,
看花灯,吃圆子,
小牛灯,哞哞哞,
小狗灯,汪汪汪,
小龙灯,飞的高,
小兔灯,跑得快.
闹元宵幼儿教案篇6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闹元宵幼儿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