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保护自己安全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保护自己安全教案篇1
活动设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些不安全因素存在。如:低处外露的插座、插头;滑梯上松动的螺丝、尖锐的碎玻璃片、树枝等都会被幼儿视为玩具来玩耍,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危险。随着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他们更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方法。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育活动《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知道并能说出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2、认识几种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代表的意义,能积极做出反应。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中游戏时的原有经验,安全标志多种
活动过程:
(一)真实情景讲述----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1)问题:
1、奔跑时碰撞容易发生什么危险?
2、鞋带开了,鞋子太大,衣服太长容易在游戏中出现什么危险?
3、滑滑梯时拥挤,头朝下会怎样?
4、倒着走路,从高处往下跳会发生什么危险?
5、上下楼梯打闹会发生什么危险?
6、对着别人的耳朵突然大叫会出现什么危险?
7、坐在椅子上翘腿、乱伸腿会出现什么危险
8、嘴里含着东西哭、笑,会发生什么危险?
(幼儿结合自己的活动,谈出自己的想法)
(2)小结:小朋友现在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骨骼:坐、立、行、走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要坚持体育锻炼,多晒太阳,游戏时,同伴间不能打闹,不能从高处往下跳。
(二)认识各种安全标志、符号,知道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并能做出积极反应。
教师出示安全标志,请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这些标志什么意思,你见过这些标志会怎么做?
(1)禁止标志(在红色边框圆形内有一斜杠,是禁止某事情发生的标志)引导幼儿说出除交通标志中有禁止标志,生活中还看到哪些(禁止吸烟、禁止烟火。)
(2)警告标志(在黄三角形内,用黑色图形表示某些事件提醒人们注意,小心的标志)引导幼儿说出除交通标志中有禁止标志,生活中还看到哪些(防火、防电。)
(3)指示标志(在蓝色图形内,用白色表示某些事件,是指示人们应该怎样行进的标志)引导幼儿说出除交通标志中有禁止标志,生活中还看到哪些(左拐、右拐。)
运用直观法和鼓励法,引导幼儿积极讲述。
活动反思:
幼儿仍然保留着直觉行为性思维的特点,对自己行为的计划性、预见性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此对幼儿进行自我安全保护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从幼儿的实际情况看,他们对安全方面的知识并非一无所知。在前几年的生活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积累了安全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若能进一步运用他们的原有经验,并从情感激发入手,引起幼儿对安全的“警觉“,这样,才能使教育的要求真正地转化为幼儿自觉的安全行为。
首先,从设计多种情境,提供多方信息着手,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关注,让他们在看看、听听、讲讲、议议中初步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为以后的教育作好铺垫。
其次,结合日常生活、或创设特定的情景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情况下易发生安全事故,了解哪些是危险动作,怎样做才是安全行为,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和操作,以学习一些简单地自我保护身体的方法。
幼儿园保护自己安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结合11月9日全国消防宣传日,使幼儿能牢记几个紧急电话号码。
2.帮助幼儿掌握维护自己安全的常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废旧纸盒、彩笔、剪刀、订书机、旧报纸。
2.数字卡1(119)、数字卡2(120)、数字卡3(110);图画l(消防车)、图画2(救护车)、图画3(警车);玩具消防车、救护车及警车。
3.用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车辆、交警的图画布置班级环境。
活动过程
(一)艺术领域的活动
1.手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班级墙饰,指导幼儿制作交通信号灯。把废旧纸盒剪成三个长方形、三个圆形,分别给圆形涂土红色、黄色、绿色,再把它们与长方形纸板订在一起。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帽子。把旧报纸折叠成帽子,再在帽子上画出“红十字”、“红火光”、“蓝警棒”。
2.舞蹈褒演
教师和幼儿戴上“蓝警棒”帽子,边听音乐“do you know the police officer”边起舞:oh,do you know the policeofficer,the police officer, the police officer?oh, do you know the police officerwho helps me crossthe street?
3.音乐欣赏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英语歌曲“twinkle,twinkle,traffic light”: twinkle, twinkle, traffic light, standing on the corner bright. when its green its time to go. when its red its stop,you know. twinkle, twinkle, traffic light, standing on the corner bright.
(二)语言领域的活动
1.你问我答
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坐下,边拍打对方的双手,边进行问答。当一人问“红灯,红灯,你说什么”时,另一入则答“我说停,停,停”;当一人问“黄灯,黄灯,你说什么”时,另一人则答“我说要等到灯光变绿,绿,绿”;当一人问“绿灯,绿灯,你说什么”时,另一人就答“我说走,走,走”。
2.破解号码
教师左手出示数字卡1(119),提示幼儿:当发现火灾时,就可拨打电话号码119(做出打电话的动作),这样消防车就会开来了[右手呈现图画1(消防车)]。
教师左手出示数字卡2(120),提示幼儿:当发现病人时,就可拨打电话号码120(做出打电话的动作),这样救护车就会开来了[右手呈现图画2(救护车)]。
教师左手出示数字卡3(110),提示幼儿:当发现匪徒时,就可拨打电话号码110(做出打电话的动作),这样警车就会开来了[右手呈现图画3(警车)]。
3.学说英语
教师指着班级墙饰,告诉幼儿:traffic sign就是交通标志,police officer就是警察,firefighter就是消防队员,doctor就是医生。
(三)健康领域的活动
1.灭火
幼儿头戴“红火光”帽,开着玩具“消防车”去灭火:拉动水管,移动水管,上举水管。
2.急救
幼儿头戴“红十字”帽,开着玩具“救护车”去救病人:把病人抬上救护车,给病人接上氧气管。
3.抓捕
幼儿头戴“蓝警棒”帽,开着玩具“警车”去抓坏人:把坏人按倒在地,戴上手铐。
(四
)科学领域的活动
教师要求幼儿把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的图片与119、120、110的数字卡片进行配对;把玩具消防车、救护车、警车与“红十字”、“红火光”、“蓝警棒”的帽子进行配对。
(五)社会领域的活动
1.计数
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数数幼儿园附近或家庭附近共有多少个十字路口和交通信号灯。
2.操练
教师、家长带领幼儿安全地走过马路,提醒幼儿: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之前,要左看看,右看看。
3.参观
教师和家长带领幼儿参观消防站和警署,听消防队员、警察讲讲他们灭火、抓坏人的故事。
活动结束
这组活动有效地保护了幼儿的生命,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形成了幼儿的安全感,培养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发展了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幼儿园保护自己安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能大概的理解画面的内容。“怎么辨别坏人呢?”
教学过程
坏人,不仅仅只是限定于“坏人有大大的牙齿、血红的眼睛,巨大的手和邪恶的笑容”哦。
坏人并不等于“长得坏”,有的人甚至长得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蔼,很炫酷,还有各种美味的糖果和礼物。
既然坏人看上去很友善,那怎么才能分辨出来呢?
如何识别坏人的“坏行为”。当碰到坏的行为时我们应该要在心里有危险警报。
“视觉警报”
这些部位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者触碰的。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ta的隐私部位,叫“视觉警报”
“触碰警报”
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叫做“触碰警报”。
“言语警报”
如果有人谈论你的隐私部位,叫做“言语警报”。
“独处警报”
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叫做“独处警报”。特别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在身边,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糖果。
“拥抱警报”
如果有人拥抱、背、亲吻你,叫做“拥抱警报”。
这五个警报都是危险信号,我们要明白!并且及时阻止对方!
当有人对你做出这5种行为任意之一时,你就可以判定“那个人”是个坏人,要勇敢地对他的行为说“no!不要碰我”!
所有人都不能碰你吗?
①爸爸妈妈可以!
不过,只能在必须帮孩子洗澡,或者孩子隐私部位受伤的情况下才行。
②“照顾者”名单上的可以!
爷爷奶奶、姥姥爷爷或者其他人也会照顾孩你,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列一张“照顾者”名单,列入名单的人在限定的条件下也是允许的。
请你想一想
1、医生在妈妈陪伴下检查你的隐私部位,可以吗?
2、如果有一个男人触碰女孩的胸脯,可以吗?
3、如果一个照顾者帮一个男孩穿衣服,可以吗?
4、如果一个男人在女孩面前脱衣服,可以吗?
5、如果一个女人对女孩说漂亮的乳房,可以吗?
6、如果一个女人带一个正在跟朋友玩耍的女孩去偏僻的街道,可以吗?
学会自我保护的小本领!
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如果有人要摸你的隐私部位,不许他摸、大声地喊大人、赶快离开。如果有人已经摸了你的隐私部位,你一定要记得告诉爸爸妈妈。
幼儿园保护自己安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知道用“喊叫”(如喊叫亲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来求助。
2、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每人一只,兔妈妈、大灰头饰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游戏:主班教师扮兔妈妈,配班教师扮大灰,小朋友扮小白兔,分别戴上头饰。
教师边讲解边教会幼儿按以下情节开展游戏。
兔妈妈带领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采了满满一大筐。小兔们渴了,兔妈妈让小兔休息一会儿,自己去找水。大灰出现了,小兔“惊慌”万分,有的哭,有的躲……这时一只小兔(开始由老师替代)大声喊:“妈妈快来!来人哪!救命呀!”妈妈及时赶到,赶走了大灰。
二、总结:“妈妈”表扬在紧急情况下会喊叫妈妈的小兔。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时要喊叫“来人哪”、“救命”、“妈妈快来”。(此游戏可重复玩,让幼儿练习呼喊的内容。)
三、提问:“小朋友,你们遇到有危险的事会喊叫吗?你是怎么喊叫的?”
教育幼儿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知道用“喊叫”(如喊叫亲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来求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运用情境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情境游戏对于幼儿来讲是一件感兴趣的事情。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非常的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在大灰的出现下会勇敢地喊叫妈妈。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时要喊叫“来人哪”、“救命”、“妈妈快来”,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保护自己安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火的一些知识,懂得火对人们的好处和危害。
2、了解防火的简单方法,培养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了解火的用途,掌握简单的防火措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一起来灭火
2、ppt课件:认识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红光光,大大篷,见风它就更逞凶;无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风。
二、展??
1、出示图片,了解火的发展。
讨论:火是怎么来的呢?
教师:最早是钻木取火,后来从打火石发明了火柴,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打火机,现在我们能用电子打火。
2、了解火的特点。
(1)点燃蜡烛
让幼儿观察火苗的颜色(蓝色、黄色、红色),并通过观察说出火能发光。
(2)让幼儿用手靠近蜡烛的火焰,感受火能发热。
(3)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点燃三支蜡烛,把大小不同的三个烧杯盖上。
观察结果:
最小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少,火熄灭最快;
最大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多,火熄灭的最慢。
(4)了解火怕水的特点。
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火会灭。
3、引导幼儿讨论火的用途与危害。
(1)火有哪些用途?
(照明、取暖、煮饭烧水、发电……)
(2)火有哪些危害?
(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会烧伤人,烧毁房屋和树木,引起火灾)
4、了解简单的防火方法。
教师:火的危害虽然很大,但是我们不用怕它,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识。
(1)平时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烟花爆竹。
(2)如果不慎烧了东西,立即报告大人并立即离开。
(3)火势太大要拨打火警电话119,求得消防员帮助。
(4)如果身上着了火,就在地上打滚,压灭火焰。
(5)如有浓烟就用湿布掩着鼻子,冲向门外。
(6)如果被大伙围困,应尽力呼救,并想办法逃出。
5、游戏:着火了。
教师说出一种着火的情况,幼儿做出相应的应对动作及模仿措施。
教师小结活动内容,教育幼儿要学会自我保护。
幼儿园保护自己安全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