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枪的教案5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具备互动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分享和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经验,无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实施的教案是没有价值的,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建构枪的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建构枪的教案5篇

建构枪的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2.感知材料的特征、性质,并能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围绕主题进行建构。

3.让幼儿学会分工合作,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4.合理利用替代物,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活动目的:

1.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2.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活动准备:

1.各种花片、插塑

2.活动前,带幼儿到社区的街道参观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活动:

师:平时,我们上学、放学经过社区时,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一说街道中有什么,如:房子、花圃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

1.师:街道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该选择什么材料来建构呢?

2.幼儿分组讨论,学习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如:房子很高,要用大一点的插塑来建构,如炮筒;游乐器械就可以用童乐高来建构,等等。

三.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建构。

2.教师巡视幼儿的游戏情况,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3.指导幼儿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4.让幼儿将搭好的物体摆放到指定的地方。

四.教师讲评、结束

1.幼儿自评、互评游戏情况。

2.教师根据幼儿选择建构材料进行建构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不足之处,提出一次游戏的要求,结束。

建构枪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从下到上作画的顺序表现事物简单的重叠。

2、知道关于长城的常识,感受长城的雄伟。

活动准备:

记号笔、蜡笔、长城图片、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欣赏长城图片、讨论

1、提问:中国的首都在什么地方?北京有哪些好玩的名胜古迹吗?

小结:长城、天安门、故宫和颐和园都是有名的名胜古迹。

2、提问:长城是怎么样的?(教师出示图片)

小结:长城是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的,由烽火台和城墙连接而成。

二、教师示范

1、刚才我们看了长城,现在我们来试试画漂亮的长城。(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2、哇,原来长城造在那么多的山头上,谁能告诉我先画什么?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范画)

3、弯弯的山头画好了,接着画什么?烽火台要怎么画,上面的屋顶的形状像什么?

(教师边示范边念口诀“四四方方一座墙,上面曲曲又折折,下面开个圆门洞”)

4、画好了烽火台,旁边的城墙怎么画?(教师边示范边念口诀“一横一竖再一横,一高一低好躲藏”)

5、一座山头建好了,像不像?可是,我们接下来画的时候发现山头怎么样了,这该怎么画?(引导幼儿观察范画,老师念口诀“看到线绕开线,从左向右画,从下往上画”)

三、引导创作

提问:老师的口诀你们学会了吗?现在我们自己也来试试画长城,好不好?

1、开始画山——说说它是怎么来画的。

2、画烽火台和古城墙——大家来爱护我们的古城墙,不要有裂缝,点对点,线连线,使它依然十分坚固,

3、当幼儿画到最高峰时,启发他在上面添画登上山头的人。

4、运用多种方法装饰每一个山头,如盛开的鲜花、茂密的树林、飞翔的和平鸽或五彩缤纷的彩虹等。

四、分享体验

1、看看长城都坚固吗,比一比谁的长城最雄伟?

2、中国人在古代就修建了如此宏大的工程,长城是中国人的骄傲。

建构枪的教案篇3

游戏目标:

1、学习房子的基本建构技能,培养幼儿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能互相配合完成构图到布置,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游戏准备:

准备若干插塑、花片、老师建构的小学范例等。

游戏过程:

1、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知道你们住的房子是谁造的吗?是怎么造的呢?

我们马上要升小学了,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学建筑师一起来搭建漂亮的小学好吗?

2、重点指导:

(1)、引导幼儿观察各类房子的外形特征,并讨论房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我们参观过的小学是怎样的?

(3)、指导幼儿观看教师的范例,运用各种形状的积木搭成房子的基本构架。

(4)、幼儿建构,教师指导。要求幼儿协商选择材料拼插。教师观察幼儿建构情况,提醒幼儿边看范例边合理搭建

(5)、游戏结束前,指导幼儿收拾整理玩具,归类摆放整齐。

游戏结束:

现场评价幼儿作品,表扬认真拼插或拼搭、富有创造性的幼儿。文 章来

建构枪的教案篇4

活动背景:

孩子是很喜欢动物的,因为动物的许多秉性和孩子的童心(特征)很相通,于是,童话的世界一定有动物朋友相伴随。

孩子认识自然的规律是由近及远的,野兽中的一些特征明显的动物,也已经引起中班孩子的关注。我想:是否可以在认识一个动物的同时,提升孩子的经验,从而认识一类动物呢?因为象具备了一切野兽的特征,于是,就选择了“小象"。

在这样一个集体活动之后,如果孩子感兴趣,还可以对野兽进行更广泛的探索。

内容与要求:

1、了解象的外形特征和一些生活趣事,并尝试归纳野兽的特征。

2、用纸盒或积木粘接小象,并学习一正一反折纸的技能。

3、有关象的图片:象的彩照、象的生活(繁衍、食物、生长地区等)、象的本领(为人类做的事)。

4、废旧纸盒、积木、彩色纸、剪刀、浆糊或橡皮泥,一正一反折的象鼻子的范例若干。

5、一些野兽和禽类的小卡片。

过程与指导:

认识象—一了解兽类—一制作小象

一、认识象

1、幼儿观看图片展览。

(出示绒布象)喜欢它吗?桌上有一些有关小象的图片,你去看看,你喜欢它什么?为什么?

2、说说小象的事:你喜欢它什么?为什么?

从情感着手,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喜好。

幼儿:我喜欢象的腿,它的腿粗粗的,一踩一个深深的脚印……我喜欢象吃的东西,』因为我也喜欢吃香蕉……我喜欢象妈妈生宝宝,因为我也是这样生出来的……我喜欢象鼻子,它帮人们运木头……

3、老师(小结):象的本领真大,它可以帮人们做许多事,还有许多趣事,那是因为,它有一只长长的鼻子,四条粗粗的腿,一条细细的尾巴,两只像扇子一样的耳朵,象孩子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就是宝宝,它生活在野外的。

二、了解兽类

找“与象长得有点像"的动物小卡片。

这里要引导找总体相同的地方,如提示:小象有两只眼、两只耳,还有谁也有的?

幼儿:小鸟和小象长得很像的,都有两只眼睛。(老师不置可否)

幼儿:小猪和小象长得很像的,都有两只眼、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还有四条腿、一根尾巴。

老师:是啊,小猪和小象长得真像。(给孩子暗示)

幼儿:小鱼也有眼睛……

幼儿:小鱼没有腿……它是用鱼鳍游的……

幼儿:小鸟也不像小象,它只有两条腿,它有翅膀,小象没有。

孩子开始分析动物的总体特征了,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归纳了。

老师:归纳野兽的特征:生活在野外的哺乳动物。

三、说说“你知道的野兽”

老师引导:和小象一样,所有的野兽都是人类的朋友。既然那么喜欢小象,我们就来做一个吧。桌上有许多材料,你选一些东西,做一只象。(出示做鼻子的范例)这是做鼻子的方法,你先试试,它是怎么做的?幼儿探索制作。

欣赏玩耍:

(1)看看你的象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带着小象去玩玩。

活动反思:

1、材料的提供与效果的预见。

在提供给孩子制作小象的材料时,曾考虑过,是每一张桌子都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呢,还是每一张桌子仅有一类的材料(不同桌子上的材料是不同的)。于是,我用几个孩子试了一试,结果是明显的:前者尽管孩子可以使用更多种的材料,但是,由于每张桌子的材料是相同的,所以,孩子的作品,很容易相似,不同的作品很少,孩子的求异习惯不容易养成。而后者尽管孩子接触到的制作材料比较单一,但是,可以促使孩子专一地用同一种材料创作,并相互交流方法,孩子的作品就比较丰富,所以,当孩子的制作技能还比较弱的时候,相对单一类型的材料,可以帮助孩子更专注地表达表现。

2、引导孩子讨论的艺术。

在开始的认识活动中,提供给孩子将近9张图片,其中包含了小象的所有特征,孩子们可以通过图片的暗示,来说说“我最喜欢小象……因为……"但是,孩子的看图会意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孩子没有讲到象的牙、耳朵,也没有讲到小象生活的地方,于是,我有点紧张。其实,我应该有所预见这样的状况,我索性引导:谁喜欢小象的牙齿?为什么?……小象的耳朵很特别的,谁喜欢?为什么?……小象可以帮我们做事,可是它喜欢生活在哪里呢?(对,这张图片就是说的小象有尖利的牙齿,这张图片上就是说小象有两只大耳朵等等)这样既显示教师教育状态比较自然,也可以使孩子了解观察图片的方法。

同事互动: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带来了对传统“教"与“学"的反思。“为学习而设计”、“为孩子发展而教”的理念,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点,教是为了学服务的,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应彩芸的学习活动“小象”,是较为成功的典范。

1、精心提供活动材料。

教师以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主线,巧妙设计幼儿学具,象的录像,象的图片,一动一静,分别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象的图片,廖廖几笔简笔画,勾勒出象的外形,重点部分用彩笔涂色,适当添画背景,恰到好处地起到暗示作用,符合中班孩子的观察特点;录像中小象繁殖的过程,使幼儿对胎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动物小卡片,由于是幼儿自己收集的,较为熟悉,有利于与小象进行比较观察。整个活动中,其学习材料创设,激发、支持和推动幼儿学习内部过程的有效发生,幼儿始终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2、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在幼儿初步了解小象后,教师一改传统对动物认知的方法,把单个动物放在关系中学习。教师把前阶段幼儿共同收集的其他动物图片拿出,让幼儿寻找“与象有点像”的动物。这一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教师的神来之笔,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幼儿边找边“辨”,既巩固了对象的认识,又引发对哺乳动物的特征进行归纳。虽然,幼儿寻找的特征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问题情景的创设,开启了幼儿思考、探索之门,这也就是教师教的意义所在。

建构枪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幼儿对建构游戏感兴趣,学习用拼插、搭高的技能,搭建简单的汽车造型。

2、 在教师的鼓励下,能按自己的意愿大胆建构自己不同造型的汽车,发展幼儿的建构能力。

3、 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建构不同的汽车。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技巧,培养幼儿从小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4、 幼儿初步有爱护玩具,不乱仍、不损坏,轻拿轻放玩具的习惯。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各种建构插塑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玩具引出今天的游戏主题,激发幼儿建构“玩具”的兴趣。

2、出示各种各样车辆和幼儿共同讨论汽车的基本构造。

3、结合1~2种玩具,让幼儿观察其造型,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方法建构简单的玩具。

4、介绍游戏材料,提出游戏要求: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拼搭自己喜欢的汽车造型。

(2) 要爱护玩具,轻拿轻放玩具。

5、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拼搭,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一个作品。

6、 游戏结束评议。

(1)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拼搭的是汽车有什么作用。

(2) 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一、适宜行为

1、 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幼儿兴趣浓厚。

2、 指导重点突出,幼儿能搭出汽车的.基本特征。

3、 能及时鼓励幼儿搭建不同样子的汽车。

二、不适宜行为

1、 活动前没有强调要友好解决纠纷。

2、 在收玩具时孩子收的比较慢。评价环节教师讲的过多。

原因:

1、 建构汽车的玩具种类偏少,幼儿都想玩,互不相让。

2、 幼儿十分兴奋,有部分幼儿不能按教师的要求在指定位置。

3、 幼儿只会介绍自己的作品,不懂得评价别人。

对策:

1、 多投放搭建汽车的材料。

2、 在建构前强调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讲讲如何友好的解决纠纷,并强调评价环节的常规。

3、 教给幼儿评价他人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评价他人的作品懂得爱护他人作品等。

建构枪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推荐5篇

大班数学教案单双数教案5篇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教案5篇

幼儿安全教案大班教案模板5篇

雷雨教案小学二年级雷雨教案5篇

教案小班安全教案精选5篇

户外活动教案教案通用5篇

折纸教案教案精选5篇

爱护眼睛的教案大班教案5篇

认识光教案五上科学教案5篇

建构枪的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6252